⑴ 物權法上物內涵.特徵及物權的概念
物權法所稱的「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也包括法律規定作為物權客體的權利。版依法律規定理權解,物權法所說的「物」,主要是指「有形財產」,即看得見、摸得著的財產,如土地、房屋、汽車等。而無形財產,如專利技術、商業秘密、商標、著作權等,則由其他相應的法律調整。
有形財產,以是否可以移動為標准,分為不動產和動產。土地、建築物等,屬於不動產;機動車、電視機、桌椅等,屬於動產。概括而言,物權法就是關於動產、不動產的歸屬和利用的法律規則。動產和不動產上所體現的物權,具體講,就是物權法所規定的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⑵ 中國物權法的發展
物權法是規范民事財產關系的基本法律,在法律體系中起基礎作用,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代表說。
徐顯明代表認為,制定物權法意義重大。首先,是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需要;第二,體現了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要求;第三,是實現憲法原則的需要;第四,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物質財產利益的需要;第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對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權實行平等保護,是物權法草案的一大亮點。物權法草案堅持了民法的基本原則,即平等原則,包括主體地位平等和保護平等。」徐顯明說,只有主體平等,市場經濟才能運行。當然,平等保護並非指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個人財產在國家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平等。
來自中華全國總工會界的全國政協委員葛文耀說,制定物權法對於堅持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護國有、集體和公民的私有財產,具有重要作用,應該盡快出台。
全國政協委員顧心懌認為,物權是財產所有權,制定一部保護國家、集體、個人財產權的重要法律,是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必將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沈春耀代表說,物權是生產生活得以正常進行的前提和基礎。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有健全的物權法律制度。物權法強調保護各種物權,但物權能夠得到法律保障的前提是它必須是合法的。
沈春耀代表說,物權法不是專門針對國有財產而制定的法律,但是物權法對於保護國有財產具有重要作用。物權法是一部專門的法律,它解決基本的法律問題,以此為基礎還需要許多專門的特別規定,物權法還需與各項專門的、具體的法律法規結合起來運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楊興富代表說,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有、集體、私有三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這就非常需要一種法來規范這三種所有制的財產。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物權法是起支架作用的一部法律。
蔣樹聲代表說,物權法草案明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這就意味著國家將堅決控制不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土地徵用,這一條對於保護耕地意義重大。當然,在實踐中還要界定好「公共利益」的內涵,應由國務院出台相關的實施細則加以明確。
「物權法為了更好地保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明確規定了對於被徵收人的充分補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代表說,「其中包括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的補償,徵收單位、個人住宅及其他不動產的補償等。」他說,要解決好在徵收徵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僅靠一部物權法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修訂《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配套法律,以貫徹落實好物權法有關保護公民財產權益的規定。
⑶ 物權和所有權的區別
物權包括所有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條第3款規定:本法所稱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39條規定:【所有權基本內容】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所以,有所有權就代表有物權。
擁有一套房子的房產即代表有這套房子的所有權也有物權。
(3)在物權關繫上世紀擴展閱讀
物權的分類
1、自物權與他物權
自物權是權利人對於自己的物所享有的權利。以其與他人之物無關,故稱作自物權。所有權是自物權。他物權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設定的物權。他物權是對他人的物享有的權利,其內容是在佔有、使用、收益或者處分某一方面對他人之物的支配。
2、動產物權與不動產物權
這是根據物權的客體是動產還是不動產所作的分類。不動產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動產抵押權等是不動產物權,而動產所有權、動產質權、留置權則是動產物權。
3、主物權與從物權
這是以物權是否具有獨立性進行的分類。主物權是指能夠獨立存在的物權,如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從物權則是指必須依附於其他權利而存在的物權。如抵押權、質權、留置權,是為擔保的債權而設定的。地役權在與需役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關繫上,也是從物權。
4、所有權與限制物權
這是以對於標的物的支配范圍的不同對物權所作的區分。所有權是全面支配標的物的物權,限制物權是於特定方面支配標的物的物權。
一些學者認為所有權也要受法律、相鄰關系等的限制,故應避免使用限制物權這一概念。日本學者松岡正義首創了定限物權一詞,表示所有權以外的他物權內容是有一定限度的。但這只是名稱之爭,關於所有權與限制物權分類的實質內容是一致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物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所有權
⑷ 2010年7月3日國際私法自考試卷
歷年的差不多的:
六、簡述題
1、我國區際法律沖突的法律特徵。
答:區際法律沖突是指一國之內不同法域,不同法律制度之間產生的法律沖突。①區際法律沖突廣泛存在於聯邦制國家。②一國存在不同法域,當沖突規范指引應該適用該國法律時就會產生適用哪一法域的法律作為准據法的問題。
2、簡述法律本座說。
答:19世紀,德國法學家費德里克•夫爾•馮•薩維尼提出法律關系本座說,把國際私法推進到一個新階段。他認為每一種法律關系在邏輯上和性質上必然與某一特定的法律制度相聯系每一法律關系都有一個確定的「本座」,即一個他在性質上必須歸屬的法域。法院進行選擇時,應根據法律關系的性質確定法律關系的本座所在地,而該本座所在地的法律就是該法律關系所應適用的法律對各種特定的涉外民事關系適用其「本座」所在地的法律,且除個別的例外情況不應拘泥於其為外國的法律。
3、簡述沖突規范的概念及法律特徵。
答:沖突規范:是指明某一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應該適用何國實體法的規則,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法律規范。特點:(1)從沖突規范的內容來看,它僅僅指出某一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怎樣適用實體法,其本身不能直接確定該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2)從沖突規范的作用看,作為一種間接規范,沖突規范必須與它指引的某一特定的實體規范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法律調整當事人權利義務的作用。(3)從沖突規范的結構看,它由「范圍」和「系屬」兩大部分構成。
