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的物權法有沒有承認物權行為理論
這兩個條紋無法證實中國的理論和實踐中已經承認或者變相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回性與獨立性,物權行為的無因答性並不是物權行為確實沒有原因,而是原因行為(一般是債權行為)的效力不影響物權行為的效力,這個按照本意准確的說應該是說物權行為效力的獨立性,不應該說是無因性,但是這個德國學者創造的概念,被中國人翻譯出來成為這樣,現在也只能這樣了。
中國的合同法和物權法都規定,債權行為的效力影響物權行為的效力,比如著名的合同法51、52、58條。但是物權法第15條強調:物權行為的效力不影響債權行為的效力,這與債權行為的效力影響物權行為的效力是完全兩個概念,債權行為作為原因行為影響物權行為的效力,恰恰是物權行為沒有無因性和獨立性的證明。但是反過來,債權行為作為原因行為,不受物權行為效力的影響,正如買賣合同已經生效,但是標的物不存在了,這時候應該使用的是違約責任,而不是物權保護請求權。
樓上混淆了兩個行為互相影響的關系。
㈡ 我國不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性,那麼無效的債權行為 +登記是否發生物權變動
是這樣,不承抄認無因性意味著繼受取得必須以有效的債權行為為前提,但是原始取得跟債權是沒有關系的。
你所說的情況,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受脅迫訂立的房屋買賣契約,由於可撤銷,出賣方享有撤銷權,這個撤銷權是一個形成訴權,通過起訴,法院判決勝訴,契約歸於無效,這時買受方自然不能繼受取得房屋所有權,登記也無效,以判決書為准。
第二個,如果是出賣他人房屋的無權處分行為,買受方不知情,則可能構成善意取得,此時原房屋所有者即使不追認買賣契約使該效力待定的契約歸於無效,也不影響善意取得的成立。此種情形屬於法定緣由的取得,而非基於權利或原所有者的意思,是原始取得。第二個如果不好理解就將房屋視作夫妻共有,房產證上只有丈夫的名字,丈夫不經妻子同意而出賣房屋,同樣是無權處分。
㈢ 我國物權法為何不承認物權行為理論
物權行為理論是近兩百年來民法界爭論最大的問題之一,其影響橫貫整個民法體系。隨著我國近些年來民法典的起草,我國關於認物權行為理論的爭論日趨激烈,明確我國民法是否應當承認物權行為理論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了。
一、物權行為理論概述
所謂物權行為就是指以物權變動為目的,並須具備意思表示及一定形式要件的法律行為[1].
物權行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國學者薩維尼在其1840年出版的《現代羅馬法體系》一書中提出來的。薩維尼在《現代羅馬法體系》一書中寫道:「私法上的契約,以各種不同的制度和形態出現,甚為繁雜。首先是基於債之關系而成立之債權契約,其次是物權契約,並廣泛適用。交付具有一切契約之特徵,是一個真正的契約,一方麵包括佔有之現實交付,他方麵包括移轉所有權之意思表示。如在買賣契約中,一般人只想到債權契約,卻忘記了交付之中也含有一項於買賣合同相完全分離的,以移轉所有權為目的之物權契約。[2]」在這段論述的基礎上薩維尼創造了物權行為理論。
薩維尼的物權行為理論實際上包含了三個要點:
1、區分原則,實際上就是所謂物權行為獨立原則,指在物權變動的法律行為中,作為債權法上的原因行為(如買賣合同)和作為物權法上的履行行為(如合同標的物的交付),是兩種不同的行為,物權行為獨立於債權行為而存在如在買賣合同中,除表達買賣合意的債權合同之外,還需要一個以交付為形式的物權合同,才能移轉所有權。
2、抽象原則,實際上就是所謂物權行為無因性原則。所謂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是指物權行為的效力不受債權行為的影響,原因行為即債權行為的不成立,無效或被撤銷,並不影響物權行為的效力,物權行為一旦生效,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果。實際上,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和無因性僅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過是一個從邏輯體系方面論述,而另一個是從效果方面論述。
3、形式主義原則,指作為物權變動基礎的獨立的物權意思必須要以一種客觀能夠認定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加以確定的原則,一般認為,此種表現方式就是不動產的登記和動產的交付。按照形式主義原則,當事人在設立、移轉、變更或消滅物權時,如在提交不動產登記申請時,或者在移轉動產的佔有時,肯定要有意思表示,而且正是這樣的意思表示使得雙方當事人從各自獨立的物權意思走向了「物權合意」[3].
