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位大俠能說說德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對於物權共有權處分方面的法律規定嗎
什麼是無權處分行為
--------------------------------------------------------------------------------
作者: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蔣華勝
一、處分和處分行為的內涵處分作為民法上的基本概念,其包括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事實上的處分指權利人對物或權利加以變更或消滅,使其形態加以改變,如把木材加工成桌椅;法律上的處分是指通過法律行為,改變所有物的法律狀態,如租借,轉讓,設定他物權。1要使物或權利發生處分上的效力,不僅要在雙方當事人之間為債權行為(如買賣合同),而且還要使物權在雙方當事人之間發生變動,(如動產之交付或不動產之登記),使其價值得以實現,實現交易目的。誠如梁慧星先生所言,法律行為可分為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前者是發生債權債務之行為,故又稱為債權行為,如租賃、保證;後者是指使特定權利直接發生得喪變更之行為,如抵押權的設定行為,商標權的轉讓行為。動產或不動產的買賣雖然屬於債權行為,但是債權的行使或債務的履行結果將導致物權的移轉、變更,因此既包含負擔行為,也包含處分行為2,這是我國大陸學界目前的主要觀點。
我國台灣學者對處分行為涵義的研究可謂精細深入,就法律意義而言,他們認為,法律上的處分包括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相當於我國大陸學者的通常觀點,但是,狹義上的理解,處分行為不包括負擔行為,因為處分行為有自己的特質,它能使物權直接發生變動3.就上文的論述而言,處分行為的涵義的確有進一步作精細研究的必要,在不同的場合,其有不同的內涵,故吾人應審慎探討,以克濟事。無權處分行為是大陸法系民法上的特定概念,但大陸法系各國的法制背景不同,人們對之理解也不同,概言之,對於無權處分行為的理解和物權變動模式有極大的關系,通過對大陸法系主要國家的物權變動模式進行考察,可以對無權處分行為的內涵有一個清晰的理解。
二、非物權行為立法模式下無權處分行為制度的歷史考察
(一)法國模式:以法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國家,並未採納物權行為理論,把債權行為作為物權變動的原因,認為物權變動是債權行為的當然結果,一個法律行為應該有債權發生和物權變動的雙重效果,故只要合同雙方當事人訂立的合同生效,則標的物的所有權理所當然移轉,力求對債權行為和物權變動作一體化把握,而沒有作嚴格的區分。法國民法典第711條規定:財產所有權,因繼承、生前贈子、遺贈以及債的效果而取得或移轉;該法典第1583條作了進一步規定,當事人雙方就標的物及其價金,相互同意時,既使標的物尚未交付時,價金尚未交付,買賣合同即告成立,而標的物所有權即由出賣人移轉於買受人。由上規定可以看出,僅依當事人之間的合意,物權就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動。這一立法的原因是法國民法中並無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的嚴格區分,因此在法國民法中,並沒有形式主義的物權立法,把物權變動作為債權行為的內容,學者把以法國為代表的物權變動模式,稱為法國模式。4在法國的物權變動模式下,對債權行為和物權變動作統一的把握,只要債權行為有效,物權變動自然發生,債權行為內包括物權變動即處分行為。因此法國民法上的處分行為的內涵是作廣義的理解的,在這種物權變動模式下,當事人有充分的意思自治,並且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債權行為本身就是處分行為,根據法國民法典第1599條規定,出賣他人之物的,無效,從而將作為無權處分行為之典型形態的出賣他人之物的合同規定為無效。無權處分他人之物的合同無效,是法國在其物權變動模式下的必然的選擇,根據其法律的規定,買賣合同生效,標的物的所有權自然移轉,物權變動是債權行為的當然結果,物權變動本身沒有自己的構成要件,所以讓無權處分人買賣他人之物的合同生效,則權利人的物權喪失,買受人完整地取得了真實權利人的標的物所有權,對無權處分行為來說,這樣嚴重違背民法的公正理念,損害真實權利人的利益,只能從反面對其進行限制,對買賣合同的效力進行徹底的否定來保護真實權利人的利益,所以出賣他人之物的合同無效。法國的物權變動模式有其突出的缺點,物權自意思表示一致時發生移轉,由於這一移轉沒有公示,缺乏公信力,第三人很難辯認物權變動的外部表徵,這對交易安全非常不利。同時,物權自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時移轉,由於沒有公示方法,容易導致物權重復現象,違背物權的一物一權主義原則,為無權處分行為的實行打開了方便之門。法國法將債權法上的規定和物權法上的規定混在一起,此種方法妨礙了法律的適用,也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是鼓勵交易,提高社會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優化資源的配置。在法國的物權變動模式下,無權處分行為作無效的理解,有檢討的必要。法國民法典對出賣他人之物的合同的效力的否定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當時,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取得了勝利,崇尚自由的資產階級本著對人的充分尊重,堅持契約自由,重視對所有權的保障,充分相信自己的自由意志和創造能力。5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法國民法典就把先在哲學或政治等其他方面表現出來的觀念或趨向法的方面反映出來,各國都依賴法學家在法律上反映新的哲學和政治思想與制定法的新門類。6法國民法典就無權處分行為而言,是對羅馬法的反動,羅馬法是承認出賣他人之物的合同的效力的,烏爾比安在《論薩賓》上說:毫無疑問的是,可以出賣他人之物的,事實上,這是個買賣契約,只不過物可以從買受人手裡被追奪。法國法將出賣他人之物的合同規定為無效,這和羅馬法根本不同。羅馬法通過使買賣合同有效,但是物權並不移轉來保護真實權利人的利益,而法國通過對買賣合同效力的否定來保護真實權利人的利益,雖然兩者的目的相同,但是路徑不同。法國法的規定,並非是立法上的唯一選擇,法國的選擇原因是,當時的社會彌漫著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認為人的價值超乎一切萬物,個人之意思應受到絕對尊重,因而個人之意思所致,萬物應該因應而變化。7鑒於法國民法典第1599條的局限性,法國的法學家對其提出了批評,認為不加選擇的把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合同宣布無效,不符合社會經濟和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要求,主張該條的適用范圍應受到限制8.近年來,法國學者針對1599條的不足採取實際行動,力圖將其解釋為相對無效,而非絕對無效,表明了就買賣他人之物而訂立的合同,並非一概無效9,法官在具體適用法律時,往往改變了民法典的規定。