4、簡述最惠國待遇的特點。
答: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個締約國根據條約的規定給予對方締約國的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不低於該締約國已經給予或將要給予任何第三國的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①最惠國待遇應以國家之間締結的條約為依據。②最惠國待遇原本是一個國家給予另一個國家的待遇,但這種待遇,卻常常要通過受惠國的自然人、法人、商船、貨物等所享受的待遇來加以體現。③最惠國待遇是使不同國籍的外國人之間民事法律地位平等的制度。
5、簡述動產三分說。
答:薩維尼在批判「動產隨人」原則之時,提出了與之相對的「動產三分說」即把動產分為三類。(1)不能確定其所在地(2)能夠確定其所在地(3)所有者在住所地以外地方不定期的託人保管的商品或旅行者在國外暫時寄存的隨身行李等介於前兩者之間者。第一類應適用所有者住所地法,第二類應適用物之所在地法,第三類應視具體情況或適用所有者住所地法,或適用物之所在地法。
6、簡述當事人選擇合同准據法的方式。
答:當事人確定合同准據法的原則包括①意思自治原則②客觀標志原則③最密切聯系原則與特徵性履行原則④合同自體法
7、簡述涉外婚姻的實質要件及我國涉外結婚、離婚法律適用的規定
答:(1)涉外婚姻的實質要件。涉外婚姻是具有涉外因素的婚姻。其實質要件是指法律規定的,在實體上婚姻當事人雙方必須具備的條件和禁止的條件。結婚的必備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男女雙方自願、兩性結合、符合法定婚齡;禁止條件主要包括:近親通婚、重婚、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結婚。(2)我國關於涉外結婚和離婚法律適用主要規定在《民法通則》第147條以及《婚姻法》之中,即中國公民和外國人結婚適用婚姻締結地法;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
9、簡述域外送達的方式
答:域外送達是指在國際民事訴訟中,請求國依據其參與的國際條約或其本國法律規定的方式,將司法文書或司法外文書交由居住在被請求國的訴訟當事人或訴訟參與人的制度。國際上通用的域外送達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外交途徑送達②領事途徑送達③中央機關送達④法院送達⑤郵寄送達⑥個人送達⑦公告送達
10. 簡述涉外民事關系法律沖突產生的原因。
答: 涉外民事關系法律沖突產生的原因主要有:①在同一個涉外民事法律關系中,有關國家的法律對同一問題規定的不同。②一個國家法律的域內效力與另一個國家法律的域外效力同時出現在一個涉外民事關系時,便會產生法律域內效力和域外效力的沖突。③受案法院在一定條件下承認外國法律的域外效力。
11、簡述自然人行為能力的法律適用原則及例外。
答: 自然人行為能力法律沖突適用當事人屬人法。自然人處理商務行為時,如依屬人法無行為能力而依行為地為有行為能力者,視為有行為能力。自然人處理不動產的行為能力,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
12.簡述國家及其財產和豁免權的內容。
答:司法管轄豁免。即未經一國同意,他國法院不得受理以該外國國家為被告或以該外國財產為訴訟標的的案件。訴訟程序的豁免。在一國放棄司法管轄豁免時,未經該國同意,外國法院不得對該國財產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得強制出庭作證,提供證據,以及其他訴訟程序的強制措施。強制執行的豁免。一國作為原告在他國起訴或同意作為被告在他國應訴,在這種情況下,示經該國明確同意,他國法院不得根據判決對該國財產實行強制執行。
13.簡述法律規避的概念與構成要件。
答:國際私法中的法律規避是指當事人為了規避原來應該適用的某一國法律,故意製造一些條件能夠利用沖突規范,使對其有利的另一國法律得以適用。構成國際私法上的法律規避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①當事人規避某國法律是出於故意,即當事人的行為是以規避法律為目的的。②規避的法律是本應對當事人適用的強制性法律,而不是任意性法律。③當事人是通過故意改變或製造與連接點有關的事實,利用沖突規范來達到法律規避目的的。④法律規避必須是既遂的。⑤當事人法律規避以後,仍與被法規避法律的那個國家或地區存在某種聯系。
14.簡述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程序
答:大陸法系國家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採用發執行證方式,即被請求國法院根據請求國法院的請求,對外國法院判決作形式審查或實質審查,認為外國法院判決具備執行條件,便發給執行證,或作出承認的裁定,交付執行。英美國家採用訴訟式和登記式程序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訴訟式是指英美國家法院不直接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而是把外國法院判決視為證據,當事人要在英美國家法院重新起訴。法院對案件重新審理,如認為外國法院判決與本國法律無抵觸之處,則作出一個內容與外國法院判決相同的判決,然後根據一般程序予以執行。英國除採取訴訟制度外,還採取登記制度。英國採取登記制度執行外國法院判決有一定的限制。其限制具體表現在:採用登記制度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案件僅適用於支付一定數額金錢的判決。適用范圍為英國自治領地及與英國有雙邊協議的國家。
15、簡述國際禮讓說。
答:國際禮讓說是17世紀荷蘭國際私法學者胡伯創立的。胡伯提出了著名的法律適用三原則,闡述了他關於法律適用的觀點。胡伯認為:每個主權國家的法律都在其境內發生法律效力並約束本國所有臣民,但無域外效力。凡居住在其境內的人,無論是長期居住或臨時居住,都應視為本國臣民。主權國家對於另一國家已在其本國有效實施的法律,出於禮讓,應保持其在境內的效力,只要這樣做不損害自己國家及臣民的利益。國際禮讓說的貢獻在於這一學說把屈地主義的禮讓說和以立法權利的劃分為基礎的國際普遍主義學說結合起來研究法律沖突。
16、簡述反致產生的原因與條件。
答:反致產生的原因有兩點:(1)對同一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調整,法院地國與與案件:有關國家分別規定了不同的沖突規范,這些沖突規范的系屈不同。(2)法院把沖突規范援引適用的外國法理解為包括該外國的沖突法和實體法,而且只適用該外國中的沖突法。(3)對同一涉外民事關系,法院地國法律與有關國家法律之間存在致送關系。反致產生的條件是:與案件有關國家的法律存在消極沖突?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時,根據各國沖突規范的規定都不適用各自國家的法律
17.簡述我國涉外法定繼承的法律制度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對涉外法定繼承作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36條規定:中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外國人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進行了完善。該法第149條規定:遺產的法定繼承,動產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上述法律規定表明我國在涉外法定繼承方面採用區別制。
18.簡涉外民事關系的特徵。
答:涉外民事關系是具有涉外因索的民事關系,是國際私法的調整對象.涉外民事關系具有以下三個法律特徵:(1)涉外性.涉外員事關系具有涉外因素,這種涉外因素可以表現為法律關系主島的一方是外國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國家、法律關系的客體位於國外、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發生在國外.(2)廣泛性.廣泛性指涉外民事關系既包括婚姻家庭關系、財產繼承關系、侵權關系等一般意義上民事關系,又包括各種商事合同關系,概言之,平等主體事之問發生的具有涉外因素的財產關系以及與財產相聯系的人身關系均屬涉外民事關系的范疇幬。(3)國際性.涉外民事關系是在國際交往中產生的,在形式上通常表現為不同國家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實質上體現著國家之間的關系。涉外民事關系要服從國家的對外政策,要受國際關系的制約.
