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排他性中的第三人

物權排他性中的第三人

發布時間:2021-10-09 21:40:30

1. 物權和債權對第三人法律效力的不同

物權具有排他性,債權具有相容性;物權具有優先性,債權具有平等性;物權具回有追及性,債權沒答有追及性
從權利的效力上看,因物權為支配權,故物權具有排他性、優先性和追及效力,而債權為請求權,其具有相容性、平等性,無追及效力。一般而言物權人都可追及其物之所在而行使權利;而債權則沒有追及效力,債權人對其標的物沒有直接支配權,當債權的標的物被第三人佔有時,不論其佔有是否合法,債權人一般不得直接向該第三人請求返還。
物權為對世權,債權為對人權
從權利效力的范圍上看,物權為對世權,債權為對人權。物權對世上任何人都有拘束力,某人對某物享有物權時,其他任何人都負有不得非法妨礙其行使物權的義務,其義務人是不特定的。而債是特定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債權只對某個或某些義務人有拘束力,債權人得向其請求給付,其他人則不受債權的約束,即債權的義務人是特定的。如果因第三人的行為使債權不能實現,債權人也不得依據債權的效力向該第三人提出請求。

2. 物權的排他性問題

1物1權~是物的固有屬性

存在1物即存在所有權歸屬這個固有屬性

這一固有屬性不會隨所有權人變化 滅失 或變更

此謂之一物一權

所有權人 共同出資 即共有
出資雙方 享有此一權也 而非兩權 叄權

3. 物權法的第三人保護制度

一篇論文,可以參考,基本上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略論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的建構
摘要:第三人保護問題是物權法中的重要范疇,對其關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在民法典和物權法中建構起完善的第三人保護制度的確需要法學界的共同努力。在對涉及第三人保護的諸理論和制度范疇進行比較、做出選擇時,筆者拋棄了德國法中的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而以物權的公示公信為原則基礎,善意取得為制度基礎建構中國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
關鍵字: 第三人 公示公信原則 善意取得制度 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

一、第三人保護制度概說與理論歧爭
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是物權法中的基本制度,但是在孫憲忠先生正式提出應正視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之前,我國法學界對第三人保護制度鮮有論述者。物權法之所以應對第三人進行特別的保護源於第三人的利益實為市場經濟交易秩序的化身,市場整體的整套常秩序就是由一個個第三人連接起來的。①如果第三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社會的交易安全就得不到有效地維護,良好有效的交易秩序也就無由形成。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所涉之第三人,一般指不參與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但與當事人法律關系的結果有密切利害關系的一切人。第三人的存在,使法律關系變得復雜化,出現了物權變動中當事人與第三人的利益沖突。因為據物權法中「一物一權」原則,第三人與物權變動中的當事人不可能同時享有物權,因此,如何對第三人和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進行衡平處理,以使交易能夠安全快捷地完成,並使利益實現最大化便是擺在物權法面前的現實問題,而因為第三人利益為交易秩序之化身,保護第三人便是其中的突出問題。
最早發現並開始重視第三人保護問題的是早期的日耳曼法。此法中建立了「前手交易瑕疵不及於後手」的法則,即使前手交易有瑕疵,但是在物上利益轉移於第三人時,第三人的交易視為後手,其權利的取得如無瑕疵,便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任何人不得剝奪,這就是著名的「以手護手」原則。這種做法對於第三人的保護是極為有利的。正是從「以手護手」開始,各國開始不同程度地重視第三人保護問題,而針對第三人保護的基本法理,各國的選擇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其中涉及的規則主要有善意取得制度、物權行為無因性原則、公示公信原則等。理論界在這些規則的取捨上可謂是大相徑庭。主要觀點如下:

(一)以善意取得制度取代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主張該理論的學者認為,物權行為理論在於保護交易安全,在德國普通法時代,因不承認善意取得制度,此項理論實屬必要。但《德國民法典》對善意取得制度設有明文,足以維護交易安全,就此點而論,無因性理論便失去了存在依據。②

