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直接故意,間接故意和過於自信的過失怎樣區分
在傳統刑法理念中,罪過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具體而言,故意又可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過失又可分為過於自信過失和疏忽大意過失。從而形成了:直接故意、間接故意、過於自信過失和疏忽大意過失這四種罪過類型。在這其中可以看到:間接故意和過於自信存在接壤的領域,在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重合之處,因此如何正確區分它們,需要結合刑法條文和刑法原理具體考量之。
依據我國刑法第14條第1款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到:間接故意的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的構成標准分別為「明知」和「放任」。基於這個標准並結合刑法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出間接故意的基本概念。所謂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我國刑法第15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據此,過於自信過失對於認識和意志的構成標准分別為「明知……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和「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依此,過於自信過失的概念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我國刑法對於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法定刑截然不同之規定,使得區分故意過失具有了很大的現實意義。同時,如何正確區分間接故意和過於自信過失,通過概念中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的比照,可以看到間接故意和過於自信過失的相似之處具體表現為:在認識方面,兩者都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發生危害社會結果的可能性;在意志因素方面,兩者都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盡管有以上的相似之處,間接故意和過於自信過失也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即間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對法益的積極蔑視態度,過於自信的過失所反映的是對法益消極不保護的態度。這種本質的差別,又是通過各自的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表現出來的。首先,認識因素上看:間接故意是「明知」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過於自信的過失是「預見」結果發生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間接故意的行為人認識到結果發生的可能性較大。其次,意識因素上看: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的發生,對於結果的發生,行為人在意志上持放任的態度;過於自信的過失是希望結果不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的意志。最後,間接故意的行為人是為了實現其他意圖而實施的行為,主觀上根本不考慮是否可以避免結果的發生,客觀上也沒有採取避免結果的措施;過於自信過失的行為人之所以實施其行為,是因為考慮到可能避免結果的發生、同時,根據整個罪過體系中的四種罪過類型,可以看到: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發生結果,與它對應的一極是「希望不發生結果」(過失犯即是如此),而非「不希望發生結果」。、而所謂的放任,應當講就是在「希望發生」和「希望不發生」之間的這樣一種罪過形態、而在間接故意的場合之中,行為人或者對於犯罪結果的發生漠不關心,或者內心決定結果發生與否由決意實施的客觀行為任意確定。[、由此可以看到,間接故意基於意志上的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更多的表現出了一種對於法益的積極蔑視的態度,其惡性較之希望不發生的過於自信過失而言要大。
Ⅱ 間接故意、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怎麼區分
直接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間接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危害社會的結果的主觀心理態度。從罪過內容上看,犯罪過失具有兩方面特徵:(1)在意識因素上,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是輕信能夠避免。(2)在意志因素上,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持根本否定態度的。根據罪過內容方面的特點,刑法理論將犯罪過失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
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危害結果的主觀心理態度。疏忽大意的過失具有兩個特點:(1)「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2)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根本反對的。其中第一個特點「沒有預見」是劃分疏忽大意的過失與其他罪過形式的主要界限。
在確定行為人的認識標准時,應當首先根據行為人本身的智能水平確定,即根據行為人本身的主觀條件,包括知識程度、智力狀況、工作能力、業務水平等。但是,必須注意行為時的客觀情況的影響,才能准確地認定行為人當時是否應當、是否可能認識到危害結果的發生。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社會生活、經濟生活日益復雜,人們承擔的認識義務會越來越廣泛,也會越來越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只有注意綜合分析主觀條件和客觀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正確認識罪過。
