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署名權和著作權的問題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署名權就是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署名權是著作權的一回部分。
著作答權,又稱為版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著作財產權是無體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慧所產生之權利,故屬智慧財產權是知識產權之一種。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在中國實行自願登記原則。
㈡ 發明人署名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署名權包含哪些內容
1、署名或不署名的決定權。因為署名權是作者對公開其作者身份與作品關系的權利,所以作者可以選擇公開其作者身份或不公開作者身份。決定公開其身份,可以署其本名或其他為公眾所知的名字;決定不公開其身分,可以署假名或不署名。不署名又叫匿名,匿名並不是作者放棄署名權或沒有署名權,匿名也是行使署名權的一種方式,或者說是作者對署名權的一種處分行為。
2、署名方式決定權。署名方式決定權即署其本名、筆名、別名或假名的選擇決定權。署名方式的選擇往往反映作者公開或隱瞞其作者身份及相應程度的選擇。署其本名或筆名,則是將其作者身份公之於眾;署其他為人較少知道或不知道的名字,則往往是部分隱瞞或完全隱瞞自己的作者身份。
3、署名排列方式決定權。署名排列方式決定權主要指在數人作品中,作者姓名如何排列,由作者協商決定。作者排名順序的不同,往往對作者的影響也很大。就一般情況而言,排名靠前的作者往往能得到人們較高的評價。如有的單位在評定職稱時,對合作作品,只承認排在首位的作者可以作為其著作成果來參評職稱。
4、署名指示權。如果作品署名發表,其他人在以後以出版、廣播或改編等各種形式公開利用時,應當說明其署名。從署名權的本質出發,在公開利用其作品時,如事先未經作者特別同意,應註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或出處。
有兩種情況:一、如果發明人只是參與發明,而不是申請人的及專利權人的,就只擁有署名權,沒有專利權。二、如果專利的發明人和申請人是同一個人的,就享有專利權
㈢ 著作權署名權包括哪些內容
著作權法規定,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作者具有表明作者身份並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署名包括署真實姓名或筆名。作者的署名權保護期限不受限制,並且不得轉讓。那麼著作權署名權包括哪些內容呢?下面八戒知識產權就帶您一起了解相關內容。著作權署名權1、署名或不署名的決定權因為署名權是作者對公開其作者身份與作品關系的權利,所以作者可以選擇公開其作者身份或不公開作者身份。決定公開其身份,可以署其本名或其他為公眾所知的名字;決定不公開其身分,可以署假名或不署名。不署名又叫匿名,匿名並不是作者放棄署名權或沒有署名權,匿名也是行使署名權的一種方式,或者說是作者對署名權的一種處分行為。2、署名方式決定權署名方式決定權即署其本名、筆名、別名或假名的選擇決定權。署名方式的選擇往往反映作者公開或隱瞞其作者身份及相應程度的選擇。署其本名或筆名,則是將其作者身份公之於眾;署其他為人較少知道或不知道的名字,則往往是部分隱瞞或完全隱瞞自己的作者身份。3、署名排列方式決定權署名排列方式決定權主要指在數人作品中,作者姓名如何排列,由作者協商決定。作者排名順序的不同,往往對作者的影響也很大。就一般情況而言,排名靠前的作者往往能得到人們較高的評價。如有的單位在評定職稱時,對合作作品,只承認排在首位的作者可以作為其著作成果來參評職稱。4、署名指示權如果作品署名發表,其他人在以後以出版、廣播或改編等各種形式公開利用時,應當說明其署名。從署名權的本質出發,在公開利用其作品時,如事先未經作者特別同意,應註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或出處。
㈣ 知識產權法和署名權
一般的引用轉載註明出處和來源即可,只是個人的簡單的復制的話一般也不會認定為侵權,首先著作權人沒有那個時間、精力去追究,另一方面也未對原作品造成大多的影響。但要是媒體的引用和轉載則可能就構成了侵權。
㈤ 專利署名權和標識權是什麼
專利署名權抄
專利發明襲人署名權即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權利。
專利標識權
專利標識是指一種帶有被設計成文字、數字或圖形等的視覺展示,以通告公眾可保護根植於產品中的發明創造的專利權的存在,幫助公眾識別該產品是否受到專利權的保護以及提醒公眾避免侵犯該專利權的整體解決方案。
專利標記權
專利標記權亦稱專利標記使用權、專利標注權。專利標記權是專利權人的權利之一,專利權人享有的自己或要求被許可人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的權利。這對宣傳企業、取信市場、制止侵權都有意義。標記權是專利權人的權利,但不是義務。對此項權利,專利權人行使還是放棄完全取決於專利權人的意願,法律並未作強制性規定。
根據《專利法》第15條規定,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至於專利標記的具體內容,我國《專利法》沒有統一規定,專利權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專利產品自行設計。專利號是專利權人申請專利時由專利行政部門確定的專利號碼,該號碼在專利權有效期內始終如一,專利權人不能改動。
㈥ 軟體著作權登記署名權是怎麼規定的呢
隨著近些年社會上有關知識產權概念的不斷普及,加之人們對知識產權的不斷關注,也更加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近些年來關於知識產權的申請及保護問題,不少人吃了很多虧,隨著國家有關知識產權法的頒布實話,知識產權所涉及的各項權利都得到了普及和完善。但是軟體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還比較薄弱,那軟體著作權登記署名權是怎麼規定的呢?軟體著作權登記署名權是怎麼規定的一、什麼是軟體作品署名權署名權,即作者表明自己是開發者身份的權利,署名權包括作者有權決定是否在自己所開發的軟體上署名,決定署名形式,諸如真名、筆名、匿名、假名等,同時也有禁止非軟體開發者在軟體上署名的。未經合作開發的人同意,將合作開發的軟體當作自己單獨開發的軟體發表僅署了自己的名字,或者將他人開發的軟體當作自己開發的軟體署名發表或者塗改他人署名,均侵犯了他人的發表權和署名權。軟體著作權人的署名權不僅體現在權利人在原作中行使也可在軟體的演繹作品中行使,例如:某軟體原用fortran語言寫成源程序,經該軟體著作權同意後他人可將該軟體源程序改用pascal語言寫成,而原軟體著作權人有權要求在新的演繹軟體上署名以表示自己是該軟體開發者的身份。如果原軟體著作權人許可對其開發的軟體進行修改,則原著作權人有權要求在修改本上標示系根據原軟體改編。