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回家看看》的原唱是誰他是怎麼痛失在春晚唱《常回家看看》的機會的
耿寧
由於版權問題讓他失去了一個在春晚上閃光的機會。
⑵ 常回家看看原唱
耿寧。那個年代沒有版權之說,誰唱紅了哪首歌,那首歌就是誰的
⑶ 著作權的由來
著作權的產生與發展,與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事實上,著作權制度本身就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自著作權制度產生後,它依然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或者說,科學技術的發展總是對著作權制度不斷提出挑戰,而著作權制度也在應戰之中不斷發展完善。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一些新的受保護客體,著作權制度逐漸將它們納入了受保護的范圍之中;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一些新的對於作品的利用方式,著作權制度逐漸將這些新的利用方式納入了著作權的范圍之內。談及起源,因其與「印刷」、「出版」的密切,我們首先稱其為版權(著作權)。在其權利的演化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版權由實物到權利的過渡,由載體到權利的強化,由特權到私權的演化。
1. 中國。至於版權的起源,東西方知識產權法學者無一例外地認為,版權是隨著印刷術的應用而產生的。早先,正如對印刷術的發明的認識一樣,大多數西方的知識產權學者認為,15世紀德國人約翰內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在歐洲對活字印刷術的應用是版權保護的開始;直到20世紀中後期,西方版權法相關的著述中,才漸漸對於版權起源於歐洲發生了疑問。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們在該組織出版的著作中指出:「有人把版權的起因與15世紀歐洲印刷術的發明聯系在一起。但是,印刷術在更早的很多世紀之前就已在中國和朝鮮存在,只不過歐洲人還不知道而已。」綜觀版權的歷史,更多地體現在物質性產品的特權與私權上,並非簡單起於一種民事權利,更不是起源於財產權,而是更多是一種「行政特權」,而類似於15世紀威尼斯、法國、英國頒布的禁止他人隨便翻印的特許令,在中國的宋代就已出現。晚清的版本、目錄學家葉德輝在他的代表作《書林清話》中就有明確的記載:「書籍翻板,宋以來即有禁例。吾藏五松閣仿宋程舍人宅刻本王偁《東都事略》一百三十卷,目錄後有長方牌記雲:『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書中還記錄了一項宋代國子監禁止翻板的「公據」。宋國子監屬禮部,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為學生,系宋朝最高學府。國子監還設書庫,刻印經史書籍,供朝廷索取、賜予以及本監出售之用。南宋在監內專設「印文字所」。國子監所印書籍稱「監本」,一般刻印精美,居全國之冠。所以,國子監有官辦出版社的職能。在古代出版史上,無論官刻、坊刻、私刻,均有牌記表明刻書、藏版之所外,有的還有禁止原刻印出版者之外的其他人翻板的內容。類似的禁例,已經或多或少反映出版權保護中對經濟權利為以保護的因素,雖我國古代並沒有對版權形成制度化的保護機制,但這種低層次的非法律制度規范性的權利狀卻是客觀存在的。
2.歐洲。在歐洲,有人考證,第一個對印刷商無償地佔有並使用作者的精神創作成果謀利提出抗議的是德國的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他在1525年出版了一本題為《對印刷商的警告》的小冊子,揭露了某些印刷商盜用他的手稿,指責這些印刷商的行為與攔路搶劫的強盜毫無二致,直到今天,西方國家仍舊把盜印他人作品的圖書版本稱為「海盜版」,這可能也是與我們把盜印的書稱為「盜版書」的暗合吧。1709年,英國議會通過《為鼓勵創作而授予作者及購買者就其已經印刷成冊的圖書在一定時期之內享有權利的法》,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由於名字太長,為了方便記憶,就用當時在位的英國女王的名字命名為《安娜法》。該法注重作者享有的財產權利及出版商對於作品利用的相關權利,這對美國版權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8世紀,法國大革命期間,在廢除了原有的各種特許權,包括出版者的特許權後,在新的著作權制度中突出了作者和作者的權利。在18世紀的德國,以康德為代表的學者提出,作品不僅能給作者帶來經濟利益,而且反映了作者的人格,是作者精神的外延的觀點,導致了作者精神權利的產生和發展,把版權保護制度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隨後,強調作者的精神權利就成了大陸法系著作權制度中的一個基本特點,與強調版權的作者財產權利且兼顧出版者利益的英美法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美國。美國版權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承接了英國的傳統。這可以從美國表述法律的語言、獲得版權的機制,以及美國法庭在定義版權時所做的法律決定中看到。除了特拉華州,美國其他12個州在1783年至1786年之間通過了版權法。這些法案均是以《安娜法》為基礎的。
這些法案立法目的依次為:
