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所獲知識產權情況

所獲知識產權情況

發布時間:2021-09-27 23:59:26

『壹』 蘇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里,知識產權獲得情況及其對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的支持作用從哪些方面闡述

蘇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里,知識產權獲得情況及其對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的支持作用從哪些方面闡述?
(1)簡單列示一下產品獲得的主要產權情況,如知識產權的名稱、授權號等;
(2)知識產權對產品(服務)所起到的技術支持作用,可從知識產權的具體某項技術運用到了產品的技術工藝、裝置設備中,使產品產生了哪些好的效果(或提高了主營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等等),是主營產品的核心技術之一(或是主要生產設備、裝置、輔助工具等)。

『貳』 柳林的所獲知識產權情況

編號所獲知識產權登記號1一種海島測繪無人機智能感應氣壓漂浮系統[P]中國專利, 2011-5-4.2一種開放式智能地球系統架構及實現方法[P].CN 101894356 A3一種基於線陣CCD的激光投線儀數字化檢測裝置[P中國專利, 2010-11-17.4基於線陣CCD的激光投線儀數字化檢測裝置[P]中國專利, 2011-11-30.(發明專利)5全運會位置服務平台2011SR026685,6道路交通噪音實時預測與防治系統2011SR0267557 濟南市信息服務系統2011SR0779848青島開發區緊急事故處理系統2011SR0780599上海移動空間信息服務系統2011SR07805710世博會地理信息系統2011SR07831211黃島區公眾參與系統2011SR08969912抗震救災應急和管理系統ERAEMS2011SR08969313空間分析輔助教學系統2011SR08974814武漢房屋出租信息系統2011SR08974915基於三維可視化的移動導航和監控系統2011SR09297616GIS教學資源軟體2011SR09297617防洪預警教學演示系統2012SR12239318海洋數據管理和發布系統2012SR12234119地下管線綜合管理GPS模擬系統2012SR12236720基於PDA或智能手機的管線移動巡檢系統2012SR12236121基於SuperMap平台的森林防火信息系統2012SR12239522青島市毒氣泄露擴散模擬與應急系統2012SR11702823青島市旅遊信息服務系統2012SR116561

『叄』 企業所獲專利情況中的"專利"是什麼意思

專利的含義

從字面上講,「專利」即是指專有的利益。
專利(patent)一詞來源於拉丁語Litterae patentes,意為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是中世紀的君主用來頒布某種特權的證明,後來指英國國王親自簽署的獨占權利證書。英語「Patent」一詞包括了「壟斷」和「公開」兩個方面的意思,與現代法律意義上的專利基本特徵是吻合的。
在我國,專利的含義有兩種:
1、口語中的使用,僅僅指的是獨占。例如「這不是你的專利」;
2、知識產權中的三重意思,比較容易混淆。
第一:專利權的簡稱,指專利權人對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即國家依法在一定時期內授予發明創造者或者其權利繼受者獨占使用其發明創造的權利,這里強調的是權利。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這種權利具有獨占的排他性。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授權或許可。
第二:指受到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即專利技術,是受國家認可並在公開的基礎上進行法律保護的專有技術。「專利」在這里具體指的是技術方法——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技術或者方案。(所謂專有技術,是享有專有權的技術,這是更大的概念,包括專利技術和技術秘密。某些不屬於專利和技術秘密的專業技術,只有在某些技術服務合同中才有意義。)專利是受法律規范保護的發明創造,它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審批機關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該國內規定的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並需要定時繳納年費來維持這種國家的保護狀態。
第三:指專利局頒發的確認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的專利證書或指記載發明創造內容的專利文獻,指的是具體的物質文件。
這里,專利前兩個意思雖然意義不同,但都是無形的,第三個意思才是指有形的物質。「專利」這個詞語可以僅僅指其中一個意思,或者包含兩個以上的意思,具體情況必須聯繫上下文來看。對「專利」這一概念,生活中人們一般籠統地認為:它是由專利機構依據發明申請所頒發的一種文件,由這種文件敘述發明的內容,並且產生一種法律狀態,即該獲得專利的發明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得到專利所有人的許可才能利用(包括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等)。
由於專利涉及到赤裸裸的利益,世界各國專利相關的知識、法律和規定相當地多而且細致甚至於各不相同,要了解各個細節可通過查詢相關具體法律、條文或者國際條約,另外請見參考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專利的兩個最基本的特徵就是「獨占」與「公開」,以「公開」換取「獨占」是專利制度最基本的核心,這分別代表了權利與義務的兩面。「獨占」是指法律授予技術發明人在一段時間內享有排他性的獨占權利;「公開」是指技術發明人作為對法律授予其獨占權的回報而將其技術公之於眾,使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正常渠道獲得有關專利信息。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的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全世界每年90%—95%的發明創造成果都可以在專利文獻中查到,其中約有70%的發明成果從未在其他非專利文獻上發表過,科研工作中經常查閱專利文獻,不僅可以提高科研項目的研究起點和水平,而且還可以節約60%左右的研究時間和40%左右的研究經費。