過於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已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主觀心理態度。過於自信的過失具有兩個特點:(1)「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2)對危害結果的發生也是根本反對的。
Ⅲ 侵犯著作權能判緩刑嗎
侵犯著作權類犯罪從輕或減輕處罰情形
(一)侵犯著作權類犯罪法定的從輕或減輕處罰情形
1、犯罪年齡:
A、未成年犯。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B、滿七十五歲的人過失犯罪。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共犯身份:
A、從犯。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B、脅從犯。對於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3、違法阻卻事由:
A、防衛過當。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B、避險過當。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犯罪形態:
犯罪中止。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侵犯著作權類犯罪酌定的從輕或減輕處罰情形
1、犯罪年齡:
A、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特殊身份:
A、聾啞人或盲人。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B、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法定行為事由:
A、自首。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B、坦白。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C、立功。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犯罪形態:
A、犯罪預備。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B、犯罪未遂。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C、教唆未遂。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根據悔罪態度、社會危害性、一貫表現、被害人過錯情況等因素,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從輕、減輕處罰
A、積極賠償受害人。對於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等情況,可以減輕處罰。
B、退贓、退賠。對於退贓、退賠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退贓、退賠行為對損害結果所能彌補的程度,退贓、退賠的數額及主動程度等情況,可以減輕處罰。
C、當庭自願認罪。對於當庭自願認罪的,根據犯罪的性質、罪行的輕重、認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可以減輕處罰,依法認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D、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屬諒解。對於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屬諒解的,綜合考慮犯罪的性質、罪行輕重、諒解的原因以及認罪悔罪的程度等情況,可以減輕處罰。
E、對於初犯、偶犯,可以根據具體案情從輕、減輕處罰。
三、侵犯著作權類犯罪緩刑情形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適用緩刑:因侵犯著作權被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後,再次侵犯著作權構成犯罪的;不具有悔罪表現的;拒不交出違法所得的;其他不宜適用緩刑的情形。
四、侵犯著作權類犯罪減刑情形
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捨己救人的; (五)在抗禦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減刑以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下列期限,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Ⅳ 怎麼才算侵犯知識產權
你好,侵犯知識產權罪是指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侵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秩序和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
內容
侵犯知識產權罪包括: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 侵犯知識產權罪
的商品罪、非法製造或者銷售非法製造注冊商標標識罪;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假冒專利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知識產權是人類創造性勞動的智力成果,包括專利權 、商標權、著作權等。
侵犯知識產權罪 中國對知識產權犯罪的規定過去僅分散見於《商標法》、《專利法》以及全國人 侵犯知識產權罪
大頒布的《關於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和《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中,並沒有將其認定為獨立的犯罪類別。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修訂案,經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將"侵犯知識產權罪"作為一個獨立的犯罪類別規定於"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中,從而對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第一次以刑法基本法的形式作出了規定,加大了對於此類犯罪的懲罰力度。修訂後的《刑法》對於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規定,大體上可以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侵犯商標權的犯罪