(二)日本模式:盡管日本民法典的物權變動模式,繼受了法國模式,主張買賣合同成立,標的物的所有權移轉,但在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合同效力問題上,並未追隨法國,日本民法典第560規定,以他人權利為買賣標的時,出賣人負取得該權利並移轉了買受人的義務,其第561規定,於前條情形,出賣人不能取得其賣掉的權利並不移轉於買受人,買受人可以解除契約。可見,在日本民法上,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合同是生效合同,日本民法典在物權變動模式上,雖然採取了與法國一致的立場,但在出賣他人之物合同的效力問題上,並未采法國法的立場,說明了買賣合同生效只能說明標的物的所有權移轉的可能性,根據日本民法典第177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取得、喪失和變更,非依登記法規定進行登記,不得以之對抗第三人,其第178條規定,動產物權的讓與,除非將該動產交付,不得以之對抗第三人,可見根據日本民法典的規定,雖然物權發生變動,買受人取得物權,但其不能在交付或登記前對抗第三人,這與法理相矛盾,既然買受人自買賣合同成立之日起,就已經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但其所取得的所有權未經登記或交付,卻不能對抗第三人,這與所有權的性質不符。10所以出賣他人之物,買受人取得的只是虛擬的物權,並不具有物權的性質,從而也雄辯地說明了,僅有債權行為,並不當然有真正意義上物權變動的發生,債權行為並不能包括狹義的處分行為的內容,作為無權處分行為之典型形態的出賣他人之物而訂立的合同,僅指債權合同,原則上應為有效。
三、承認物權行為立法模式下的無權處分行為制度的歷史考察
(一)德國模式:作為物權形式主義的代表,德國民法堅持債權與物權的嚴格區分,認為在物權變動過程中,存在性質不同的兩個法律行為-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債權行為是負擔行為,它使當事人享有債權和承擔債務,即債上請求權。物權行為是處分行為,它是直接發生物權變動的行為,堅持物權行為的獨立性。正如謝在全先生言: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相互分離,而且是獨立於債權行為之外,就是物權行為的獨立性。11基於這種嚴格區分的物權變動模式下,一個物權變動過程被分成兩個不同的行為,即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負擔行為是債權行為,當事人之間的意思合致即可成立,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效力;處分行為直接發生物權變動,使物權發生移轉。有負擔行為不一定能發生物權變動,僅有負擔行為,對物權不進行動產交付或不動產物權之登記,物權沒有發生變動。即使動產已交付或不動產已登記,如果沒有法律上的原因,還是不能發生物權變動。物權變動後之權利歸屬能否得到法律確認的原因,就是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問題。
德國民法典將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認定為效力待定,指的是處分行為的效力待定,債權行為是有效的,根據德國民法典第185條規定:(1)經權利人允許,無權利人對標的物進行的處分,亦為有效;(2)處分人取得標的物,或者權利人成為處分人的繼承人而對其遺產負無限責任時,前項處分亦為有效。就允許而言,第185條第1款只是明確規定,經事先允許的,非權利人可以為有效的處分,亦即處分授權。第185第第2款第一句第一種情形是:非權利人所為的處分並非自始無效,而是效力未定,其效力是可以補正的,處分人取得標的物亦即非權利人自己變成權利人時處分有效,他在接受自己的處分的約束。12德國民法承認物權行為理論,堅持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與無因性,認為物權變動的構成要件由物權契約加上公示行為(動產之交付與不動產之登記)構成13,物權變動的效果並不是債權行為的當然結果,而是堅持物權與債權相分離的原則,德國民法典的這種體系,有其突出的優點。
首先,德國民法典的體系為世界上大多數傳統大陸法系國家所繼受,說明了德國民法體系的科學性。德國民法堅持物權與債權的嚴格分離,明確區分兩種法律行為的不同性質,有利於民法概念的精確把握和民法的體系化建設,對提高人們的法學水平有重要作用。
其次,有利於維護合同秩序的穩定,堅持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相分離,物權行為不受債權行為的影響,有利於維護合同秩序;如果以物權變動是債權行為之當然結果14,則不符合生活實際,因為除了佔有改定等特殊情況外,只有債權行為,不一定能發生物權變動,否則合同責任就沒有意義,而且也不會有違約責任的產生。同時,把物權變動效果作為債權行為的內容,也使合同的約束力視同兒戲,作為合同主要條款的物權變動,如果沒有發生當事人所追求的結果,就宣布合同無效,很難維持合同效力的穩定。尤其在無權處分行為的場合,債權行為效力不受物權行為的影響,如果沒有發生物權變動的結果,債務人就要承擔違約責任,可以有效地使債權人得到法律的救濟。
(二)我國台灣地區: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對德國民法中有關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繼受15,其第118條規定:無權利人就權利標的物所為之處分,經權利人之承認始生效力,台灣地區的學者通說認為,此處的處分系指處分行為,不包括負擔行為(債權行為)在內,例如甲擅將乙寄存的某畫作為已有出售與丙,並依讓與合意交付之,該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契約有效,物權行為系無權處分,效力未定16.概言之,在上述兩種物權變動模式下,對處分行為內涵的理解大相徑庭,如前所述,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是一個過程中的兩個不同階段,債權行為是負擔行為,它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是債上請求權,它不能直接導致物權變動。
法國民法簡化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但其意思主義的立法模式是以犧牲分離主義立法的合理性為代價的,把對交易便簡的要求推向極端,但是它無法解決與傳統物權理論的沖突。就無權處分而言,法國民法典第1599條規定,就他人之物所成立的買賣無效,這顯然混淆了買賣合同和物權變動的性質,把出賣人有處分權作為債權合同的特別生效要件,這種立法的結果就是把無權處分行為規定無效。日本民法改變了對無權處分行為無效的不足,認定無權處分行為是有效的,區分了債權合同和物權變動,認識到債權合同和物權變動不具有必然的同一性。德國民法就無權處分行為而言,僅指處分行為不包括負擔行為,在效力認定問題上,債權行為有效,處分行為效力未定。
