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建立知識產權的什麼制度
國家建立知識產權的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根據《優化營商環內境條容例》第十五條:國家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國家持續深化商標注冊、利申請便利化改革,提高商標注冊、利申請審查效率。
(1)知識產權許可使用制度擴展閱讀:
專家認為,中國在今後制定民法典時,應將懲罰性賠償制度作為損害賠償責任的一個組成部分,並加以明確規定。在制定民事特別法律時,可以借鑒《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立法經驗,在特別法中對懲罰性賠償的適用作出明確的規定。
在民事特別法中可規定懲罰性賠償的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外,產品質量、反不正當競爭、人身權及部分合同等領域也可以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應擴大至房地產、醫療事故、共用服務事業等領域。
⑵ 知識產權法學著作權的法定許可使用制度是指什麼素
《著作權法》第22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以上規定就是著作權上的法定許可制度,即不用經過著作權人許可,也不用向其支付報酬就可以進行使用。
⑶ 什麼是專利許可使用權,什麼是專利許可合同登記制度
專利許可來使用權的叫法是源錯誤的,其正確稱謂是專利實施許可。
專利實施許可(也稱專利許可證貿易):專利技術所有人或其授權人許可他人在一定期限、一定區域、以約定方式實施其所擁有的專利,並向他人收取使用費用。
專利實施許可,分為製造許可、使用許可、銷售許可等多種方式,具有促進專利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和推廣的作用。
專利許可合同登記制度,就是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報批,時限是合同簽訂之日起3個月內。
⑷ 淺談如何建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為使各項知識產權管理落到實處,企業要用一系列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指導企業的具體知識產權管理活動,制定製度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要符合我國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則。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在本質上是我國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在企業的具體貫徹執行,因此不能與知識產權制度相違背,應嚴格遵循這些基本原則、其他行為准則和要求。
例如:我國對商業秘密保護的立法可以劃分民法保護、勞動法保護、行政法保護、刑法保護。所以企業建立內部的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必須是在這些法律框架下制定的。企業建立內部的商業秘密保護制度是一種作為的行為,主要適用民法和勞動法保護的規定。對行政法和刑法保護則主要是不作為,即企業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的商業秘密的法定義務,而從事了侵害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一般不能成為企業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制度適用的依據。
企業若使自己的創新「土製度」不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就達不到知識產權管理的目的,會失去存在的意義。
第二,要符合知識產權管理的科學規律。
作為無形資產的智力成果的知識產權有其自身的特點,其管理制度也必然要體現這種特徵。如其專有性是指排他性,不能簡單以一種道德的標准來衡量這個知識產權是不是像其他的有形財產一樣必須得到保護,而必須是經過授權的智力成果即成為知識產權後才能夠受到法律的保護,但這種權力可以讓渡給其他人。所以企業的管理制度必須是能夠促進智力成果快速知識產權化,然後很好地保護防止別人侵權,為企業提供競爭優勢並通過有效運用獲取利潤。因此,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必須充分尊重知識產權的無形性、可復制性和創造性,以及專有性、地域性、時問性的特殊規律性,才能使企業知識產權工作變無序為有序。
第三,要符合國際技術、經濟交流、合作的慣例和共同准則。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技術、經濟的交流與合作過程中更加依賴於知識產權制度,但知識產權法由各國制定,其中有許多共性的內容,如時間性、地域性、獨占性等,但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為了與國際慣例接軌,許多國家加入了世界性的知識產權組織或條約,遵守共同的原則,如國民待遇原則、優先權等。所以企業的管理制度必須符合這些國際慣例和共同准則,牙能有效地進行國際間的知識成果的引進、合作和交流。
第四,要立足於企業自身特點和知識產權管理存在的問題制定。
不同的企業因經濟實力、行業特點、產品性質、經濟性質等不同而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上具有不同的特點,所以其制度表現各有千秋是企業管理藝術性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