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地的使用權的分配問題
因為土地所有權屬於國家或集體,所以你講的應該是土地經營權的分配。農村土地承包實行增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所以如果你爺爺奶奶老了,不能自己經營土地,那麼他們的土地經營權分配:
1)取決於他們本人的意願,即願意交給誰經營;
2)如果本人沒有意願,那麼由於土地是按戶承包的,所以就取決於戶口在哪家,戶口在哪家,這個土地的經營權就歸誰。
『貳』 土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區別
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復指使用土地經制營獲利後與發包方分成收益。
而土地使用權是指以交租金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與經營沒關系,收益也可以獨占。
『叄』 經營權與使用權有什麼區別
使用權:不改變財產的本質而依法加以利用的權利。通常由所有人行使專,但也可依法律、政策屬或所有人之意願而轉移給他人。如我國國家財產的所有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根據國家的授權,對其所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有使用權。
經營權
經營權的定義:私有企業的經營權是指董事會及經理人員代表公司法人經營業務的權利。而國有企業的經營權是指企業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
『肆』 荒地使用權和承包優先權
公平來說的話,您父親跟另一個人屬於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因為你父親畢竟沒有這塊土地的名分。如果共同爭取的話,還是你父親的勝算大一些,畢竟之前付出了很多,而現在的法院也很人性化。
你要非得說你父親具備優先辦理權,那是不是不正確的,這社會還是看關系。
『伍』 土地承包權和使用權的區別
一般來說承包權和使用權是緊密聯系的,也就是說承包權是基礎,沒有承包權就不能享有使用權,這是相輔相成的。也可以這樣理解,承包權就是承包期間對於土地的擁有權。使用權就是承包期間對於土地的使用權
『陸』 實現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什麼意思
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分在個人名下的土地,個人權有合理使用權,所有權仍歸集體所有,回如有任何其他形答式的處置需集體通過決定;承包權,即與集體簽訂承包合同在一定期間內對特定的土地范圍享有的一定佔有使用權利等;經營權,通常是指承包經營權,承包者對所承包的土地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管理的權利。
『柒』 家庭聯產承包土地在一起,兄弟分家,承包地怎麼分配經營,使用權
按照農村承土地包經權證管理辦法規定,關於家庭內需要分戶的,可按照家庭所有權利人參加回的家庭會議答決定的分戶辦法,向村小組提出分戶申請,經村小組簽字同意後,報到村民委、鄉鎮政府證明情況屬實後,把三級簽字的所有材料報到縣人民政府承包地管理部門辦理分戶手續,從新核發新合同和權證便可(一般承包地管理部門在縣農業管理部門)。
『捌』 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經營權的最大區別
概念:土地所有權土地所有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佔有,使用和處分土地,並從土地上獲得利益的權利。
屬性:一般來說,土地所有權屬於財產所有權的范疇。但是土地所有權相對於一般財產所有權而言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 1、主體的特定性 2、交易的禁止性 3、權屬的穩定性 4、權能的分離性
所謂使用經營權,是就非所有人可以根據法律或合同,直接經營或使用他人所有之物,並取得因經營或使用而獲取的利益之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規定,中國土地實行公有制,分為「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和農村「集體土地所有」兩種形式。土地所有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佔有,使用和處分土地,並從土地上獲得利益的權利。
內容
土地所有權內容包括對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同時對土地所有者及其代錶行使權利有三條重要的限制:
1、土地所有者及其代錶行使權利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義務。
2、土地所有者及其代表不得違反其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者土地承包合同中約定的義務。
3、土地所有權禁止交易。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郊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特徵
我國土地所有權的法律特徵有以下幾點:
(1)土地所有權是一項專有權,其權利主體的特定性。土地所有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國家或農民集體,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享有土地所有權。這是由我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決定的。
(2)交易的限制性。《土地管理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顯然,土地所有權的買賣、贈與、互易和以土地所有權作為投資,均屬非法,在民法上應視作無效。
(3)權屬的穩定性。由於主體的特定性和交易的限制性,我國的土地所有權處於高度穩定的狀態。除《土地管理法》第二條第四款規定「國家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的土地實行徵用」以外,土地所有權的歸屬狀態不能改變。
(4)權能的分離性。土地所有權包括對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是一種最全面、最充分的物權。在土地所有權高度穩定的情況下,為實現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法律需要將土地使用權從土地所有權中分離出來,使之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物權形態並且能夠交易。因此,現代物權法觀念已由近代物權法的以「所有為中心」轉化為以「利用為中心」。
(5)土地所有權的排他性。即土地所有權的壟斷性,就是說一塊土地只能有一個所有者,不能同時有多個所有者。馬克思指出:「土地所有權的前提是,一些人壟斷一定量的土地,把它作為排斥其他一切人的、只服從自己個人意志的領域」。
(6)土地所有權的追及力。土地為他人非法佔有時,無論轉入何人或何單位控制,所有權人都可以向他主張權利。
所謂使用經營權,是就非所有人可以根據
法律
或合同,直接經營或使用他人所有之物,並取得因經營或使用而獲取的利益之權利。
使用經營權有以下特徵:
1、使用經營權的基礎是佔有,它是一種戰佔有支配權,從本質上看,它是對物的直接支配權,是使用經營人和所有其他非使用經營人之間的財產關系。
2、其核心內容是從物本身獲取利益或收益,取得物的使用價值。但使用經營權人不能對物作最終的處分,如出賣、贈與或其他轉讓行為,以至將其消滅。
3、它可以依法律直接取得,也可以依合同取得。這里指的使用經營權只是合法的使用經營,並受法律保護。不包括非法的使用經營。
4、使用經營權人享有和所有權人一樣的對物的請求權。
總之,使用經營權是獨立於所有權的直接對物加以使用並獲取利益的權利。
使用權就是非所有權人取得物的使用價值,從物本身獲取利益或收益,但使用收益權人不能對物作最終的處分。由於他不是所有人,所以他無權象所有人那樣,決定該物的命運,從事買賣、贈與或其他轉讓行為以至將其消滅。
使用經營權不是指所有人對自己的財產所享有的使用經營權,而是指非所有人對他人的財產所享有的使用經營權。
我們把前者稱為所有權權能的使用經營權,或所有人的使用經營權。它不是獨立的權利,而只是所有權的權能之一。而後者稱為與所有權相分離的使用權,或非所有人的使用經營權,它是獨立的權利,是與所有權並行為的一種財產權利。
在現階段,我國的全民所有制帶有對生產資料的國家總體所有和企業局部所有相結合的特點,即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是國家,而企業對生產資料行使使用經營權。使用經營權與所有權的使用權能是分離的,各自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玖』 二輪承包土地使用權是如何分配的,多大歲數可以參加分地
農村土地的調整實質是對利益的調整,依照現行法律規范,除特殊情形外,原則上農村的土地是不能進行相應調整的,但現實生活的發展超出了法律的預測,法律的規定相對於現實生活來說存在一定的滯後性,應當賦予農民合理調整土地的權利,並積極構建合理的土地調整制度。
自1998左右開始的第二輪承包,至今已近10年的時間,隨著時間遷移和人口的變化,「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土地政策造成了一定的不公現象,在一些人地矛盾突出的村組,農戶具有重新調整土地的願望,出現了「增人要增地,減人要減地」的呼聲,甚至因此造成不斷上訪的情況發生。據筆者在貴州省的調查,55.8%以上的農民認為「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不好,而在其他省份如黑龍江、四川等,這一比例則更高。
矛盾的主要焦點之一是認為該政策造成土地佔有不公平的現象,如二輪承包時甲家共有夫妻、老人、兩兒6口人分到6畝地,乙家共有夫妻兩兒4口人分到4畝地,但至2007年時,甲家老人去世,兒子進城工作,現在農村人口僅有2人,但卻可耕作6畝地,人均耕作3畝;而乙家4口人因兩個兒子娶妻生子共有8個人卻仍只能耕作4畝土地,人均0.5畝,而類似情況在農村普遍存在,導致農民認為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矛盾的焦點之二在新增人口無法及時取得土地。如在1998年土地二輪承包後出生的子女,至今9歲卻仍不能得到土地,而按照30年承包期的規定他將於29歲才能得到土地,而這已早過了在農村傳統的成家立業的年紀,不符合農村實際發展的現實,作為集體經濟組織的一員他卻無法享受相應的權利,出現了所謂的「死人有地,活人無地」的情況。實踐中應承認享受了減人不減地政策利益的農戶大多數沒有意見,但也有少數認為土地過多而沒有耕作能力,而增人未增地的農戶卻大多對未來的土地發展深感憂慮,並普遍有不公平感,存在不易調和的隱性的人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