我國民法理論上不承認物權行為理論,認為物權行為是人工的雕琢,它實際上不過對單一的法律行為有兩個相異的觀察方式而已。今以捏造兩種互為獨立之契約,這完全是擬制的,不僅會混亂現實的法律過程,實施法亦會因極端之形式思考而受妨害。17我國的物權變動不同於法國和日本,而是採取了債權行為+公示行為(交付或登記)的債權形式主義,僅有意思表示尚不足以發生物權變動,還需要履行特定的形式,由於債權行為同時也是物權變動的主要生效要件,所以債權行為無效時,物權變動不發生,債權行為有效時物權變動不當然發生。我們對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的認定,也應以此為基礎,無權處分行為不指物權行為或狹義的處分行為,而是指無權利人以自己的名義和相對人訂立的無權處分的合同,在我國目前的物權變動模式下,只能作此理解,所以本文論述的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就是指無權利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相對人訂立的債權合同的效力。
比較法研究是民法上的基本方法,這種吸收和借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比較與取合過程;不同的物權變動立法模式下,對無權處分行為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並且都對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作了自己的價值判斷,我們在進行立法研究時,應進行合理的選擇,使其與我國現行的法學理論和法律體系相協調,做到民法的邏輯化和體系化,法是秩序和正義的綜合體18,這正是我們進行法律理論研究時的行為准則。我國合同法上的無權處分行為僅指債權合同,這是研究我國合同性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的前提和邏輯起點。
無權處分行為在我國指的是無處分權的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相對人訂立的債權合同,有合同法上的依據。第一,從體系安排上說,德國和我國之台灣地區將無權處分行為制度規定在民法總則上,起著統率作用,處分僅指直接使物權發生變動的行為。我國有關無權處分行為制度不是規定在民法總則,而是規定在合同法總則里,就很難作德國、我國台灣地區的理解而只能作合同法里的制度。第二,我國合同法把無權處分行為的制度規定在合同法的第三章合同的效力里,由於我國傳統理論不承認物權行為的存在,這樣我國的合同法里的無權處分行為指的就是無權處分合同。在合同的效力的統轄下,我國合同法上的無權處分行為制度當然僅指無權處分合同。第三,我國民法上對無權處分行為制度的設計之初,有給予了他制度上的定位。1995年1月《統一合同法建議草案稿》(第一稿)第46條規定,以處分他人財產權利為內容的合同,經權利人追認或行為人於定約後取得處分權的,合同自始有效。行為人不能取得處分權的,權利人又不追認的,無效,但其無效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1996年5月—6月的修改,考慮到實踐中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而處分共有財產的行為與其類似,並照顧到無權處分行為與善意取得制度的關系,遂於第44條(第三稿)規定,無權處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而訂立的合同,未經權利人追認或行為人於合同成立後未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無效,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處分共有財產而訂立合同的,該合同無效,無處分權分人處分他人財產或者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處分共有財產,善意相對人因交付或登記取得該財產的,受法律保護,1997年5月14日徵求意見稿(第4稿)對第三稿的規定作了文字上的修改和簡化,將兩款合為一款,即其第31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或者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處分共有財產,善意相對人因交付或登記已經取得該財產的,合同視為有效,但該財產對處分權人具有特殊作用的除外。1998年9月4日公布的《合同法草案》則再度將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處分共有財產並入一般的無權處分,其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讓權利人追認或無權處分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19。從合同法起草人對該制度的設計宗旨來看,債權合同本身就是處分行為,應無疑義,也是我國學界的主要觀點。
通過上文的歷史考察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立法體例下,人們對無權處分行為的理解不同,但這並不妨礙在實際生活中具體應用,只要我們設計好了精細的法律制度,它一定能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注釋:
1 李雙元:《比較民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頁。
2 梁慧星:《民法總論》,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頁3 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四冊),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頁4 孫憲忠:「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結果的區分原則」,《法學研究》1999年第5期,第31頁。
5 曾世雄:《民法總則之現狀與未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頁。
6 勒內。達維達:《當代主要法律體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頁。
7 曾世雄:《民法總則之現狀與未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頁。
8 轉引自劉家安:「論出賣他人之物合同的效力」,《民商法學縱論-江平教授七十華祝賀文集》,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 我妻榮:《物權法》,岩波書店1983年版,第75頁。
10 李永軍:「我國民法上真的不存在物權行為嗎」,《法律科學》1998年第4期,第57頁。
11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第67頁。
12 [德]迪特爾。梅迪庫斯:《德國民法總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71—772頁。
13 王澤鑒:《民法物權 通則。所有權》,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79 頁。
14 梁慧星:「我國民法是否承認物權行為」,《法學研究》1989年第6期,第59頁。
15 史尚寬:《民法總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605頁。