七、論述題
1、論系屬公式。
答:系屬公式是指把常用的雙邊沖突規范的系屬固定化,使其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或為大多數國家採用的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原則。常用的系屬公式有以下幾種:1、屬人法。屬人法是以涉外民事關系當事人的國籍、住所或居所為連接點的系屬公式,主要用於解決與人的身份、能力、婚姻家庭、親屬、財產繼承有關的法律沖突。大陸法系國家和英美法系國家在屬人法的確定上採用不同的原則。大陸法系國家採用本國法原則,即以當事人的國籍作為屬人法的連接點。英美法系國家採用住所地法原則,即以當事人的住所地作為屬人法的連接點。2、物之所在地法。物之所在地法是指作為涉外民事關系客體的物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所位於的那個國家的法律,主要用來解決物的所有權關系及物的所有權與其他物權關系方面的法律沖突。物權沖突適用物之所在地法已成為公認的物權法則,這一法則起源於不動產物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這一規則,現已廣泛適用於解決動產物權法律沖突。3、行為地法。行為地法是指涉外民事行為發生地的法律。涉外民事行為是多種多樣的,所以行為地法可以分解為若干個系屬公式,如合同締結地法、合同履行地法、侵權行為地法、婚姻締結地法等等。4、法院地法。法院地法是指受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主要用於解決涉外民事訴訟程序方面的法律沖突,在有些情況下也用來解決實體法方面的法律沖突。5、旗國法。旗國法是指懸掛在船舶上或塗印在飛行器上的特定旗幟所屬國的法律,主要用於解決船舶或飛行器發生法律糾紛時的法律沖突問題。6、當事人合意選擇的法律。當事人合意選擇的法律是指當事人按雙方意願自主選擇的適用於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當事人這種對法律的選擇又稱為"意思自治",主要用於解決涉外合同的法律適用問題。7、最密切聯系的法律。最密切聯系的法律是指與涉外民事關系有最密切聯系的地方的法律。最密切聯系的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薩維尼的「法律關系本座說」,但這一法律適用原則的真正確立是在20世紀70年代。最密切聯系的法律作為一個法律適用的指導原則,主要適用於合同領域,在涉外侵權、婚姻家庭等領域一些國家也適用這一原則。
2、評述法律關系本座說及其在國際私法中的地位。
答:(1)19世紀,德國法學家費德里克•夫爾•馮•薩維尼提出法律關系本座說,把國際私法推進到一個新階段。他認為每一種法律關系在邏輯上和性質上必然與某一特定的法律制度相聯系每一法律關系都有一個確定的「本座」,即一個他在性質上必須歸屬的法域。法院進行選擇時,應根據法律關系的性質確定法律關系的本座所在地,而該本座所在地的法律就是該法律關系所應適用的法律對各種特定的涉外民事關系適用其「本座」所在地的法律,且除個別的例外情況不應拘泥於其為外國的法律。(2)薩維尼的法律關系本座說在國際私法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薩維尼一改統治了幾百年的通過法律性質選擇法律的方法,代之以通過法律性質選擇法律的方法,這在方法論上是一個歷史性突破,他創造性他提出了解決法律選擇中的連接點,為國際私法的規范化和更具操作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薩維尼的理論對國際私法的發展具有極具深遠的影響當今流行的「法律關系重心說」「最密切聯系說」等無一不是在法律本座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的這種學說對推動歐洲沖突法的法典化和沖突法的趨同化也是有重大影響的並且使國際私法從荷蘭學派開創的特殊主義國家主義的影響下解放了出來,重新歸復到普遍主義-國際主義的軌道上來
3、論《死者遺產繼承法律適用公約》
答:1988年《死者遺產繼承法律適用公約》於國際私法會議第十六屆大會通過,這是國際私法會議統一涉外繼承法律適用的又一重要成果,該公約共五章31條。①公約適用范圍,採用排除適用范圍的方法即a遺囑方式b遺囑能力c與夫妻財產有關的問題d與繼承無直接關系而產生或轉移的權利和財產等不適用。②准據法,公約採用了同一制即將死者遺產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不區分遺產中的動產與不動產。③繼承協議公約明確規定了繼承協議的定義。④一般規則公約排除了反致但規定允許轉致。
4、論確定涉外民事管轄權的原則
答:涉外民事管轄權是指一國法院依國際條約和國內法受理和審判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許可權。其核心問題是一國法院依據何原則或標准取得涉外案件管轄權。可以看出,確定國際民事案件管轄權的依據何原則只能是國際條約何國內立法。因此,除依國際條約的規定確定管轄權外,應依據各國國內立法以下列原則確定管轄權:①「屬人管轄」原則。即以當事人的國籍確定管轄權。主要適用於與人身有關聯的案件,特別是離婚、監護、親子、繼承等案件;②「屬地管轄」原則,即一國法院依據本國與某涉外民事案件的地域聯系而行使管轄權。主要適用於受案法院能夠控制被告或其財產的案件,以物之所在地為連接因素的案件以及以訴訟原因發生地為聯系因素的案件;③「專屬管轄」原則。即對涉及本國公共利益或出於保護本國當事人利益規定某些民事案件為本國法院專屬管轄,排除他國法院的管轄權。主要適用於對本國公共秩序何本國當事人利益重大的民事案件;④「協議管轄」原則。即依據當事人達成的管轄權協議或條款,將其爭議交由某一國法院審理。是意思自治原則在國際民事訴訟中的體現,也是對屬人管轄何屬地管轄的變更何補充。主要適用於有關合同或財產權益爭議案件;⑤「平行管轄」原則。即在多國法院有管轄權的情況下,當事人選擇一國法院審理案件。主要適用於合同或財產權益爭議案件。
5、試論我國關於涉外侵權損害賠償法律適用原則的規定。
答:侵權行為之債適用侵權行為地法,這是我國處理涉外侵權行為之債法律適用問題的一般原則。侵權行為地的認定,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損害結果發生地,如果兩者不一致,由人民法院選擇適用。當事人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發生的侵權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不作為侵權行為處理。
6、論《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
1.《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1958年6月10日聯合國國際商事仲裁會議通過,1959年6月?日生效。該公約的主要內容有:(1)公約適用於:所有締.約國承認當事人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並根據公約的規定和被申請執行地的程序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2)公約將「外國仲裁裁決」定義為:在被申請承認和執行地所在國以外國家領土內作成的仲裁裁決;在被申請承認和執行所在國領土內作成的裁決但該國不認為是本國的仲裁裁決。(3)公約規定了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條件。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得拒絕承認和執行:缺乏有效的仲裁條款或仲裁協議;被訴人沒有得到適當的通知,以致未能對案件有申辯的機會;裁決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仲裁庭的組成或仲裁程序與雙方當事人的協議不相符合,或雙方當事人無協議時與仲裁地國家的法律不相符合;裁決尚未生效或已被仲裁地國家撤銷;裁決的爭議依照執行地國家的法律屬於不得提交仲裁的事項;裁決的內容違反了執行地國家的公共秩序。(4)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依被申請執行地國家的程序規則,在承認和執行本公約締約國所作出的裁決時,不得提出比承認和執行本國仲裁裁決過苛刻之附加條件或徵收過多之費用。
三、案例分析題
1、1986年4月30日,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和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塑料編織袋買賣合同,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向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購買110噸塑料編織袋,價格條件CIF950美元/噸,裝期1987年2-3月。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按照合同交付的第一批貨物於1987年2月27日在大連港裝運,第二批貨物分兩批於同年3月7日和3月27日在大連港裝運。對上述兩批貨物,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均自提單開出之日起90天內信用證付款。但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收到貨物後以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違約為由,申請挪威王國法院扣押上述兩份信用證項下款項。據此,開證行東方惠理銀行已書面通知中國銀行,該兩批貨物價款至今未付。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因此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合同,判令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支付拖欠的貨款。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未提出抗辯。請問:1)本案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向中國法院起訴,當地中國法院是否有管轄權?2)本案能否適用中國法律,其法律依據是什麼?