包括: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構成犯罪的;以及偽造 侵犯知識產權罪
、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
第二類是侵犯專利權的犯罪
主要是指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行為。 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利權書,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利權,
第三類是侵犯著作權的犯罪
主要指以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作品、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或者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等形式侵犯著作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構成的犯罪。
第四類是侵犯商業秘密的犯罪
《刑法》規定,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害的,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
客體要件
范圍
2006年全國法院審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例 「犯罪客體是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權益。其中的權主要指權利,包括國家權利、法人等單位權利與公民個人的權利,其中的益指利益。包括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包括物質利益與精神利益。」台灣學者林山田認為:「經濟刑法的保護法益為國家的經濟秩 侵犯知識產權罪
序與經濟結構的安全以及個人的財產法益。易言之,經濟刑法的保護法益包括『超個人』與個人的經濟利益,即經濟社會中的公益,以及消費者及參與經濟活動者個人的財產利益。」侵犯知識產權罪屬於類罪,作為一個上位概念,其下位包括侵犯商標罪、侵犯專利罪、侵犯著作權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等個罪。
無形產權
就知識產權本身而言,無論是商標權、專利權還是著作權,其均屬於一種無形產權。其客體與所有權的客體盡管性質相同,但是,其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所有權的客體是一定的動產或不動產這種有形物體,而知識產權的客體是無形物體。作為所有權客體的動產或不動產,不僅存在於理念之中;而且作為一種物理現象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其獨占性是完整的,即一個主體使用的時候,其他主體無法同時同樣使用。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產權,在客體存在於抽象的理念中,並不完全表現為物理現象上佔有、使用等,當一個主體使用時,並不能同時必然排斥其他主體的使用。因此,知識產權極容易被侵犯,而且對侵權行為的發現也相對困難。由此可見,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犯罪客體與其他傳統的侵犯財產犯罪盡管有相似之處,但其差異也是涇渭分明的,正是這種客體的差別,使得兩類犯罪的犯罪構成、既遂與未遂的標准以及法定刑均有較大的出入。
核心內容
但是,同樣作為一種無形產權,同樣是作為一種「訴訟中的物權」,知識產權的各類下位權利的核心內容各具有自身特點。如日本學者紋谷所言;「版權的人格色彩極濃,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發展精神文化;但工業產權的競爭色彩較濃,其目的是為了發展物質文化。」但是,在分析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客體時候,應以商標權、專利權和著作權等權利為核心;如果具體細化為財產權或人身權等,這實際上是分割了以上各種權利的完整性。因為,作為知識產權的各項權利,其本身就兼備了這種屬性。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否定對各種權利不同側重點的研究。恰恰相反;其對分析犯罪構成的其他要素以及量刑不無裨益。
客體的分析
通過對侵犯知識產權罪客體的分析,侵犯知識產權罪等法定犯罪,其違法性的刑事特徵不僅是對刑事法的違背,更主要的是對知識產權法等上位法的違背。因此,在考察犯罪客體的時候,依據的標准不能或至少不能再以社會危害性和主觀惡性的犯罪特徵作為尋求客體的主要依據。恰恰相反,應將知識產權這一權利組合體作為同類的客體。考察具體犯罪的時候,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等權利實際上也是一類權利組合體。從知識產權法律意義上說,其包含了私權和公權、人身權和財產權等多項權利。這既是知識產權法的獨立於其他法律的根本依據,更是其犯罪客體區別於自然犯罪的特點。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犯罪客體是一類權利組合體:即既侵犯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人身權利,又侵犯了其財產權利;既侵犯了國家和社會的公權又侵犯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私權。
客觀要件
特徵表現
侵犯知識產權罪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客觀要件表現為未經權利人同意,侵犯他人專有權利,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其特徵表現為:
無權源
首先,行為人之行為無權源,即其行為未經權利人同意或授權。根據我國專利法、商標法的有關規定,專利和注冊商標可以通過合法的行使轉讓,權利人還可以同意第三人使用和享受該權利。因此,專利權人和注冊商標權人同意他人使用和享受該權利時,即使程序上不符合法律規定,也只是一般的違法行為,不成立犯罪。只有未經權利人同意,違背了權利人意願的行為,才可能是犯罪。當然上述行為往往有例外限制,如存在著作權的限制或強制授權等,即使行為人之行為未獲得權利人的同意也應視為有正當權源。
專有權利
