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現行著作權法頒布的時間是哪一年
著作是人類思維的形象化和客觀化的產物,科技不斷發展導致著作的版形式也在不斷地發權生變化,這就意味著保護著作的法律也必須增加全新的保護對象以及保護方式。為此我國的著作權法有了新規定,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學習著作權法全文最新規定有什麼?
一、著作權法全文最新規定
1、著作權賠償標准上限提高一倍
現行的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可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而此次公布的《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七十二條規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和通常的權利交易費用均難以確定,並且經著作權或者相關權登記、專有許可合同或者轉讓合同登記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對於兩次以上故意侵犯著作權或者相關權的,應當根據前兩款賠償數額的一至三倍確定賠償數額。」
Ⅱ 我國的著作權法是何時制定的
1979年開始啟動立法工作。 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5次會議通過,1991年6月1日起施行。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4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3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11年啟動 第三次修改工作,目前在按程序修改中,還未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因此,目前正在實施的是第二次修正的版本。
Ⅲ 我國的著作權法是何時制定的
1979年開始啟動立法工作。 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5次會議回通過,1991年6月答1日起施行。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4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3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11年啟動 第三次修改工作,目前在按程序修改中,還未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因此,目前正在實施的是第二次修正的版本。
Ⅳ 我國法律規定,著作權期限是作者去世後的50年,50年後即進入公有領域,任何人都可以修改,改編
答案: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可以改編,但要限定在合理范圍內,不得對原著作品進行歪曲、篡改。
我國的著作權分為「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
著作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不受期限的限制,也就是說這三項著作人身權永遠受著作權法保護,不存在保護期限屆滿的問題。
但是作者的著作財產權在進入「公有領域」後,可以免費使用。著作財產權包括復制權、發行權
、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 廣播權 、信息網路傳播權、 攝制權、改編權、 翻譯權、匯編權等。
相關規定
《著作權法》第二十條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僅供參考。
Ⅳ 我國著作權法的修改採取了什麼意見
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應當在總結近些年來我國著作權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版以解決現實問題為權基本出發點,以主動設計規則體系為基本追求,並遵循我國參加的國際公約和適當借鑒國外著作權立法經驗,同時考慮優化著作權保護體系,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調整著作權法律關系的基本法。「修改草案」體現了保護作品傳播的傾向,與當前我國鼓勵和促進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意旨一脈相承,具有重大意義,但法定許可與集體管理組織規范也引起了極大反彈。「修改草案」在作品的界定、著作許可權制等方面尚有不足,需要完善。在整合《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的過程中,也要對技術措施保護規則、數字環境下的合理使用規則等進行檢討。
發思特專利代理
Ⅵ 我國著作權法於哪一年通過了修訂後的著作權法
1990年來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源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於2010年2月26日發布,2010年4月1日生效。
望採納!
Ⅶ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從1990年9月7日開始實施的。
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進行第一次修正。
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進行第二次修正。
2012年3月31日,根據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國家版權局草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截至2012年7月31日。
2020年11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7)我國著作權第一次修改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當中的第二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
Ⅷ 關於我國著作權
這個 挺多的 首先我國是指新中國還是中國的歷史上的
如果是新中國的話
《民法通則》在1986年(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一次有著作權的保護
《著作權法》是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的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Ⅸ 我國著作權法修改釆取了單獨規定作者對於作品的網路傳播權的意見這話對嗎
實來際上,之所以出現「網路著自作權」這個概念,是因為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作品的復制、傳播等方式發生了改變,為更好地保護權利人的權利,各國將傳統著作權的相關規則延伸到網路環境下,比如說「復制權」,傳統的復制權僅控制印刷、復印等方式的復制行為,但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出現,使得數字化的復制方式也成了「復制權」控制的方式。
再比如說「信息網路傳播權」,在計算機網路技術出現以前,權利人並不享有這項權利,但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權利人的作品可以以數字化形式上傳到互聯網上去,這樣就使得他人能夠在其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權利人該作品,這樣就達到了傳統意義上出版發行一樣的結果,即廣泛傳播開去。為此,各國法律都規定,為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這種行為應當得到法律的規制,因此我國《著作權法》就特別賦予了權利人「信息網路傳播權」。
Ⅹ 我國的著作權法是從哪年開始實施的
1990年
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5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10月回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答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4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3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