綜上所述,概括起來說,物權行為理論實際上包括三點:第一,物權行為是法律行為;第二,物權行為獨立於作為其原因行為的債權行為;第三,物權行為的效力不受作為其原因行為的債權行為的影響。
二、我國現行法律對待物權行為理論的態度
在我國學者們對我國現行法律是否承認物權行為理論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方如學者孫憲忠認為「我國民法在不知不覺中承認了物權行為」[4]其最有力的證據就是《民法通則》第72條第2款「按照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合法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以及《合同法》第133條「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另一方則如梁慧星先生認為 「我國現行法不承認有物權行為,以物權變動為債權行為之當然結果,並以交付或登記為生效要件。 [5]」
筆者認為,我國現行法律並不承認物權行為理論,因為如果要認定一個國家的法律承認物權行為,那麼這個國家的法律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1、在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上要承認物權公示公信原則的絕對性。具體到所有權移轉上,第一必須強調形式,第二必須尊重所有權移轉的效果把他和原因行為相分離。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我國法律承認合同當事人在合同解除後有要求回復原狀的權利。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我國法律並沒有強調物權法公示公信原則的絕對效力,在這個問題上我國現行立法並沒有具備承認物權行為理論的必要條件。
2、在立法細節上須嚴格區分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確認物權行為是獨立的法律行為。其中最重要就是明確物權行為的發生時間。這一點往往被支持我國法律承認物權行為論者所強調。因為根據我國《民法通則》 73條第二款「按照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合法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與《合同法》第133條「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我國法律似乎給出了物權行為發生的時間,從而物權行為得以與債權行為相區別。但筆者以為這個觀點值得商榷。因為持這些觀點的人顯然混淆了物權的變動和物權行為。正如崔建遠先生所指出的那樣「物權變動在任何國家或地區的民法上都會存在[6]」在不承認物權行為的法國日本都規定了物權的變動時間,但是「它是不是由物權行為引發的,從意思表示的角度觀察,它是不是同時表現為一類法律行為,並且是物權行為,則取決於它所處於的民法所選擇的立法目的、立法計劃及物權變動模式[7]」。依反對物權行為理論學者的觀點,物權移轉的時間無論是什麼時候,物權移轉的合意早在合同簽訂的時候就確定了,而之後的所謂交付僅僅是一個完成合同的事實行為,就它單獨而言並沒有法律效力。所以《民法通則》72條第2款和《合同法》的133條僅僅確定的是在雙方沒有明確約定時,物權變動的時間,而並非是物權行為發生的時間。
根據《擔保法》第四十一條,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這條法律規定實際上將合同的生效時間與物權的公示行為進行了捆綁,可知我國民法並沒有嚴格區分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的發生時間,而是簡單將兩者混為一談,因此,這個角度而言,我國立法也沒有承認物權行為理論。
3、在立法,司法實踐中應主動適用物權行為理論解決遇到的理論難題。但我國卻沒有這種現象,如《城市房地產抵押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房地產抵押合同自抵押登記之日起生效。這些規定實際上是不合理的,登記過戶是合同的履行行為,以合同履行為合同的生效要件,實際上是把這些合同作為一個實踐合同處理,而對比其他合同,把房地產合同作為實踐合同顯然是嚴重不公平的。但這個問題如果套用物權行為理論就很好解決,把房地產買賣合同分為兩個法律行為,沒有登記,物權行為無效,債權行為仍然有效,這樣既保證了房地產管理秩序,又可以避免沒有過錯的一方因合同無效或被撤銷而顆粒無收。但是,我國的司法實踐卻沒有這樣做。
綜上所述,從總體上看,我國目前的立法體系是不承認物權行為的。
㈣ 物權行為無因性被我國法律承認嗎可以用個案例解釋什麼是無因性嗎
根據你的描述:來
1、我國不認自可物權行為無因性。
例:甲有一手錶丟失,被乙拾得,乙將該手錶賣給丙,乙取得合理價款後,將手錶交付給丙。丙能否取得手錶所有權?
