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集體土地租賃30年合法嗎
土地租賃的兩種方式隨著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國土地租賃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方式:
一是國有土地租賃;
二是土地使用權出租。國有土地租賃和土地使用權出租都是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方式。
在土地管理法規中,國有土地租賃的概念在1998年2月17日發布的《國有企業改革中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規定》(原國家土地管理局第8號令)首次被提出並予以界定的,而且被規定為國家處置土地資產的方式。
1998年12月24日頒布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已經將國有土地租賃明確規定為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一種方式。
(1)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主體擴展閱讀:
承租土地使用權的抵押。從《意見》第六條的規定可以看出:
第一,單獨的承租土地使用權可設定抵押權,即地上沒有建築物或構築物的承租土地使用權可設定抵押權。
第二,地上房屋等建築物、構築物依法抵押的,承租土地使用權可隨之抵押。抵押權實現時土地租賃合同同時轉讓。
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出租。《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劃撥土地使用權,除本條例規定的情況外,不得轉讓、出租、抵押。"
第四十五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其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貳』 集體土地租賃
(1)與有關土地管理部門簽訂租賃合同,就租賃地塊狀況、規劃用地性質、租賃年限專、租金屬及支付等事項做出明確約定;(2)在租賃合同簽署後,由承租人按規定向房地產登記機構辦理租賃土地使用權登記手續;(3)租賃土地使用權經登記後,承租人可以拿到有關部門頒發的註明「土地租賃」的房地產權證書。土地租賃年限屆滿後,租賃土地使用權終止。
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租用土地應當嚴格依照上述程序辦理手續,否則承租權不受法律保護。
『叄』 集體所有制土地可以租賃嗎
可以租賃。
土地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土地公有制。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先後通過開展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運動,廢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起了農村土地的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現行《土地管理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在我國,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除國家徵收外,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不得用於經營性房地產開發,也不得轉讓、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所以,集體土地使用權進行轉讓,首先要轉換為國有土地,即農用地轉為國有建設用地,才能進行轉讓。要到當地縣級以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去申請農用地轉用,辦理相關手續。需要注意的是,農用地轉用有批准許可權的只有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兩個層次,要逐級申請。2004年《土地管理法》修訂後,明確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對農村集體土地,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正常情況下都是徵收,一般不適用徵用。
『肆』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主體是什麼
所有權主體就是農民集體,具體說來,可能屬於村農民集體、村內某農民集體、鄉鎮農民集體三者之一,這個要根據該集體土地實際情況來看
至於村委會,則是依法代表村農民集體,在一定范圍內具體負責管理集體土地的組織。
國土資源部根據物權法制定了《土地登記辦法》,集體土地可以依照該辦法進行所有權登記,登記之後,根據物權法以登記為准,該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上會顯示的所有權主體即權利人
如還有疑惑,可進一步咨詢
憲法 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土地管理法 第十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第五條第三款 村民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管理本村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物權法 第五十九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屬於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 第六十條 對於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依照下列規定行使所有權:
(一)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二)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三)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伍』 集體土地使用權主體在哪部法中提到了
《民法通則》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這一規定沒有明確指出所有權主體,導致集體、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對土地的權屬顯示不清。我國學者一直以來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觀點。總的來看,無論何種觀點均有其缺陷性。近年來,在物權法、民法典的創制過程中,就體現二種觀點。
(1)一種觀點認為:集體土地屬於該集體全體成員共同所有。《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對集體土地所有權歸屬明確規定「屬於全體居民共同所有」
(2)另一種觀點認為:集體土地由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行使所有權。
《中國民法典(草案)》的物權法編第六章第五十八條的規定「農村集體土地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行使所有權。」
『陸』 集體土地使用證和租賃問題
由於集體土地是不能用作流轉用途,也不能用作工業用途(除非土地使專用者上明確),否屬則上面建的廠房都屬於違法建築,拆遷的時候別想得到賠償,打官司准輸。而且,就算你建起的廠房,由於不能取得房產證,所以廠房的產權無法明確,你的財產就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所以,在租地前還是三思。
『柒』 村民組能出租集體土地使用權嗎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國家允許農村土地合法流轉,但是有相關的流轉原則、流轉范圍等規版范。權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條規定:「擅自將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該條款對違反《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應如何處理作出了明確規定。村民組的群眾如果認為某村民組與第三方所簽訂的土地租賃合同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可以提請村民組所在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門裁決。
『捌』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主體由哪些!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主體應該有:鄉、鎮、村、村民小組
縱橫法律網-上海市天域律師事務所-李玉珠律師
『玖』 怎樣明確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代表
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受本農民集體成員的委託行使所有權;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沒有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的,鄉(鎮)集體土地所有權由鄉(鎮)政府代管。在辦理土地確權登記手續時,由農民集體所有權主體代表申請辦理。集體經濟組織的具體要求和形式,可以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有關規定和實際情況依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