其次,行為主要侵犯了他人的專有權利,在某些場合下則可能表現為對行政法規范的侵犯和違反。犯罪行為基本表現形式上,只能是作為,即行為人採取了積極的動作而違反刑法的規定。侵犯知識產權罪只能由作為構成,不作為不可能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最後,侵犯知識產權罪不屬於行為犯,而是結果犯。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從其危害結果和犯罪情節中表現出來。所以行為必須是違法所得數額較大、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特別嚴重情節。侵權行為未造成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就不構成犯罪。如「個人侵犯著作權犯罪違法所得2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較大, 違法所得10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巨大」。 行為人主觀過失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犯知識產權罪的行為表現方式因權利客體以及具體專門法律的規定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從宏觀分析,其仍具有共性,即其行為方式主要包括:
假冒行為
。所謂假冒行為,是指未經權利人同意或許可,第三人在其製品上標注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的專利標記、商標、名稱等。在我國刑法中主要是指假冒注冊商標(現行刑法第213條)、假冒專利(現行刑法第216條)、假冒他人署名(現行刑法第219條)。
非法出售行為
。一種是指銷售「冒牌貨」的行為,即銷售未經許可而載有與受保護的商標、專利或實質相同的標志的任何相同物品。我國現行刑法第214條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即屬此類行為。另外一種是侵犯著作權的發行、出版、出售行為。如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發行其文字作品、電影、電視、錄象、計算機軟體以及其他鄰接權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非法製作行為
。第一類是偽造、擅自製造行為。其表現為兩種方式:一是未經授權而製作;二是超越授權范圍而製作。如現行刑法中的第215條非法製造注冊商標罪等。第二類行為是非法復制行為,及未經權利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以印刷、復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等方式,重製他人作品。如我國現行刑法第217條侵犯著作權罪等。 (4) 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披露、使用 商業秘密 的行為。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犯罪對象的認定則較為復雜。其內容最終必須以知識產權法律的規定為基礎,並隨之變更而變更。所以各國此類犯罪的對象構成有所差異。我國刑法的規定基本上是採納了狹義的知識產權的標准,但同時又增加了包括商業秘密在內的部分廣義內容。但范圍仍十分有限。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對象構成較為豐富,其中某些規定值得我國立法借鑒:
其一, 商標相鄰標志
。商標相鄰標志是指除商標以外的用來標志企業產品或服務的所有文字和圖形,其主要包括商品裝模、商號及原產地名稱等。相當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刑法中對商標相鄰標志的侵權行為均有明確的規定。例如,台灣刑法典很早就規定了妨害商標商號罪;下及偽造商標、商號罪、虛偽標記商品罪等4種犯罪。中國除對極少數酒類實行全包裝保護之外;其它的相鄰標志沒有專門的法律保護,只是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了侵犯商標相鄰標志如名稱、裝演等行為的民事責任,顯然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實,建議在進行刑事立法時,有關商標權侵權的犯罪一節應該相應地反映這一現實需要,使刑法內容進一步規范化。
其二, 鄰接權
。我國對侵犯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犯罪化的立法與現有的相關民事法律立法並未銜接,因而,不能適應打擊該類犯罪行為的需要,而國外卻有相關立法,國外的相關立法值得我們借鑒。
施行期限保護
由於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對專利權及著作權的部分權利均施行期限保護,因而,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也只能發生在此期限內,超過此期限則不構成犯罪,現有的我國刑法對此沒有予以規定,可能會造成司法操作的困難,對此應通過立
《刑法》規定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而不能由過失構成。這是因為:第一,從刑法理論上來說,侵犯知識產權罪可歸入法定犯。法定犯作為一個社會現象,其本身並不一定蘊涵著法律所禁止的性質,國家之所以認為這種行為是犯罪行為,完全是出於其某種行政政策的考慮和需要。法定犯由於其倫理道德上的可譴責性較弱, 因而不宜對其主觀罪過過於苟責,行為人只有在出於故意的情況下,才宜作為犯罪處理。過失行為則通常作為一般違法行為處理。這是刑法謙抑的價值取向的必然要求。第二,從刑事立法來說,考慮到刑事立法以懲罰故意為原則,過失為例外和犯罪故意一般不作規定、過失則明確規定的立法的原則,侵犯知識產權罪應屬故意犯罪無疑。
認識角度而言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故意,從認識角度而言,其認識的內容包括:行為人必須對犯罪對象的性質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即明知是已注冊的商標,明知是他人的專利及專利產品,明知是他人注冊商標的標識;或者明知是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以及明知是他人的著作權和專有技術,與此同時,行為人還必須對自身行為性質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如對假冒行為、銷售行為、非法復制行為有著較為明確的認識。從本罪的意志因素而言,同樣存在著希望或放任的因素:多數行為人表現為積極的追求,即追求違法所得利益,追求作品聲譽、信譽等的喪失;同時,也不排除少數情況下,對他人作品、注冊商標、專利等造成嚴重後果漠不關心、聽之任之。也就是說,侵犯知識產權罪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直接故意犯罪,少數情況下是間接故意犯罪。
犯罪目的內容