我國專利的種類

1、發明專利 我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一款對發明的定義是:「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所謂產品是指工業上能夠製造的各種新製品,包括有一定形狀和結構的固體、液體、氣體之類的物品。所謂方法是指對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各種產品的方法。發明專利並不要求它是經過實踐證明可以直接應用於工業生產的技術成果,它可以是一項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或是一種構思,具有在工業上應用的可能性,但這也不能將這種技術方案或構思與單純地提出課題、設想相混同,因單純地課題、設想不具備工業上應用地可能性。
2、實用新型專利
我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對實用新型的定義是:「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同發明一樣,實用新型保護的也是一個技術方案。但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范圍較笮,它只保護有一定形狀或結構的新產品,不保護方法以及沒有固定形狀的物質。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注重實用性,其技術水平較發明而言,要低一些,多數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都是比較簡單的、改進性的技術發明,可以稱為"小發明"。
3、外觀設計專利
我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對外觀設計的定義是:「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
外觀設計與發明、實用新型有著明顯的區別,外觀設計注重的是設計人對一項產品的外觀所作出的富於藝術性、具有美感的創造,但這種具有藝術性的創造,不是單純的工藝品,它必須具有能夠為產業上所應用的實用性。外觀設計專利實質上是保護美術思想的,而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是技術思想;雖然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與產品的形狀有關,但兩者的目的卻不相同,前者的目的在於使產品形狀產生美感,而後者的目的在於使具有形態的產品能夠解決某一技術問題。例如一把雨傘,若它的形狀、圖案、色彩相當美觀,那麼應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如果雨傘的傘柄、傘骨、傘頭結構設計精簡合理,可以節省材料又有耐用的功能,那麼應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的特點
專利屬於知識產權的一部分,是一種無形的財產,具有與其他財產不同的特點。
(1)排他性。它是指同一發明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其他任何人未經許可都不能對其進行製造、使用和銷售等,否則屬於侵權行為。專利實際上並不具有嚴格的獨占性。
(2)區域性。區域性是指專利權是一種有區域范圍限制的權利,它只有在法律管轄區域內有效。除了在有些情況下,依據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以及個別國家承認另一國批準的專利權有效以外,技術發明在哪個國家申請專利,就由哪個國家授予專利權,而且只在專利授予國的范圍內有效,而對其他國家則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其他國家不承擔任何保護義務。但是,同一發明可以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申請專利,獲得批准後其發明便可以在所有申請國獲得法律保護。
(3)時間性。時間性是指專利只有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才有效。專利權的有效保護期限結束以後,專利權人所享有的專利權便自動喪失,一般不能續展。發明便隨著保護期限的結束而成為社會公有的財富,其他人便可以自由地使用該發明來創造產品。專利受法律保護的期限的長短由有關國家的專利法或有關國際公約規定。目前世界各國的專利法對專利的保護期限規定不一。(知識產權協定)第三十三條規定專利「保護的有效期應不少於自提交申請之日起的第二十年年終」。
(4)實施性。除美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外,絕大多數國家都要求專利權人必須在一定期限內,在給予保護的國家內實施其專利權,即利用專利技術製造產品或轉讓其專利。
專利實際上就是個人或企業與國家簽訂的一個特殊的合同,個人和企業的代價是公開技術,國家的代價是允許一定時間的壟斷經營權利。

