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38年使用的交通工具
在英國作家描寫上海的一部歷史小說中,男主角丹頓1903年來上海淘金時,一上岸就被一輛獨輪車吸引住了。他從未見過這樣子的車,連連發問:「它叫什麼?他們用這個來載人?」來接他的人回答:「那叫獨輪車。說來令人難以相信,我親眼看到乘坐十二個人的大獨輪車。」
上海開埠前後,盛行的交通工具就是獨輪車和轎子,似乎離現代化都市還遠。這兩種交通工具也是中國傳統式的,為中國所獨有。
獨輪車,又稱小車、手推車、江北車,原先用來載貨,因重心較高,不易掌握。租界開辟後,周圍相繼建成一些工廠,男女工都有。一些女工為了去較遠的紡織廠上班,往往相約合坐獨輪車前往,並且漸成風氣。從當時的照片看,一輛車上約有八九人,分坐兩邊。據1874年的統計,英法租界共有獨輪車3000輛,簡直是近代上海一支不容忽視的「計程車隊」。由於收費低廉,一般貧民苦力均樂以獨輪車代步或運物。但是好景不長,人力車興起後,因其車速快於獨輪車,而且乘坐舒適愜意,獨輪車遂趨沒落,仍舊以載貨為主要功能。
當時的官吏、商人與小康市民,大概認為有損面子,是決不肯坐獨輪車的。他們出出入入,均乘坐轎子,而且比闊鬥富,把一頂轎子弄得花樣百出。新娘出嫁,所坐花轎有紅綠二色,綉有「鳳穿牡丹」「福祿鴛鴦」的轎簾;閨秀淑女乘坐的轎子,頂垂纓絡,旁嵌玻璃,謂之「撐陽轎」;一般市民如郎中或私塾先生,只坐普通的藍布小轎;而官場中人,轎子的等級式樣卻馬虎不得,不能越雷池半步,上海道坐的是八抬八杠的綠泥金頂大轎,知縣只能用四人抬的紅漆朱頂藍泥轎了。
2
西式馬車與東洋黃包車
隨著上海租界外國僑民的增多,式樣洋派的西式馬車應運而生,有雙輪、四輪者,有一馬、雙馬者,其式隨意構造,宜晴宜雨。每當夕陽西下,一輛輛馬車出遊兜風,沿俗稱大馬路的外灘南京路一直到靜安寺一帶,招搖而過,引人注目。稍後,上海一些有錢人不甘寂寞,也開始置備馬車,其漂亮豪華,比之外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官紳富商、公子王孫、閨閣千金、青樓女子出門無不以馬車代步。駕車出遊,成為一種時髦,尤以三月赴龍華賞花最盛極一時。彼時,富家子弟衣著光鮮,駕著自家或租來的馬車,邊上坐著妖艷的妓女,在春日的和風中款款而行,然後徜徉在花叢中作竟日之游,好不逍遙。
人力車應是日本的舶來品,故又稱東洋車。1874年,一個叫米拉的法國人,從日本引進了這個新玩意兒,又從租界當局取得了營業執照,雇日人拉車營業。後因言語不通,拉車人才為華人頂替。為求醒目計,車身一律漆成黃色,故又名黃包車。開始的時候,黃包車車輛高大,座位寬敞,輪為鐵制,行駛時隆隆作響,震動很厲害。後有人加以改進,由雙座改為單座,輪子改成類似現在的橡膠胎,行駛時悄然無聲,拉跑速度也明顯加快。當年的許多商界和文化界人士,最喜歡乘坐黃包車,常常包租一輛供其使用,或為家人使用。在20世紀20至30年代,它的數量遠超過汽車,達到五六萬輛之多。
至於腳踏三輪車的流行,則是抗戰爆發以後的事情了。日寇佔領上海後,在經濟上進行控制,壟斷汽油的配給,用於其軍事目的,致使大量汽車不能行駛,才促使了三輪車的興起。
這些早期交通工具,都須持有牌照,並向市政當局繳納捐稅,如1906年工部局收取的馬車捐就達白銀32761兩。
3
汽車來到上海
交通工具中的「驕子」——汽車,據說是寓滬西醫為求出診方便,大約在1901年時由外國僑民引進到上海的。那一年,一位叫李恩時的匈牙利人帶了兩輛汽車登陸上海,從那時起,上海乃至中國才有了汽車。汽車樣式奇異,速度飛快,路人為之驚訝不已,租界當局也不知如何對其征稅。1902年1月30日,工部局開會討論通過了為上海第一輛汽車頒發牌照的決定,不過因從未征過汽車稅,無例可循,遂按馬車規格征稅,每月捐銀2元。
