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外資企業知識產權如何保護

外資企業知識產權如何保護

發布時間:2021-09-18 13:35:42

A. 企業如何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

1、企業要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負責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制訂企業知識產專權策略屬,監督制度的實施,保證企業知識產權工作落到實處。
2.加強員工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懂得如何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3.積極維護自身的知識產權
4.合理利用訴訟,如果自己訴訟維權有困難,可以找漢之光華。

B. 中國如何保護外來企業的知識產權

你好。由於中國已經加入WTO,對於外國企業來說,基本視同國內企業一致對待,即所謂的國民待遇。當然會有一定限度內的例外,如保護國民經濟等。

C. 關於國外如何對中小企業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

(一)確定企業知識產權作為轉讓或許可貿易的價格;

(二)確定企業知識產權資內本化價值,如以知識產權作容為入股的股金額,建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或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一方或雙方以知識產權作為出資方式;

(三)知識產權作為企業產權之一,將知識產權資本化,如在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企業合並、破產清償、涉及產權變更時;

(四)以知識產權設立質權。

此外,在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涉及侵犯財產權利的賠償時,也有必要進行評估.

D. 企業該如何保護好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屬於無形資產范疇,面對今天的殘酷競爭。藍海企業注重企業知識產權的開發,維護,管理,策劃。紅海企業在產品品牌樹立,商標形象維護等方面作出重要的管理。紅海企業缺乏對知識產權系統性的管理,策劃。藍海企業企圖在知識產權方面給對手製造障礙。
為什麼知識產權需要策劃?
知識產權策劃者為什麼可以把知識產權策劃成企業競爭法寶。以往企業策劃圍繞企業戰略,品牌,市場,融資等專業的商務策劃機構來完成。這些機構忽視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沒有把戰略,品牌,商標,市場,融資等納入無形資產范圍,沒有納入知識產權的戰略策劃高地。在實踐中出現諸多的問題,把原本具有極強開發潛力的品牌,商標,專利,版權等僅僅是完成注冊任務就行。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風向。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把知識產權納入策劃的高度。我們可以想像,把知識產權建設的更加的具有市場競爭力。企業可以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未來企業的競爭是知識產權競爭,不是那個企業擁有知識產權多就是贏家。知識產權的申請就是對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策劃就能在申請前就可以給對手一個無法翻身機會。例如專利申請。企業申請一件專利,對競爭對手侵權是沒有辦法的,如果我們在這個專利周圍策劃一大群其他的專利,讓競爭對手無法繞過這個專利去實現產品,那就是最好的保護。
知識產權策劃網眾多專家,具有各個行業的資深背景,尤其具有商超的策劃手法。採用創新的手段,積極為企業減少,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幫助企業在紅海戰爭中走出一片藍海。

E. 法律明確保護外資權益,特別是對知識產權保護和技術轉讓有了新規,對還是錯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韓珠萍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1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加開常委會會議,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而後通過議案,決定將《外商投資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這也將成為今年全國兩會引人矚目的一大亮點內容。

中國需要高水平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分別通過全國人大會議評審,組成「外資三法」,基本構成中國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在吸引外資進入、規范外資在中國的使用以及擴大中國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保障護航作用,我國利用外資的規模飛速發展,結構不斷優化。在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進程中,外商投資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從開放初期的寥寥幾筆投資,到目前每年上千億美元的龐大規模,外商投資在我國從無到有,從有到多,既是我國對外經濟蓬勃發展、開放格局縱深拓展的直接表現,又為我國如何更好利用外資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出了挑戰。《外商投資法》的出現,正好解決了我國新形勢新常態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加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迫切需求。

但是,近年來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中國需要通過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來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更高質量的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三十多年前制定的「外資三法」顯然已經難以適應新時期外商投資在中國的發展需要,也無法滿足我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迫切需求。例如,隨著我國市場准入的不斷擴大,外資在服務業的投資佔比已高達65%左右,服務業發展的服務貿易推進對法制化和規則化的要求更高、更全面;而在高附加值製造業領域外資佔比也逐漸攀升,必然對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問題和投資爭端解決機制提出了新的制度性要求。中國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對外資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都首先需要在法律層面制定規則。

因此,經過多年深入探討,中國新的《外商投資法》應運而生。《外商投資法》草案建立在「外資三法」的基礎和改革開放四十年促進外商投資的經驗基礎之上,更符合國際投資市場需要和中國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迫切要求。相比於2015年版草案,新版《外商投資法》草案有了巨大變化,從更高的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其重點從外資管理轉移到了外資促進和保護。就內容而言,新的《外商投資法》草案堅持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側重於投資促進和投資保護,通過構建和完善外商投資促進機制、保護機制和管理機制,營造穩定、可預期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國投資者依法在中國境內投資。

《外商投資法》草案四大亮點

《外商投資法》草案主要有四大亮點:

一是以法律形式確立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外資安全審查制度」。

准入前國民待遇是指「在企業設立、取得、擴大等階段給予外國投資者及其投資不低於本國投資者及其投資的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以清單方式列明「國家規定在特定領域對外商投資實施的限制或禁止准入的特別管理措施」,清單之外的領域,外資可以與內資一樣平等公平地進入。外資安全審查制度指的是國家「對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進行安全審查」,表明了中國將對可能威脅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外資進行精準審查,而不是大規模無篩選性審查,這一舉措將為引進外資樹立了一道防火牆。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和外資安全審查制度有機結合,將深化中國外資管理制度改革,推動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推動我國加強與國際經貿規則對接,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新形勢。

二是法律明確保護外資權益,特別是對知識產權保護和技術轉讓有了新規。

草案中有十一條法規涉及投資保護,七條涉及投資保護,從各方面各角度給予外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企業更大的自由,尊重、鼓勵、引導、保障相關投資者和企業在中國平等地開展合法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草案中再次強調了要依法保護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的知識產權,及知識產權權利人和相關權利人的合法利益,並指出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強制轉讓知識產權。這一條款與WTO框架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世界貿易規則相銜接,表現出中國積極對接國際貿易規則、促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堅定決心。草案還在第二十條中明確提出「國家對外商投資不實行徵收」,特殊情況下需要進行徵收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進行,並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從而將大大加強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投資的信心和預期,刺激外商投資進入中國。

三是簡化外資監管,促進內外資統一管理,保障公平競爭。

外商投資管理的核心在於負面清單以外領域堅持內外資一致的管理原則,涉及管理程序、政府采購、標准制定等方面一視同仁。第二十九條,「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與內資一致的條件和程序,審核外國投資者的許可申請」,說明未來在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和領域,外國投資者提起的許可申請將與內資的許可申請一樣,受到平等對待,為外資進入我國市場打破了又一個堅實壁壘。第十六條,「國家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依法通過公平競爭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將2017年1月出台的《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中「依法依規對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國境內生產的產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參與政府采購招投標」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體現出中國歡迎外資企業積極參與政府采購的態度,將從法律層面改變外資企業受制於各種有形無形門檻、被拒於政府采購大門之外的局面。第十九條「外商投資企業平等參與標准化工作」,允許、鼓勵和促進外資企業參與中國的標准制定,從市場標准、行業標准等層面保障外國投資者和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公平競爭。總之,該草案從管理層面進一步減少對外資的束縛,是深化外商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的途徑之一,能夠在滿足合理合法公正有效的管理和審查前提下保護外商投資的合法權益,創建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四是設立特殊經濟區域,為擴大對外資開放先行先試。

草案第十三條指出,國家可以在特定區域內實行外商投資試驗政策措施,國務院也可以設立特殊經濟區域,促進外商投資。我國的特殊經濟區域發展目前已走上自貿試驗區建設和自由港建設的新平台。新的《外商投資法》將為地方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港建設先行先試在法律層面上提供依據和支撐,使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有法可依,不斷擴大外資市場准入,減少外資准入限制,與國內投資者共同打造開放發展新高地,使自貿試驗區成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增長極和創新極。