『肆』 如何在網上查詢企業獲得了那些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涉及專利、商標、商業秘密等很多領域
針對企內業,你可以登錄國家知識產容權局,查詢其申請的專利情況(這個可以通過企業名稱查詢其名下申請的專利)
登錄商標查詢網,查詢其是否擁有相關商標權(這個無法通過企業名稱進行查詢)

『伍』 項目知識產權狀況描述怎麼填

商標,專利,還是版權!分為受理,實審,授權,公告,發證書!你可以做一參考!

『陸』 關鍵技術及創新點,獲自主知識產權情況,成果應用和產業化情況怎麼寫

核心知識產權就是指公司獲取的軟體著作權、專利等知識產權。要有國家版權局、專利局的授權文書。
而且,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如果僅僅是獲取專利的受理通知書、著作權受理通知書是不屬於「核心知識產權」的。

『柒』 基金裡面知識產權狀況分析怎麼寫

知識產權刑法保護初探摘要21世紀,人類進入了知識與信息主導的時代,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受到法學界的關注,已有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難以應對不斷升級的犯罪新形式、新問題,本文即對已有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狀況進行簡析,並結合現實情況,表明觀點,以期得出有益之建議。關鍵詞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立法完善「知識產權」一詞源於18世紀的德國,20世紀後成為廣泛使用的法律概念之一。在知識經濟大背景下,知識產權已然成為衡量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因而,知識產權保護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特別是對其進行刑法保護有著特殊的意義,從國際趨勢來看,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越來越成為不可忽視的話題。一、必要性探討知識產權作為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結合,因其特殊的存在形態,極易復制或非法使用,侵權結果易達成且成本低廉①,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侵權行為呈增加趨勢;知識產權雖是一種私權,但當侵權達到一定程度時,結果可能關涉集體甚至國家的、社會的利益,刑法自始具有強烈的社會保護功能,對犯罪的懲治有不可替代的效能,為了達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刑法的介入則成為必然。②二、我國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進程與現狀我國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經歷了以下過程:1.1979年《刑法》在知識產權犯罪方面保護范圍僅限於「工商企業假冒他人注冊商標」。2.1985年4月《專利法》第36條規定了對「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3.1993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4.最高人民法院在1994年規定對非法竊取重要技術秘密的行為以盜竊罪追究。5.1994年7月5日全國人大在《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中列舉了侵犯著作權的刑事責任;6.1997年新《刑法》將「侵犯知識產權罪」單列一節,規定了對「假冒專利」行為、「擅自製造注冊商標、情節嚴重」行為、「以營利為目的嚴重侵犯著作權」和「銷售侵權復製品」行為和「侵犯商業秘密」行為處以最高「七年」並可「單處或並處罰金」的刑事處罰③。