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怎麼區分呢還有如何區分物權行為和准物權行為概念都知道,所以越直白越通俗越好。
您好,簡單理解,負擔行為會使你產生義務。負擔行為一般通過合同表現出專來,也可以通過單屬方法律行為表現。
處分行為,是直接鑒於你的權利,使其轉讓、消滅等。
准物權是指以物之外的其他財產為客體的具有支配性、絕對性和排他性因而類似於物權的民事財產權,比如佔有。物權有四項權能佔有、使用、受益、處分。佔有是一種狀態。一般沒有處分的權利,所以是一準物權。
『貳』 物權的種類有哪些
物權法中所規抄定的物權種類三大類: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所有權是構成物權的基礎,所有權制度是物權法的靈魂。擔保物權和用益物權是從所有權派生出來的。所有權是指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的規定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處分權是所有權區別於其它權利的重要特徵。所有權包括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並派生出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用益物權,所有權是自物權,用益物權就是他物權(限制物權),是權利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物權法所規定的用益物權種類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地役權。
擔保物權,是指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設立擔保物權的目的就是為了擔保債權人的債權的實現。擔保分可分為物的擔保和財產權利擔保兩種方式。分為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也即擔保物權的分類。
『叄』 物權法的案例分析
1。甲乙之間對於花瓶只是委託保管關系,並不涉及所有權(物權的核心)。因此,甲有權賣給丙,不存在「謊稱」的問題。丙與丁之間是物權抵押關系,且該物權屬於非法律規定登記物品,在雙方自願協議後,該抵押有效成立。
2。房屋產權的轉讓屬於法規確定需要登記生效的,抵押過程中應實施抵押登記使物權處於被限制狀態。但甲與銀行之間的物權抵押關系在形成協議後並沒有進行登記,直至銀行發覺甲不能清償債務時,該協議仍處於未能夠完整實施法定過程,因此銀行與甲的抵押關系不能成立。而甲與丙之間是完成了協議的建立和實施整個過程,協議轉讓關系成立。因此乙能夠取得物權房屋歸乙所有。銀行可以甲合同違約及其故意欺詐給予起訴追回貸款。
探討:房屋的抵押或轉移以協議等相關文件為基礎,而以「實施事實」為法定的物權轉移確認依據。在有法定行政規定情況下,以行政所有權證件轉移為「實施事實」的依據。
也就是說,「實施事實」是確定房屋抵押或轉讓關系確認的要素。協議只是考察實施事實是否表達了雙方一致的意願的憑證。
有人認為,物權是可以和所有權分離的,簽署了轉讓或抵押協議書就是將所有權與物權進行了分離。我認為所有權只能被限制而不能從物權中被分離。以簽約為准和以證件登記為准兩種情況分別情況不同,而物權憑證在有行政規定情況下,是以行政規定證件的轉移為依據的。
在具體實踐中,發生協議後因為沒有執行而導致一方經濟損失案例(這屬於合同法范疇),則損失方有權以違約為由進行告訴,但不能以協議對象的所有權為由進行告訴。這就與物權法精神和處理相一致了。
『肆』 我們身邊有哪些法律
我們身邊的法律,可以看做是我們生活中最基本的法律。除了憲法之外,歸納起來,大體有刑事法律、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經濟法律四個方面的法律門類,每個法律門類都有幾種最基本的法律。其中包括實體法和程序法。
【實體法】簡單解釋,就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法律。
【程序法】指的是人們在打官司時應用的法律規定的程序。
【一】刑事法律
刑法
刑事訴訟法(程序法)
【二】民事法律
民法通則
婚姻法
物權法
繼承法
侵權責任法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民事訴訟法(程序法)
【三】行政法律
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
環境保護法
勞動法
土地管理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治安處罰法
行政訴訟法(程序法)
【四】經濟法律
合同法
產品質量法
在上述法律中,除了《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屬於程序法之外,其他均為實體法。憲法則屬於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國的中心綱領、總體綱領,是國家的母法,總的路線制度。
『伍』 有關物權方面的案例分析
1 這屬於相鄰關系糾紛.
2 乙要求甲拆除封堵的木門是合理的.