關於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犯罪目的內容,尤其是否以以營利為目的,在理論上有不同觀點。而且,在現行刑法的法條設置上,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規定了 「以營利為目的」為必備要件,而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假冒專利罪、侵犯商業秘密罪則均沒有規定「以營利為目的」作為成立犯罪的必備要件。在理論上,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侵犯知識產權罪在主觀上,必須是故意,且以營利為目的; 以營利為目的是這類犯罪的共同主觀特徵,同時,也是構成犯罪的主觀要件;第二種觀點認為,現行刑法僅對侵犯著作權類犯罪規定了「以營利為目的」,而對其他侵犯知識產權罪則沒有規定,實行差別待遇是沒有根據的,並認為在世界上如日本、義大利、法國等國的刑法中均未將「營利為目的」作為侵犯著作權類犯罪的主觀要件侵犯知識產權罪,這些國家的立法經驗是可以借鑒的。第一種觀點把侵犯知識產權罪單純地納入貪利型犯罪,也失之恰當的。如果以侵犯他人人身權利或其他其他復雜動機或目的而侵犯知識產權,並引起惡劣、嚴重後果等嚴重情節而社會危害性嚴重的行為也應以犯罪論處。
行為人主觀過失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首先,應該是由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本身的特徵所決定的,從刑法理論上看,知識產權犯罪可歸入行政犯,即是違法了經濟、行政法規定情節嚴重的行為,如國家制定的《商標法》、《專利法》、《反不當競爭法》、《著作權法》等,行政犯由於其倫理道德上的可譴責性較弱,不宜對其主觀犯意過於苛刻,行為人只有在故意的情況下,才宜作為犯罪對待,過失行為通常只作為一般違法行為處理;其次,知識產權犯罪之所以只能由故意構成而不能由過失構成,也是由刑法的規定所決定的,因為按照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由此可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是否可以由過失構成,理應以刑法規定為限。刑法沒有明文規定,行為即時有社會危害性,也不能作為犯罪處理,第三,過失不構成犯罪,符合國際立法的原則,世界上除了義大利以外,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均沒有將過失列入犯罪之中,因此筆者認為,將過失納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主觀方面不僅與刑法原理不符,也與罪刑法定原則相悖,同時也不符合世界有關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刑事立法的發展趨勢。
行為人不作為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主觀要求是「以營利為目的」,這就決定了行為人均採取積極地行動並追求希望犯罪結果發生,也就是說客觀行為都採取作為的形式,不作為不符合該罪的客觀要件。不作為是與作為相對應的危害行為的一種表現方式,就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法律義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判斷不作為犯罪應當具備如下三個條件,第一,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作為的特定法律義務,這是構成不作為的前提條件,其次,行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義務,這是不作為成立的重要條件,第三,行為人沒有履行作為的特定法律義務,這是不作為成立的關鍵條件。需要強調的是違反非刑事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並非都構成不作為的義務根據,只有經刑法認可或要求的,才能視其為作為的根據。換言之,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一方面要求其他法律法規有規定,同時要求刑法的認可,若只有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而無刑法的認可或要求,
行為人即使不履行這種義務
也不構成犯罪。比如《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負有審查和刪除侵權作品的義務,但如果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不作為情節嚴重是否構成犯罪,刑法總則、分則均沒有規定,所以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不作為情節如何嚴重、社會危害性如何嚴重都不構成犯罪;再比如《婚姻法》規定家庭成員之間有相互扶養的法定義務,同時《刑法》第261條規定家庭成員不履行扶養義務,情節嚴重的以遺棄罪追究刑事責任,這就是典型的不作為構成犯罪,另外偷稅罪、侵佔罪以及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裁定罪都屬於不作為構成犯罪。
《刑法》規定 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六條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七條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四)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第二百一十八條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九條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第二百二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Ⅳ 直接故意 間接故意 過於自信過失 疏忽大意過世 怎麼區分
雖然你只是應付一般考試,但是還是要和你細說一下,讓你看幾道題,深入理解:
把握間接故意與過於自信的過失的區別、疏忽大意的過失與意外事件的區別。
1.犯罪主觀要件的要素
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在實施犯罪行為時所持的一種心態。
具體包含的要素:犯罪的故意、犯罪的過失、犯罪的目的以及犯罪的動機。
犯罪動機由於影響的是量刑,所以動機的問題不作為重點把握。重點把握犯罪的故意、犯罪的過失以及在有些故意犯罪中對特定的目的有規定的要把握特定的目的。
2.犯罪的故意
故意的種類: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
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從認識和意志二個因素進行區分。間接故意和間接故意最大的不同是,直接故意是希望,間接故意是放任。