7.2004年兩高聯合公布《關於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已有法律中相關詞語的具體涵義、涉及范圍作了規定,並對數罪並罰和共犯的情形進行了規定,極大增強了已有法律的可操作性,使我國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法律體系的完善化推進一步。三、我國知識產權刑法保護不利的宏觀分析總體,我國對知識產權刑法保護尚處不發達階段,其中存在一些阻礙保護力度及實現程度的問題,宏觀上講:(一)強保護與弱保護的決擇一般,發達國家為了通過「合法壟斷權」獲得最大利潤對知識產權實行「強保護」,發展中國家為了促進民族產業的發展,擺脫國際貿易中對發達國家的技術依賴,普遍主張「弱保護」④。而我國政府至今沒有一以貫之的態度來支撐知識產權刑法保護法律體系的構建,直接影響了相關制度建設與執行力度的穩定性。(二)知識產權刑法保護中的行政權立場知識產權保護呼籲良好的法治環境,行政權力的正確行使為題中之義,應起到推進作用,而不可基於利益或所謂「效率」,動輒以罰款或強制調解解決,使案件根本無法進入司法程序,這種行政態度直接導致地方保護主義等束縛。(三)「入罪」標准過高刑法典中對於知識產權犯罪定罪標准過高,並且存在大量「應知」「明知」「嚴重」等模糊性規定,實踐中難以操作和舉證,這樣規定符合刑法自身的謙抑性要求,卻忽視了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迫切性與全面性。四、微觀探究與建議以下我們將從微觀方面,對我國相關法律具體規定加以分析,並適時提出相關建議:(一)在侵犯知識產權罪的構成中新《刑法》218條規定侵犯著作權罪須「以營利為目的」,但現實中很多侵權行為僅僅為了增加知名度或進行職務評級等,且是否以營利為目的,並不直接關涉其社會危害性,我國對此要件限定的必要性值得商榷。(二)法律法規建設方面:著作權方面:我國對於數字化的新的著作權形式尚無具體法律法規予以保護,有必要加速對此的立法研究;此外,對於著作人身權,我國僅有第217條「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簡單規定,顯然應在今後加強規定和保護。專利權方面:新《刑法》僅在216條規定對「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給以處罰,兩高《解釋》中雖列舉了四項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行為,這種列舉有必要在以後的立法中加以擴充。商業秘密方面:新《刑法》219條中「明知」「應知」概念過於模糊,直接導致商業秘密權利人舉證困難,勝訴率低,甚至由於無法取證而被拒之於刑法保護之外。(三)網路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網路訊息的新時代,互聯網極大豐富和促進了交流與溝通,但是由於其無形性與虛擬性⑤,盜版、走私知識產權成果等犯罪形式,使人們防不勝防,單純的民事、行政手段已不適宜,網路時代知產權呼籲刑法的保護。(四)刑罰方式改革方面我國現行刑法典對於知識產權犯罪規定了自由刑與罰金制,並以自由刑為主。從世界范圍來看,以罰金刑為代表的財產類刑罰作為應對知識產權犯罪已被普遍應用,而且施之以資格的剝奪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我國不僅需要強化刑罰關於財產刑的適用力度,且不妨引入資格刑,徹底剝奪其再犯的機會,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五、結語隨著知識產權犯罪手法的日益升級、影響日益加劇,民事、行政的手段固然不可或缺,但一如某德國學者的觀點:刑法的防線作用日益顯現出其強有力性,我國經濟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大背景下正在進行跨階式發展,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體系的完善與發展已經成為焦點,兩者需要相互推進,共同解決前進中的各種問題。

