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原始物權概念

原始物權概念

發布時間:2021-09-19 16:04:45

1. 物權的原始取得方式有哪幾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之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回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答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2. 物權的原始取得方式有哪幾個

物權的原始取得方式有如下方式:

1、勞動生產。

2、公法方式包括徵用、沒收、罰款、罰金等。

3、先佔、拾得、發現、添附、時效取得、善意取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之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

(2)原始物權概念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其他規定如下:

第一百零七條: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佔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

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後,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第一百零八條: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後,該動產上的原有權利消滅,但善意受讓人在受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權利的除外。

第一百零九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3. 物權變動的概念

(一)物權變動概念的具體化
概念 分類 舉例
物權人取得物權 原始取得即依版據法律直接權取得 生產、國家徵收、先佔(最先佔有無主財產)、取得時效、善意取得
繼受取得即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取得,雙分創高與轉移 轉移:買賣、贈予、互易繼承

創設:房所有人在房上設質權

物權的變更

廣義的概念 狹義的概念(取得) 舉例
物權的主體(實為物權取得、喪失)、內容或客體的變更 物權的內容或客體的變更 典權期限延長、抵押權因主債履行而減少、物因附合而增加

物權的消滅

概念 分類 舉例
物權的喪失 絕對的消滅即物權本身不存在 物的毀滅、典權因期限屆滿而消失
相對的消滅 買賣、贈予

(二)物權取得、消滅的原因

物權取得的原因

民事法律行為 比如:買賣、互易、贈予、遺贈等行為取得物權
民事法律行為以外的原因
(1)因取得時效取得物權
(2)因公用徵收或沒收取得物權
(3)因法律的規定取得物權(如留置權)
(4)因附合、混合、加工取得所有權
(5)因繼承取得物權
(6)因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隱藏物取得所有權

4. 物權的原始取得方式

物權取得方式: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
1.原始取得:直接依據法律的規定,非依他人既存的權版利和意志而取得物權權
(1)勞動生產、孳息
(2)公法方式:徵用、沒收、罰款、罰金等
(3)先佔、拾得、發現、添附、時效取得、善意取得
2.繼受取得:依他人既存的權利和意志而取得物權
(1)基於合同(買賣、互易、贈與):
(2)基於繼承(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遺贈

5. 原始取得與初始取得的區別

原始取得:指根據法律的規定,因一定的法律事實,財產所有權第一次產版生或者不以原所有權人的所有權和意志為根據,而直接取得所有權。
我國的原始取得包括:收益、勞動生產、孳息、添附、無主財產、拾得遺失物、漂流物、失散的飼養動物、發現隱藏物、埋藏物、先佔、善意取得、沒收、徵收、稅收、徵用等

沒有初始取得的法律概念。
只有房地產初始登記的概念。

房地產初始登記:指對未經登記機關確認其房地產權利,領取房地產權利證書的土地使用權及建築物、附著物的所有權進行的登記。

6. 有關物權的!!急!!!!

善意取得
1.善意,即不知情
2.支付合理對價
3.已經實際交付
4.對方是無權處分。要是對方有權的話那就是繼受取得了,不是善意取得。

基本就是這幾點。可能還有小細節漏掉了……

丁就屬於善意取得。
乙從丁那裡買來,雖然是惡意,但是丁已經善意取得了相機的物權,是原始取得,沒有物權瑕疵,他願意多少錢賣掉都可以,只要是真實意思表示就行。

所以物權在乙。

個人意見。

7. 非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和物權原始取得似乎可以互相對應,有例外么

原始取復得的最重要的一制個判斷標准就是「非基於法律行為獲得物權」,繼受取得判斷的標準是「基於法律行為取得物權」。你隨便翻一本司考輔導教材「物權變動」這一章就可以找到這個結論了。所以你的感覺是對滴。兩者確實是對應關系。不過你自己能總結出來這個標准也很厲害了。

8. 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的區別

一、物權的取得不同

1、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而是依據法律直接取得物權。

2、繼受取得是指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取得物權。

二、包含內容不同

1、原始取得:勞動生產、收益、添附。

2、繼受取得:移轉的繼受取得,創設的繼受取得,特定繼受取得,概括繼受取得。

(8)原始物權概念擴展閱讀

中國的原始取得主要形式包括:勞動生產、收益、孳息、添附、無主財產、拾得無主物、失散的飼養動物、先佔、善意取得、沒收、徵收、稅收。

繼受取得依據:

1、買賣合同:民事主體雙方達成協議,出賣人一方將出賣財產交給買受人一方所有,買受人接受此項財產並支付價款。通過買賣,由買受人取得了原屬出賣人的財產所有權。

2、 贈與、互易:贈與人自願將其財產無償轉移給受贈人,一方以金錢之外的某種財產與他方的財產相互交換,也可導致所有權的移轉。

3、繼承遺產:繼承人按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合法有效遺囑的指定,取得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4、接受遺贈:自然人、集體組織或者國家作為受遺贈人,按照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遺贈的指定,取得遺贈的財產。

5 、其他合法原因:因其他合法原因,也可以取得或形成財產所有權,如參加合作經濟組織的成員通過合股集資的方式組成合法經濟組織,形成新的所有權形式。

9. 動產所有權 原始取得的概念

動產所有權以動產為其標的物。所謂動產,是指性質上不須破壞、變更而能夠移回動其位置的財產。答與不動產所有權相比較,法律對動產所有權的內容和行使限制較少,所有人有更充分的支配權。動產具有移動性,且種類繁多,其所有權取得方法較多,是其特點。就動產所有權取得的特殊情況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善意取得 先佔 拾得遺失物 發現埋藏物 添附 時效取得原始取得指根據法律的規定,因一定的法律事實,財產所有權第一次產生或者不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權和意志為根據,而直接取得 所有權。原始取得又稱物權的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體非依據他人的權利及意思表示而直接依據法律規定取得物權。物權的繼受取得又稱為物權的傳來取得,是指基於一定法律事實,依賴於他人意思表示而取得物權。我國的原始取得包括:收益、勞動生產、孳息、添附、無主財產、拾得遺失物、漂流物、失散的飼養動物、發現隱藏物、埋藏物、先佔、善意取得、沒收、徵收、稅收、徵用。原始取得的根據主要包括:①勞動生產②收益

③添附

10. 所有權具有原始物權嗎

所有權具有原始物權。
所有權的合法取得方式如下:
合法取得:繼受取得:買專賣
贈與
繼承
受遺屬贈
互易
原始取得:勞動生產
孳息
添附:混合、附合、加工
沒收、徵收、稅收、徵用、國有化
無主財產
拾得遺失物
先佔
善意取得

閱讀全文

與原始物權概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