在認識因素上,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也是有區別的,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都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結果,直接故意的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發生的認識可能包括認識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和認識結果發生的必然性。如果行為人認識到的只是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則是間接故意;如果行為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必然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就是直接故意。
例如:黃某意圖殺死張某,當其得知張某當晚在單位值班室值班時,即放火將值班室燒毀,其結果卻是將頂替張某值班的李某燒死。下列哪些判斷不符合黃某對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態度?(2002年卷二第50題)(BCD)
A.間接故意
B.過於自信的過失
C.疏忽大意的過失
D.意外事件。
分析:
由於黃某的意圖是殺害張某,應該是積極追求張某死亡結果的發生,而不是積極追求李某的死亡,但是由於黃某沒有採取積極措施,排除有人被燒死的結果的發生,所以張某對李某的死亡所持的心態是間接故意。這個題目還存在一個打擊失誤的問題,這中情況下黃某對張某是故意殺人未遂,對李某是故意殺人既遂(間接故意)。假如張某對李某的死亡不是間接故意,是過失該如何定罪?對於打擊錯誤,發生死亡結果,不影響犯罪既遂的成立。直接犯罪存在犯罪未遂的問題,間接故意不存在犯罪未遂形態。
3.特定故意:目的犯、明知。注意刑法分則的特別規定。
目的犯:如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中的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刑法明文規定必須是以營利為目的。拐賣婦女兒童罪必須是以出賣為目的。(都是對目的有特別規定的。)
明知:有的是對特定對象的明知。如贓物犯罪(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銷售、收受等行為構成窩藏包庇罪);有的是對自身情況的明知,如傳播性病罪。
4.間接故意幾種情況:
一是行為人追求違法犯罪的目的,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結果的發生;
二是行為人追求非違法犯罪的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結果的發生
注意打獵而打中人的案件,通常並不是間接故意。包括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行為人在打獵的時候,既看到了獵物也看到獵物旁邊可能有人,以打獵者的正常心態是認為自己不會打中人,基於人離動物比較遠,自己的槍法比較准,這是一種典型的過於自信的過失。
第二種情況,只是盯著獵物根本沒有發現人,結果把人打中,屬於無認識的問題,不存在間接故意,屬於疏忽大意的過失或意外事件。
案件:司機(甲)把車停在路邊卸貨,對面來了一輛車想讓那輛車倒一下好順利通過,他們在語言上發爭執,甲不想倒車,另一方乙想強行通過,甲阻止乙通過。但是乙還是強行通過,把甲擠在兩車之間,造成甲重傷搶救無效死亡。乙的行為追求的是非犯罪目的,但是放任了對方死亡結果的發生,符合間接故意的特徵,構成故意殺人罪。
第三種情況是行為人不計後果而行凶殺人或傷人的案件。在這類案件中一般認為行為人的心態是放任的心態,屬間接故意。
5.犯罪的過失
根據《刑法》第15條的規定,過失分為過於自信的過失(有認識的過失)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無認識的過失)。
過於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的主要區別:在認識因素上,過於自信的過失(有認識的過失)行為人預見到行為會發生危害結果;疏忽大意的過失是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沒有認識、沒有預見。
例如:某醫院婦產科護士甲值夜班時,一新生嬰兒啼哭不止,甲為了止住其哭鬧,並將仰卧的嬰兒翻轉成俯卧,並將棉被蓋住嬰兒頭部。半小時後,甲再查看時,發現該嬰兒已無呼吸,該嬰兒經搶救無效死亡。經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該嬰兒系俯卧使口、鼻受壓迫,窒息而亡。甲對嬰兒的死亡結果有何種主觀罪過?(1999年卷二第22題)(C)
A.間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過失
D.過於自信的過失。
分析:
本題中故意可以被排除,那麼是屬於疏忽大意的過失還是過於自信的過失?對於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是過於自信的過失,護士認為及時查看就不會發生嬰兒死亡的事件,但是由於過於自信自己的記憶力,沒有及時查看導致嬰兒死亡,因此是過於自信的過失;另一種觀點認為:護士只是為了不讓嬰兒哭鬧,並沒有認識到把嬰兒俯卧會導致其死亡,就是疏忽大意。在一些責任事故犯罪方面,包括醫療事故或其他責任事故犯罪情況下,多數是疏忽大意的過失。
以上所講的只是故意犯罪、過失犯罪在理論上的分類,這其實對定罪的罪名上沒有影響,區別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意義:在量刑上有所考慮,直接故意的主觀惡性相對較深;間接故意的主觀惡性相對較小,在量刑的時候可以酌情考慮。對於疏忽大意和過於自信的過失區分的目的是:更容易區分過於自信的過失和間接故意,區分疏忽大意的過失和意外事件。
6.無罪過事件:意外事件與不可抗力
由於不可預見的原因造成危害結果的發生,行為人主觀上即無故意也無過失,這屬於意外事件。由於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危害結果的發生,行為人主觀上沒有故意或過失的叫做不可抗力,二者合稱「無罪過事件」。
二、間接故意與過於自信的過失的區別
間接故意與過於自信的過失區別的關鍵是行為人對危害結果所持態度不同。間接故意對危害結果的發生不是持排斥的態度;過於自信的過失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持否定或排斥態度。另一區別是在認識因素上,間接故意是「明知」,過於自信的過失是「預見」,表明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的認識程度上有一定差別。間接故意對結果發生的可能性認識程度上稍高一些。
在具體判斷上,如果有事實證明行為人採取了積極的措施來避免結果發生的,通常應當是過於自信的過失。因為判斷行為人的心態要根據案件的事實,過於自信的過失行為人想排斥、避免結果的發生,如果行為人採取措施避免結果的出現就是過於自信的過失而不是間接故意。間接故意的行為人對結果是否發生採取放任的態度,所以不會有積極措施防止結果發生。