『捌』 蘇文斌的主要學術、管理成就及獲得知識產權情況

參加的「內蒙古半乾旱區甜菜需水規律及灌溉制度的研究」,該成果屬甜菜灌溉方面的重大成果,較系統的研究內蒙古半乾旱區甜菜需水規律及灌溉制度,其中甜菜節水灌溉動力學模型屬國內首創,該項目榮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參加國家和自治區的科學研究和新技術推廣多項,對我區甜菜生產起到推動作用,現任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內蒙古燕麥產業協會付會長。
作為研究所主要負責人,我所在「九五」期間和「十五」所爭取到重大投資項目「國家糖料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建設項目;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育草基金項目《飼料甜菜原種基地建設項目》建設項目,主持和參加自治區重點攻關項目國家攻關、農業部豐收計劃多項;在甜菜抗病育種方面通過十幾年的攻關研究有了突破性進展,選育出新品種「內抗甜201」,將為我區甜菜生產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多次榮獲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先進工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
主要科研經歷及獲獎情況:1987年7月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農學專業,同年分配內蒙古農牧科學院甜菜研究所工作,一直從事甜菜栽培生理的研究和技術推廣,1996年4月任副所長並主持全所工作,1998年任所長。2000年9月入選內蒙古自治區「321」人才庫。主持、參加國家和自治區的科學研究和新技術推廣多項,榮獲農業部和自治區科技進步獎和豐收獎多項。現任甜菜產業技術體系平作栽培崗位專家,栽培與土肥功能研究室主任。
1.參加的「內蒙古半乾旱甜菜需水規律和灌溉制度的研究」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的農業部1996~1997年豐收計劃「甜菜新良種及配套增產技術」項目榮獲自治區豐收計劃三等獎。
2.參加的農業部1997~1998年豐收計劃「糖料作物新良種及配套增產技術項目」榮獲農業部豐收計劃三等獎。
3.參加的農業部1999~2000年豐收計劃「甜菜新良種及配套增產技術」項目榮獲農業部豐收計劃二等獎。
5.2001~2002年參加「內蒙古高寒旱作區甜菜高產高糖綜合栽培技術」自治區豐收計劃項目。該項目榮獲自治區農牧業豐收計劃一等獎。
6.2001~2002年參加「內蒙古包頭產業化示範區甜菜豐產高糖綜合配套技術」項目,該項目獲農業部豐收計劃二等獎。
7.主持和完成的「甜菜紙筒育苗移栽技術專題片」獲自治區科技情報成果二等獎。
8.參加的「飼料甜菜新品種選育及利用研究」定題服務榮獲自治區科技情報成果二等。