(二)以無因性理論為基礎,以公示公信為原則,以善意取得制度為補充來建構中國的物權變動制度,並以此來保護第三人。此觀點認為善意取得制度和公示公信原則在堅持自己合理性的同時,對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予以否定,而無因性原則在堅持自己理論的同時,對公示公信原則和善意取得制度予以包容,並批判吸收。③

(三)以無因性理論為原則,以善意取得為補充。該論點認為善意取得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應由無因性原則來替代,但考慮到善意取得制度在主觀心態的意義上反映了交易公正的要求,故其可作為補充。④

上述各種理論中,哪一個更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實踐的需要,哪一個更具有合理性呢?或是在上述理論並不盡完善的情況下,應采怎樣的一種模式來構建第三人保護制度呢?筆者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亦從公示公信原則、無因性原則、善意取得制度的取捨,以及相互間的關聯和價值定位等角度來探討,認為應以公示公信為原則,以善意取得為具體制度來建構第三人保護制度,下面分別對事關第三人保護的此兩種制度給予詳述。

二、公示公信原則-第三人保護制度的原則基礎

物權的公示,指物權享有與變動的可取信與社會公眾的外部表現方式。⑤現在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承認這一原則,原因在於:第一,采物權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的國家和地區,一概明確區分物權與債權,並一同承認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的存在,而物權行為的存在就需要一定的理論支持,即在交易過程中,哪一種行為為物權行為。鑒於物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排他性,使得物權變動會對第三人利益產生限製作用。為避免第三人可能因此而遭受的利益損失,便要求物權變動通過一定的從外部可以察知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便是公示。根據物權物為形式主義原則,公示本身也便是物權行為的表現。同時,公示更實現了其在交易中的價值,能夠維護交易安全,保障市場秩序。第二,在債權意思主義物權變動的模式下,債權行為本身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沒有物權行為存在的必要。但是這種物權變動的模式於形式主義變動模式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兼顧靜的財產交易安全與動的財產交易安全,這仍需藉助公示制度⑥,只有進行了公示,才能有效的保全物權,否則就不能得到公認和法律的充分保護。通過公示,使第三人在參與交易時,有了一個識別判斷物權的客觀標准,在正常情況下,無需進行實質調查,僅憑公示的外部表象就可以公平交易。⑦

但是,當公示的權利狀態與真實的權利狀態不一致時,如何平衡真正的權利人與依賴公示的第三人之間的利益同樣是物權變動中的敏感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公示的公信力。公信原則是指物權變動經公示的,即使標的物出讓從事實上無處分權,善意受讓人基於對公示的信賴,仍能得到物權的原則。⑧公示的公信力是以權利的正確推定為前提的,正是這種正確性推定,使第三人對物權變動產生了可信賴性。這種可信賴性是法律賦予公示的效力。可見公示產生公信力,公信原則是公示原則的補充,而公示公信原則合力實現了其應有的價值。

而物權行為的無因性原則,是指物權行為的法律效力不受債權行為影響。物權行為一旦成立生效,即使作為原因行為的債權行為成立或歸於無效,仍發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果⑨。對於無因性理論的價值,支持此理論的學者往往能達成共識,即「無權交易的安全性能」是物權行為無因性最重要的機能。⑩既然同為維護交易安全,無因性原則與物權公示公信原則有何差異呢?從維護第三人利益出發,誰能更具優勢呢?筆者認為公示公信原則更為可取,理由如下:

第一,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的歷史機能並非是通過對交易中善意第三人的保護來體現的。因為在德國民法中,早在中世紀的普通法上,即以承認了公信原則來保護交易安全,而物權行為無因性的歷史機能,在於排除登記實質審查主義制度所具有的妨害交易便捷,過分侵害民事主體的私人生活的弊端,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11無因性理論中維護第三人利益、保障交易安全的機能也只是在近現代法律發展的結果。因此,從維護第三人利益、保護交易安全形度來看,公示公信原則要比無因性理論更早的發揮作用,這就可知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是公示公信原則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而且如果仍固守此觀點的話,就不能解釋不了承認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的國家,卻承認公示公信原則這一現實情形了。