答:1)中國法院有管轄權。本案合同糾紛,雖然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己搶先在挪威王國法院申請扣押應付給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的貨款,但由於雙方在合同中並未約定管轄法律,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就合同糾紛在合同履行地所在地的中國法院起訴,該地的中國法院有管轄權。2)關於法律適用。本案雙方當事人未在合同中約定法律適用條款,因此,根據《民法通則》第145條規定,本案應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由於本案合同簽訂地在中國,起運港在中國,而且按照CIF價格條件是由作為賣方的甲公司自付運費、保險費並承擔貨物越過船舷以前的風險,故本案中與合同由最密切聯系的國家是中國,應適用中國法律。
2.澳大利亞公民方某於1990年8月底來中國廣東觀光旅遊,在此期間與原告中國公民柳某相識並建立了戀愛關系。方某在廣東觀光兩、三天後便返回了澳大利亞。1991午7月17日,方某再次來到廣東,與柳某相處一個星期後,便於同月25日在廣州市民政局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由於雙方婚前相處的時間短,彼此了解不夠,且婚後柳某拒絕與方某同居,雙方無法建立起夫妻感情,雙方互相埋怨。1991年8月2日,柳某以雙方婚前了解不夠,感情基礎差,婚後無法建立起感情,夫妻關系無法維持為理由,向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與方某離婚。方某在答辯中也認為雙方大妻關系確難以維持,表示同意離婚,但要求將婚後所購的錄像機一部歸其所有。柳某對此表示同意。請問:1)本案當事人能否依照行政程序辦理離婚?2)對於本案,受理法院有無管轄權?如有,應適用何國法律審理?
答:1)在中國,根據民政部發布的《中國公民同外國人辦理婚姻登記的幾項規定》第6條的規定,中國公民與外國人在華要求離婚的,不論是雙方自願離婚還是一方要求離婚,一律按訴訟程序辦理,不適用行政程序辦理,即此種離婚不能按向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的程序獲得離婚的法律效果。2)中國公民對不在中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離婚之訴,屬於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該訴訟由原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因此對於本案,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有管轄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7條的規定,中國公民和外國人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本案應適用中國婚姻法審判。
3、邊某和王某夫妻二人均為中國公民,婚後旅居巴西。因發生婚姻糾紛,巴西法律又不允許離婚,夫妻二人於1986年按巴西法律規定的方式達成長期分居協議,並請求中國駐巴西大使館領事部予以承認和協助執行。問:我國應否承認和協助執行邊、王二人達成的分居協議?為什麼?
答:我國駐外使館辦理中國公民間的有關事項應當執行我國法律,該分居協議不符合我國婚姻法的規定,故不能承認和協助執行。該分居協議系按照巴西法律允許的方式達成的,故只能按照巴西法律規定的程序向巴西有關方面申請承認。
邊、王二人的分居協議是按照巴西法律達成的,巴西不準離婚的法律與我國婚姻法的有關規定相抵觸,承認和協助執行邊、王二人達成的分居協議有悖我國的公共秩序,所以我國不能承認邊、王二人分居協議的效力。一國法院及一國駐外使館承認與執行的只能是一國法院的判決或仲裁機構的裁決,而不能是當事人之間的協議。
4.1997年8月,法國商人比爾從武漢市某大酒店打的到火車站。車到站後,比爾將一裝有貴重物品的手提包遺忘在計程車內。司機凌某發現皮包後,尋找失主,未果。比爾丟包後,在武漢人民廣播電台《武漢晚報》上播發尋物啟事,稱送還丟失皮包將給以酬謝,並公布了聯系方式。第二天,凌某將皮包送還比爾。比爾兌現承諾,付了酬金。比爾皮包失而復得後,委託中國籍的范女士向武漢市公管處投訴。公管處幾經周折,查到收受酬金的凌某。公管處通知凌某到公管處說明情況。凌某承認接受酬金的事實,並寫下"拾物經過"。3月10日,凌某將酬金交到公管處,由公管處交給失主。公管處以"舉報待查"為由,暫扣計程車凌某上崗證,要求在指定時間和指定地點接受處理。凌某感到委屈,遂向武漢市漢口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公管處返還酬金。法院受理案件後,進行了審理。問:1)本案中的涉外民事關系應以何國法律作準據法?
答:比爾乘坐出租汽車,與凌某構成涉外運輸合同關系。依據最密切聯系的原則,這一法律關系的准據法是中國法律。比爾發布懸賞廣告,凌某歸還皮包,這構成懸賞合同關系,依據最密切聯系的原則,應以中國法律為准據法。比爾皮包失而復得後,委託代理人進行投訴,使凌某在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交出酬金,比爾索要酬金構成不當得利。這一法律關系適用國際慣例、中國法律作準據法。
5.美國籍人愛默生根據來到中國某大學任教。任教期間與在該大學任教的中國女教師田某結婚。婚後,因雙方性格不和等因素,愛默生向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起訴後。愛默生任教期滿,准備回國。愛默生向法院提出,委託同在該校任教的美國籍教師或委託美國駐上海領事館領事代理訴訟。問:在本案中,愛默生委託他人代為訴訟的做法是否正當,為什麼?
