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圖書版式也受《著作權法》保護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三十一條(第三款)圖書出版者重印內、再版作品的,應當通知容著作權人,並支付報酬。國家脫銷後,圖書出版者拒絕重印、再版的,著作權人有權終止合同。
第三十五條 出版者有權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
前款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十年,截止於使用該版式設計的圖書、期刊首次出版後第十年的12月31日。
② 國內外有什麼關於臨時復制行為是什麼性質的規定
在我國,主流觀點認為,臨時復制不屬於復制權控制的行為,無須引用合理使用、強制許可等抗辯事由就可以實施而不用受到著作權人的控制。主要觀點有下兩點:
第一、臨時復制僅是一種技術現象,具有暫時性、附帶性。它不是行為主體有意識地自覺地實施的行為,它是行為主體從事復制目的以外的行為附帶產生,不是行為主體的追求目的。對此筆者有不同的看法。(1)、判斷構成復制與否的標準是有否在有形物質載體上形成穩定持久的復製件。根據國家版權局《關於製作數字化製品的著作權規定》和第二條:
將已有作品製成數字化製品,不論已有作品以何種形式表現和固定,都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一)所指的復制行為,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所稱的復制行為。
復制行為強調的是行為的結果而不行為的方式。而上述觀點之所以錯誤的原因是其強調的是方式而不是結果。(2)、根據《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五款規定:
(五)復制權是,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復制行為的構成要素強調的都是客觀外在的行為,沒有過問復制行為發生,行為主體的主觀心理狀態。事實上行為主體主觀方面的因素僅能起到讓復制行為符合合理使用的條件的作用。然而構成合理使用的行為本身就是受著作權控制的行為,只是立法者出於某些的公共利益的考慮,才將其排他在外而已。
第二、臨時復製件沒有獨立的經濟價值。它不能向通過其他公眾提供復製件方式而獲得經濟利益。對此筆者也有不同的看法。當我們在youku網觀賞電影的時候,youku的伺服器上存在著該電影的完整復製件同時在滑鼠的控制下也會另行生成一系列極其細微的完整復製件碎片,這些碎片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物理變化會依次轉變為相應的視聽圖像,一片完成轉變後即時刪除,另一片接著轉變,然後再刪除再轉變。由此可見臨時復製件雖然不具有流通性;但其具有可利用性,因為我們看電影時看到的圖像是由碎片產生的,而不是由伺服器上完整復製件產生的。假設有一種DVD光碟,它只能用來觀看一次,觀看一次後,它將播放不了。臨時復制行為相當一個人想看某電影,他買的就是這種光碟。
當然,臨時復制仍是受復制權控制的行為,並不意味著廣大網民上網沖浪,瀏覽網頁,欣賞視頻要得到相關著作權人的許可。因為根據《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過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由此可見,在這種情況下的臨時復制將構成合理使用。
第三、娛樂性使用盜版軟體將構成侵犯復制權行為
當然,臨時復制仍是由復制權控制的行為的觀點只是筆者的個人看法,在司法實踐中,根本不人會採納。但是如果被採納的話,娛樂性使用盜版軟體將構成侵犯復制權的行為,即某一網路游戲被解密後進而被上傳到某一伺服器,廣大玩家將它下載下來玩將侵犯著作權人的復制權。首先,筆者得強調:安裝軟體於系統是典型的復制行為,運行安裝於系統的軟體的行為是典型的臨時復制行為。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
軟體的合法復製品所有人享有下列權利:
(一) 根據使用的需要把該軟體裝入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內;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軟體的合法復製件所有人可以不用經過軟體著作權人的許可實施安裝軟體這個復制行為。同時軟體著作權人應該知道復製件所有人購買軟體的主要目的不是運行軟體,根據默認許可,軟體的合法復製件所有人也可以運行該軟體的權利。那盜版軟體所有人有權安裝軟體並於其計算機內運行嗎?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十七條:
為了學習和研究軟體內含的設計思想和原理,通過安裝、顯示、傳輸或者存儲軟體等方式使用軟體的,可以不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
這里的字眼是「使用軟體」,不是「合法復製件」,因此即使「使用軟體」是盜版產品,也可以「學習和研究軟體內含的設計思想和原理」為理由,擅自安裝並運行。但《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涉及到合理使用的就僅有第十七條,而娛樂很明顯不在「學習和研究軟體內含的設計思想和原理」的目的范圍。換言之,娛樂性使用盜版軟體將不構成合理使用,將構成侵犯著作權人的復制權的行為。主流觀點認為,臨時復制不是著作法意義上的復制,那麼運行軟體行為就不應該受到著作權人復制權的控制。那意味著無論出自什麼目的,實施一項不受著作權能控制的行為,都不應該受到著作權法的約束,而無論該軟體是正版抑或盜版。
國外如何尚不明確。
③ 著作權侵權 案例《 黃河母親》求答案