例如為了防盜而私設電網,但採取了防止結果發生的積極措施的通常是過失,否則就是間接故意。
案件:甲、乙二人住在山區,當地野豬危害莊稼的情況嚴重。聽說鄰村使用「電貓」效果很好,就去觀摩取經,並買回一台「電貓」。甲、乙二人安裝好「電貓」,並在野豬可能出沒的山上拉上裸電線,距地面40厘米。在裸線通過的路口上均設置了警告牌,並告知通電的時間為:晚7點開電,早6點收電。村民丙某盜伐林木,於早5點30分觸電死亡。
分析:
行為人的直接故意、疏忽大意、意外事件可以排除。如果行為人不設立警告標志,防止結果的發生,則是間接故意。本案中行為人採取了積極的行為防止電到人的結果發生,因此應當是過於自信的過失。在定罪量刑方面,因為甲、乙二人把電線架設在有不特定多數人通過的地方,盡管是造成個別人的傷亡,也應該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處理,構成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行為人未採取積極措施避免結果發生的情況下,要從客觀環境與個人能力兩方面來分析行為人有無「自信」的根據。無任何自信根據而不計後果冒險行為的,通常應當是間接故意。
例:王某為表現自己的英勇行為,將造紙廠一造紙原料草垛點燃後再去救火。但火勢蔓延無法控制,王某雖奮力撲救,但仍造成損失20餘萬元,自己也被燒傷。王某的行為是:(A)
A.放火罪;
B.失火罪;
C.危害公共安全罪;
D.破壞生產經營罪。
分析:
行為人點燃的是造紙廠的草垛,行為人實施高度危險行為,點燃以後無法控制,行為人沒有自信的根據,所以應該是間接故意。在肇事後逃逸的案件中,行為人逃離犯罪現場的過程中再次把人撞傷,如果行為人有一定的避免措施的,可能還是過失犯罪;如果沒有採取避免措施的,通常是間接故意。
如:一條馬路兩邊有許多擺攤的攤販,某甲在此開車將人撞傷後逃逸,此時有兩個年輕人准備在前面把肇事車輛截住,某甲看見一邊有人過來截車,於是向另外的方向躲閃,結果將另外一個方面過來攔截的年輕人撞傷。在此種情況下,某甲還是採取一定的避免措施的,還是屬於過於自信的過失。
幾類常見案件的分析:
1.在因交通違章和其他違法犯罪活動後逃逸過程中駕車撞人的案件
通常是間接故意,也不排除有積極的避免措施的情況下屬於過於自信的過失。
2.為防盜而私設電網的案件
此類案件要根據具體案情具體分析。如果行為人設置電網有明確的告示,並且採取積極的措施的屬於過於自信的過失;如果沒有採取積極避免措施的屬於間接故意。
3.偷盜井蓋的案件
由於一些井蓋是在公共場所或公路上,如果井蓋被盜可能會發生車輛或人員損傷等情況,屬於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另外如果行為人盜竊的井蓋達到數量較大的標准,同時又危害公共安全的,一行為觸犯兩罪——盜竊罪合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屬於典型的想像競合犯。通常來說盜竊井蓋的行為人不會採取避免措施,應該構成間接故意。即便沒有發生實際後果,也應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4.打獵或練習射擊而誤中他人的案件
比如,有兩個遊人在旅遊區旅遊時練習射擊,用自帶的槍打樹上的松果,結果將一百多米外的一個遊人打中,該遊人經搶救無效而死亡。這種情況下應該定過於自信的過失。另外由於行為人的行為是在旅遊區實行的,針對不特定多數人,所以應定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又如:一個大學生從表兄那裡借來一支槍,拿著到宿舍打樹枝玩,後來看見有幾個同學在樓底下走,結果照著兩個同學的中間開了一槍,按行為人自己的心態想把中間的泥土打起來,嚇唬同學,與他們開玩笑,沒想到打中了後面的一位同學,該同學經搶救無效死亡。該行為人對自己的槍法過於自信,又過高的估計了當時的有利條件,導致結果的發生,所以是過於自信的過失,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5.因斗氣或開玩笑而造成人員傷亡的案件
這類案件有故意也有過失,具體案件具體分析。一般來說,在斗氣的案件中,間接故意的可能性比較大;在開玩笑造成人員傷亡的案件中,往往過於自信的可能性比較大。
6.不計後果動輒行凶的案件
7.司法考試例題
24歲的青年張某非常喜歡鄰居家4歲的男孩小濤。一日,張某帶小濤到一座橋上玩,張某提著小濤的雙手將其懸於橋欄,小濤邊喊「害怕」邊掙扎,張某手一滑,小濤掉入河中,張某急忙去救,小濤己溺水而死。從刑法理論上看,張某對小濤的死亡結果在主觀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態度是什麼? (C)
A.間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過失;
C.過於自信的過失
D.意外事件。
行為人進行的是非常危險的活動,但是還是開玩笑,並且在被害人掉到水裡後,行為人採取了積極的避免措施,盡管沒有避免被害人死亡這個結果的發生,還是屬於過失。
三、疏忽大意的過失與意外事件的區別
二者的相同點:這兩種心態的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沒有預見(無認識)。
二者的根本區別:行為人是否應當預見、能夠預見。如果行為人應當預見、能夠預見而沒有預見的,屬於疏忽大意的過失;如果行為人根本不可能預見的屬於意外事件。疏忽大意的過失行為人通常違反了一般的注意義務。這涉及到行為人是否負有注意義務和具有注意能力。
如果行為人有違反法律、法規和一般規章制度的行為,通常應當屬於疏忽大意的過失。重大責任事故、醫療事故案件、玩忽職守通常屬於此類情況。
違反社會一般常規,違反社會一般注意義務,通常可解釋為疏忽大意。
判斷是否「應當預見、能夠預見」,應當採取一般人標准或者是折衷說的標准。
具體例證分析:
1.葯房的醫生認為丟失標簽的一種葯是芒硝,於是就貼上「芒硝」的標簽,在中葯房使用。有人就將「芒硝」給病人使用,後來發生中毒的情況,造成兩人死亡,經檢驗死於砒霜中毒。此案中行為人的心態屬於疏忽大意的過失。
2.狩獵時誤將人當作動物
案件:在80年代時,民兵連長訓練歸來時,帶著一個民兵。民兵連長當天下午到了他的一個親戚家,親戚是一個老獵戶,老獵戶讓他們當晚住在他家,而且要求他們當天晚上一起去獵野豬,因為野豬對莊稼毀壞比較嚴重。在吃飯的過程中,老獵人安排他們到時一起去指定的位置,不能隨意走動,在收工的時候聽口令、聽指揮一起收工。讓大家注意不要誤傷自己的人。安排完後到指定的位置。被告人民兵連長當時在一個莊稼地偏高的位置,下面是開闊的莊稼地,不遠處是老獵人的位置。晚上在觀察的過程中,民兵連長看到有一個黑影在莊稼地里移動,也能聽到聲音,認為是野豬來了,瞄準射擊,打中了黑影,走過去一看把他的親戚老獵人打死。
分析:
事情發生在夜晚,這個事件不會有其他人出現在這個地方,而且老獵人規定不能隨意走動,是老獵人自己違反規定。從具體的事實來看,屬於不可能預見的意外事件(對象認識錯誤的一種情況)。
案例:有一個人晚上在山路上開車時,看見前面有一個黑影,他以為是一個動物,想將其撞死帶走,結果加大馬力撞去,結果把一個老頭給撞死了。
分析:
司機在路上看到黑影應該能夠想到可能是人,此時司機應該盡到注意義務,所以屬於疏忽大意的過失,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3.持槍走火的案件
