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侵權例案

物權侵權例案

發布時間:2021-10-07 16:06:58

物權法案例分析,求答案

  1. 該案例中,甲與乙約定在5月8日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現房屋已過戶,房屋的所有權專已經轉讓給屬乙;甲乙約定於5月20日交付房產,但甲並未按照合同規定履行義務,因此此時甲對房屋的佔有應屬於無權佔有。當然這種情況下乙必須已按合同規定交付購買房屋的費用,已履行交付購房費的義務,否則甲可以以乙未履行交付購房費的義務為由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拒不交付房屋,在這種情況下,甲對房屋的佔有則屬於有權佔有。

  2. 乙可以要求甲繼續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交付房屋;也可以主張撤銷兩人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並要求甲承擔違約責任。乙也可以根據自己遭受的損失,要求甲承擔侵權責任。

  3. 若乙要求甲繼續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交付房屋,則甲乙的關系沒發生實質變化,甲仍為房屋購買合同中的債務人,應及時交付房屋;乙為房屋購買合同中的債權人,因乙已交付購房費。若乙主張撤銷兩人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則甲乙的關系發生變化,甲乙之前訂立的房屋購買合同已撤銷,甲因沒有按照合同規定履行義務而成為新違約之債的債務人,乙要求甲承擔違約責任成為新的違約之債的債權人。

    這部分內容我也不太精,第三個問題可能有錯誤,我會再查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侵權糾紛與物權糾紛的區別

物權是絕對權,侵權是相對權。

通常理解物權是所有權,侵權是債權。

Ⅲ 關於物權的追擊效力,案例如下:

此問題屬於拾得遺失物問題,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脫離物不適用),A有權迴向受讓人答D追回遺失物(手錶),但是要向D支付他拍得手錶所支付的費用。
理由:
拾得人對遺失物予以有償轉讓的後果要看權利人如何選擇。
一、向受讓人主張追回遺失物。
由於遺失物原則上不適用善意取得,故受讓人即使善意且無過失,也不能依善意取得主張對標的物的所有權;權利人當然有權向受讓人追回遺失物,期限是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2年。就受讓人已經支付給拾得人的費用問題,處理規則有二:
第一,受讓人通過拍賣、向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情形下,權利人追回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以保護此類受讓人的合法權益。此謂「有償回復」制度。當然權利人支付給費用後有權依據不當得利或者侵權賠償規定向拾得人這個無權處分人追償。
第二、除此之外的情形下,權利人追回的,不須支付給受讓人所付的費用,這就意味著標的物被追回後,受讓人只能在符合法定的條件下向拾得人主張費用返還請求權。
二、權利人也可以不向受讓人追回標的物,而向無權處分的拾得人請求不當得利返還或侵權損害賠償。

Ⅳ 有沒有一些侵權行為的案例

倪XX、王X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侵害名譽權糾紛案

一、事實概要

原告到被告下屬的超級市場購物,被告工作人員懷疑二原告偷拿東西,於是在公眾場合訓問二人,並根據市場內所貼無效公告,對被告進行搜查,未查到任何屬於市場所有的東西。原告起訴被告侵犯其名譽權。

二、裁判要旨

首先,公民或法人行使某一「權利」如果沒有法律的依據或者不符合法律的規定,都不能自認為有權利行使這樣的行為。法律從未賦予市場工作人員有盤 問顧客和檢查顧客財物的權利,因而被告無權張貼要求被告將自己的提包打開供被告工作人員查看的公告。

盡管此公告張貼在市場門口,但由於它沒有法律依據,因而是無效的,顧客有權不執行公告的規定。其次,被告工作人員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在公眾場合用帶有貶義的話語詢問原告是否偷拿東西,並根據市場內所貼 無效公告對原告的包裹、衣服等進行搜查。

上述行為足以使原告感到自己的社會地位已遭貶低,而且也實際影響了對二原告的品德、聲望、信用等方面的社會評價。

原告的名譽因此而受到損害。被告的工作人員是在工作崗位上履行被告為其規定的工作職責時對二原告實施侵權行為的,因此,其侵權民事責任應由被告承擔(依據 民法通則第43條)。

三、法院判決(處理)及適用的法律

在法院查清事實、分清是非後,雙方自行和解。被告願向原告表示歉意並向兩原告各支付1000元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原告撤訴。

(4)物權侵權例案擴展閱讀:

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發生後,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構成要件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二、受害人的過錯