第二,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是以承認當事人內部物權與債權關系,進而排除債權關系對物權關系的影響來保護第三人的,而公示公信原則卻從物權變動當事人外部入手,直接保護第三人對公示的信賴利益,並不改變當事人內部法律關系的性質,因而更具合理性。12

第三,在無因性原則和公示公信原則同時出現時,二者在保護第三人的價值作用中形成一定的交叉。從這種交叉中,我們也可窺知優劣。

首先,在物權行為不成立或歸於無效時,二者對物權變動效力的規定不同。根據無因性原則,物權行為的效力不受債權行為的影響。但是當物權行為本身無效時,物權不能變動,對第三人的保護不利;如果采公示公信原則,善意第三人利益可得到保障,即對於不知處分人為基於一個不成立或無效的物權行為,而取得財產的佔有或被登記為物權人的第三人,物權變動公示公信原則可以確保其取得財產權利。可見,在某些場合,無因性原則不能發揮作用時,公示公信原則卻可以擔負起維護交易安全的機能。

其次,物權變動的公信原則可以對無因性原則實現部分的功能替代。申言之,即使不承認無因性原則,公示公信原則也可部分實現無因性理論所擔負的功能。13這種情況是指債權行為不成立或歸於無效,而物權行為有效的場合。依無因性原則,在此情況下,可以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第三人可取得物權;但依公示公信原則,亦有同樣的效果,善意第三人可根據公示的公信力,得到相應的法律保護。

再次,在某些場合無因性原則能夠發揮作用,而公示公信原則卻不能替代,但這並不是公示公信原則的缺陷之處,恰恰相反,它反映了無因性原則的某些弊端。具體表現在,在第三人得知出讓人為無權處分人,而與之進行交易行為,第三人實現了對物佔有或登記為權利人,此時,根據無因性原則,第三人可以取得物權,可以為法律所保護,但根據公示公信原則,善意信賴公示才發生公信力,此時第三人為惡意,自無從得到法律保護。即如不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性,物權變動的公信原則對於此類第三人難以實現保護機能。

但實際上,對於此類第三人,本來就不應進行保護。就法律的價值目標而言,公示公信原則是以犧牲公平為代價以換取市場交易的效率與安全,但當第三人惡意的利用法律的偏愛而謀取私利時,法律就由原來的保護第三人轉而保護真正的權利人,這便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回歸。14同時,這一過程本身也即是利益均衡的過程。第三人為惡意,再對其進行傾斜性保護,便違背了公示公信原則設立時的初衷,於情於理都難講通。因此,公信原則對惡意第三人不予保護的選擇是正確的,而無因性原則對善意、惡意第三人進行同等保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這也便是德國法在實踐中適當糾正物權行為無因性,以限制其發生作用的原因所在。