16 王澤鑒:《民法物權 通則。所有權》,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頁。
17 劉德寬:《民法諸問題與新展望》,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22頁。
18 [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頁。
19 孫鵬:《合同法熱點問題研究》,北京:群眾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頁。
㈡ 需要大量法制史和法理學的名詞解釋最基本的
1.劓殄 商朝的一種刑罰。即斬盡殺絕,把犯罪者連同其子孫後代都斬盡殺絕。
2. 炮烙 商朝的酷刑。即在銅柱上加上油脂,銅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銅柱既滑又熱,可使有罪者從銅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燒死。
3. 醢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醬。
4.脯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殺死晾成肉乾。
5.坐嘉石 西周的刑罰,指對於有罪過但尚不夠判處徒刑的人,要給他們戴上刑具,強迫他們在官府門外左側的嘉石旁坐一定的時間反省自己的罪過,然後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監督他們服一定期限的勞役。
6.質劑 西周時出現的買賣契約,把兩份買賣的內容寫在一片竹簡上,然後一分為二,買賣雙方各執一半,半而字全。這種竹簡分為兩種,長的叫質,短的叫劑;大買賣,如買賣奴隸或牛馬等用長券,即用質;小買賣,如買賣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劑。
7.傅別 西周時出現的借貸契約。傅別是在一片簡札上只寫一份借貸的內容、然後從中央剖開,債權人和債務人各執一半,札上的字為半文。
8.禹刑 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
9.湯刑 以湯命名的商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
9.九刑 西周實行的九種刑罰,即墨、劓、刖、宮、大辟、流、贖、鞭、撲。
10.奴隸制五刑 即黥(墨)、劓、刖、宮、大辟。
11.《呂刑》 西周時呂侯受周穆王之命而作的有關贖刑的刑書。
12.竹刑 春秋時期鄭國的鄧析在竹簡上所著的刑書。
13.殺越人於貨 西周的罪名,即殺人而取其貨,類似於近世的搶劫殺人罪。
14.六禮 中國古代的六道結婚程序,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15.明德慎罰 西周的刑事政策,意思是發揚德教,謹慎刑罰。
16.禮 最初是原始習俗,由供奉鬼神發展而來,到了階級社會便逐漸成為調整人們社會關系的行為准則,成為西周法律的一部分。
17.不孝不友罪 西周法律中的罪名之一,不孝指不孝敬父母;不友指不恭敬兄長。該罪被認為是罪大惡極的犯罪。
18.群飲罪 西周法律中的罪名之一。對聚眾飲酒者以該罪論處。
19.附遠厚別 這是西周同姓不婚原則的擴大。附遠指通過聯姻與血緣關系遠的異姓貴族建立姻親關系;厚別指嚴禁同宗通婚,以免紊亂綱常。
20.七出 又稱「七去」、「七棄」。中國古代休棄妻子的七種理由。即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惡疾、多言、盜竊。
21. 三不去 又稱「三不出」,中國古代不能休棄妻子的三種情況。丈夫不得休棄:有所娶無所歸(無娘家可歸)不去;與更三年喪(曾為公婆守孝三年)不去;前貧賤後富貴(丈夫娶妻時貧窮,以後富貴)不去。
22. 司寇 (1) 商、西周的司法官。(2)秦、漢的徒刑。秦時服刑期限不明,漢時為二歲刑。
23.五聽 審判官在審判活動中觀察當事人心理活動的五種方法,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24.非青、惟青、非終、惟終 即故意犯罪、過失犯罪、偶然犯罪、一貫犯罪。西周時期在定罪量刑時對以上情況加以區別。故意和一貫從重,過失和偶然從輕。
25.圜土 夏、商、西周監獄的名稱。
26.鑄刑鼎 春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台,他們將成文法鑄在鐵鼎上,公布於世,它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在上層建築中的變革,打破了奴隸製法律的秘密狀態,打擊了奴隸主階級壟斷法律,掌握生殺予奪大權的局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27.兄終弟及 就是兄長死後,其王位由弟弟繼承。
28.嫡長繼承製 就是王位和爵位由正妻所生的長子繼承的制度。此制度始於商朝末期,至西周初期正式確立。
29.宗法制度 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奴隸主貴放按血緣關系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
30.法經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統的封建法律。由戰國初期魏國的李俚總結各諸侯國的法律而編著。共有六篇,即《盜》、《賊》、《囚》、《捕》、《雜》、《具》。
31.秦律 秦代法律的總稱。公元前356年商鞍變法時曾採用李俚的《法經》,並改法為律,頒行秦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秦律修訂,作為全國統一的法律頒行各地。
32.雲夢秦簡 1975年12月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的一批秦代竹簡。其內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文書。這些法律文書包括法律令、法律答間和司法文書等三個部分,為研究秦代法律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
33.盜徒封罪 秦簡《法律答問》中的一條律文,指私自移動田界界標。
34.漢律(主要是《九章律》) 漢代法律的總稱。《九章律》,漢高祖時肖何制訂,共九篇。肖何在《法經》六篇的基礎上,又吸收了秦律,增加了《戶律》、《廄律》、《興律》三篇,合為九篇,故稱《九章律》
35.梟首 始於秦漢的一種死刑,即斬下人頭,高懸在木桿上示眾。
36.具五刑 秦漢時期的一種酷刑,即對一個囚犯幾乎同時施用五刑。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斷舌。
37.連坐 秦自商秧變法開始實行的刑罰原則,即一人犯罪,全家、鄰里或其他有關的人連同受罰。
38.反坐 對誣告者處以刑罰。誣告他人犯罪者,即以其所誣告的罪承擔罪責。秦律、漢律都規定有誣告反坐的原則。
39.公室告 秦朝的一種訴訟形式。即侵犯它人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犯罪,官府予以受理。
40.非公室告 秦朝的一種訴訟形式。即父母對兒女盜竊自己財產的行為提出控告,兒子對父母,奴妾對主人肆意加諸自己的刑罰提出控告,屬「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