(1)伯爾尼公約包括五種復制方式,即立體到立體、平面到立體、立專體到平面以及平面屬到平面,無載體到有載體的復制。而我國著作權法在適用過程中並沒有這么多方式,根據目前的適用情況主要包括兩種即平面到平面以及立體到立體,但對於平面到立體以及立體到平面的復制卻一般是不加限制的。比如說著作權法第22條第10項規定對設置或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是一種合理使用。
(2)被告的行為應該屬於從立體到立體的復制以及立體到平面的復制。對於雕塑本身來說,我們只需要強調結果就行了,即立體到立體的復制。而對於宣傳畫等就是立體到平面的復制了。雖然根據著作權法第22條第10項的規定可以合理的臨摹和繪畫,但是被告的行為已經超過了臨摹和繪畫,通過復制的形式在謀取利益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
(3)對於臨時復制,也就是說緩存,現在還是一個爭議的問題。但是,我個人認為不屬於法律上的復制。因為現在的技術根本不能實現沒有緩存就在線看電影等的。對此也規定為法律上的復制,可謂是強人所難。
④ 在新技術時代,復制行為的特徵
印刷型圖書成為數字圖書的前提是要將它數字化。那麼這一過程是否構成復制?所謂數字化是把所有信息,包括數字、文字、聲音、圖形、圖像都用一連串的「1」和「0」組成的代碼來表示,並用數字電子技術進行加工處理。關於作品數字化的著作權法律性質問題,法學界曾有過爭論,有的觀點認為其屬性類似「翻譯」的演繹行為,有的觀點認為是「復制」行為,目前,觀點已基本趨同,即認為作品的數字化應是著作權中的「復制」行為。其主要依據:
(1)作品的數字化是由計算機自動完成的,這其中沒有人的創造性勞動,數字化後的作品與原作品沒有本質的區別,不是新作品。
(2)《伯爾尼公約》第九條規定的復制權完全適合數字環境,特別是使用數字形式的作品,即把受保護的作品以數字形式存儲於電子媒介中構成〈〈伯爾尼公約〉〉意義上的復制。
(3)我國《著作權法》第十條之(五)著作權包括「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多份的權利」雖未直接將數字化的內容列入,但通過「等」字,將復制權直接延伸到數字環境。
(4)我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規定:「復制,指把軟體轉載在有形物體上的行為。」 作品數字化事實上是把傳統作品的原有形式轉換成二進制數字編碼,再把二進制數字編碼固定在某個載體上,這一過程與將軟體固定在有形物體上的過程類似,由此可推出「數字化是復制行為」的結論。
??? 同時,用戶閱讀和瀏覽數字圖書時,必然要使圖書通過數字傳輸進入計算機的內存(RAM)中,但並未拷貝,這是否構成復制?即臨時復制(或稱暫時復制)是否屬於版權法中「復制」的范疇?對於這個問題,當前世界各國存在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持否定態度,而多數發達國家則持肯定態度。肯定者認為,盡管數字傳輸所導致的計算機顯示器上的顯示十分短暫,但是就在這十分短暫的時間內用戶計算機的內存已對其進行了復制,並且,一旦數字圖書存儲於內存中,就足以永久和穩定的在比瞬間更長的時間里被視覺感知、復制和傳播。但在當前的實踐中我們並不能這樣理解,即「臨時復制」不應歸屬於版權制度的「復制權」中的復制行為。這是因為:1,僅僅是保存在計算機內存中的圖書,由於計算機一旦出現故障、斷電或關機就會立刻消失,而復制則必須得到一定程度的永久性。假如說,只要計算機正常運行,存儲在內存中的圖書就可以在比瞬間更長的時間里被視覺感知、復制和傳播,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將把一面鏡子舉在一本書前也看成是復制行為?2,網路本質上是一種傳播媒體,版權人應當知道作品一旦被上網就會有人要看,而用戶使用瀏覽器瀏覽登載在網頁上的作品時,不可避免地會有作品暫時性的復製件產生,因此用戶推定版權人在將作品上網時已經漠視允許這種暫時性復制。另外,如果把該行為歸入復制行為,則會導致在網上閱讀和瀏覽圖書成為版權人的專有權,使天平向版權人一方大為傾斜,違背了版權制度的一項重要原則——利益平衡原則,不利於知識的傳播與交流。
但是館藏作品的數字化的應有不同的類型。
根據以上的分析,將作品數字化是一種復制行為,復制權是著作權人的一項專有權利,那麼在對館藏文獻數字化的過程中,一定要加以區別對待。
(1)對不享有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數字化。這類信息資源包括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還包括時事新聞、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公式等。
(2)對已超過著作權保護期限的作品數字化。〈〈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了作品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超過保護期的作品即進入公有領域,圖書館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數字轉化,但必須尊重著作權人的署名權和作品的完整權。
(3)對尚未超過著作權保護期限的作品數字化。〈〈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之(八)規定,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是合理使用。因此,圖書館為陳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對館藏享有著作權保護的作品進行數字化處理是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