綜上所述,以公示公信原則作為保護第三人的基本原則的做法是較為可取的,而無因性原則不能替代公示公信原則,只能在某些場合起輔助參考作用。

三、善意取得制度-第三人保護制度的制度基礎

(一)對善意取得制度之批評與反批評

善意取得制度的傳統定義為:無權處分他人動產的佔有人,在非法將動產轉讓給第三人以後,如果第三人在取得動產時出於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善意取得制度已被多數國家的立法所採納(如法民2279、2280條;意民707條;德民932、933、935條、1207條;奧民367、 368條;瑞民714、884條2項,933條;日民192條),並在現代社會日益凸顯出對物權變動中交易第三人的利益保護的重要價值。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一般都承認善意取得,而其在理論界中業已成為保護利益、維護交易秩序的重要理論。但在近些時期,對善意取得制度提出的批評頗多,其中最具針對性觀點的認為:善意取得制度以主觀善意為條件來決定對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應予保護,這符合人們的法律情感,但是這也是這一制度的致命缺陷。15在這里,很多學者是在 「主觀善意」與「客觀善意」上大做文章,「主觀善意」的「模糊不清」和「缺乏可操作性」為其主要缺陷,而「客觀善意」的標准確定、可操作性強為其強有力之處。對於善意取得制度,多數學者認為其採用的是「主觀標准」,而公示公信原則採用的是「客觀善意」標准,二者存在差異。但筆者認為,無論是善意取得制度,亦或是公示公信原則都有「主觀善意」標準的存在。公示公信原則中,公示的公信力是以「善意」經三人的存在為前提的,而這里的「善意」是指第三人的不知情,即不知或是不應知。「不知」、「不應知」本身亦是一種主觀認定,反映了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因此,公示公信原則在此亦體現了一定的「主觀標准性」。而與之相比,善意取得制度並非如某些學者所言,是一種純粹的主觀的東西,其中含有很大的客觀成分,即在認定「善意」時,亦多從客觀角度來考慮。如第三人可根據動產佔有的公示,推定佔有人為權利人,從而以此來證明自己是善意,至於真實的主觀心理狀態如何可不用多加考慮,而且其他人亦可以動產佔有的權利推定效力認定第三人為善意。因此,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亦體現了一定的「客觀性」。不過,在此惟其注意兩點:

一是舉證責任的問題。在善意取得制度中,第三人負責舉證自己是善意,即一旦引起訴訟,第三人要舉證自己對公示的權利與真實的權利狀態不一致是不知的,或是不應知的,這樣的舉證有一定的困難性,起碼是給第三人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因此對第三人利益之保護有其不利之處。筆者認為,協調之處在於實行「 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即「推定善意」原則,這一原則已為我國台灣民法944條,德國民法933諸條明文確認。第三人和佔有人(無權處分人)進行交易行為時,根據佔有的權利推定效力,以及佔有的公信力,我們應推定第三人為善意,如果原權利人主張權利,則負責舉證第三人為非善意進行抗辯,如不能舉證,第三人便取得物之所有權。「推定善意」原則解除了第三人的舉證之苦,對於第三人保護是極其有利的,只要自己對於公示的瑕疵不知情,便可心安理得的取得物權,因此使其可放心交易。

二是對善意的認定。一般認為善意是不知或不應知,對於善意理解為「不知情」已成為共識,關鍵在於「過失」、「重大過失」、「明知」、「可得而知 」、「一般可知」等字眼的認定16.原權利人在證明第三人有過失(重大過失),而不知真實的權利狀態時,是否可以抗辯第三人的善意呢?亦或「一般人可知」 公示權利存在瑕疵,而第三人卻不知,是否為善意呢?對於這些問題,在公示公信原則與善意取得制度中都是存在的。筆者在此建議增強公示的公信力,即只要第三人不知公示權利存在瑕疵,便可得到法律保護,而不管其是否存在過失。這樣的話,即可避免對上述模糊字眼的主觀認定,真正實現善意標準的客觀化,又可保證交易快捷的進行。同理,善意取得制度也應盡力避免此些問題,實現與公示公信原則的協調一致。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發展