41.廷行事 法廷已行之事,即司法機關的判例。
42.城旦春 秦代和漢代的徒刑,即男犯築城、女犯春米的勞役刑或與之相當的其他勞役刑。其刑期為四歲刑。
43.鬼薪白粲 秦代和漢代的徒刑,即男犯入山採薪供祭祀鬼神,女犯擇米使之正白的勞役刑或與之相當的其他勞役刑。二者的刑期皆為三年。
44.讀鞫 為宣讀記錄犯人罪狀的文書,亦即宣讀判決書。
45.乞鞫 當事人不服判決,可以在法定時間內請求復審,即漢代的案件復審制度。復審期限為三個月。
46.廷尉 秦朝和漢朝時期中央最高司法審判機關。其長官也叫廷尉。
47.《九刑》 西周法律制度的總稱,因為刑書九篇而得名。
1.《春秋》決獄 在漢朝如果遇到法律無有關規定,同時又無適當判例可以比照時,可以《春秋》經義附會法律作為斷案的依據。
2.女徒顧山 漢代專為女犯設立的贖刑,女犯定罪判決後可以釋放回家,但每月必須出錢三百由官府僱人到山上砍伐木材,以代替女犯應服的勞役。
3.《九章律》 漢高祖時蕭何制訂,共九篇。蕭何在《法經》六篇的基礎上,又吸收了秦律,增加了《戶律》、《廄律》、《興律》三篇,合為九篇,故稱《九章律》,這是一部綜合性的法典。
4.親親得相首匿 允許一定范圍的親屬之間對於一定的犯罪可以首謀隱匿。
5.通行飲食罪 指給農民起義軍通情報、當向導、供給飲食。
6.見知故縱之法 官吏看見或知道有人犯法,特別是看見或知道「盜賊」在活動,則必須舉告,不舉告即為故縱;官吏對應判刑的罪犯,則必須判刑,不判刑者也為故縱。見知故縱者與罪犯同罪。
7.決事比 以類似的法律條文和典型案例來比照斷案法。
8.上請制度 指貴族官僚犯罪,一般司法官吏無權審理,須先奏請皇帝裁斷,以使其予以減刑或免刑。
9.約法三章 這是漢朝最早的立法,劉邦進入咸陽與秦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10.魏律 三國時期魏國一部主要法典。公元229年(魏明帝太和三年)陳群、劉劭等增刪漢律而成,在漢九章律的基礎之上增加九篇,並改漢之具律為刑名,列於全律之首。
11.晉律 晉代法律的總稱(主要是《泰始律》),晉武帝泰始三年完成,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唯一推行全國的法典。晉律以漢律、魏律為基礎,共二十篇,六百二十條。
12.北齊律 南北朝時期北齊的法典,共十二篇,九百四十九條,它沿用了前代法律中的「八議」,新列了「重罪十條」,以「科條簡要」而著稱,是南北朝後期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法典。
13.《開皇律》 共十二篇五百條,以「刑網簡要,疏而不失」而著稱。在刑罰制度上,《開皇律》確立了封建時代比較進步的五種刑名,廢去一些殘酷的刑罰。《開皇律》對後代封建法律制度影響極大。
14.唐律 唐代法律的總稱。主要是《永徽律》,還包括《武德律》、《貞觀律》等法典。
15.《唐律疏議》 書名,又稱《永徽律疏》,是唐高宗命長孫無忌等人對《永徽律》所作的註解全書,是中國現存的最古老、最系統的法律著作。
16.《唐六典》 唐朝的法典之一。唐玄宗開元年間由張九齡、李林甫等編撰。原擬按周禮六典編撰,後因唐官制不能套周官,故改以三師、三公、三省為目,共三十卷,主要規「定了官制、禮儀、行政制度等內容。它是我國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
17.律、令、格、式 唐代主要法律形式。律是「正刑定罪」的法律,即明確刑名定罪量刑的法律;令是「設范立制」的法律,格是「禁違止邪」, 式是「軌物程事」。
18. 重罪十條 指危及封建國家根本利益的十種最嚴重的犯罪,始於北齊律。北齊律中的重罪十條是:「一曰反逆,二曰為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惡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爹,九曰不義,十曰內亂。」
19.十惡 中國封建王朝為維護專制統治而規定的十種不可赦免的罪名,即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20.八議 中國封建王朝規定的對八種人犯罪要上奏皇帝進行特別審議,以便對其減刑或免刑的一種制度。有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21.官當 中國封建社會以官抵罪的制度。
22.義絕 中國封建社會一種強制離婚的規定。
23.大理寺 中國古代負責審理或復核案件的中央司法機關。
24.刑部 中國封建社會掌管刑法和獄訟的中央官署。
25.御史台 中國古代全國最高監察機關。
26.三司推事 又稱三司會審,中國古代三法司(三個司法機關)共同審理重大案件的制度。
27.宋刑統 《宋建隆重評定刑統》的簡稱,它是我國宋朝第一部刑事法典,也是我國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所謂「刑統」,是按照新的體隸編纂的刑書,一般以刑律為主,而將其他刑事性質的敕、令、格、式分載在律文各條之後,依律目分門別類地加以匯編。
28.元律 (主要是《元典章》)元代法律的總稱。
29.重法地 宋代對盜賊規定從重處刑的地區。
30.編敕 編敕是對於散敕的匯編,是使敕上升為一般法律形式的立法程序,從而使編敕在宋代成為重要的法律形式。
31.刺配 起源於後晉夭福年間,是一種流刑並兼刺面、決杖等附加刑的刑罰。
32.斷例、指揮、申明、看詳 宋朝的法律形式。斷例即判案的成例;指揮指尚書省和中央其他官署對某事所作的指示或決定,對以後的同類事件具有約束力;申明指中央主管官署就某項法令所作的解釋;看詳是中央主管官署根據過去敕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決定。
33.凌遲 中國古代最殘酷的生命刑,先斷其肢體,乃抉其吭。
34.至元新格 元朝最早的一部法典,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90年)由何榮祖編撰,包括公規、治民、御盜、理財等十事,書名為《至元新格》。
35.大元通制 元代法典,於仁宗廷佑三年(公元1316年)至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根據元世祖以來的條格、詔令和斷例,加以釐正編纂而成,共二十篇二千五百三十九條。
36.元典章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的簡稱。是當時地方政府所纂集的自元初至英宗治至二年五十餘年間有關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方面的聖旨、條畫的匯編。
37.大明律 明代法律的總稱。
38.大清律例 1840年以前清代法律的總稱。
39.折杖法 就是用脊杖或臀杖代替流刑、徒刑、杖刑、答刑的辦法。
40.充軍 明、清的刑罰,即把犯人強制遷到邊遠地區充當軍士,類似流刑,但比流刑重。
41.審刑院 宋代中央特設的復核刑案的機構。
42.九卿會審 中國古代的司法制度。即對於特別重大的案件,由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會同吏、戶、禮、兵、工各部尚書和通政使共同審理,但判決仍須奏請皇帝審核批准。
43.熱審 中國古代於暑熱天為疏通監獄而設的審判制度。每年小滿後十日開始,至立秋前一日為止,非真犯死罪及軍流,均酌予減等。
44.朝審 明、清時由朝廷派員會審死刑案件的制度。每年霜降後,三法司同公、侯、伯會審重囚,稱為「朝審」。
45.秋審 清代復審各省死刑案件的制度,因在每年秋季舉行,故名秋審。
46.《明會典》 明朝一部有關行政方面的法典。以六部為綱,分述各行政機構的職掌和事例。
