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能分開買賣嗎
您好,我是注冊執業的土地估價師和房產評估師。關於您所咨詢的問題,目前在商品住宅小區開發過程中,房地產開發商取得土地使用權,但是辦理房產證書時,是需要根據房屋買受人分別辦理房產所有權證書,土地使用權相應分割並轉到個人名下,但並非個人使用權而是「共有權」,到期後會需要業主委員會集體繳納出讓金辦理續期。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記得選為最佳答案。未盡事宜,可以私*信聯系。
② 房產證上寫著集體土地可以繼承嗎
土地承包權和宅基地不能繼承,能繼承的是房屋所有權。父母的房屋還是一起繼承的,除非有遺囑排斥了一方的繼承權。由於宅基地和房屋不能分離,只要房屋在,宅基地也就能免費用了。土地是屬於國家和集體的,個人沒有土地所有權。
宅基地的所有權屬集體,要有本集體成員的身份才可以有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不是遺產不能繼承。戶口不在農村,可以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子,但不能繼承宅基地使用權。城鎮戶口不可以繼承父母的農村宅基地,只可以繼承房屋。
根據國務院《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規定,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城鎮居民不能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非農業戶口不能擁有宅基地,但是可以繼承房屋(但並不是繼承宅基地),只要房屋不垮,就永久擁有,但是一旦毀損,不能申請重建。而房屋垮塌後,逐漸滅失,失去房屋也就失去了房屋所在土地的使用權。
③ 土地使用權與房屋可否分開核算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三)無形資產回規定:首次執答行日之前已計入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的土地使用權,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 6 號——無形資產》的規定應當單獨確認為無形資產的,首次執行日應當進行重分類,將歸屬於土地使用權的部分從原資產賬面價值中分離,作為土地使用權的認定成本,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 6 號——無形資產》的規定處理。
④ 如何理解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分離
你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32條規定:房地產轉讓專、抵押時,房屋的所有權和該屬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轉讓、抵押.而第61條第2款又規定:在依法取得的房地產開發用地上建成房屋的,應當憑土地使用權證書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核實並頒發房屋所有權證書。由此可見,房屋產權是離不開土地使用權的。
菁英秘書上~
⑤ 房產的所有權跟使用權可以分離嗎
1、「房產的所有權跟使用權可以分離嗎?」:不可以「分離」,但所有權人對房子擁有全部的處分權,可以決定將房子交給他人無償使用,這是所有權的權能、是所有權人的權利。
2、你的問題不太清楚:
(1)房子是誰的遺產?為什麼由你父親、你姥姥協商就能確定過戶到你名下?
(2)如果房子是你母親的遺產:這房子的一半是你父親的、另一半是你母親的遺產,屬於你母親的的一半由你、你父親、你姥姥共同繼承,此時:你父親、你姥姥都同意的,房子就可以過戶到你名下,但你大姨對此房如何處理無發言權,她管不著,你是否允許你姥姥居住與她沒有關系。
(3)如果此房是你姥姥的:這房將來應由你、你大姨共同繼承,在你姥姥在世時,房子過戶到你名下只要你姥姥同意就行,你父親、你大姨還是管不著,你姥姥可以要求你寫協議確定使用權給你姥姥,但你大姨無發言權;
(4)如果房子是你姥姥姥爺的夫妻共同財產:這房子要過戶到你名下,必須有你姥姥、你大姨、你和你父親的同意才行,而且你大姨有權要求你寫下你姥姥居住權的協議了。
3、「這種情況有典型例子嗎」:現實中很多,所有權人可以自由決定將房子有償或無償供某人使用(即使你決定給兩姓旁人無償居住也可以,只要所有權人同意)、或是將房子出租、出售等。
4、「如果有這類文書希望能提供具體格式,還有手續的流程」:
(1)房子過戶到你名下的程序:由於不知道這房是你姥姥自己的、還是你姥姥姥爺的夫妻共同財產、還是你母親的,不太好說。如果房子是你姥姥自己的:讓你姥姥寫下贈與協議,將房子無償贈與你,然後帶上你的身份證、房產證、你姥姥的身份證到房管局辦理過戶即可;但如果房子是你姥姥姥爺的夫妻共同財產、或是你母親的,這房子的一部分屬於遺產,還需要其他繼承人放棄繼承的聲明、並經過公證後,才可以到房管局辦理過戶了。
(2)過戶後,由你親筆寫下一份協議,承諾你作為XXX市XXX花園X號樓X室房屋的所有權人,承諾將此房無償供姥姥XXX在有生之年居住,再寫上年月日就行了。
如果你是未成年人,應由你父親代你寫這份協議。
你大姨再不放心,還可以約定違約金、或找保證人。
(3)協議自你和你姥姥簽字時起就生效,如果是你的單方聲明,只要你簽字時起就生效,不必經過公證,不過公證後效力更高些。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⑥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和擁有權應該歸誰所有
農村集體土地擁有權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回條
1、國家征地發放補答償款應該給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
2、農民的宅基地歸集體所有,個人只有使用權,不能轉讓。
3、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6)集體土地使用權和房屋能分離嗎擴展閱讀