二、什麼是軟體作品發表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作品的著作權人享有權利可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兩部分:1、著作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2、著作財產權包括復制權、表演權、播放權、展覽權、發行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出租權、出租權、許可使用權和轉讓權等。發表權是指將軟體公之於眾的權利,是軟體著作權人最基本和首要的。因為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是從軟體首次發表開始計算的,著作權人如果不行使發表權則其他各項權利均無從行使,這種潛在的權利也並非都是無期限永久存在的,《軟體保護條例》只規定了軟體開發者的身份權保護期不受限制,其他各項權利的保護期為軟體首次發表後的25年。《trips協議》規定除攝影作品或實用藝術作品外,如果某作品的保護期並非按自然人有生之年計算,則保護期不得少於經許可而出版之年年底起50年,如果作品自完成起50年內未被許可出版,則保護期應不少於作品完成之年年底起50年。軟體著作權人完成軟體開發後不行使發表權而將程序轉讓,出租或許可他人使用、復制、改編,又未專門指明不允許他人發表的,則視為已同意發表。雖然現在我國關於軟體知識產權的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對其他方面知識產權保護的有關內容的學習來避免一些利益的損失,尤其是對於一些以研發軟體為主要產業的公司而言,更要多了解一些軟體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比如軟體著作權登記署名權是怎麼規定的等等,以便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研究成果。
㈦ 專利的署名權是署名權利
專利發明人署名權法條: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權利。 釋義:本條是關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署名權的規定。 一、署名權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一項重要的人身權利。通過行使署名權,可以讓社會了解誰是該項發明創造的發明人、設計人,這體現了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智力勞動成果的肯定和尊重。對於職務發明創造,雖然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並不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但本法仍然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在專利文件中署名的權利,以表明其對該發明創造作出了實質性貢獻,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智力勞動的成果予以肯定,這可以激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進行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同時也是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在執行《專利法》第十六條的規定時,確定給予獎勵和給付報酬的對象的依據。 署名權是一種精神權利,屬於人身權的一種,同其他權利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徵: 1、專有性,也稱排他性,是指署名權只能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享有,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享有; 2、不可讓與性,即署名權是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本身不可分離的,與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屬的變化無關,即使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轉讓了,受讓人也不享有署名權。另一方面,署名權也是不能繼承的。 二、署名權是法律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權利,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不能以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沒有在專利文件中署名,而認為其不是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新專利法解釋:第十七條【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在專利文件中的署名權、專利權人的標記權】 第十七條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權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識。 本條規定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在專利文件中署名的權利。 發明創造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創造性勞動的成果,要鼓勵發明創造,首先應當承認它們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成果,寫明專利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並且予以公布。因此,本條賦予了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在專利文件上署名的權利。這種權利在理論上被有的學者稱為專利權的「精神權利』,或者「人身權』,。這是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創造性勞動應有的精神上的獎勵。 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署名權是一個重要問題,因此,國際上最基礎的工業產權公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簡稱巴黎公約)要求各成員國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署名權。至於如何貫徹這個規定,則是各成員國的立法許可權。在這一點上,各國的立法大致分為兩種類型。少數國家(例如美國)規定,對於任何發明,申請專利的權利都由發明人享有,而且他必須宣誓表明他相信自己是有關發明的第一個發明人。在這些國家,對職務發明申請專利的,應當由發明人將其發明轉讓給所在單位,授權以後在專利說明書上首先應當寫明發明人的姓名,然後再寫明受讓的單位或者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這樣,發明人的姓名就必然會在專利文件上出現。絕大多數國家專利法採用的是另一種作法,即規定職務發明的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所在單位。