3 甲要求乙拆除陽台的要求合理
4乙要求甲拆除陽台的要求合理
依據: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相鄰關系糾紛,應當本著,方便生活,有利生產的原則.
『陸』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是法定的那麼具體的含義是什麼
這是物權法定原則的基本內涵之一。
1、物權的種類法定是指:
當事人設定的物權必須符合現行法律的明確規定,即「只允許當事人按照法律規定的物權秩序確定他們之間的關系」。
如果法律無明文規定物權種類時,則不能解釋為法律允許當事人自由設定,只可解釋為法律禁止當事人創設此種物權。
2、物權的內容法定是指:
禁止當事人創設與物權法定內容相悖的物權,當事人不得逾越法律規定的物權內容的界限,改變法律明文規定的物權內容,如約定永久性地限制所有人對其所有物的處分權,亦即取消所有權中的處分權能。
由於所有權是所有人對其所有物於法令限制范圍內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除法律規定的限制外,無論設定用益物權還是擔保物權,都不能對物權人處分權設定永久的期限限制,否則將使所有權有名無實。
(6)談談身邊的物權事擴展閱讀:
我國《物權法》中的物權基本原則:
第四條 平等保護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權
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五條 物權法定原則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六條 物權公示原則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第七條 取得和行使物權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原則
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柒』 談談對《物權法》第15條的理解
這個是合同效力和物權效力的區分條款哈,一般而言合同屬於債權法律關系的范疇,但是這版里和是看成物權變動的權原因行為,不動產物權的變動一般只能在登記時生效,依法成立生效的合同也許不能發生物權變動的結果,比如一物二賣等等別的原因,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和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本身就不是一個問題,應該加以區分,合同一經成立,只要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就可以發生效力。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的合意而產生的,不必然和登記聯系在一起。登記是針對物權變動的公示方法,它與物權是變動聯系的,登記並不針對合同行為,而是針對物權變動行為所採取的公示方式,如果當事人之間僅僅就物權變動達成合意,而沒有辦理登記,合同仍然有效。
『捌』 根據物權法 談談物權法定內容
關於您的問題,通過網路相關資料查找綜合可得;
詳細情況參考:
http://wenku..com/search?word=%E7%89%A9%E6%9D%83%E6%B3%95&ie=utf-8&lm=0&od=0
http://ke..com/link?url=_rYp7cBWrd0jzU__0xwXEpMj3b9_6QAsMACm
第一編總則
第一章 基本原則
第一條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本法所稱物權,是指合法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三條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第四條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五條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六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第七條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第八條其他相關法律對物權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二章 物權的變動
第一節不動產登記
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第十條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
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第十一條當事人申請登記,應當根據不同登記事項提供權屬證明和不動產界址、面積等必要材料。
第十二條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1. 查驗申請人提供的權屬證明和其他必要材料;
2. 就有關登記事項詢問申請人;
3. 如實、及時登記有關事項;
4.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申請登記的不動產的有關情況需要進一步證明的,登記機構可以要求申請人補充材料,必要時可以實地查看。
第十三條登記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1. 要求對不動產進行評估;
2. 以年檢等名義進行重復登記;
3. 超出登記職責范圍的其他行為。
第十四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第十五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第十六條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
第十七條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
第十八條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復制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
第十九條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證據證明登記確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登記機構予以異議登記的,申請人在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異議登記失效。異議登記不當,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向申請人請求損害賠償。
第二十條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後,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
