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知識產權是什麼公司收到網路知識產權續費通知
都是騙子,國家根本沒有互聯網品牌這種東西,唯一合法且受保護的品牌保護只有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注冊的商標。只要注冊了商標,無論線上和線下都受到法律的保護。
『貳』 廣東互易網路知識產權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環球互易是一家為海內外企業、機構等客戶提供網上網下知識產權保護服專務的公司,提供屬給世界各國已有品牌商標或想創造品牌商標的人、企業,機構注冊與使用的國際通用頂級域名。
法定代表人:黃雄偉
成立時間:2007-08-31
工商注冊號:11010801045606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路18號1幢7層716
『叄』 網路知識產權的產權保護
「創意經濟將成為21世紀的黃金產業,政策制定者應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尤其是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英國創意產業之父、創意集團和創意商學院的主席約翰·霍金斯在2005上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說。
在網路環境下,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而新的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系統還很不完善,法律確認,保護的范圍等還有爭議,取證難等問題,也是受網路技術制約的,以及實現社會與網路社會道德規范的矛盾與沖突,導致了網路共建整體行為的失范,使不少現實社會中遵紀守法的網民成為網上目無法紀的匿名侵權人。
首先,網路時代的到來使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網路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傳統知識產權的無形性,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等特點,但在網路環境中基本已經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網路環境下的作品數字化,公開公共化,無國界化等新的特徵。傳播形式發生很大變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網上被公開,其傳播,下載,復制等一系列的行為就很難被權利人所掌握,即使發生侵權,也很難向法院舉證。網路傳輸的普及和應用,為權利人實現自己的權利帶來了困難。權利人無法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誰使用了,如果使用了,使用了多少次,很難主張自己的權利。
其次,隨著網路的迅猛發展,大量的作品正在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快地從傳統形式(主要是紙介的形式,還包括錄音、錄像等形式)轉換為網路形式,並上網傳播,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作品的權利人以及傳統形式的鄰接權人與網路形式的傳播者之間的權利沖突乃至糾紛。但是我國目前的網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尚未完善,雖然已經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網民的行為,但由於法律的滯後性和保守性,立法還遠遠不能適應網路技術的發展速度。網路侵權行為具有涉及地域廣,證據易刪除、難保留,侵權數量大、隱蔽性強等諸多特點,這些問題的解決都依賴於網路技術的發展。而且對於網路技術的立法,還面臨著確認難,取證難,侵權責任分擔復雜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難題。
再次,人們在傳統的社會現實與網路社會中的道德觀念存在很大差異。傳統的社會,依靠法律法規,社會道德以及社會輿論等的監督,以及周圍人們的提醒或者注視下,傳統的法律和道德都會相對很好的被維護。而網路社會是一個相對非常自由的空間,既沒有中心,也沒有明確的國界和地區的界限,人們受到的時間空間的束縛大大縮小。每個人上傳到網上的信息都是以文字,圖片,聲音等顯示出來,沒有真實的署名,因此很難對網民的身份加以確認,所以任何人通過匿名的方式,都可以逃過道德,輿論的監督,從而是網路的監管很難得到切實的落實。
也正是由於網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不完善,網路道德與社會道德的矛盾沖突,使得網路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大量發生。北京市一中院是全國法院系統受理網路知識產權糾紛案件比較多的法院之一,1999年,北京一中院受理了此類案件12件,而2006年上升到了95件。該院提供給記者的資料還顯示,隨著網路糾紛案件數量的不斷遞增,案件類型也在不斷變化。①