集體土地使用證查詢
國有土地使用證由國家土地管理局統一監制,市、縣人民政府頒發,土地管理機關填寫,發給依法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並由其保存。
其主要內容包括:
①土地使用者名稱、地址、圖號、地號、用途、批准使用期限、四至、填發機關簽章、年、月、日。
②城鎮土地使用中用地面積,其中建築佔地,共有使用權面積,其中分攤面積,土地等級;農村土地中土地總面積,其中地類面積。
③備注。
④變更記事。
⑤附圖以及證書的編號等。
1、到當地國土部門查詢,要注意看證書是否辦理出讓.現在的出讓金標准較高。國土資源部發過一個文,自然人可是憑自己的身份證查詢土地宗地的登記情況。
2、系國有土地使用證上載明的土地使用權人,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辦證中心,申請調閱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上相關內容即可。
⑦ 集體土地使用權上建的房跟商品房兩者有什麼區別
1、集體來土地不能建商品房,只有將集體自土地轉為國有,通過土地出讓形式,由房地產開發資質的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後才能銷售。
2、我國的土地所有制度是國家所有土地和集體所有土地兩種形式,集體所有土地一般指農村村民集體的土地。
3、國有土地建造的商品房可以轉讓,而集體土地建造的商品房一般不能轉讓,如要轉讓,在轉讓前應先將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然而再辦理轉讓房屋。
⑧ 土地權和房屋使用權分離,各自相應持有,法律上可以存在嗎
我不知道抄李律師是誰,但我可以嘗試簡要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一、所謂「土地權」和「房屋使用權」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正確說法應該是「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房屋產權)」。以前這是兩個不同的證件,也就是我們常的「兩證」,即房屋的「土地證」和「房產證」。
二、根據你的描述,我認為是農村住房。建房所佔用的是集體土地,也就是常說的宅基地,個人是沒有土地證的,只有房屋產權證。也因此土地使用權和房屋產權無法分離。
三、當前農村宅基地正在進行確權,這是一個新事物,意味著宅基地基本屬於「私有」了,更意味著以後一旦有搬遷,那麼除了房屋補償以外,還要加上一塊土地補償了。這也正是他現在提出以上要求的主要原因。基於以前沒有這種規定,更基於你親戚當初的一片好意,我認為他提出這種要求是合情合理的。
四、雖然法律上可能無法將兩證分離,但你們可以私下達成一個協議,這樣一來,就無所謂將證件辦在誰的名下了。萬一有搬遷,那土地補償金歸他,房屋補償金歸你。
以上回答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若有,別忘了採納昂。
⑨ 補償按集體土地使用權還是房屋所有權區別怎樣補償
土地所有權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對自己的土地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土地所有者這種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體現。在我國,土地所有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國家和農民集體,其它任何組織和公民個人都不享有土地所有權,這是由我國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決定的。土地所有權的四項權能即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
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三資企業,凡具備法定條件者,依照法定程序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農民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利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土地使用權是外延比較大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是中國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體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而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
⑩ 土地的使用權和房子的產權可以分離嗎
居住用地使用權年限為70年,使用權到期後可以繼續申請續期!
房屋的專使用年屬限以土地使用年限為准,土地使用權70年到期後可以繼續申請續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城鎮國有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分別是: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根據中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至遲於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幅土地的,應當予以批准。經批准予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雖申請續期但依照前款規定未獲批準的,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