現在人們叫公共汽車為「巴士」,出租汽車為「泰克西」,這些是英語的音譯。稱小汽車為轎車,偏偏不用音譯,似乎是有來歷的。19世紀末出版的小說《海上花》一書中,就出現了東洋車(黃包車)、皮篷車、鋼絲轎車、轎車、馬車等等稱謂,哪裡來的鋼絲轎車、轎車?及至讀到「將近泥城橋堍,那轎車加緊一鞭,爭先過橋」,方明白還是馬車。當時小汽車還沒有引進,所以,這里的鋼絲轎車、轎車並非是後來意義上的轎車,而是比較考究、有車箱的一種馬車。等到小汽車來到上海,人們見所未見,在萬分驚訝的同時,也想不出確切的名稱來稱呼它,暫且稱之為高級「轎車」吧,等到馬拉的轎車消失了,動力驅動的轎車卻一直沿稱下來了。
汽車落戶上海後,發展極為迅速。有外僑陸續攜汽車來上海,或從國外訂購汽車。受西風熏陶的華人也開始成為汽車的主顧。1903年上海只有5輛,1908年就增加到了119輛,但初期會駕駛車輛的人很少,所以這些汽車空擱一年半載不足為奇。在當時,汽車駕駛員是最吃香的職業,有此技術,不愁沒有人出大價錢來雇你,問題是要學會駕駛技術,談何容易。辦駕駛學校,招收駕駛學生,是後來的事情了。
有了汽車,就可以走得更遠。喜歡兜風的人棄馬車用汽車,每逢假日開著車到幽靜的充滿野趣的靜安寺附近,享受自然風光,放鬆身心,其樂融融。
4
一號汽車與藍布小轎
20世紀20年代初,上海馬路上,是各種交通工具最為混雜的年代,「每天要通過大量各式各樣的車輛——汽車、卡車、電車、馬車、自行車、人力車、獨輪推車、手推車……以及成千上萬的行人」。新與舊、快與慢,並駕齊驅,蔚為大觀。當時人力車的數量最多,1909年上海發放了8471輛人力車的牌照,「成為上海客運主要工具之一」。
所謂混雜的年代,最典型的例子,要數「張聾甏」的轎子,它在上海車水馬龍的馬路上是一道別樣的風景。當時人曾有兩句話,叫「雖時興而不得行」與「雖落伍而仍在行」,前者講的是周家的汽車,後者講的就是張聾甏的轎子。
擁有上海私人汽車第一號牌照的,是寧波商人周湘雲家族,但這輛車究竟哪個牌子、什麼模樣,恐怕無法考證。據周家後人回憶,這輛老爺車的原擁有者,是丹麥人,因要回國,便將此車連同牌照一起轉讓給了周家。周家老太爺周純卿將車稍加裝飾,換掉車燈,又在車門把手處,鑲嵌了銅質的「周」字,這就是後來鬧得沸沸揚揚的一號汽車。據說,猶太富翁哈同則擁有一張第一號的司機執照。哈同為擺威風,圖吉利,願以十萬銀元向周購進第一號汽車牌照,並威脅如果不允,就在街上砸爛它。哈同是租界內的風雲人物,很有勢力,周既不願出讓,又不敢讓汽車上街,免得駛上馬路,被工部局借口違反交通規則而吊銷駕駛執照,只得把車停在自家車庫里,徒成展品而已。這樣倒也使哈同的陰謀不能得逞。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轎子被人視為封建落後的「老古董」,在上海已絕少見到,只有婚禮迎新時才使用花轎。但卻有一人例外,傷寒名醫張聾甏祖傳中醫,熱衷國粹,每逢出診,他照樣乘坐一頂藍布小轎,在快似疾風、嘟嘟鳴叫的汽車旁穿梭,時人莫不相識,等於他的活廣告。
有趣的是,當時上海馬路上煤氣燈、電燈和油燈也是交相輝映,後來居上的電燈正在拚命競爭老大的位置。可以說,新生事物得以脫穎而出,都有過一個逐漸演進甚至不斷反復的過程,但先進替代落後終是必然之結果,從轎子、獨輪車、馬車到電車、汽車的發展史,也可見一斑。
5
伴張愛玲入睡的電車鈴聲
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通車營業,意味著上海現代公共交通工具的起步。電車的起始點是靜安寺,沿愚園路、赫德路(今常德路)、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今石門二路)、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向東行駛,穿過南京路(今南京東路),並沿著外灘,抵達廣東路外灘。從此,叮當叮當的電車鈴聲,是上海繁華都市形象一道移動的風景,是張愛玲每天晚上枕著入睡的伴奏聲。在她以寫上海風情出名的小說中,電車也是上海的一座人生舞台,各不相乾的人在此登場,但往往來不及表演,卻要下場了。當年那部《封鎖》,全是寫電車上發生的故事,開頭寫得頗經典:「開電車的人開電車。在大太陽底下,電車軌道像兩條光瑩瑩的,水裡鑽出來的曲蟮,抽長了,又縮短了;抽長了,又縮短了,就這么樣往前移——柔滑的,老長老長的曲蟮,沒有完,沒有完……」