國家版權局2007年1號公告,向社會發布了《要求刪除或斷開鏈接侵權網路內容的通知》及《要求恢復被刪除或斷開鏈接的網路內容的說明》的示範格式。此舉是國家版權局根據《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14條、第16條的規定,逐步細化「書面通知」 和「書面說明」 的內容,經過深入研究和廣泛徵求意見後制訂的指導性格式範本。它們的發布,對切實維護權利人法定權利及便利網路服務提供者履行法律義務,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也將對規范我國網路環境下的版權保護秩序,促進我國互聯網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傑隨後也表示:「保護知識產權不是應付國際壓力,而是我們民族興旺、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柳斌傑說,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盜版是「掃黃打非」重點任務之一,*、國務院對保護知識產權如此重視,首先是因為打擊侵權盜版就是保護民族的創新能力,為全民族創造力的提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服務。其次,高舉保護知識產權的旗幟,履行我們的國際承諾,樹立中國政府講信譽、負責任的良好形象,為中國發展創造良好國際環境。第三是依法規範文化市場,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中國版權業健康發展,維護知識勞動者的合法利益。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網路知識產權保護是必需的,也是必須的。
『肆』 《網路知識產權爭議通知函》怎麼處理
這是一種典型的營銷手段。
雖然,很多人聲稱中文域名對於消費者來說有易記的作用,但實際內上,至少我自已從容來不用中文域名去訪問別人的網站。
公司名稱的保護具有地域性,除了涉及馳名商標外,通常,只要不是在同一地級市的工商行政管理局進行登記,公司名稱中的字型大小部分可以相同。因此,同樣名字的公司在全國可能非常多。在進行網路域名注冊時,不可能也不必要去查詢是否與現有的公司名稱相同。
某些網路公司為了獲得業務,打著保護知識產權的名義與各家公司聯絡,是一種不正當的營銷手段。
如果貴司沒有注冊中文域名進行宣傳的打算,可以不予理會。如果貴司有注冊中文域名的計劃,建議另找一家正規的域名服務提供商進行注冊。
『伍』 我國互聯網企業如何保護知識產權
1.知識產權(復英語:Intellectual property),指「制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主要分類有: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版權)等。
2.從企業來講,企業要主動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積極向有關部門申報各項知識產權,如專利,商標。創造自己的品牌形象,發揮知識產權的無形力量。
3.同時,樹立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在保障自己的權力下,也要維護自身權利。在發現有侵權或其他侵犯公司權益的違法行為後,不要迴避,要積極應對,主動出擊。利用知識利用法律保護自身權益。
『陸』 今天公司收到一份「網路知識產權爭議通知」,是網路產權推進中心發來的。 怎麼沒處理,真的還是假的
lawyerofbj | 四級
確實是個騙子。
公司全名不可能一樣。若對方使用了你公司名稱中的字內號且你公司的容字型大小知名,可以提起不正當競爭之訴來保護自己公司的字型大小。
是的,每個公司注冊的時候都會先核名的
『柒』 近年來,由於網路知識產權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愈演愈烈,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及措施
:(1)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①盜版猖獗是網路知識產權侵犯的主流;②互聯網:從「免費」到「版權保護」;③網路知識產權的侵權仍在繼續;④法律對網路知識產權保護范圍擴大化;⑤法律權威在網路上的弱勢化。(2)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①提高知識產權自我保護意識。具體做到:學會利用知識產權規則保護自己,樹立「尊重他人知識產權,保護自己知識產權,利用知識產權制度參與競爭」的意識,創造、運用、管理好知識產權;當個人權益受到侵害時,積極地運用知識產權法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②向全社會普法。向全社會普及網路知識產權的基本知識,使網路知識產權保護上升至社會層面,引起社會各階層的重視,加快建立民間監督組織,做好相關咨詢工作,並對網路知識產權的保護進行有效監督,同時加大對侵犯網路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③完善有關法律體系,加強司法保護。針對網路的特點專門立法,填補原有法律漏洞;明確並重新界定網路知識產權糾紛各方當事人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參照國際法規和慣例出台新的司法解釋;採取相應的措施制裁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並對行為的嚴重後果採取全面賠償原則;使網路知識產權保護有法可依。