上文中,筆者對「善意取得制度的批判」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正如許多學者所言,傳統的善意取得有其一定的缺陷,但這不能否定其在保護第三人利益的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任何制度都有一個不斷完善發展的過程,善意取得制度亦不例外,如果因為存在一些小小的弊端,而對其全面否定,是不可取的。正確的態度應是對其加以完善發展。筆者認為需要發展之處,除了前面所講的「舉證責任倒置」以及「善意認定」外,還有善意受讓人權利取得性質的認識,即對善意取得本質的認識。對於此,傳統的立法和學說一般都將善意取得制度理解為所有權原始取得的方式。即善意取得的前提是法律首先認定無權處分行為無效,第三人從無權處分人處受讓標的物本無法律上原因,但由於第三人為善意,法律例外地讓其保有標的物,從而以善意取得的法律規定作為第三人保有標的物的原因。17與之相同,台灣學者鄭玉波先生和楊與齡先生亦倡導「法律特別規定說」,認為「善意取得權利非繼受原權利之權利,而系由法律之特別規定,故采原始取得說。」18 由此觀之,通說認為善意取得是一種原始取得,由法律特別規定的事實取得,而非法律行為取得,此無異於先打第三人一記耳光,再用標的物所有權進行撫慰。19 而且原始取得說的事實行為取得的定性中斷了無權處分人與善意第三人之間的法律關系,這就在法律上剝奪了善意第三人與無權處分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有瑕疵時的撤銷請請求權,20也就是說,在善意第三人與無權處分人這間,除了無權處分外,同時具有其他致使法律行為無效、可撤銷的因素。此種情況,不應發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力。但如采「善意取得是法律特別規定的取得」之說,即使法律行為有其他無效、可撤銷的因素,均發生物權變動,這樣客觀上使第三人不能行使撤銷權,使本來保護第三人的制度對第三人產生了限製作用,對其保護是不利的。
綜上,筆者認為善意取得采繼受取得說更為合理,因為這會更有利於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護。由於受讓人的善意可以補正無權處分人的欠缺,從而使無權處分行為例外地成為有效行為,如果具有其他影響法律行為效力的因素,致使該無權處分行為無效或可撤銷時,第三人可行使撤銷權等權利予以救濟,拒絕取得物權,同時要求無權處分人返還不當得利(支付的價金)。當然,我們也應看到,采善意取得繼受說也就意味著賦予無權處分人以處分權和物權,其與第三人之間行為便成為有效的有權處分行為,這在有效保護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同時也使以無權處分行為為中心的三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陷入無法解釋的邏輯矛盾中。

(三)善意取得制度與公示公信原則的關系

善意取得制度與公示公信原則之價值皆在於維護交易安全、保障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但二者並不是孤立存在發揮作用的,而是有著緊密的聯系。首先,公示的公信力是動產善意取得的邏輯依據。佔有的公信力作為一項法律制度,包含著一項得到法律支持的推定:那就是佔有作為動產物權的公示手段,具有表象本權的功能。21而善意信賴公示的第三人,作為交易秩序的代表者,就應該得到法律的特別保護,並同時實現交易快捷、順暢的進行。善意取得制度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而產生的。德國民法典以及後來的一些民法典中,均在確認物權公示公信原則的大前提下,肯定善意取得制度。22另外,善意取得制度可以使物權公示公信原則具體化,實現可操作性。任何原則都需要一定的具體理論支撐,都有需要下一位階的具體制度設計。否則,在實踐中的作用會因原則的過於概括性和模糊性而有所減失。而善意取得制度作為公示公信原則「原則制度化」之設計,有利於公示公信原則的完善,從而真正實踐其價值。

四、結論

總之,第三人保護作為物權法的重要范疇和制度已逐漸被我國民法學界所認可。而如何客觀地描述出各國在第三人保護為上所採取的立場策略以及制度運作的有機性和合理性才是我國學界真正急需要做的工作。如果純粹在以負擔行為(債權行為)和處分行為(主指物權行為)的劃分為主線和基礎而搭建起來的德國物權法的框架和體系內思考這一問題,那麼以物權行為無因性為理論基礎、物權公示為基本原則和善意取得為具體制度的第三人保護制度的判斷不僅理論上的邏輯極其嚴密,在實踐中也是非常符合交易安全保護的現實的。但現在的問題是,在我們的周圍不僅有德國法,還有不採物權行為理論卻仍能良好運作並有效保護地三人利益的法國法和日本法。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正在制定自己的民法典和物權法,而物權法中的第三人保護制度的建構應綜合考慮中國的法制傳統、法學理論資源和全新市場交易的現實等諸種因素,而不應只是對某個法制發達國家相關法律制度的簡單移植與重復。