答:愛默生的做法是正當的。在我國,中國公民可以接受委託擔任訴訟代理人。我國對在我國的外國人實行國民待遇,允許外國人委託與之有同一國籍的外國人擔任訴訟代理人。外國駐華大使館、領事館官員,可以接受本國公民的委託,以個人名義擔任訴訟代理人。根據我國參加的《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的規定,當作為當事人的外國人不在我國境內、或由於其他原因不能適時到我國法院出庭時,該外國的駐華領事可以在沒有委託的情況下,直接以領事名義擔任其代表或安排代表在我國法院出庭。
6.中國公民錢某,1992年到日本留學。1995年回國前夕,在上班途中,被運貨卡車撞倒,經搶救無效死亡。錢某的妻子利某以全權代理人的身份在錢某弟弟的陪同下到日本料理後事。經協商,日本方面賠償500萬日元。回過後,為遺產分配一事,利某與錢某的家人發生爭執,協商未果。錢某的家人以利某及其女為被告,訴至當地人民法院。問:本案應如何適用法律?說明理由。
答:本案應以日本法律為准據法。錢某死亡前未留遺囑,其繼承屬法定繼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9條"遺產的法定繼承,動產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法律"的規定,日本法律應為本案的准據法。錢某有兩處住所。一處是位於中國的法定住所,一處是位於日本的臨時住所。因李某在日本已居住兩年,日本的臨時住所視為住所。根據中國有關法律規定,李某死亡時的住所是在日本的住所。
⑸ 為什麼說《物權法》是私法之母法
一、物權法的私法性質:物權法作用的有限性
物權法旨在建構對物和其他有限資源的法律規范秩序,其所要處理的基本問題有四:何種之物(或財產)得為私有;如何創設物權;所有人對於其物得為如何的使用、收益和處分;所有權被侵害時的救濟方法。[1]
物權法是整個財產法乃至民法的基礎。只有明確物的歸屬,才有物的有效利用和流轉。在物權法不健全的情形下,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就是不健全的。不僅如此,物權法也被認為是經濟體制改革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改革是一個放權於民、還權於民的過程,其中重要的是確認和保護對物或財富的擁有權利;改革還是一個使整個社會資源按照市場化運作的過程,也就是整個社會資源物權化過程(當然,用於公共目的的物除外),而這也需要物權法。因此,物權法被寄於厚望。人們寄希望於物權法構築清晰的產權制度,因而成為整個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基礎。但是,作者認為,物權法對傳統公有制財產產權明晰的作用是有限的。這主要是因為物權法屬於私法范疇,物權法只確認和保護私權利,是一套私權利(物權)取得、行使、保護的規范。
這是因為物權法屬於民法典的組成部分,而民法典是只規范私權利的法典。「權利要求一個權利主體」[2]。而民法上的主體根源於自然人,後來擴展至擬制人格——法人;而民法的權利無非是法律保護的這些主體的意志能力,離開了具有意志能力的主體,那麼權利就毫無意義了。這意味著,物權均暗含一個前提:所有的物權均有一個明確的主體,所謂的權利確認和保護無非是這些明確的私人主體的意志能力的確認和保護。離開主體純粹抽象的權利規范沒有任何意義。比如,所有權具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種權能,但這一定義對於全民所有權毫無意義。因為,這里沒有具有意志能力的主體。因此,盡管我國《民法通則》也有與其他國家大致相同的所有權定義,但對於主體缺失的所有權這一抽象的所有權定義毫無用處。
物權是特定主體與客體物之間支配關系,由此賦予該主體對客體物排他的支配權利。沒有明確的實實在在的主體存在,就沒有物權或者在現實中不具有操作性。物權主體通常是以個人或自然人為模型的,故物權法上的所有權即指個人所有權。至於國家、法人或其他團體對特定范圍客體物的排他支配權,准用於個人所有權規則。這種准用使法人所有權受到物權法同等的保護,其權利行使結果與個人所有權具有同樣的結果。也就是法人可以轉讓物之所有權、設定負擔等,其效果等同於個人所有權。但是,這種所有權的行使則不是物權法所能調整和規范的,而是公司法、其他組織法(在國家所有權情形下,涉及憲法或行政法)。這是因為當主體演變為一種組織時,其意志形成的特殊性就改變了這種所有權行使規范。這種准用表明,物權法承認法人所有權也是私所有權。因為,這些主體可以自主處分其物,從而實現物權的流轉。
上述結論意味著,物權法在調整傳統公有制體制下形成的財產歸屬關系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大,或者說,公有制下的兩種所有權形式只是一種制度化財產歸屬概念,它無法直接納入物權法加以規范[3]。因為物權法上的物權,僅指特定主體對特定客體物的排他支配權,缺失物權法所要求的主體要件,在物權法中沒有什麼意義;即使將之納入物權法調整,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改革開放根本上是一個財產制度的變革,在這方面除了確認和保護人們通過勞動、投資、交易等合法途徑取得的財產所有權外,更重要的是明晰產權,也就是集體所有和全民所有資產有實實在在的權利主體,以行使這些財產所有權,建立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排他支配關系(即物權)。作者將這一過程稱為公有制財產的物權化過程。在我國,除部分經營性動產(包括國有和集體所有的財產)外,公有制財產的物權化並不等於私有化,而是通過使用權、經營權落實到具體的個人並建立類似於財產所有權的約束機制實現的。例如,土地使用權的創設即是國有土地物權化的方式。
但是,這一任務不是靠物權法所能夠完成的。物權法只調整主體明晰之後,可稱之為物權的權利,而對成為物權的過程、方式等無法涉足。物權法只是對一個已形成的有明確主體的財產權利加以調整,但它不決定如何形成這樣的財產權利。它只是保護和規范已經存在的財產權利,但卻不能決定如何形成這樣的財產權利。因此,傳統公有制下財產物權化與其說是一個法律問題,還不如說是一個政治問題。當然,這並不是說,公有制財產物權化過程可以脫離物權法,恰恰相反,物權化過程是一個物權制度的創制的過程,只是這一創制過程法學家的意志須體現政治意志,法學家必須設計出在既定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下運行的物權制度。這是物權制度設計的政治性的體現。
物權法的私法性質、物權的私權性質決定了我們必須正視我國物權立法所面臨的問題。其他大陸法國家的物權法只是以規范個人所有權為基礎的物權的取得和行使規范,而我國的實際情況則是,個人所有權在某些領域還是禁區,特別是在物權法規定的核心領域——不動產領域,個人不能擁有土地所有權,使我國不能直接運用其他國家所有權制度解決我國不動產流轉問題。同時,我們也不可能直接用其他國家以個人所有權為基礎的物權制度解決全民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如何納入物權法規范問題。所有這些決定了我國物權立法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國物權立法的困難。
二、物權立法現代趨勢對物權私法性質的影響
有人可能對作者上述觀點提出批評,認為這純粹是從西方國家私有制為基礎物權立法得出的基本結論,而且還可能認為,20世紀之後出現了物權立法的社會化趨勢,出現了公法化現象,因而,我國更有理由直接將國家所有權或全民所有權、集體所有權納入到物權法調整中。關於20世紀物權立法從個人本位到社會本位的轉變,作者在《物權法原論》(上卷)作了詳細的論述,在此絮不贅述。這里作者只想概括指出以下幾點。首先,20世紀出現的所有權社會功能或社會義務理論並沒有根本動搖個人所有權,而只是否定個人所有權的絕對性,通過限制權利濫用或強加社會義務方式,確保在與社會利益不相沖突的情況下,行使個人所有權,實現個人利益。其次,所有權社會義務的實現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徵收財產稅和所得稅、國民經濟的宏觀調節、對所有權進行限制、允許和鼓勵各種非個人所有權形式以直接實現社會利益。因此,社會本位思想是貫穿於整個法律領域的思想,它不是也不可能僅僅通過物權法加以實現,更多地是通過公法實現的。最後,私法公法化並沒有改變私法的基本內容和原則。作者曾將所有權立法的社會化趨勢概括為五個方面,即:(1)所有許可權制增加;(2)所有權分類規范;(3)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合作社所有等非個人所有權得到許多國家確認或擴張;(4)所有權絕對性減弱,多重所有得到承認;(5)公法規范成為主導規范。這里需要著重說明的是,這里的公法成為主導規范,並不是說公法取代私法,或者物權法已經成為公法,而是說在所有權社會化立法趨勢中,公法表現出激進和活躍的一面,而私法具有滯後性,致使現代物權法律體系演變為以憲法為基礎的以民法典為依託的外加其他類型法律法規的規范體系。也正是因為如此,作者贊同這樣的看法,即在20世紀之後出現了的私法公法化,公法私法化現象。前者表現為傳統民法中私權絕對、意思自治受到限制,社會義務愈來愈得到強調;後者表現為傳統規范公權力的憲法也滲入關系財產所有權的規范,並出現了許多規范特殊類型財產所有權法律(如農地法)。其結果是:在現代社會,私法規范仍然還是以維護屬於個人的財產和權能為直接目的,但逐漸減少其自治性。