在這種情況下,專利文件上註明的申清人是發明人所在單位,因而就需要在專利文件中單設一個著錄事項,用於寫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姓名。 在我國,對於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人可以在專利文件上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至於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所在的單位享有。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由申請人寫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姓名。至於申請人應當在什麼時候寫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姓名,本條沒有規定。專利文件包括請求書和專利說明書、權利要求書等,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請求書等的格式中都有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姓名、住址兩欄。因此,在我國,在專利申請提出時就應當填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姓名、住址。如果申請提出時沒有填報,申請人應當在接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通知後在指定的期限內補正。如果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發現申請中記載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姓名或者人數不正確,可以要求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改正。 按照本條在專利文件中寫明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應當是真正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所謂真正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就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了創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都不能認為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如果申請人將不是發明人、設計人的人列為發明人、設計人,或者將真正的發明人、設計人漏列了,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可以要求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更改。如果不能達成協議,真正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按照本條規定,在專利文件上署名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權利。所以,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自願放棄這種權利,要求不在專利文件上署名的,應當予以允許。但為避免事後發生爭議,這種自願放棄應當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以書面聲明。此外,發明人、設計人與研究、設計的委託人或者所在單位簽訂的合同中有違反本條規定的,或者發明人、設計人的放棄署名權是由於對方的欺詐、脅迫所致,這些約定應當認為是無效的。
㈧ 知識產權的中是否可以只署名但不享有實質權利
您好,署名權作為著作人身權的一項權利,我國著作權法的第十條第(二)版項規定,權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署名權主體是作者,但作者不等同於創作作者的自然人。根據中國著作權法的第11條、第17條的規定,作者有三種情形:第一,創作作品的自然人;第二,被視為作者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第三,由委託合同明確約定而取得作者身份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單位。
著作權人可以將著作財產權轉讓給他人,但是著作人身權一般認為不可轉讓,因此,署名權是著作權人的固有權利。
㈨ 署名權是什麼著作權中署名權被侵犯怎麼辦
署名權是什麼?著作權中署名權被侵犯怎麼辦?署名權是著作權中的一種人身權利。署名權一樣是不可侵犯的,那要是署名權被侵犯了怎麼辦?下面,我們八戒知識產權為大家介紹關於署名權被侵犯了怎麼辦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署名權是什麼?1、作者有權決定署名的方式,可以署真名、藝名、筆名或假名,也可以不署名。當作者選定署名方式後,他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予以改變。2、出版發行他人作品必須註明作者。3、公眾在合理使用、法定許可或強制許可范圍內使用作品時,雖依法可以不事先行徵得著作權人同意,但仍要尊重作者的署名權,在使用他人作品時應註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或出處。4、禁止他人擅自在他人作品上署自己姓名發表,或者未參加創作而作者一起署名。著作權中署名權被侵犯怎麼辦?1、自行調解署名權被侵犯,被侵權人可以自行調解,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導致被侵權人名譽受損的,還可以要求侵權人通過各種合法方式回復名譽。2、到法院起訴如果侵權人不願意調解,或者調解不成功,被侵權人可以到法院起訴。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1)訴訟時效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二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2)管轄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定,侵權實施地、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的中級人民法院都可以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關於署名權是什麼?著作權中署名權被侵犯怎麼辦?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專業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能幫助您順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