已經於2002年末正式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並沒有承認物權行為理論及無因性原則,這或許也是我國法學界主流思想的反映。於是,在物權法中,我們看到的第三人保護制度便是以物權公示公信和善意取得為基礎建構起來的「原則-制度」的框架模式。如果從嚴格的邏輯關系的角度來講,物權的公示公信原則是善意取得制度的邏輯前提,這一點不僅是因為物權的公示的公信力和外觀理論的支撐,也是符合原則統帥規則(制度)的法理原則的。但是,由於善意取得制度的具體性和高度適用性(民法典草案用了四個詳細的條文對善意取得制度作了規定),在第三人保護問題上,相對於較抽象的公示公信原則,它的優越性甚為明顯。因此,在筆者看來,善意取得制度才是物權法第三人保護制度的重心。

4. 物權法 第三人

這么和你說,你已經登記了,那個人就不可能是善意的,因為登記處會顯示你的信息。

5. 物權法中第三人

不知道你這個合同指的是什麼合同,應該是房地產買賣合同吧。按照現行的操作流程,A是不可能與CDE全部完成有效登記的,只能與其中一人完成登記。比如A和C完成登記過戶,則C來說,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這個第三人可以是與A簽訂買賣合同的任何人。如果這里指的是房產抵押合同,則可能A與CDE均完成抵押登記,這時就看登記時間的先後,決定權利的優先順序了。
實際上法律中的第三人指的就是對於某一個法律關系而言,在該法律關系之外的任何人,當然,這個「任何人」是沒有太大的討論意義的,有討論意義的往往是對法律關系的標的物同樣有利害關系的人。

6. 物權的排他性效力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物權的排他效力指物權人對其公示的物權享有對抗一切第三人的絕對性權利,因此又稱版排他權效力。前面講過物權權與債權的性質不同,物權具有排他性,而債權不具有排他性,物權的排他性是物權與債權在性質上的根本區別之一。物權的排他效力的基本含義是在同一物之上不能同時存在兩個性質相互矛盾的物權。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基本含義:
1、同一物之上不能同時設立兩個所有權,無論該物被何人佔有,物之所有權只有一個。
2、同一物之上不能設定兩種互相沖突的他物權。某些他物權彼此相容,可同時存在,如同一物之上可沒定數個抵押權,也可設一抵押權,再設質權。
3、物權人有權排出其他一切人對其物權的干涉妨礙。物權是對世權、絕對權,權利人之外的一切人都是義務主體,負有尊重他人物權,不幹涉不妨礙物權人自主行使物權的義務。物權人有權禁止和排除他人的任何方式的不當干預和妨礙並可請求法律的救助。

7. 物權法24條中善意第三人的范圍是什麼如何判斷結合不同的交付方式,有哪些善意第三人並舉例。

1、物權法中的善意第三人是指不知情、無惡意的第三人。例如:你借東西給你朋友A,A將這個東西賣給B,但B不知道A沒有處分權,也不知道該東西是你的所有物。此種情況下,B為善意第三人,B取得你的東西的所有權。2、如果B知道A要賣的東西是你所有的,那麼B就是知情的,明知A沒有處分此物的權利,而賣此物,則B不成立善意第三人,B不能得到此物的所有權,有義務返還你的此物。

8. 物權排他性是什麼意思,請舉例

排他性,是指一種物品具有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該物品的特性。某個消費者在購買並專得到一種屬商品的消費權之後,就可以把其他消費者排斥在獲得該商品的利益之外,私人產品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

排他性是指個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費某種物品和服務的利益之外,當消費者為私人產品付錢購買之後,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種商品和服務所帶來的意義,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一個特徵。

例如:甲購買了一塊巧克力,他就獲得了消費這塊巧克力的權利,其他人未得到甲的允許就不能消費同一塊巧克力了。

(8)物權排他性中的第三人擴展閱讀

學術中的解釋:

1、此前的所有權雖然表現形態各異,但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特徵:簡單性和封閉性(或者稱為排他性),即所有權的各項權能集中於所有權人一人之手,所有權強調的是財產的歸屬意義。

2、所有權排除他人使用資源和所有權本人使用資源的絕對權稱為排他性.所有權可以自由轉讓或法學家所稱可自由流通則是可轉讓性。

閱讀全文

與物權排他性中的第三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