4.司機正常駕車軋死人案件
被告人是一客車的司機,進城之後到站停車,此時有一進城的農民(被害人)下車的時候由於比較慌亂,自己的包掉到車底下,包的物品撒落在車下,然後他鑽到車底下去找撒落的物品。乘客下車後,司機從反光鏡的兩邊看沒有人,鳴笛示意要開車。當農民進車底時沒有告訴司機或者其他人,車啟動後把農民軋死。這種情況屬於意外事件。
5.司法考試中的典型例證
山民甲(善捕蛇)捕得毒蛇一條,置家中木桶內。乙到甲家,甲請乙在桶中洗手,乙被桶中蛇咬中毒,經搶救截去一臂(重傷)。甲的行為:(AB)
A.具有過失
B.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
C.不具有過失
D.屬於無罪過事件。
分析:
作為捕蛇的山民甲,應該知道蛇的毒性,出於疏忽大意,沒有盡到一般人應盡的義務,導致被害人重傷,應該是疏忽大意的過失。
Ⅵ 怎樣才算侵犯知識產權
判定是否侵犯了知識產權可以看是否主觀意識,是否以經營為目的,情節版嚴重的構成犯罪權,侵犯知識產權罪是指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未經知識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侵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秩序和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行為。侵犯知識產權罪包括: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商品罪、非法製造或者銷售非法製造注冊商標標識罪;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假冒專利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知識產權是人類創造性勞動的智力成果,包括專利權 、商標權、著作權等。
Ⅶ 間接故意和過於自信過失的區別是什麼
從本質上說,間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對法益的積極蔑視態度,過於自信的過失所反映的是對法益消極不保護的態度.這種本質上的差別,又是通過各自的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體現出來的.
首先,間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結果的發生符合行為人的意志;過於自信的過失是希望危害結果不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的意志.
其次,間接故意的行為人是為了實現其他意圖而實施行為,主觀上根本不考慮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客觀上也沒有採取避免危害結果的措施;過於自信過失的行為人之所以實施其行為,是因為考慮到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間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過於自信的過失是「預見」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這說明間接故意的行為人認識到結果發生的可能性較大.
希望對你有幫助
1127
Ⅷ 「犯罪故意的內容」和「犯罪目的」的區別
1、所含有的迫使因素不同。
犯罪故意的內容:由兩個因素構成:一是認識因素,二是意志因素。
犯罪目的:迫使犯罪的因素之達到目的的直接因素。
2、所表達主體上以及心理狀態不同。
犯罪故意的內容: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
犯罪目的:指行為人通過實施犯罪行為實現某種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
(8)侵犯著作權間接目的犯既遂擴展閱讀:
犯罪故意的內容包括以下兩個方面:認識因素或稱意識因素。即對適合於犯罪構成要件的違法事實的認識。這些事實包括行為、行為的性質、行為的時間與地點、行為的情節、行為的客體、行為的結果、因果關系、身分等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事實。
在我國刑法理論中一般認為,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過實施犯罪行為達到某種危害社會結果的心理態度。「 犯罪目的作為行為人實施行為前而存在於頭腦中的觀念的危害結果,也是行為人希望通過行為的實施能夠變為現實的危害結果,因而,犯罪目的心理的內容包涵如下兩層意思:
1、是觀念危害結果的形成心理,即行為人對自己選擇的行為的性質及其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具有預見性和預定性,即行為人對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具有明確的認識心理;
2、是觀念危害結果向現實危害結果轉化的意願性,即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具有積極追求的心理態度。
Ⅸ 所有的直接故意犯罪都是目的犯嗎這兩個概念有什麼區別呢,能否詳細解答一下謝謝了!
一、犯罪故意的內容,是構成犯罪的必備要件。犯罪目的不是構成犯罪的必備要件,犯罪目的與犯罪故意不能劃等號。
二、所謂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過實施犯罪行為達到某種危害社會結果的心理態度,也就是危害結果在犯罪人主觀上的表現,簡而言之就是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希望達到的結果。直接故意犯罪的主觀方麵包含著犯罪目的的內容,直接故意的認識因素,表現為行為人決意實施犯罪行為並且希望通過犯罪行為達到某種危害結果的心理態度。其中對發生危害結果的希望、追求的心理態度,就是犯罪目的的內容。由於直接故意犯罪的主觀方面都包含犯罪目的的內容,因而法律對犯罪目的一般不做明文規定,分析這些犯罪的構成要件便可明確其要求的犯罪目的。而在間接故意犯罪中,行為人對他所放任的那個危害結果的發生沒有犯罪目的,即不具有對這種結果希望和追求的心理態度,因此,在間接故意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目的。
三、此外刑法中還規定了所謂的目的犯,也就是以具有某種特定的犯罪目的為其特別構成要件的犯罪,例如刑法第217條規定的侵犯著作權罪,法律特別規定須「以營利為目的」。由此可見,除了在法律特別規定的目的犯中,犯罪目的是犯罪成立的必備要件之外,對於絕大多數的故意犯罪而言,法律並未要求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而只需具備構成要件所要求的故意,因此犯罪目的不是構成犯罪的必備要件。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