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財稅[2012]6號文件:自然資源使用權轉讓徵收營業稅。探礦權、采礦權、海域使用使用權是否徵收契稅、印花稅
探礦權、采礦權、海域使用轉讓時簽訂的轉讓協議需徵收印花稅。而契稅是針對不動產轉讓時徵收的稅種,不在上述使用權轉讓范圍內。
㈡ 土地使用權和海域使用權被查封了,還可以經營嗎
已經查封,不能使用。因為一旦因為使用造成損失的話,查封的意義就不大了。
㈢ 海域使用權出讓 失業漁民補償金是否計入成本嗎
已經繳納了補償金應該是簽訂了勞動合同,那麼補償金應該計入成本的!
㈣ 海域使用權轉讓的具體辦法由哪個部門規定
海域使用權的轉讓主要依據《海域使用權管理規定》,由國家海洋局印發,共8章55條,於2007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具體轉讓細節根據各省市海洋管理部門出台的海域使用權轉讓出租相關辦法來實施。
㈤ 法院能否拍賣被執行人的海域使用權
法院可以拍賣被執行人的海域使用權。
海域使用權屬於財產性權利,專法院通過拍賣屬可以實現申請執行人的債權。
現實中的海域使用權使用期有一年期和多年期,如果被執行人的海域使用權是一年期的,那麼以拍賣實現債權的可能性不大。
可以拍賣的財產還包括:
收入、存款、現金、有價證券;
土地使用權、房屋等不動產;
交通運輸工具、機器設備、產品、原材料等動產;
債權、股權、投資權益、基金、知識產權等財產性權利;
其他類財產。
㈥ 自然人申請海域使用權應滿足什麼條件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維護海域使用秩序,保障海域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簡稱《海域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海域使用權的申請審批、招標、拍賣、轉讓、出租和抵押,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使用海域應當依法進行海域使用論證。
第四條國務院或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的建設項目涉及海域使用的,應當由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就其使用海域的事項在項目審批、核准前預先進行審核(以下簡稱用海預審)。
地方人民政府或其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的建設項目涉及海域使用的,應當由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就其使用海域的事項在項目審批、核准前預先進行審核。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海域使用申請的受理、審查、審核和報批。
有審批權人民政府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海域使用權的招標拍賣。
批准用海人民政府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海域使用權轉讓、出租和抵押的監督管理。
第二章 海域使用論證
第六條使用海域應當依法進行海域使用論證。
市、縣兩級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選劃的養殖區進行整體海域使用論證。單位和個人申請養殖用海時不再進行海域使用論證。但圍海養殖、建設人工漁礁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人民政府審批的養殖用海項目等除外。
第七條通過申請審批方式取得海域使用權的,申請人委託有資質的單位開展海域使用論證。
通過招標、拍賣方式取得海域使用權的,組織招標、拍賣的單位委託有資質的單位開展海域使用論證。
第八條海域使用論證資質單位應當在資質等級許可范圍內承擔論證項目,並對論證結果負責。海域使用論證資質單位的技術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須持證上崗。
海域使用論證資質管理規定和資質分級標准由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九條海域使用論證應當客觀、科學、公正,並符合國家有關規范和標准。
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應當符合海域使用論證報告編寫大綱要求。
第十條有審批權人民政府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組織專家對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進行評審。評審通過的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有效期三年。
海域使用論證評審專家庫管理辦法由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三章 用海預審
第十一條國務院或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的建設項目需要使用海域的,申請人應當在項目審批、核准前向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海域使用申請,取得用海預審意見。
地方人民政府或其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的建設項目
㈦ 海域使用權繼期登記審批表批準是受法律保護嗎
《海域使用權登記辦法》是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規范海域使用權登記工作,完善海域使用權登記制度,維護國家海域所有權和海域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
㈧ 海域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歸什麼法院管
和海域有關民事糾紛歸海事法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