『玖』 知識產權狀況怎麼寫

知識產權刑法保護初探
摘要21世紀,人類進入了知識與信息主導的時代,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受到法學界的關注,已有的知識產權法律保
護體系難以應對不斷升級的犯罪新形式、新問題,本文即對已有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狀況進行簡析,並結合現實情況,表明
觀點,以期得出有益之建議。
關鍵詞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立法完善
「知識產權」一詞源於18世紀的德國,20世紀後成為廣泛使
用的法律概念之一。在知識經濟大背景下,知識產權已然成為衡量
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因而,知識產權保護在全球范圍內得到
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特別是對其進行刑法保護有著特殊的意義,從
國際趨勢來看,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越來越成為不可忽視的話題。
一、必要性探討
知識產權作為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結合,因其特殊的存在形態,
極易復制或非法使用,侵權結果易達成且成本低廉①,隨著社會的發
展,這種侵權行為呈增加趨勢;知識產權雖是一種私權,但當侵權達
到一定程度時,結果可能關涉集體甚至國家的、社會的利益,刑法自
始具有強烈的社會保護功能,對犯罪的懲治有不可替代的效能,為
了達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刑法的介入則成為必然。②
二、我國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進程與現狀
我國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經歷了以下過程:
1.1979年《刑法》在知識產權犯罪方面保護范圍僅限於「工商
企業假冒他人注冊商標」。
2.1985年4月《專利法》第36條規定了對「假冒他人專利情
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3.1993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懲治假冒注冊商
標犯罪的補充規定》;
4.最高人民法院在1994年規定對非法竊取重要技術秘密的行
為以盜竊罪追究。
5.1994年7月5日全國人大在《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
的決定》中列舉了侵犯著作權的刑事責任;
6.1997年新《刑法》將「侵犯知識產權罪」單列一節,規定了對
「假冒專利」行為、「擅自製造注冊商標、情節嚴重」行為、「以營利
為目的嚴重侵犯著作權」和「銷售侵權復製品」行為和「侵犯商業
秘密」行為處以最高「七年」並可「單處或並處罰金」的刑事處罰③。
7.2004年兩高聯合公布《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
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已有法律中相關詞語的具體涵
義、涉及范圍作了規定,並對數罪並罰和共犯的情形進行了規定,極
大增強了已有法律的可操作性,使我國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法律體
系的完善化推進一步。
三、我國知識產權刑法保護不利的宏觀分析
總體,我國對知識產權刑法保護尚處不發達階段,其中存在一
些阻礙保護力度及實現程度的問題,宏觀上講:
(一)強保護與弱保護的決擇
一般,發達國家為了通過「合法壟斷權」獲得最大利潤對知識
產權實行「強保護」,發展中國家為了促進民族產業的發展,擺脫國
際貿易中對發達國家的技術依賴,普遍主張「弱保護」④。而我國政
府至今沒有一以貫之的態度來支撐知識產權刑法保護法律體系的
構建,直接影響了相關制度建設與執行力度的穩定性。
(二)知識產權刑法保護中的行政權立場
知識產權保護呼籲良好的法治環境,行政權力的正確行使為題
中之義,應起到推進作用,而不可基於利益或所謂「效率」,動輒以
罰款或強制調解解決,使案件根本無法進入司法程序,這種行政態
度直接導致地方保護主義等束縛。
(三)「入罪」標准過高
刑法典中對於知識產權犯罪定罪標准過高,並且存在大量「應
知」「明知」「嚴重」等模糊性規定,實踐中難以操作和舉證,這樣
規定符合刑法自身的謙抑性要求,卻忽視了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迫
切性與全面性。
四、微觀探究與建議
以下我們將從微觀方面,對我國相關法律具體規定加以分析,
並適時提出相關建議:
(一)在侵犯知識產權罪的構成中
新《刑法》218條規定侵犯著作權罪須「以營利為目的」,但現
實中很多侵權行為僅僅為了增加知名度或進行職務評級等,且是否
以營利為目的,並不直接關涉其社會危害性,我國對此要件限定的
必要性值得商榷。
(二)法律法規建設方面:
著作權方面:我國對於數字化的新的著作權形式尚無具體法律
法規予以保護,有必要加速對此的立法研究;此外,對於著作人身
權,我國僅有第217條「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簡
單規定,顯然應在今後加強規定和保護。
專利權方面:新《刑法》僅在216條規定對「假冒他人專利,情
節嚴重的」給以處罰,兩高《解釋》中雖列舉了四項假冒他人專利
情節嚴重的行為,這種列舉有必要在以後的立法中加以擴充。
商業秘密方面:新《刑法》219條中「明知」「應知」概念過於
模糊,直接導致商業秘密權利人舉證困難,勝訴率低,甚至由於無法
取證而被拒之於刑法保護之外。
(三)網路知識產權保護方面
網路訊息的新時代,互聯網極大豐富和促進了交流與溝通,但
是由於其無形性與虛擬性⑤,盜版、走私知識產權成果等犯罪形式,
使人們防不勝防,單純的民事、行政手段已不適宜,網路時代知產權
呼籲刑法的保護。
(四)刑罰方式改革方面
我國現行刑法典對於知識產權犯罪規定了自由刑與罰金制,並
以自由刑為主。從世界范圍來看,以罰金刑為代表的財產類刑罰作為
應對知識產權犯罪已被普遍應用,而且施之以資格的剝奪也被越來
越多的國家認可,我國不僅需要強化刑罰關於財產刑的適用力度,且
不妨引入資格刑,徹底剝奪其再犯的機會,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五、結語
隨著知識產權犯罪手法的日益升級、影響日益加劇,民事、行政
的手段固然不可或缺,但一如某德國學者的觀點:刑法的防線作用
日益顯現出其強有力性,我國經濟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大背
景下正在進行跨階式發展,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體系的完善與發展
已經成為焦點,兩者需要相互推進,共同解決前進中的各種問題。

閱讀全文

與所獲知識產權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