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工智慧從交互到創造的三大原則是什麼
據報道,微軟提供的數據,截止今年4月份,小冰的用戶量已經突破1億大關,對話量則超過了300億,她出現在4個國家的14個平台上,與人類問候、秀出各種技能,而在5月19號小冰發布了人類史上首部100%由人工智慧創作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
為了完成以寫詩為代表的規模化創造,小冰團隊總結出了創造鏈條的幾個環節:靈感激發的來源,如富含信息的圖片——得到激發,這需要創作本體的知識支撐——創造過程。藉由這樣的模型,小冰的創作過程達成了「模仿——創造——大規模生產」。
微軟負責人表示小冰通過學習當代中國519位詩人的詩作。如今的小冰已經擁有全時感官和情感計算決策框架,她在100小時的深度學習中,達成了超過80%的獨創性,51%以上的用詞和搭配方式,是在人類作品中沒有出現過的。
㈡ 希望以後讓孩子去參加國內外的與人工智慧創作相關賽事,這個要怎麼培養孩子呢
想要培養這種興趣,第一得讓他對人工智慧感興趣。而且也得讓他喜歡這個比賽的氣氛。第三就得讓他有這個喜歡別人溝通,然後相互討論這個情況。依次來建議,比如說就是小時候在他感情方面逐漸慢慢推崇與人工智慧有關的玩耍,然後經常讓他和孩子們玩,但最好不要荒廢。有松也得有馳,然後第二個,就是你也想到的,就是讓他參加一些的小型的比賽什麼之類的。但最好是自願或者是自主性大點的,然後第三個可能我想的多了,但盡量,不要養成大嘴巴子。總之大致的方面就是這幾個,但其中有一種就是特別需要注意,不要拔苗助長,也不要非常區分等等的區域。也就是說不要太強制性管轄也不要太放任,相信這個你們會有把握度的。當然大致的方面就這幾個,這是我的一點建議,具體還得父母不是么,為孩子們操碎了心
㈢ 人工智慧創作音樂靠譜嗎
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向好,不過一個客觀事實是,讓人類社會直接接受非人類創作主體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就音樂領域而言,不論內行外行,似乎或多或少對通過演算法創作的音樂產生鄙夷。
其實也可以想像,類似Jukedeck這樣的音樂科技公司,無疑會對音樂行業帶來顛覆。和眾多創意產業相同,音樂產業的發展一向都是以創作者為核心,而一旦這些創作者被機器所取代,勢必也將引起音樂行業的去中心化,觸及整個音樂產業的基礎。
㈣ 如何評價人工智慧創作的歌曲《Daddy's car》
圍棋和音樂不能類比——圍棋誰贏誰厲害,吹捧「棋感」的民科們,如果不能贏,棋感的存在就是弱者思維,毫無意義。
音樂呢?我通過若干運算得出莫扎特最強,把其他人所有作品都刪了,音樂界就變得更好更先進了?
把「AI」替換成別的,相信很多人就懂了:我家「爵跡」用了最牛逼的動畫技術你怎麼還覺得不好看呢?一定是你沒有審美……
藝術的評價標準是主觀的,「主觀」的意思就是人類說了算。
找個受不同教育的外星人來評價,他還會給同樣的答案么?
藝術不是理科,無法自證正確與否,也無法量化標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是有區別的啊。
所以從一開始AI就沒有取代人類音樂家的可能。人文學科如果不建立在人類身上,就變成了另一物種的自high。
所以很多哲學思辯不過關,單純想像AI能力的的討論確實沒啥意義了。
最後回答題主問題:
編曲作曲不會消失,但很多刷模板走套路的量產作曲公司在市場的認知跟上之後會消失(其實現在已經能夠被罐頭音樂取代了)。
藝術家的作品如何和AI作品對比,取決於學術界怎麼想。不排除AI中會冒出優秀作曲家的可能性。
——————2016/10/2補充——————
造成這些爭論的原因是,很多人可能根本沒搞清音樂家在干什麼。以至於各種「AI能否取代XXX?」話題下都有不了解音樂的人在強答。
很多人全憑自己想像,覺得鋼琴家是因為彈得比別人快和准(你先告訴我準是什麼樣?),作曲家是因為做了別人寫不出來的曲子(怎麼證明別人寫不出來?),而不是因為用自己的表達和詮釋啟發了後來的藝術工作者。
我們說巴赫是大音樂家,不是因為巴赫的賦格寫得好,而是我們甚至連「好」的標准都是從他的曲子里提煉出來的。沒有他我們連「賦格寫得好」的標准都沒有。
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梵高的向日葵很多人能臨摹,我們會把這些人叫大藝術家么?