47.《清會典》 比照《明會典》制定,有關行政方面的法典。是中國封建時代最完備的行政法規,而且是中國封建時代行政立法的總匯。
48.《明大誥》 明朝又一部重要的法典。包括《御制大誥》、《御制大誥續編》、《御制大誥武臣》和《御制大誥三編》。它匯集了當時用嚴刑峻法懲治官民犯罪的典型案件,兼有朱元璋對臣民的大量的「訓導」。主要是為了法制宣傳。
1.《欽定憲法大綱》 1908年8月清政府迫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勢的威脅,同時為了敷衍立憲派關於召開國會的請願,頒布 《欽定憲法大綱》。共二十三條,分正文分「君上大權」和附錄「臣民權利義務」兩部分,保留了君主專制的許多特權。
2.《十九信條》 清末的第二部憲法性法律,於1911年11月3(宣統三年九月十三日)辛亥革命的高潮中頒布。主要內容有:(1)繼續規定「皇帝神聖不可侵犯」, 〈2〉擴大了國會的權力。
3.大清現行刑律 由沈家本根據《大清律例》刪改而成,共三十篇三百九十八條,於1910年5月15日頒行。
4.大清新刑律 舊中國制定的第一部新式刑法典,在沈家木的主持下,由日本法學家岡田朝太郎等人起草,共兩編五十三章四百一十一條;並附有《暫行章程》五條。於1908年完成,到1911年:月25已才頒布施行。
5.天朝田畝制度 太平天國的基本綱領, 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頒布。其主要內容有:(1)規定了平等平均的土地制度,(2)描繪了農民理想社會的藍圖,(3)規定了其他一些基本制度等等。《天朝田畝制度》是農民小資產階級絕對平均主義的空想方案,脫離了社會發展的實際,沒有能夠真正執行。
6.《資政新篇》 原是由洪仁玕\向天王洪秀全提的書面建議,經洪秀全批閱後於1859年刊行,成了太平天國後期的革命綱領。其中心思想是「革故鼎新」,即革除封建陋習,仿照西方資產階級國家建立起使中國富強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7.聖庫制度 又稱國庫制度,開始於太平天國金田起義時期。凡參加起義者必須把個人財產交給聖庫,在戰爭中繳獲的財物也必須交歸聖庫。起義人員的生活資料由聖庫供給。
8.龍鳳合揮 合揮是太平天國的結婚證書,由於上面印有龍鳳圖案,故稱「龍鳳合揮」。
9.五不議 清末在改革中央官制時,從維護封建專制制度和滿族貴族的特權出發,提出了五不議的原則,即軍機處事不議,內務府事不議,八旗事不議,翰林院事不議、大監事不議。
10.領事裁判權 開始於1843年的中央《五口通商章程》,以後根據其他不平等條約,其范圍不斷擴大。領事裁判權指凡外國在中國的僑民成為民刑訴訟的被告時,如他本國與中國訂有不平等條約,則中國法庭無權裁判,只能由他本國的領事按照他本國的法律裁判。
11.會審公廨 設於租界內的由中外官員共同辦案的審判機關,1864年最先設立於上海的英、美、法租界。1868年在清政府與英法等國訂立的《上海洋徑訴設官會審章程》中得到確認。
12.《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是南京臨時政府的政權組織法, 1911年12月3日由各省都督府的代表在漢口簽名公布,共四章二十一條。
1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辛亥革命後產生的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文件。於1912年3月8日通過,3月11 日孫中山公布。共分總綱、人民、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副總統、國務員、法院、附則等七章,共五十六條。
14.天壇憲草 北洋政府的《中華民國憲法草案》,於1913年10月31日由國會憲法起草委員會通過,共十一章一百一十三條。
15.袁記約法 即《中華民國約法》。它是由袁世凱非法組織的「約法會議」起草、審議和通過的,於1914年5月:日公布實施,共十章六十八條。
16.賄選憲法 即北洋政府的《中華民國憲法》。由曹琨的國會憲法會議制定、通過的,於1923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共十三章一百四十一條。由於它是為曹錕的獨裁統治製造法律根據的。
17.五五憲草 即國民黨政府的《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1936年5月5日公布,但未施行,共八章一百四十八條。
18.中華民國憲法 國民黨反動派為維護自己行將滅亡的反動統治,於1947年1月1日公布的《中華民國憲法》,共十四章一百七十五條。
19.普通法與特別法 普通法是指在全國范圍內對全體公民經常適用的法律;特別法是指適用於特定時期、特定地點、特定的人或事項的法規。
20.六法全書 所謂「六法」是指憲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六種基本法典。所謂「全書」指包括有關六法的基本法典、單行法規和判例、解釋例在內的全部法律文書。六法全書是國民黨政府法律體系的總稱。
21.一告九不理 就是九種提起的訴訟不予立案處理。九種情況分別是:管轄不合不受理,當事人不適格不受理,未有合法代理不受理,書狀不合程式不受理,不交訟費不受理,一事不再理,不告不理,已成立和解者不理,上訴非以違法為理由者不理。
22.三三制原則 抗日民主政權的組織原則,即在抗日民主政權組成人員的分配上,共產黨員佔三分之一,代表無產階級與貧農;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佔三分之一,代表農民和小資產階級;中間分子佔三分之一,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士紳。這一原則是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具體化,是抗日民主政權推行民主政治的具體體現。
23.盜毀堅壁清野財物罪 堅壁清野指在抗日戰爭時期,為防止日寇、漢好、盜匪破壞邊區的財力和物力而把公私財物埋藏或隱藏起來,盜竊和毀壞這些埋藏或隱藏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就是盜毀堅壁清野財物罪。
24.二五減租 實行減租的法律規定,即照原來租額減低百分之二十五,抗日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曾實行此規定。
25.減租減息 為建立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日民主政權規定:在未實行土改的地區,允許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則上須按照戰前的原租額減低百分之二十五;承認戰前的借貸關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過一分半,如債務人付息已超過原本一倍者,停利還本,如付息已超過原本兩倍者,本利停付,原借貸關系視為消滅。
26.馬錫五審判方式 馬錫五是陝甘寧邊區隴東分區專員兼高等法院隴東分庭庭長。他在審判中創造了貫徹司法民主的審判方式。這一審判方式的特點是方便群眾,申訴手續簡便;深入群眾,調查研究;依靠群眾,正確判案。這一方式集中為一點就是充分的群眾觀點。
27.五四指示、 即中共中央發布的《關於反奸清算與土地問題的指示》,由於發布時間為1946年5月4日,故稱「五四指示」。該指示決定廢除封建的土地制度,改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並確立了實行土改的主要原則。