《外商投資法》草案已成為今年兩會代表熱議的焦點話題之一。如果該草案獲得全國人大通過,《外商投資法》將代替原有的「外資三法」,成為我國促進和保護外資的新的法律,為我國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對外開放新階段進一步加大外資引進力度提供助力,為更好利用外資保駕護航。新的《外商投資法》將對外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企業釋放積極信號,鼓勵外資進入中國,將有利於改善營商環境,構建更公平、透明的投資環境。這一法律也對我國與相關國家建立相互對等的投資市場准入和投資保護、以及推進中國與其他國家談判、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都將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F. 如何借鑒跨國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在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戰略中,跨國公司有許多具體的策略值得我國電信企業借鑒。 -有效的組織和嚴密的制度 大部分跨國公司十分重視知識產權的管理工作。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作為高級管理層而設置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例如拜爾公司的最高管理層是綜合管理委員會,它由負責公司 各方面管理的專業委員會組成。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專門委員會就是負責知識產權管理的專利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由專利律師和各科研部門的專家組成,主要任務是根據市場、經營和科研開發的情況,決定技術以何種法律狀態投入市場。法國的羅納-普朗克公司的高層管理機構由綜合管理部和三個專業管理部門組成。綜合管理部門設有特別事務部、法律事務部和商標事務部。該公司還設有一個知識產權組織,這一組織由專利、商標、法律和信息部門的人員組成,定期交流情況,指導各專業科研組的工作。另外一個在管理上的表現是跨國公司一般都有嚴密的企業內制度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跨國公司十分重視公司內部制度的建設,通過與其員工的各種合同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一般來說,跨國公司在與雇員的僱傭合同中都包含知識產權保護條款。這些條款一般包含兩個內容。一是要求雇員讓渡其在被僱傭期間研究開發的所有成果的知識產權,二是要求雇員在使用公司固有的知識產權時,不經公司同意,不得泄露給任何第三人。另外,部分合同還包括限制同業競爭條款。 -兩個重要的管理原則 法國羅納-普朗克公司認為,企業知識產權的戰略無外乎三個重點,即:保護公司的產權,防止別人侵權,科學地實施知識產權的管理與轉讓。知識產權作為一種制度必然有自身的特點,如何充分利用知識產權制度保護自身、打擊競爭對手是跨國公司知識產權管理的出發點。圍繞這個核心,跨國公司掌握了很多具體策略。簡而言之,這些策略主要是圍繞兩個基本原則展開的。 一個是效益原則。知識產權的獲取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包括創新的費用、申請和維持的費用等。因此,知識產權是有巨額運行成本的財產。如何在節約費用的同時又能保護自己、打擊競爭對手就是科學管理知識產權的一個課題。圍繞這個問題,跨國公司以效益為出發點,採取了諸多措施。一是嚴格篩選技術,節約申請和維持費用。對於決定不申請專利的技術成果採取一定處理方式,豐田公司、IBM公司等都定期出版技術公報,定期公開未申請專利的技術成果。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在申請專利沒有良好效益的前提下,破壞競爭對手申請專利的可能性。這既保護了自己使用該技術的權利,又避免為人所限。同時也節約了申請專利的費用。跨國公司還定期評估已獲得的專利,對於沒有必要維持的專利則及時放棄。日立公司每年都對現有專利進行復核,以節省每年約12億日元的專利費用。部分跨國公司還廉價出售部分自己沒有使用、同時也難以轉讓出去的專利,以盡可能地通過多轉讓專利來獲取收益。在有關侵權訴訟中,以和解為原則,節約時間和費用。例如,三菱公司如果被別人提起侵權訴訟的話,該公司會首先調查自身是否有侵權行為,如果確實存在侵權,即以自己所擁有的專利為籌碼,和對方談判交互授權,從而減少了大量侵權訴訟所需要的時間和經費上的投入。多數有關跨國公司的侵權訴訟都是以和解的方式處理的。 另一個是「質量第一」原則。所謂質量,事實上指的是其知識產權對跨國公司經營業績的實質性作用的大小。例如,專利有基本專利和外圍專利之分,基本專利的質量就高於外圍專利。跨國公司更加重視基本專利的作用,投入大量的精力進行科技基礎研究,爭取獲得盡可能多的基本專利。當然,跨國公司同樣也通過不斷地獲得外圍專利來延長基本專利的生命,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但事實表明,不重視基本專利,必然在貿易中損失慘重。例如,以美國和日本為例,就重要專利進行比較,美國有104541項,而日本則只有76984項。因此,在專利訴訟中,日本企業經常受挫。另外,某些跨國公司往往圍繞一個基本專利編織嚴密的專利網,在並不擁有大量基本專利的情況下也能獲取豐厚的利潤。例如美國的高通公司僅僅通過一項CDMA技術的專利就獲取了豐厚的回報。在商標方面,一方面,跨國公司對於選擇商標十分慎重。埃克森石油公司徵集到目前使用的商標「埃克森」就花費了100萬美元。另一方面,跨國公司往往集中使用一個商標,投入巨資培養一個商標。盡管公司可能注冊部分其他商標,但往往是防禦性的,並不經常使用甚至從不使用。因此,跨國公司往往並沒有很多的商標。但是,跨國公司的主要商標的市場價值則極高,往往以十億甚至百億美元計。

G. 如何保護企業知識產權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9-0116-02
我國實施專利制度已經30餘年,專利制度已日漸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規則之一,相應的就要求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中根據專利制度進行相應的管理,這就是企業專利工作。
一、為什麼要開展專利工作
1.專利制度是市場經濟必須遵守規則
我國的專利法是在改革開放初期頒布實施的,可以說我國的專利制度是伴隨著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誕生的。這是因為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礎是市場競爭,從理念上要求競爭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為達到公平競爭的目的,政府必須通過法律營造出適宜的外部環境,為企業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如美國的反托拉斯法、德國的反對限制競爭法、日本的禁止壟斷法等等。只有把各市場利益主體的活動都納入到法律的框架內,才能維護市場競爭的有序性和正常運行。知識產權法律是市場經濟法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如商標法、著作權法——大都是在這一時期實施的。
2.不了解、不遵守就可能受到懲罰
有些企業存在「我沒有創新,沒有專利申請,就不需要了解專利制度」的想法,這是一種缺乏現代市場經濟意識的落後觀念。專利制度不僅僅是當起夜有了發明創造才會發生作用,他是維持市場競爭中技術的公

H. 國家如何對國際企業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

知識產權涉及專利商標版權商業秘密等,國家可以採取以下方式保護:
一、根據國家參與的國際條約,比如巴黎公約、trips協議、PCT等;
二、根據本國法的規定,對注冊在本國的跨國企業相關權利保護;
三、根據與跨國企業所在國之間的雙邊協議等

閱讀全文

與外資企業知識產權如何保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