物權立法的社會化、公法化是否已經改變了物權的私權性質,是否使物權演變為公法呢?顯然沒有,也不可能有這些演變。就所有許可權制而言,20世紀後出現對個人所有權的限制更多的是通過公法實現的,是由單行法或特殊法完成的,而不是規定於民法之中的[4]。在當代大陸法乃至英美法國家,物權法仍然是以個人所有權為基礎的規范模式,在社會本位立法體系下仍然沒有改變;而且大陸法國家也沒有脫離民法典創制出一套規范私權利的物權法體系。至於憲法直接規范所有權類型、強加所有權人以社會義務,因這些原則必須落實到具體的物權規范,而這些具體的物權規范仍然得遵循民法關於物權性質分類、物權性質和內容等的規定。至於依據客體物性質而產生的分類規范,比如農地所有權、水資源所有權、礦產資源所有權等,因其客體物本身的生產性或用途的特殊性,其本身規范已經或多或少地脫離物權法的規范,其公法色彩較為濃厚,但它並不是傳統民法典的主流物權制度。因此,即使農地、資源性土地規范方面具有強烈的公法色彩,也不能因此認為,物權法的基礎和性質已經改變。因此,正如王澤鑒在論述物權法的性質時指出的,物權法「亦有甚多公法的規定」,但大體上而言,仍然為私法。[5]
因此,在物權立法社會化和公法化背景下,中國的物權法仍然應當是以私權性的物權為基礎的。
三、物權的私權性傳統的形成及其私物權的定義
民法調整私權性質的物權,是由羅馬法所開創的。這是因為羅馬法最早建立了首先將物區分為公有物和私有物,而將公有物排斥在民法調整之外的作法。公有物即是不為任何個人所有、而為某個社會共同體的全體成員所共有的物。私有物即歸社會共同體的成員個人所有的物,這種物完全置於個人意志支配之下,服務於個人利益,因此屬私有,其上的權利亦稱為私權利。由於每個人利用公有物的權利不具有排他性,因此,公有物就存在一個管理、維護利用秩序的問題。這一職責自然落到了公共管理機關身上。在古羅馬和現代社會,這種公共管理機關即為國家。但嚴格地說,國家是公有物的管理者而不是所有者。因為即使這樣說,國家擁有所有權,因其客體不能處分,因而其所有權不具有任何法律上的意義。
在羅馬法,物的分類中還有一個基本分類,即交易物與非交易物。交易物(res in commercio)就是能流通或流轉、能為私人(個人)自由佔有、獲得的物;非交易物(res extra commercium)即是那些被排斥在民事流轉秩序以外的、不能為私人(個人)獲得的物。這兩種物的分類也分別被稱為財產物(res in pastrimonio)和非財產物( res extra patrimonium)[6]。這也就是說,只有交易物才可被稱為是民法上的財產,而非交易物則不是財產。從此奠定了民法將能否自由交易作為財產的根本特徵和標準的基礎[7]。羅馬法所講的不可交易物除了神法物,在現代社會找不出對應的分類外,其餘三類仍然可以包容在公共物或公共財產范疇中。這些物是:a)共用物(拉res comunes),即不為任何人佔有或所有的物,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共用物,如流水,海洋等;b)公共物(拉res pubica或pulicae),它指出於公共福利目的為所有公民普遍使用的物,如街道,公共道路,公共河流等;c)團體物(拉universitatis,又譯公法人物),同公共物一樣為某一共同體的居民使用,如劇場,競枝場,公共建築等。這些不可交易的物具有共同的特徵,即保障一個社會共同體共同生活所必需的,或者說是服務於公共目的、履行一種公共功能,因此它不屬於任何個人。這樣,盡管兩種分類的角度不同,但在事實上形成了某種程度的競合或交叉:交易物主要為私人所有(公共權力機關也可以擁有交易物);非交易物主要是公有物。
上述分類意味著物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民法上的財產,一類非為民法上的財產。民法上的財產具有兩個根本特徵:一是可為個人所有,成立歸個人意志支配的個人所有權。二是可以自由交易,也就是說可以讓與他人[8];而這種讓與本身,就意味著所有權具有讓與性。而民法只調整具備這兩個特徵的物及其之上成立財產權,而將不具備這兩個特徵的公有物排除在財產、私法之外。而大陸法系國家的大多數民法典也秉乘羅馬法的傳統,在物權編中界定公有物和私有物,並將公有物排斥在民法規范之外。因此,王澤鑒先生在論述物權法要解決的問題時,將「何種之物(或財產)得為私有」列為首要問題。這一首要問題奠定了整個民法關於私有財產或私有物規范的基礎。
民法之所以不調整公有物,是因為公有物是歸特定范圍的社會共同體享有,只需要建立了社會成員如何共同利用或共同分享其利益的秩序,而不需要建立排他的所有權,它不可交易,也不需要交易,因此只需要一個建立靜態的利用秩序和管理維護秩序。有時,公有物上權屬狀態也被稱為公共所有權,但這種所有權在民法上沒有任何意義。即使國家享有這種所有權,本質上也只是管理權,國家不能將之出賣於個人或擅自改變其用途。只有公共目的實現或經過法定程序認為可以轉讓給個人時(也就是脫離其公共目的時),公有物上才可以成立民法上所有權。
但是,國家所有的財產並非都是公有物或非交易物。因為國家也是特殊的民事主體,亦需參與民商事活動,因此,他必須擁有可以自主處分的物,並對之擁有完全的所有權或民法上所有權。
從作者掌握資料看,在古羅馬已確立了公共財產與公共團體的「自有財產」相分離的制度,且表現在國家和市兩個層次上。在國家層次上,國庫是國家的私產,並被賦予許多特權,其中便是經常地代表國家參與民事關系。而在市,也存在市府的財產為私有財產事實。羅馬社會之所以在人類歷史上較早地確立公共機關這種公、私分立的財產體制。
羅馬法中「公有物」和社會自治體自有財產(如國庫財產)相分離的作法在許多大陸法國家得到繼承和發展。許多國家民法典明確地將全民財產(西文bienes nacional)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公共或全民使用的財產,另一部分國家私有財產或國庫財產。這些國家有西班牙、義大利、墨西哥、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瓜地馬拉、多米尼加等絕大多數拉美國家。這些國家的民法典都有一章(或節)稱為「按照物與主體關系或物之歸屬對物進行分類」,盡管他們的分類不盡一樣,但基本上都可區分出公共所有和國家私有。
這樣,自然界存在的物首先區分出不可交易的公有物和可交易的私有物。私有物可以為所有民事主體所有,享有民法上的所有權,可以為國家所有。物權的公私與享有主體的性質沒有直接的關系,只要其客體具有可交易性,不管其主體如何,其上存在的所有權均具有相同的性質,都屬於民法上的私所有權或私物權。這樣,所有具有私權性質的所有權均可以納入民法調整。但是,幾乎所有的民法典並不規范國家所有權,也不以主體劃分的所有權,比如法人所有權。民法物權基本上是以個人所有權為模式,而國家所有權及其他所有權采特別法規范並准用民法物權規則。
四、公共財產或國有財產的物權規范模式:國外的基本作法
在廣義上,一國范圍的物可分為兩大類:民法上的物,即那些可以為人類利用的有價值的物;非民法上的物,即不可為人類利用的物,如青藏高原上的凍土、沙漠等。民法上的物有些因其用於公共目的或服務於公共利益,因而成為不可交易的公有物,成立公共所有權;而其他財產均屬於民法財產意義上的物,成立私所有權。在當今社會,那些不可以成為民法上的物,也歸國家(state)或全民(nation)所有。因此,國家實際上擁有三類物,一是公有物、二是私有物,三是非民法意義上的物。為了簡便起見,我們暫且將非民法意義上的物並入公有物,討論國家所有的財產的物權規范問題。
盡管國家對可交易物可以享有私所有權,但是,物權法一般不涉及國家所有權(不管是公共所有權,還是國家私所有權)。在當今世界各國民法典中,鮮有民法典對國家所有權或公共所有權作出規定。各國民法典物權編無一不是關於私物權的規范或者是以個人所有權為基礎建立其物權規范體系的。但物權法對整個社會的物權還是具有基礎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區分出物和物權的類型,以建立不同類型的物或物權權利和流轉規范;二是建立以個人所有權或私物權為基礎的物權法規則,使國家私所有權可以准用於這些規則。