28.《陝甘寧邊區施政綱領》 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帶有根本法性質的政綱。1941年11月陝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通過,共二十一條。
29.《中國土地法大綱》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批准公布的土地改革法規,共十六條。其主要內容是:廢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並規定了具體的沒收和徵收范圍、界限;確定了土地財產的分配辦法,即以鄉或行政村為單位,按全鄉(行政村)人口,統一平均分配;確定了保護工商業的政策,嚴禁侵犯中農。
30、《大清民律草案》 中國歷史上第一步民法典。共五編,即總則、債權、物權與親屬、繼承兩編。前三編採用資本主義民法原則;後兩編採用中國封建立法原則。
31、模範監獄 清廷仿照資本主義國家監獄而建立的。它建築新穎、管理嚴明、設有監獄辦公室、雜居監、分房監、工場、女監、病監,成為第一個近代式構造的監獄。
32、特別法庭 它是南京國民黨政府根據特別法而設置的,行法西斯審判制度。分中央特別法庭和形式法庭兩級。
33、特別法院 它是北京北洋政府設立的,分軍事審判機關和地方特別審判機關兩種。
㈢ 著作權與物權之異同
說不太來全,首先法律源保護時間不同。
物權的保護時間終止於所有人死亡(之後雖然有繼承等問題,但物的所有權不歸屬於死人了)
但著作權的法律保護時間及於作者死亡後50年的12月31日,也就是說死人是著作權的所有者。
此外對共有,委託加工、委託創作等方面都有不同。
如果從法理學的層面分析的話就復雜了,夠寫篇大論文的,題目太寬泛了。
㈣ 法院判決的繼承案件取得的物權屬於什麼取得是原始取得,還是繼受取得啊!
法院判決的繼承案件取得的物權,還是通過繼承取得的物權。通過繼承取得物權,是專繼受取得。繼受取得,又稱「屬傳來取得」,通過一定法律行為從原所有人那裡受讓所有權的所有權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買賣、互易、贈與、繼承、遺贈、消費借貸等。
原始取得指直接依據法律的規定,非依他人既存的權利和意志而取得物權,如孳息、徵用、沒收、罰款、罰金、先佔、拾得、發現、添附、時效取得、善意取得等等。
㈤ 物權法實施前發生的行為,物權法生效後訴訟的,可否適用物權法
不適用,法理學上有法不溯及既往原則(即適用舊法,不適用新法),主專要是因為:
1、法律是屬行為和裁判的標准,應該具有確定性和可預測性;溯及既往性法律破壞了法律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
2、溯及既往型法律會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擴張,從而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
3、新法在保障人權方面比舊法更優的時候,選擇適用用新法。如我國《立法法》第84條就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望採納,有問題可繼續追問,謝謝!
㈥ 為何老師在講物權具有排他性中的物權的優先效力中的物權效力優先於債權效力時提到了「買賣不破租賃」原則
買賣不破租賃,即在租賃關系存續期間,即使所有權人將租賃物讓與他人,對版租賃關系也不產生任何影響,買受權人不能以其已成為租賃物的所有人為由否認原租賃關系的存在並要求承租人返還租賃物。
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即在租賃合同有效期間,租賃物因買賣、繼承等使租賃物的所有權發生變更的,租賃合同對新所有權人仍然有效,新所有權人不履行租賃義務時,承租人得以租賃權對抗新所有權人,這在法理學上稱之為「買賣不破租賃」。
民法理論認為,所有權屬於物權,而承租權則是債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平等市場經濟主體活動的復雜化,物權與債權的區別界限卻越來越難以劃定,出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趨勢,這一特點在我國《擔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解釋》中有集中體現。在這種趨勢下,買賣不破租賃原則作為處理物權與債權關系的一個例外,在調整市場經濟秩序和人民的社會生活秩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存在有其重要意義和法律價值。
㈦ 西政法理學考研考哪幾本書,哪位好心人給點信息,我沒查全
初試(不含復試)的書如下:
《法理學初階》(第3版),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註:法學各專業初試參考書目)
《法理學進階》(第3版),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註:法學各專業初試參考書目)
《中國憲法學》,汪太賢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註:法學各專業初試參考書目)
《刑法總論》,李永升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民法》(第2版),張玉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註:民法總則、物權法部分)
《物權法教程》,劉雲生,李開國,孫鵬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王學輝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註:僅考行政法學部分)
㈧ 請問<物權法>講的是什麼啊,最近說的<物權法>違憲是怎麼回事
http://news.sina.com.cn/c/2006-02-09/14158163962s.shtml
2005年12月7日,在廣州召開的,有全國人大法工委官員、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以及全國民法學專家約120餘人出席的名為「中國物權法疑難問題」的研討會上,一封某教授的公開信成為與會專家聲討的「眾矢之的」。甚至會後,很多專家憤懣地「達成共識」,「《物權法》很有可能讓此人攪黃」,因為該公開信聲稱「《物權法(草案)》違背憲法和背離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妄圖開歷史倒車」,且「言詞激烈荒謬」。
「有這回事」,當被記者求證《物權法(草案)》是否被擱置時,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教授確定地說,「而且是因為某些非民法專業學者的無理指責」,隨後他又補充道,「確切地說,是北京大學憲法法理學的學者。」
王利明是全程參與《物權法》起草和修改工作的主要學者之一,2005年7月,當經過三次審議的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時,他曾激動地說:「我國已提出到2010年要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目標。沒有《物權法》,這一目標就無法實現。」時隔半年,事情卻有了突變,對於詳情,王利明拒絕了記者的采訪,理由是,「目前還不方便說」。