根據無因性原則,乙與丙的交易,是不考慮乙取得手錶的方式的。所以,丙能夠取得所有權。
但我國不認可無權無因性,需要考慮乙取得手錶的合法性,即因為乙是拾得以實物,並非合法所有人,無權處分手錶,所以,丙無權取得手錶所有權。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我國的《物權法》等法律是否體現了物權行為的「無因性」
我國對物權行為無因性採取的態度
2007年《物權法》第15條區分了導致物權變內動容的合同的生效和物權變動本身的效力,但並未認可「物權行為」的存在。相反,該條將買賣等德國民法列為「債權合同」的合同稱為「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反而承認了買賣等合同的直接或間接物權效力。第25條至27條則采兩可表述,未明確有關「法律行為」「約定」的性質。總的來說,《物權法》對物權行為理論持迴避態度。
㈥ 我國民法上認為:不應該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性為什麼
因為中國學者對物權行為理論的普遍看法是承認其獨立性,不承認其無因性,認為獨立性不導致無因性的必然貫徹,類似瑞士民法對物權行為的看法。
當今中國立法中是否存在物權行為的規定,學者間存在分歧,但實踐中卻建立了一些符合物權理論的規則。
比如在不動產司法實踐中,針對標的物或權利證書交付後一方當事人(主要是出賣人)反悔提出撤銷並返還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些司法解釋性文件中規定,標的物的交付應該維持,並許可當事人補辦登記手續;至於當事人的合同爭議,可以用債權關系來解決。
(6)物權行為無因性被我國法律接受嗎擴展閱讀:
一些學者認為無因性理論妨害了交易的公正,理由有:
(1)在買受人將物出賣給第三人,而第三人為惡意時,出賣人也無法要求第三人返還原物,而只能返還不當得利,這一點違背公正原則。
(2)買受人如果以此物為其債權人設置擔保物權,按照物權優於債權的原理。出賣人也無權取回原物 ,而只能要求賠償損失,這對出賣人不利。
(3)法院如果對該物強制執行,出賣人也不能提出執行異議,這也對出賣人不利。
(4)如果買受人被宣告破產,那麼出賣人也無法提出別除權。
(5)如果繼承人為上述處分後,第三人根據繼承人的處分取得了物權。根據無因性理論在繼承有錯誤的情況下,財產無法從第三人處適用。
(6)如果物權在第三人處滅失,買受人也可不負責任。
㈦ 物權行為無因性的我國態度
2007年《物權法》第15條區分了導致物權變動的合同的生效和物權變動本身的效力,但內並未認可「物權行容為」的存在。相反,該條將買賣等德國民法列為「債權合同」的合同稱為「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反而承認了買賣等合同的直接或間接物權效力。第25條至27條則采兩可表述,未明確有關「法律行為」「約定」的性質。總的來說,《物權法》對物權行為理論持迴避態度。
㈧ 新物權法對物權行為無因性一定持迴避態度嗎
我國對物權行為無因性採取的態度
2007年《物權法》第15條區分了導致物權變動的合同的生效和物權變動本身的效力,但並未認可「物權行為」的存在。相反,該條將買賣等德國民法列為「債權合同」的合同稱為「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反而承認了買賣等合同的直接或間接物權效力。第25條至27條則采兩可表述,未明確有關「法律行為」「約定」的性質。總的來說,《物權法》對物權行為理論持迴避態度。
㈨ 結合新物權法,論述物權行為無因性。
代表性的設計方案是社科院梁慧星先生、人民大學王利明教授、西南政法李開國教授以及人大法工委的物權法草案。他們對所有權體系的設計不盡相同,尤其體現在對國家所有權的態度方面。 具體而言,1、梁慧星先生物權法草案中,第二章對「所有權」進行了規定。該章共分六節,即關於所有權的一般規定、土地所有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不動產相鄰關系、動產所有權和共有。該體例的特點是按照民法基本理論,以所有權的標的為標准將所有權分為不動產所有權和動產所有權,以此為基礎再做進一步劃分。這有別於《民法通則》對所有權的分類。(《民法通則》以所有權的主體為標准,將所有權分為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和公民個人所有權,反映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他認為,包括《民法通則》在內的中國現行民事法律以所有權的主體為標准,將所有權分為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和公民個人所有權,這種所有權分類,更多具有政治意味而不是法學意味;民法中所有權的主體無論是國家、集體還是個人,其所有權的性質都相同,保護的手段並無差異,對合法財產應予一體保護。[1] 2、王利明教授建議稿第二章「所有權」分節對「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公民個人所有權」作了較為全面的規定。在第二節「國家所有權」的「一般規定」里分條規定了國有土地所有權(第103條)、國有自然資源所有權(第104條)、礦產、水流資源所有權(第105條)、野生動物資源所有權(第106條)、公用財產(條107條)、文物(第108條)、國家的財政收入(第109條)、國家投資形成的財產(第110條)、罰沒的財產(第111條)、所有權不明的財產(第112條)。[2]王利明認為,物權法規定國家所有權及集體所有權十分必要。物權法作為財產關系的基本法,必須反映所有制關系的現實,因為「一定所有制關系所特有的法的觀念是從這種關系中產生出來的,」[3]在物權法中,必須對各種不同的所有制類型作出確認。如果物權法中對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制度缺乏規定,則現實中迫切需要法律作出規定的問題將在物權法中缺乏法律依據,這不僅會使一些財產權的糾紛因缺乏規則而難以解決,同時也會使一些財產關系因不能獲得法律的調整而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物權法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甚至可以說物權法存在著明顯的漏洞。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徵求意見稿)》於2002年1月出台。第二部分規定「所有權」,包括第四章至第十一章。第四章「一般規定」。第五章專門規定「國家所有權」。第六章專門規定:「集體所有權」。第七章規定:「私人所有權」。4、西南政法大學的李開國教授等則堅持折衷說。他指出,在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公民個人所有權問題上,既不贊成梁氏建議稿所作的過分淡薄的處理,也不贊成王氏建議稿和人大徵求意見稿專章專節地分別規定,主張采俄羅斯民法典的立法例,在所有權通則部分進行簡明扼要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