就分類規范而言,大致有三種作法,一種是法國民法典模式。1804年《法國民法典》在 「財產與其佔有人的關系」一節中,基本上區分出屬於私人的財產和公共所有的財產。但法國民法典沒有明確公共所有的財產是否可以轉讓交易,而只是規定:「不屬於私人所有的財產,依關於該項財產的特別規定與方式處分並管理之」(第537條第2款)。這意味著公共財產被納入到與民法典(私法)規范不同的法律規范中。這便是行政法或公法規范。也許,公共權力機關可通過一定程序「處分」公共財產,使其加入到自由流轉的行列。但這也就意味著公共財產失去公有的性質,成為可私有的財產。
第二種是上述所引的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民法典,不僅區分出公有物與私有物,而且進一步區分出國家享有的公共所有權(針對公有或公共財產)和國家私所有權(針對私有物)。這樣的區分,旨在使國家私所有權適用民法,而將國家公共所有權排除在民法規范之外。但是這種適用也只是某些物權的基本原則及其轉讓和保護規范,而這種所有權的行使因其主體的特殊性,必須呈現出與私人所有權不同的特徵。
第三種是德國、日本及英美法系國家,這些國家並沒有區分出公有物和非公有物,因而公法人、各級行政區劃和國家對其所擁有的物均享有民法上的所有權。但是,這並不是說,所有財產均可以自由處分和流轉。例如在德國,聯邦、州、縣及鄉鎮等各級政府均有獨立的財產,並享有民法上的所有權,其享有的方式和得到法律保護的方式也沒有根本區別;唯有公共所有權的取得方式較為獨特:政府可以用征稅和徵收的方式取得所有權。這些公法法人享有的物權,在法理上屬於這些公法法人的私有權利[9]。但這並不等於公共機構可自由處分所有物。德國人通過物的流通能力來解決這一問題。認為,為公共目的的物,其流通受公法限制;它可以成為所有權客體,但轉讓卻被禁止[10]。這樣,德國採取的肯定公法法人所有的財產與私人所有的財產均處於同一性質(私有財產權利),處理兩種身份的人財產的相互流通問題;同時通過物的流通能力來限定公共所有權下的財產隨意處分。這種作法,同時也為英美等國家採用。《俄羅斯民法典》可以說也是採取德國模式。該法典將所有權分為公民所有權和法人所有權、國家所有權和自治地方所有權。「一切財產所有人的權利均受到同等保護」,至於國家所有和自治地方所有財產的流通問題,由法典第129條「民事權利客體的可流通性」來解決。
不管採取上述哪種模式,所有的民法典均是以個人所有權為基礎設計它的物權體系、建立物權規范的,它不涉及國家所有權;如果涉及國家所有權等非個人所有權也只確認它的性質和客體范圍,而對這種所有權本身不作任何規定。國家所有權等非個人所有權,如果針對可交易物的話,那麼它完全是民法上的所有權,可以適用民法物權規則,尤其在涉及流轉、保護等方面。但是,由於其主體的特殊性,其財產的具體范圍、財產所有權主體、財產所有權行使以及如何適用民法物權規則,需要特別法加以規范。
因此,盡管德國法律認為各級政府所有權也是民法上的所有權,但其民法典卻根本找不到國家所有權規範字眼。實際上,公共所有權、國家所有權等構成了特殊種類的所有權,而民法典中物權編只能規范以個人所有權為基礎的一般物權,民法典對所有權的定義僅僅是對個人所有權抽象,而其餘關於物權法的規范,則是以這種抽象的所有權為基礎的。至於其他類型的物權則可以在適用一般物權規則基礎上制定特殊的規范,達到規范的目的。因此,廣義上,物權法可以是包攬各種物權規范的體系,但狹義上的物權法僅指規范個人所有權為基礎私有物權體系。正如王澤鑒先生論述到:「在理論上或有認為可以制定一部法典,規定一切物權關系,然因牽涉甚廣,技術上誠有困難,舉世各國尚無其例。」[11]於是他提出了形式意義上的物權法和實質意義上的物權法的稱謂。形式意義上的物權法即是民法物權編,而實質意義上的物權法,除民法物權編外,尚包括其他關於物權關系為規范對象的法律。因此,在存在民法典的國家,仍然需要制定專門的法律規范國有資產或公共財產。例如,日本制定了《國有資產法》專門對國有財產的取得、維護、保存以及管理和處置作了特別規范;同時與國有財產有關的事項按《民法》、《商法》等私法的規定進行管理[12]。其他國家也存在同樣的情形。就是英美法國家,也制定有類似的法律法規。例如在美國,盡管沒有統一聯邦財產法,但是聯邦法典第43卷(title)專門規范公共土地,共有40章,其規定之詳細,堪稱世界之最。
⑹ 物權變動的原則是什麼
1、公示原則
指物權的變動須以法定的公示方式進行才能發生相應法律效果的原則,物權具有絕對排他的效力,其變動須有足由外部可以辨認的表徵,才可透明其法律關系,減少交易成本,避免第三人遭受損害,保護交易安全。
此種可由外部辨認的表徵,即為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不動產物權變動以登記為公示方法,動產物權變動以交付為公示方法。
2、物權變動公信原則
指物權變動依法定方式公示的,即具有使一般人信賴其正確的效力,即使公示的物權狀態與其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符,對於信賴公示所表徵的物權而為物權交易的人,法律仍承認其餘其真實物權狀態相同的法律效果。
公信原則賦予物權的公示以絕對的效力,保護信賴物權公示的善意第三人,維護交易的安全與快捷。但公信原則僅適用於登記名義人與第三人之間的交易關系,而不適用於登記名義人與真實權利人之間的關系。
在登記名義人與真實權利人之間,真實物權人可以依照事實標准舉證證明自己物權的正當性,此時權利的外觀不能表徵真實的權利。
(6)在物權關繫上世紀擴展閱讀:
模式:
1、債權意思主義
債權意思主義是指法律認定以債權法上的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直接引起物權變動,如《法國民法典》第1583條規定,物權隨著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變動。法典實施50年後,在1855年制定的《不動產登記法》規定物權變動不登記不能對抗第三人。這種立法體例把不動產登記作為對抗的效力,而且只針對不動產。
2、登記對抗主義
19世紀末期,日本制定民法典借鑒了法國的做法,進一步明確規定,把不動產登記擴大到動產領域。《日本民法典》第176條規定,物權變動以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為生效;第178條規定,不動產不登記,動產不交付,不得對抗第三人。
⑺ 關於新物權法的疑問
查閱資料有以下自己看看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至此,經過七次審議的《物權法》最終塵埃落定。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新物權法的幾個主要內容介紹。
(一)平等保護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權
物權法屬於民法,民法的一項重要原則是對權利人的權利實行平等保護。新物權法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二)關於國有財產
物權法對國有財產的范圍、國家所有權的行使和加強對國有財產的保護等作了明確規定。
關於國有財產的范圍。物權法依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明確規定國有財產包括: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的基礎設施,國家機關和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的財產,等等;並規定,國家出資的企業,由國務院、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出資人權益。從法律上進一步明確屬於國家所有的資源性、經營性財產的范圍。
關於國家所有權的行使問題。依據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國務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體現在依法就關系國家全局的重大問題作出決定,而具體執行機關是國務院。因此,具體行使國家所有權的是政府,而不是人大。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草原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已經明確規定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這也是現行的管理體制。物權法規定:「國有財產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關於對國有財產的保護問題。針對當前國有財產流失的實際情況,物權法在堅持平等保護原則的基礎上,從五個方面強化了對國有財產的保護。一是規定:「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財產,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並規定了哪些財產屬於國有財產,防止因歸屬不明確而造成國有財產流失。二是規定:「法律規定專屬於國家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取得所有權。」三是規定:「國家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佔、哄搶、私分、截留、破壞。」四是針對國有企業財產流失的問題,規定:「違反國有財產管理規定,在企業改制、合並分立、關聯交易等過程中,低價轉讓、合謀私分、擅自擔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五是針對國有財產監管中存在的問題,規定:履行國有財產管理監督職責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這些規定體現了憲法關於加強對社會主義公共財產保護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關於集體財產