預告登記後,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
第二十一條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因登記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登記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登記機構賠償後,可以向造成登記錯誤的人追償。
第二十二條不動產登記費按件收取,不得按照不動產的面積、體積或者價款的比例收取。具體收費標准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會同價格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節動產交付
第二十三條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十六條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第二十七條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三節其他規定
第二十八條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徵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十九條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第三十條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第三十一條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規定享有不動產物權的,處分該物權時,依照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等等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玖』 物權法的主要內容,能舉個例子嗎
《物權法》規定,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案例:
趙某於1985年承包了本村的5畝農地,承包期15年,用以種植果樹。趙某承包果園的東側鄰接李某所承包的3畝耕地。在這一片農地中,只有一處水源,在李某承包地的東側。趙某每次澆灌果樹,需繞行李某的土地取水,為了便於灌溉果樹,趙某找李某協商。雙方達成協議,李某同意趙某在其3畝莊稼地修一條水渠,趙某一次性補償李某2000元,期限至趙某承包土地期限到期為止,並且雙方備了案。1987年趙某管理果園不善,經村委會同意,將5畝果園轉讓給孫某,並予以登記。
孫某繼續利用這條水渠,李某沒有意見。於1990年,李某轉入城市戶口,其土地被村委會收回後,又發包給本村村民王某,王某承包後認為孫某不能再利用這條水渠,遂於1990年5月把水渠強行拆除。從而給孫某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孫某於是以王某為被告起訴到法院,稱王某擅自拆除水渠,給果園帶來了嚴重的損失,請求法院維護孫某對水渠的使用權利,責令王某修復水渠,賠償損失。王某辯稱,當時是趙某與李某簽訂的水渠使用合同,如今,李某的承包地又重新發包給我,趙某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也轉讓於孫某,孫某根本無權再使用水渠。
本題中趙某為了提高自己的土地的效益,和李某訂立了期限至趙某承包土地期限到期為止的地役權合同,趙某為地役權人,李某為供役地權利人。因趙某和李某均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且雙方的合同已經備案(此處當理解為訂立了書面合同),形式合法,故此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1987年趙某經村委會同意後將果園轉讓給孫某,且進行了登記,該轉讓行為合法有效。《物權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土地所有權人享有地役權或者負擔地役權的,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時,該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宅基地使用權人繼續享有或者負擔已設立的地役權。依該規定,孫某自然有權繼續享有原地役權,供役地權利人李某應繼續負擔已設立的地役權。
同理,王某作為供役地的受讓人,亦即供役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題可知,他在承包該片土地時應當知道此地上已經設立了地役權,故也應當依照《物權法》第一百六十二條的規定繼續負擔已設立的地役權,王某的抗辯理由不成立。
『拾』 何謂物權法上的物權 定義並舉例說明
物權是民事主體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直接支配特定的物而享受其利益,並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根據《物權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力,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案例:某甲在草場發現一隻走失的綿羊,領回家中飼養.某乙聽說此事,找到某甲,聲稱該只綿羊是自己家的,要領回去.某甲查問某乙家綿羊的特點,沒有相似之處,便拒絕講綿羊交給某乙.某乙向法院起訴,請求判決某甲返還其侵佔的綿羊.在法庭上,某乙沒有提供充足證據證明自己是綿羊的所有權人.某乙主張某甲應提供其對爭議綿羊具有所有權的證據,某甲沒有證明.法院判決某甲為合法佔有,不構成侵權,駁回某乙的訴訟請求.請結合本章內容思考:1.某甲對綿羊是否構成佔有?2.某甲對綿羊的佔有,是何種類型的佔有?3.作為佔有人,某甲對於該綿羊享有何種權利?4.你認為法院對本案的判決對嗎?
分析:在本案中,某甲發現走失的綿羊領回家飼養,就已經佔有了這只羊.按照佔有成立的條件看,某甲符合佔有的主體的要求,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佔有的客體是綿羊,是有體物,符合佔有客體的要求.在佔有的客觀方面,某甲對綿羊具有事實上的管領力,在實際上控制了這只綿羊.在佔有的主觀方面,某甲作為佔有人,對佔有的綿羊具有佔有的意思.既不是對佔有物的所有意思,也不是單純的不以任何意思為要件,只是單純的事實上的支配.這種佔有是無權佔有、善意佔有、和平佔有、公然佔有和單獨佔有.某甲在佔有該綿羊之後,就享有了佔有的權利,可以使用該物,並享有就該物取得收益的權利.
某乙獲悉某甲佔有該綿羊後,生成該只綿羊是自己家的並主張領回,但沒有舉出其對該綿羊享有所有權的充分證據,某甲拒絕將綿羊交給某乙,是正當行為.當發生訴訟的時候,按照舉證責任的規則,某乙作為原告,應當舉證證明自己對爭議綿羊享有所有權.但其舉證不足,無法證明自己主張的事實.反之,某乙讓某甲提供甲對綿羊享有所有權的證據,則不符合證據規則要求.因此,法院判決某甲為合法佔有,不構成侵權,並駁回某乙的訴訟請求,是完全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