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債權債務合法清收有哪些方式
1,如果借款人還有償還能力,可催收。
2,如果借款人經營、管理或是財務狀況等方面存在問題,可嘗試對借款人、擔保條件、還款期限、借款品種、借款利率等重新設計,緩一緩。
3,抵押物處置變現。
4,簽訂以資抵債協議,取得債務人各種有效資產的處置權。
B. 法律高手:物權與債權
工資對於你和企業來說是你的債權。也就是說企業對你應盡給工資的義務。保險費對你和企業來說是保險公司的債權。也就是說你和你們企業對保險公司應盡給保險費的義務。
1從工資中扣除保險這一行為。實際是對於你來說兩個債權的行為。你付出勞動,企業給你工資,是對你的債權---即工資償還行為,但你和企業之間完成了這一債權行為但你還要對保險公司去完成另一債權行為----保險費。因為此項保險是國家法律強制繳納的,所以你和企業都有義務去完成此債權行為。只是為了方便,一般企業直接從工資中結算清楚扣除而已。
2可以這樣理解。
3關於預存話費問題。物權的權能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權的定義是:物的所有者對物的直接支配權和排他的使用權)。雖然說先預存的話費。實際在你不打電話的前物權沒有發生改變,只有你打完電話物權才發生的改變,這一行為實際就是對你打電話的一種擔保,而物權的權能救包括擔保物權,包括水電費一樣。只是個擔保。你不用他的物權不改變,只要你用物權就相應的改變。
最後一個問題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我只能舉例說明下債權物權的轉化問題;
「A欠了B 500塊錢,在A發工資的時候,這個工資是屬於A的,但是A如果不履行償還義務,這個物權還是優先於債權的」
(1)這500元錢是屬於A所有的,A不償還B的錢,也仍然對這500元工資享有物權,其物權意義在於:任何其他人,包括B,都不能侵犯A對這500元的物權,也就是說:不能強行從A手裡搶或拿走這500元、也不能不經A同意就從公司那裡支走這筆錢:以上行為都是侵犯了A對這500元工資的物權:即使A欠B500元,B也不能當然取得對A這500元的物權
(2)如果B想以A的這500元工資實現自己的債權:B可以到法院起訴、並申請保全這500元,然後在法院判決後申請強制執行這500元:此時,B是通過司法裁判來實現自己的債權,並沒有直接侵犯A對500元的物權,不屬於侵權;
A雖然對這500元享受物權,但這物在經過保全、並經司法裁決後,物應成為A履行法定義務的財產。
C. 物權和債權對第三人法律效力的不同
物權具有排他性,債權具有相容性;物權具有優先性,債權具有平等性;物權具回有追及性,債權沒答有追及性
從權利的效力上看,因物權為支配權,故物權具有排他性、優先性和追及效力,而債權為請求權,其具有相容性、平等性,無追及效力。一般而言物權人都可追及其物之所在而行使權利;而債權則沒有追及效力,債權人對其標的物沒有直接支配權,當債權的標的物被第三人佔有時,不論其佔有是否合法,債權人一般不得直接向該第三人請求返還。
物權為對世權,債權為對人權
從權利效力的范圍上看,物權為對世權,債權為對人權。物權對世上任何人都有拘束力,某人對某物享有物權時,其他任何人都負有不得非法妨礙其行使物權的義務,其義務人是不特定的。而債是特定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債權只對某個或某些義務人有拘束力,債權人得向其請求給付,其他人則不受債權的約束,即債權的義務人是特定的。如果因第三人的行為使債權不能實現,債權人也不得依據債權的效力向該第三人提出請求。
D. 民法中的權利是否只分為"物權"和"債權"兩大類
是我們學習民法中比較基本的東西。一定要掌握。
1、財產權和人身權:這是以民事權利的客體所體現的利益為標准劃分。人身權是以人身之要素為客體的權利,與主體不可分離。進一步可分為人格權與身份權。財產權是以具有經濟價值的利益為客體的權利 。進一步可分為物權、債權、繼承權.
2、支配權、請求權、形成權、抗辯權:這是以民事權力的效力特點為標准劃分。支配權是對權利客體進行直接的排他性支配並享受其利益的權利。如人身權、物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等。請求權是請求特定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沒有排他性。如債權。形成權是依權利人單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如撤銷權、解除權和追認權等。抗辯權是能夠阻止請求權效力的權利。如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先訴抗辯權等。
3、絕對權與相對權:這是依民事權利的效力所及相對人的范圍為標准劃分。物權是絕對權,也稱對世權。債權是相對權,也叫對人權.
4、主權利與從權利、原權利與救濟權。這是在相互關聯的民事權利中,依各權利的地位劃分。比如擔保合同就是從權利。
5、專屬權與非專屬權:這是按民事權利與權利人的聯系而分。專屬權不得轉讓,如人格權與身份權。非專屬權如物權和債權,這種權利是可轉讓的.
6、既得權與期待權:是按權利是否現實取得劃分。如既時交付的買賣合同是既得權,而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未死亡之前就屬於期待權。
不知這樣說樓主是否明白。
E. 論述物權與債權的關系
我認為問題的設定存在瑕疵——如果所涉標的物為動產(根據設定的問回題,判斷該物應是答不動產,因為不動產不存在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問題),那麼,根據法律適用的原則,雖然善意取得制度作為例外條款阻斷了乙對丙主張物權的權利,但其對甲則可以主張債權。物權的保護是動態的保護,以債權方法保護物權也並非是對物權的否定,更不意味著「甲的行為不受物權法的約束」,否則甲就不應承擔債權。另外,關於「追認」之說,原判斷也存在邏輯上的推理前提缺失,「追認」作為一項基本的民法制度,其核心價值就在於兼顧當事人特別是權利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與維護交易安全、衡平秩序穩定的多元化社會需求,它反映的「隨意」只是權利人的隨意(即乙追不追認的隨意),絕不是義務人的隨意,因此推導出「意味著隨意處分別人的財產不構成違法」的結論是違背法律適用邏輯和形式邏輯基本原理的。
F. 以房屋一定期限使用權抵償債務,債權人獲得的權利是什麼性質的
債務人處分自己抄對房屋所有權中的襲「佔有、使用」這一部分,抵償給了債權人,對債務抵消。
物權法117條: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你問的問題是債權人可以在一定期限使用房屋,債務人抵償後債權債務關系消滅。
綜上,債權人獲得的權利是用益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