物權法依據憲法和現階段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明確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並以專章分別規定了「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
為了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物權法規定:耕地、草地、林地的承包期屆滿,由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承包。
關於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和抵押能否放開的問題。考慮到目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民安身立命之本,從全國范圍看,現在放開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和抵押的條件尚不成熟。為了維護現行法律和現階段國家有關農村土地政策,並為今後修改有關法律或者調整有關政策留有餘地,物權法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有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互換、轉讓等方式流轉。」「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關於城鎮集體財產。我國的城鎮集體企業是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逐步形成的。在幾十年的進程中,幾經發展變化,有些集體企業是由國有企業為安排職工子女就業、知識青年回城設立的,有些是國有企業在改制中為分離輔業、安置富餘人員設立的。近些年來,城鎮集體企業通過改制又發生了很大變化。按照黨的十六大以來的精神,目前城鎮集體企業改革還在繼續深化。物權法對城鎮集體財產從物權的角度作了原則規定:「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本集體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並規定:「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佔、哄搶、私分、破壞。」這符合當前實際情況,也為今後深化改革留下空間。
(四)關於私有財產
物權法規定:「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私人合法的儲蓄、投資及其收益受法律保護。」「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私人的繼承權及其他合法權益。」「私人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佔、哄搶、破壞。」這些規定,進一步完善了保護私有財產的法律制度,有利於激發人民群眾創造、積累財富的積極性,促進社會和諧。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擁有自己的房屋,而且大量集中在住宅小區內,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已經成為私人不動產物權中的重要權利。物權法從維護業主的合法權益出發,明確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如電梯等公用設施和綠地等公用場所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物權法還對小區內的車庫、車位的歸屬,業主委員會的職能,業主和物業服務機構的關系等,作了規定。
(五)關於徵收補償
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城鄉居民的房屋,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
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耕地少,現在全國耕地保有量只有18.3億畝,人均耕地只有1.4畝,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必須保持18億畝,這是一項約束性指標,是不可逾越的底線。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特別是切實保護基本農田,是我國面臨的一項十分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物權法明確規定:「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
依據憲法,物權法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同時,物權法對徵收補償的原則和內容作了規定。
關於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問題,物權法規定:「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並足額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這一規定體現了國家關於征地補償安置必須確保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的原則。關於徵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問題,物權法規定:「徵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考慮到各地的發展很不平衡,具體的補償標准和補償辦法,由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依照物權法規定的補償原則和補償內容,根據不同情況作出規定。
針對現實生活中徵收補償不到位和侵佔補償費用的行為,物權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等費用。」違反規定的,要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此外,物權法還有幾項內容:一是關於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問題,物權法對用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產生的相鄰關系作了規定,以利於發展生產、方便生活,維護相鄰權利人的權益,促進鄰里關系和諧。二是關於擔保物權問題,擔保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可以用作擔保的財產的規定,進一步完善擔保制度,以促進融資,發展經濟。三是關於對物權的保護問題,物權法對物權的保護途徑、保護方法作了全面規定,並規定侵害物權的,除承擔民事責任外,還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健全了物權保護制度。四是關於佔有問題,物權法主要規定了對佔有的保護和無權佔有人的侵權責任,以維護社會秩序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