北京大學民商法教授尹田(物權法起草小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民法學教授楊立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爽快」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12月7日的研討會,他們曾代表與會專家發言,號召大家面對「無理指責」時,更應該團結起來,把《物權法》制訂得更好。
「大家都很氣憤」,他們一致表示,「多少年的心血」,並且,「如果《物權法》起草工作因此被擱淺,將會引起整個民法典制訂進程的停滯」,因為,緊隨《物權法》之後的,是急需制訂的《侵權法》、《人格權法》以及民法總則。
㈨ 中政教授陳景輝說拾得遺失物在法理學上是事件,在民法上是行為,而我們法理老師說都是行為。到底哪個對啊
事件在法理學概念上指與當事人意志無關的那些客觀現象,即這些事實的出現與否,是當事人無法預見或控制的。依據我國民法,能產生民事法律關系的事件有:1、自然人死亡的事實;2、發生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事實;3、時間經過的法律事實。
拾得遺失物這一狀況不屬於上述3類。因為遺失物的出現雖然與當事人意志無關,但是拾或著不拾,是當事人可以選擇的。當拾得遺失物後,不論物權法怎麼規定,當事人-遺失物-遺失人這三者之間已經產生了法律關系,而這一關系產生的關鍵是『拾得』。
因此,我傾向於你法理老師的觀點:都是行為。
㈩ 電大 法理學 法律關系客體的種類有哪些
主要包括如下幾類:
(1)物。法律上所說的物包括一切可以成為財產權利對象的自然人物和人造之物。
(2)行為。在法律關系客體的意義上,行為指的是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作為或不作為。
(3)智力成果。作為客體的智力成果指的是人們在智力活動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它是知識產權所指向的對象。
(4)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是人格權和身份權的客體。
詳解:
法律關系客體是一個歷史的概念,隨著社會歷史的不斷發展,其范圍和形式、類型也在不斷的變化著。總體來看,由於權利和義務類型的不斷豐富,法律關系客體的范圍和種類有不斷擴大和增多的趨勢。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類:
法律意義上的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支配的、在生產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觀實體。它可以是天然物,也可以是生產物;可以是活動物,也可以是不活動物。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物與物理意義上的物既有聯系,又有不同,它不僅具有物理屬性,而且應具有法律屬性。物理意義上的物要成為法律關系客體,須具備以下條件:第一,應得到法律之認可。第二,應為人類所認識和控制。不可認識和控制之物(如地球以外的天體)不能成為法律關系客體。第三,能夠給人們帶來某種物質利益,具有經濟價值。第四,須具有獨立性。不可分離之物(如道路上的瀝青、橋梁之構造物、房屋之門窗)一般不能脫離主物,故不能單獨作為法律關系的客體存在。至於哪些物可以作為法律關系的可以或可以作為哪些法律關系的客體,應由法律予以具體規定。在我國,大部分天然物和生產物可以成為法律關系的客體。但有以下幾種物不得進入國內商品流通領域,成為私人法律關系的客體:(1)人類公共之物或國家專有之物,如海洋、山川、水流、空氣;(2)文物;(3)軍事設施、武器(槍支、彈葯等);(4)危害人類之物(如毒品、假葯、淫穢書籍等)。
人身是由各個生理器官組成的生理整體(有機體)。它是人的物質形態,也是人的精神利益的體現。在現代社會,隨著現代科技和醫學的發展,使得輸血、植皮、器官移植、精子提取等現象大量出現;同時也產生了此類交易買賣活動及其契約,帶來了一系列法律問題。這樣,人身不僅是人作為法律關系主體的承載者,而且在一定范圍內成為法律關系的客體。但須注意的是:第一,活人的(整個)身體,不得視為法律上之"物",不能作為物權、債權和繼承權的客體,禁止任何人(包括本人)將整個身體作為"物"參與有償的經濟法律活動,不得轉讓或買賣。販賣或拐賣人口,買賣婚姻,是法律所禁止的違法或犯罪行為,應受法律的制裁。第二,權利人對自己的人身不得進行違法或有傷風化的活動,不得濫用人身,或自踐人身和人格。例如,賣淫、自殺、自殘行為屬於違法行為或至少是法律所不提倡的行為。第三,對人身行使權利時必須依法進行,不得超出法律授權的界限,嚴禁對他人人身非法強行行使權利。例如,有監護權的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子女的人身。
人身(體)部分(如血液、器官、皮膚等)的法律性質,是一個較復雜的問題。它屬於人身,還是屬於法律上的"物",不能一概而論。應從三方面分析:當人身之部分尚未脫離人的整體時,即屬人身本身;當人身之部分自然的從身體中分離,已成為與身體相脫離的外界之物時,亦可以視為法律上之"物";當該部分已植入他人身體時,即為他人人身之組成部分。
精神產品是人通過某種物體(如書本、磚石、紙張、膠片、磁碟)或大腦記載下來並加以流傳的思維成果。精神產品不同於有體物,其價值和利益在於物中所承載的信息、知識、技術、標識(符號)和其他精神文化。同時它又不同於人的主觀精神活動本身,是精神活動的物化、固定化。精神產品屬於非物質財富。西方學者稱之為"無體(形)物"。我國法學界常稱為"智力成果"或"無體財產"。
在很多法律關系中,其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是行為結果。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行為結果是特定的,即義務人完成其行為所產生的能夠滿足權利人利益要求的結果。這種結果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物化結果,即義務人的行為(勞動)凝結於一定的物體,產生一定的物化產品或營建物(房屋、道路、橋梁等);另一種是非物化結果,即義務人的行為沒有轉化為物化實體,而僅表現為一定的行為過程,直至終了,最後產生權利人所期望的結果(或效果)。例如,權利人在義務人完成一定行為後,得到了某種精神享受或物質享受,增長了知識和能力等。在此意義上,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行為結果不完全等同於義務人的義務,但又與義務人履行義務的過程緊密相關。義務正式根據權利人對這一行為結果的要求而設定的。
在研究法律關系客體問題時,還必須看到,實際的法律關系有多種多樣,而且多種多樣的法律關系就有多種多樣的客體,即使在同一法律關系中也有可能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客體。例如買賣法律關系的客體不僅包括"貨物",而且也包括"貨款"。在分析多向(復合)法律關系客體時,我們應當把這一法律關系分解成若干個單向法律關系,然後再逐一尋找它們的客體。多向(復合)法律關系之內的諸單向關系有主次之分,因此其客體也有主次之分。其中,主要客體決定著次要客體,次要客體補充說明主要客體。它們再多向(復合)法律關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