張愛玲居住的公寓旁邊,恰好緊鄰著一家電車場,她就喜歡半夜裡在陽台上看「電車回家」,等到它們全部進場了,她才睡下。
無軌電車則開通於1914年,為上海首創,他處沒有,被當時報刊稱之為「上海唯一之新發明」,「按電車之制,軌有多種,因地制宜,而無軌之法則創自上海,環球各國未之先有,差足稱豪」。1934年,上海又出現雙層公共汽車,還有雙層碼頭、雙層輪渡,被稱為上海「雙層交通工具」。
上海電車營運之初,曾鬧出不少笑話。當時不少人相信,「電車電車,車上帶電,乘者觸電」。為了解除市民的疑慮,不讓剛剛起步的電車夭折,英商上海電車公司幾次試車時,都大張旗鼓進行宣傳。在盛大的通車典禮上,特地邀請社會名流虞洽卿、朱葆三等人,以及電車公司中外董事們共二三十人,乘坐第一班電車,從靜安寺出發到外灘。電車行駛時,窗戶大開,沿途的人都能看見他們在車箱內談笑風生,還不時依窗扶欄,向車窗外招手致意呢!新聞記者拍了照,登載在第二天的報紙上,轟動一時。近代上海處於社會轉型時期,任何一件新式事物的引進,上海人或許都有過懼怕、抵制,但更多的是刺激、羨慕,等到其顯示了巨大的優越性,如實用、高效、便捷、舒適,人們才會由最初的排斥態度向接觸、接受的回應方式轉變。
最初的電車車身為木殼,外包鋼片,漆深綠色,車身兩側有六扇大窗,光線明亮。車箱內長條椅子沿側橫放,乘客相對而坐。電車初行時,因乘客稀少,車門沒有後來的鐵柵護欄,便於乘客上下,一些年輕人自恃膽大,常在電車行駛途中,飛車上下。後因乘客多了,為防止乘客掉落車下,才在駕駛台和車門設拉閘、護欄。
著名文化人曹聚仁也是「飛車好手」,他回憶這一段有趣的經歷時說:「電車開頭並不設閘門,沿途可飛車而上,飛車而下。我也自負飛車能手,有一回摔了一跤,就此不敢再試了。其後裝了閘門,誰也飛不成了。」
■20年代末行駛在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外灘的黃包車
■上世紀30年代租界西藏路曾改名為虞洽卿路
■四輪馬車代替了人力車和獨輪推車
■滬上最早的公共汽車路線——靜安寺至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
㈡ 清朝被迫簽訂租界,什麼時候可以收回來
861年3月11日,一艘從上海溯江而上的英國軍艦載著一群不速之客,抵達漢口。
為首者,正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大出風頭的英國外交官巴夏禮和英軍艦隊司令賀布,他們來到漢口,是為了開辟長江口岸的事情。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強迫清廷新開辟3個長江口岸,其中之一就有漢口。
漢口日租界
1937年8月,在「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一個月後,居住在漢口日租界的日本僑民1984人全部撤走回國。1938年8月13日,中國宣布正式收回日租界。
第六個被收回來的是法租界。
1938年10月,日軍佔領了武漢,唯一存在的法租界接納了約十餘萬武漢市民和各國僑民。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放棄所有在華租界。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國正式收回了包括漢口法租界在內的所有法租界。
㈢ 上海的法租界是怎麼產生的
1849年4月6日麟桂與敏體尼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
1842年,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失敗,被迫同英國政府簽訂《南京條約》,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准許英國商人帶家眷在五通商口岸居住、貿易,准許英國政府在五口岸派駐領事、管事官「專理商賈事宜」。