受害人的過錯,是指受害人對侵權行為的發生或者侵權損害後果擴大存在過錯。

三、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所實施的不超過必要限度的行為。

四、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而不得已採取的致他人較小損害的行為。

五、受害人的同意

受害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在侵權行為或者損害後果發生之前自願作出的自己承擔某種損害後果的明確的意思表示。

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一)過錯責任原則

(二)無過錯責任原則

(三)公平責任原則

Ⅳ 物權類案裁判規則與法律適用(奚曉明)我想買{奚曉明)出版的物權類案例、侵權類案例、房地產類案例勞

直接給人民法院出版社聯系,應該能購買到。這些書一般為法院內部書籍,在外銷售量小,在法院內部進行強行訂閱。

Ⅵ 物權法案例,求明確答案~

1、甲公司的主張不能得到法院支持。
根據物權法規定,王某的行為符合善意取得制度,在本案中,汽車屬於動產,以交付為所有權轉移要件,雙方達成買賣合意後,把汽車交付王某就完成了所有權的變動,而且,不以是否支付對價為要件。且車登記在張某名下,王某在購買車輛時,完全有理由相信張某是車的合法所有者,盡到了善意的注意義務,因為王某已經是該車的合法所有者,該公司主張不能得到法院支持。
2、甲公司可以要求張某返還車款,同時要求他賠償損失。
理由:雖車登記在張某名下,但甲公司可通過舉證車款是其公司支付,只是登記在張某名下。那麼張某將車擅自賣出給公司造成了損失,屬於侵權之債,特別注意,在起訴時,不要起訴物權行為,只起訴債權行為。因為物權已轉移給王某,再起訴物權已無意義,無法勝訴。

要談第一個問題,得從物權法的基本理論談起,原來我國關於物權轉移的規定比較模糊,對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的區分不嚴格,很多地方是物權和債權不分的。新物權法將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作了嚴格的區分。如機動車的物權問題,現在登記只是公示效力,也就是說告訴外界你所擁有這輛車,而所有權的變動,在物權法上沒有變化,還是交付為所有權轉移的要件。其實你對24條做解讀也能這個結論,24條說「未登記不的對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說登記不是物權的變動要件,而是對抗要件。
第24條的規定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A購買車並登記在自己名下,A將車賣給B,且B也支付了車款,但未辦理過戶手續,這時A又將車賣給C並同時辦理了變更登記,這時C作為善意第三人就可以向B要求返還車輛,這里的C是善意的,因為車登記在A的名下他有理由相信A是車的合法所有者。這時B雖然有所有權但不得對抗C這個善意第三人,也就是24條所說的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的具體含義。B只能要求A賠償其損失,這是侵權之債,是債權行為,而不是物權行為。這是為了保證交易的安全。
對比我舉的例子,和你的案件,你不難發現,公司購買的車輛登記在個人名下,那買方就有理由相信車是個人的,所以買主就是善意第三人。公司就不能以自己對車輛的所有權對抗他。

從法律上可以這樣說,其實只要你緊緊的把握主「保護交易安全」這一點,你就掌握了24條的精髓和立法者的意圖,當然這種保護並不是無限制和無條件的。比如第三人要想善意取得就必須自己承擔舉證責任,要舉證自己善意,舉證自己已經支付了對價,舉證已經佔有該物等,如果他不能主張上面的一項或幾項法官就會判他敗訴從而承擔敗訴的不利後果,這就是個法律實物問題了。
我聽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一廳的一個審判員關於24條的一個講解,他們在司法實踐中對24條是這樣把握的。例如:A購買了一輛車,登記在B的名下,B佔有並不返還,這時A向法院起訴要求B返還,只要A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車是其出錢購買,只是暫時登記在B的名下,法院是會支持A的主張的。但B要是把車賣於C並辦理了登記且交付,這時法院一定會保護C的合法權益,因為他是善意第三人。所以從他的講解也可以看出他們也是從保護交易這一點上來運用24條的。

Ⅶ 民法案例題 關於侵權責任 物權糾紛

第三十一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責任。如果危險是由專自然原因引屬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或者給予適當補償。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責任。

第三十三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

Ⅷ 物權法案例分析 關於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

你好!
1、存在競合。乙負有妥善保管油畫的合同義務,擅自賣了,構成違約。乙無油畫內所有容權,擅自賣了,侵害了甲的財產權。
2、只能選擇追究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Ⅸ 物權法案例,求解

物業公司侵權。可以主張侵權責任,同時撤銷物業與別人簽訂的出租合同。

Ⅹ 強行侵犯他人物權屬什麼案件

案由是侵權糾紛。可以起訴要求歸還原物,造成損壞或損失的可以要求賠償或恢復原狀。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通則》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物權侵權例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