當網路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權利受到侵害時,能夠運用有力的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依法制裁網路侵權行為,使網路知識產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④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應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借鑒發達國家網路知識產權保護的經驗和做法,取長補短,使我國相關法規與國際接軌。在處理網路知識產權糾紛時,加強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溝通與合作,有效打擊侵犯網路知識產權的行為,維護網路知識產權所有人的權益,為世界范圍內的網路知識產權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捌』 公司收到一份「網路知識產權爭議通知函」,說是有人要注冊我們公司的一個產品名稱。誰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你好,這種情況我遇見多次,是商標注冊代理公司的把戲,是一種推銷手段。另外,為了免除不必要的麻煩,建議對核心產品的專利或者外觀設計等申請專利保護
縱橫法律網 孫曉飛律師
『玖』 如何讓企業老闆重視知識產權
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的老闆還很多不重視知識產權,一是對知識產權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二是對保護措施沒有認知,三是暫時還沒有吃過虧。
第一、知識產權對一個企業而言,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就是公司的品牌和商譽,是具有與公司或者服務產品一樣巨大價值的,無論是專利還是商標、著作權,對企業的正常運營都無比重要。想讓老闆重視起來的話,要針對公司知識產權實際狀況,給領導上法律法規課,讓他們對知識產權有清晰的認識,並搜集一些近期發生 的案例分享給公司高層參閱,適當的提出自己的建議。
之前工作過的一家公司有個研發部門,因為經常要做圖,使用了某家公司的做圖軟體,某年某月某日,公司匆忙打電話給我,說是公司被工商部門、市場執法部門圍了,開始堵在門口不讓進公司,但工商部門的人員說有人投訴公司生產假冒商標產品,公司人員堅信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就放那些人進廠。結果那些人很狡猾,一進去就問研發部門在哪?不知情的工作人員帶路去了研發,執法人員直接讓人把該部門所有電腦貼條全部搬走,這下傻眼了。
第二天,執法部門遞過來一句話說「你們公司非法使用了別人的軟體,讓老闆來處理」。這下好了,證據全被人家端走了。公司派人與執法部門溝通,確認了投訴的主體,這時執法部門說「你們雙方協商處理吧,不然就走正規途徑解決了,首先要按實際使用的數量罰款50萬」。公司的同事一聽都嚇懵了。
後來跟軟體方溝通,對方堅持要我公司購買13套軟體,每套18萬元,公司根本用不上這么多啊,雖然有10幾台電腦,但實際用來做圖的也就3、4台,其他的電腦之所以都安裝了該軟體是有員工辭職時電腦沒有卸載該軟體,也沒有重新安裝系統,或者是有員工嫌棄原來的電腦不好用,讓公司換了新電腦但舊電腦沒處理系統。虧大發了。
最後與對方磨來磨去的談到了8套,每套按10萬元的價格。NN的,80萬啊。
而且這事情還有個插曲,該軟體公司委託來執法前曾經給公司發過3次書面的警示函和商洽函,公司的一群飯桶沒用上報法務和老闆,置之不理;在這事發生的前一周,也有另外一家公司發來法務函說是公司用了它們的某個軟體,工廠電話給我怎麼處理,我匯報了領導,並讓公司資訊部(管理公司電腦、網路))調查過公司全部電腦確定沒有使用後,給對方客氣的回函,說經調查公司沒有發現使用,如以後有需要時會聯系購買。後面就一直沒事了。在處理這個事情的時候我特意問過還有沒有收到過其他類似的函件,回答說沒有。無語啊。
就這件事,我後面建議是公司運營、生產需要使用的軟體,公司要購買,不要以為別人不知道就偷偷用別人的。
現在好多軟體公司專門派人去目標公司應聘,做證據固定,然後走法律途徑。
第二、對於商標類知識產權,要建議公司把主商標實際使用起來:商標不像動產所有權一旦擁有即屬於自己,商標是一個動態過程,注冊成功並不代表它就永久屬於你,要連續使用而且必須保存實際使用的證據,如與商標有關的合同、發票、帶有商標的產品、外包裝箱、廣告等,而且還必須正確使用。對於商標,有些老闆的想法是極端錯誤的,成天的叫囂著:我花錢注冊下來的就是我的,它怎麼可以申請撤銷我的商標、它怎麼異議我的商標。這些知識,得給公司高層上上商標知識講座,讓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權利、如何保護自己的權利。「居然之家」商標案是個很好的教訓吧(不了解的可以去查一查)。
這方面我們也遇到過麻煩:公司注冊了商標,但實際使用的商標與注冊的商標圖樣不一致,在遭到撤三時我們提供的答辯材料基本用不上,非常的可惜和遺憾,商標的某項商品范圍就被人家撤銷了。
總而言之,企業尤其是老闆首先要對知識產權的各板塊的權利、義務規定有清晰的認知,對如何保護要有確切的規劃和措施,另外,作為企業的法務或者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也要時常給領導們宣講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和一些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