1849年6月 法國建立租界,1854年7月,英法美3國成立聯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從聯合租界中獨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並為公共租界。
在法租界發展的早期,這是由於較之公共租界,法租界更為接近華人居住的舊城區,而且很早就有眾多的華人居民入住,消費人口眾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則是由於法新租界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環境,吸引了大批歐美僑民和中國中上層人士入住,具有發展為繁盛商業區的基礎。
1941年12月 日軍佔領公共租界,不久,美英和法國向中國政府交還租界。
㈣ 長寧區房產交易中心
詳情去電詢問.
上海市長寧區房地產交易中心
劍河路606號
電話:021-52195100
㈤ 為何上海這邊很多人仍能使用「法租界」這個詞。
一般的上海人只會說淮海路啊。那種喜歡裝的你也沒有辦法。覺得自己比較高級吧。
㈥ 洋涇浜的使用人群
雖然皮欽語的搖籃是廣州,但在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以後,上海的對外貿易地位很快超過了廣州,在英法租界之間的洋涇浜,便聚集一批無業遊民,專以蹩腳英語為營生,牽合中外商人,促成商業交易。起初從事這種翻譯活動的還是從廣州來的老手,後來就逐漸本地化。
老上海把懂外語者喚作通事,而一般在洋行打過工,稍諳一些英語詞彙,但讀音不準、語法不通的人,講的則是「洋涇浜英語」,他們通常被稱作「露天通事」。 西人聽了僅勉強可以意會。但是露天通事的出現漸漸規范了上海的皮欽語,並最終形成了洋涇浜英語。
馮澤夫等旅滬寧波商人在1860年編寫了《英話註解》,這是上海出版的第一種「洋涇浜英語」手冊。據統計,露天通事起先僅30餘名,後增至200多名;「洋涇浜英語」的單詞,大約700個。
㈦ 法租界是什麼意思
法租界是指在其他國家的領土上,法國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的合法的居住地。
租界是指兩個國家議訂租地或租界章程後,在其中一國的領土上為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的另一國設立的合法的外國人居住地(土地國有化)。在中國是指近代歷史上帝國主義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強行在中國獲取的租借地的簡稱,多位於港口城市。
近代中國4個在華法租界為廣州法租界、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和漢口法租界。
與被割讓的領土不同,租界在名義上其領土仍屬出租國,並且自身不具備治外法權的屬性。但歷史上租界使用國均是藉由本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取得公民領事裁判權。
租界的行政自治許可權制了租讓國在其區域內行使行政權,部分租界甚至還有立法許可權(《中國人權發展紀錄》,第一章第5節)。
租界的領土主權所有國將租界視為外國領土,不敢輕易干涉租界內部事務,更別提軍隊、警察開駐,因此難以對租界內的行為進行司法活動,要從租界引渡犯罪的非租界使用國公民一般就會很困難。這個特點也往往令租界成為一些持不同政見者或戰爭時期平民的最佳避難場所。
與近代各國在北京設立的東交民巷使館界不同的地方在於,租界是許可外國人(不僅是外交人員)進行任意不違反國籍所屬國的活動。換言之就是租界內的活動可能有違反租借地所在國法律的行為。同等性質的還有「居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