只能叫基本功好的畫師吧。
一遍遍地強調AI可以臨摹得更快更好,可以復制粘貼出無數個梵高,有意義么……
我知道這樣一說肯定有人來扯機器學習,AI有創造力啊什麼的。
拜託,負責定義什麼叫「創造力」,才是藝術家乾的事情好么。沒接觸過古典音樂教育的人,說不定覺得EXO比巴赫更有創造力呢。
藝術本來就不是物理世界的東西,無非是借用了下物理媒介(鋼琴家的手指,作曲家的樂譜,畫師的畫布)之類的。
AI可以成為更好的媒介,和降低基本功門檻的好工具,但無法代替藝術本身。
難怪劉老師路過默默吐槽了一句這里沒幾個學了十年音樂的。
所以真的不懂音樂不要強答……
最後補充一句,就目前的視頻來看,FlowMachines的技術其實和十年前的band in a box比,並沒有明顯的進步……索尼大法還是要加油啊。
㈤ 關於人工智慧著作權,究竟有哪些問題存在
對於人工智慧,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都有可能涉及的。比如人工智慧開發可能涉及技術專利或方法專利,人工智慧所使用的軟體涉及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如果進行商業推廣那就會涉及商標權。
㈥ 談談人工智慧創造物也是否應該考慮道德問題
人工智慧本身沒有道德觀念
但是創造人工智慧的人應該有道德觀念,讓其用在正途
望採納
㈦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百分之百由人工智慧創作 修改病句
主謂賓,這句話沒有賓語。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百分之百由人工智慧創作(的作品/歌曲/小說/……)
㈧ 人工智慧創作作品該不該有著作權
對人工智慧(AI)創作的音樂和小說等的權利進行保護的法律。根據現行的日本《著作權法》,只有人類創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權。由人工智慧創作的作品即使被盜用,也無法採取措施禁止和要求損害賠償,這有可能對投資人工智慧形成障礙。制定法律條款的方針將納入5月敲定的知識產權推進計劃中。
日本的《著作權法》禁止在未經作者同意的情況下擅自使用相關音樂、小說和繪畫等。但是,該法將著作物定義為「思想和感情的創作性表現」,在人類幾乎不加入創作意圖的情況下由人工智慧創作作品時,權利難以成為受保護的對象。
日本知識產權本部認為,需要制定考慮到人工智慧正在進步這一現實的法律。該本部設置的委員會將在4月18日發布報告書,隨後在知識產權計劃中納入相關方針。
具體來說,將討論的是建立像商標那樣保護人工智慧創作物的權利的新注冊制度,以代替著作權,或通過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禁止擅自利用。
獲得權利的將是開發出利用人工智慧來創作作品的機制的人與企業。相關人與企業將擁有要求禁止擅自利用和提出損害賠償的權利,以使投資者能收回投資費用。
目前,設想適用於只要人類做出極為簡單的指示即可生成音樂的自動作曲系統等。不過,由於人工智慧可在短時間內創作出大量作品,保護對象計劃僅限於獲得歡迎等具有一定市場價值的作品。
日本知識產權本部在推進權利保護的同時,還將討論旨在使利用人工智慧製作內容更加順利的立法。將討論修訂《著作權法》,以便在提取現有大量作品的特徵、由人工智慧用於創作時,無需獲得原作品的權利人的許可。原因是,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雖然將伴隨現有作品的復制,但如果每次都需取得利用許可,龐大的信息處理將變得非常困難。
㈨ 智能寫手 是什麼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23日報道,日本一些科研人員開發的電腦會寫小說,他們還把這些電腦生成的小說拿去參加創作比賽。3月21日,日本「人工智慧(AI)小說創作」的研究人員在東京舉行報告會,對外介紹他們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所創作的四篇小說。他們就作品內容和文章生成系統等進行解說。
據報道,這四篇小說參加了第三屆日經新聞社的「星新一獎」比賽,其中部分作品已通過初審。
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公立函館未來大學教授松原仁率領的團隊名為「任性的人工智慧之我是作家」,由人工智慧創作的《電腦寫小說的那一天》等兩部作品參加了本屆「星新一獎」的比賽。另外,東京大學副教授鳥海不二夫率領的團隊「人狼智能」推出了《你是AI TYPE-S》等兩部作品。
報道稱,「我是作家」團隊的兩部作品由人類事先設定好登場人物、內容大綱等相當於文章「零部件」的內容,人工智慧再根據這些內容自動生成小說。「人狼智能」團隊的兩部作品,則在人工智慧之間玩「人狼游戲」(推理游戲的一種,類似「誰是卧底」和「殺人游戲」),然後選出有意思的故事發展,再由人類改編成小說。
雖然這些作品都沒有通過最終審核,但有部分作品通過了初審。日本科幻小說作家長谷敏思表示,「能夠完整寫出小說太令人震驚了。如果100分滿分的話我打60分,未來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