(1)保護作者的權利;
(2)促進學習的研究;
(3)為圖書貿易提供秩序;
(4)防止壟斷。所有這些法案都需要作者和出版商在當地的登記處進行版權注冊,其實際並無法成功的實行。1790年5月3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個聯邦版權法,此法案依然遵從著英國的先例。在該法案通過後的19世紀初,作者的自然權利漸漸失去了它的潛在意義,從而使得出版商從作者的版權中獲得了大部分的利潤。美國現行的版權法是1976年通過197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隨經數十次修改,卻依然承襲了注意版權的「商業性」和「登記注冊」制度的傳統。
雖然英美法系的代表國家英國,以及加拿大等國,在20世紀中後期將「修改權」與「保護作品完整權」這兩項精神權利,增加為版權法的兩項重要內容,但作為英美法系的主要國家的美國的聯邦版權法中,仍沒有保護精神權利的內容。在美國的強烈要求下締結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中也沒有對作者的精神權利予以保護,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主要是知識產權中的經濟權利便不足為怪了。
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產權制度產生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對於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日益重視知識產權的立法問題,通過法律的形式授予知識產權所有者以專有權,促使知識產權進入商品貿易中,知識產權制度已經成為各項法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也已成為某個或某些經濟大國保護本國利益的重要手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出現了重大意義的突破和發展。就著作權而言,我國現行的著作權起草於1979年,由於牽涉面較為廣泛,起草時間長達11年之久。直到1990年9月7日,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於1991年6月1日起實施。著作權法實施之前,又頒布了由國務院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隨著我國加入了陸續《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日內瓦公約》等,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締結Trips協議,我國先後於2001年及2010年對著作權法進行了兩次修訂工作,體現了中國對WTO規則的遵守,也表明了對著作權的保護態度更加明確、意識更加強化。
⑷ 受傷的時候聽什麼歌
連哭都是我的錯 我真的受傷了 會有天使替我愛你 下雨天
⑸ 耿寧為什麼不唱 常回家看看了
官司輸了 版權問題
⑹ 王珞丹和蔡國慶合唱的常回家看看
聲音太擠了 - -
蔡國慶在旁邊都驚悚了= =
這是一個巨大的爆點- -
⑺ 什麼叫"口水歌"
所謂口水歌,就是在一段時間里,大街小巷裡,不停地播放,男女老少都會哼的那種流行歌曲,它不一定寫得很好,但卻很上口,容易被傳唱。
旋律似曾相識,跟著哼哼就會唱,歌詞被改頭換面,還借鑒了東北「二人轉」幽默的風格,進行一問一答方式的互動演唱,這種「改詞歌」和曾經流行的歌星翻唱老歌及時下的「網路流行樂」一起被業內人士統一稱為「口水歌」。
二十一世紀的來臨,似乎並沒有為國語流行音樂界帶來好景氣。盡管港台天後、天王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做宣傳,唱片新人一個接一個推出,但成果畢竟有限。加上一直存在的盜版、MP3問題,在惡性循環下,唱片製作成本縮水、市場風險提高,要製作一張全部都是新歌的專輯,倒不如出個精選集來補補元氣。所以在最近的國語歌壇,便吹起一股出翻唱口水歌、現場LIVE專輯的風潮。
以口水歌來說,姑且不管是號稱自選集、他選集或什麼的,這種搜集舊歌重唱的作法,至少節省了宣傳及製作成本,剎看之下似乎又比精選集來得有誠意,也難怪大家都忍不住做起口水歌專輯。而現場LIVE、演唱會專輯就更巧妙了,將現場表演以CD形式再賣一次,不僅滿足了無法到現場的歌迷耳朵、又能為公司補貼家用,實在不失為度過慘淡年關的好方法。
口水歌其實就是翻唱別人唱過了的歌,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老爹的《咆哮2002》也是整張翻唱歌曲,女人的歌讓他唱出了
男人味,也還不錯。至於張惠妹的這些歌,則是我很喜歡的,
尤其是意難忘,天才白痴夢,鳳凰於飛,心事誰人知,真是
值得推薦的好歌!
在口水歌部分,出道以來兩張原創專輯都賣得呱呱叫的周蕙,趕在歲末年終一口氣推出兩張國語懷念老歌專輯,共收錄了如」魂縈舊夢」、」給我一個吻」、」我要你的愛」、」相思河畔」等18首曾經膾炙人口的經典老歌。前兩張專輯封面都以造型漫畫娃娃現身的周蕙,此番總算能在新專輯封面以真面目示人,而限量推出的雙CD二合一套裝,更是把照片印在在大大的盒子上,讓歌迷見識到周蕙的風情萬種。歌聲甜美的周蕙,詮釋起國語老歌算是恰如其份,尤其是對年長一輩的人來說,能再聽見這些歌曲想必十分懷念。
而歌聲高亢動聽的動力火車,這次也趕搭口水歌浪潮推出口水歌專輯,而且歌唱實力驚人的兩人,還一口氣推出了44首,並且還加以分類做收錄。包括了」HIT流行歌」如」流浪到淡水」,」情非得已」等,民歌部分則有」讓我們看雲去」、」拜訪春天」等,甚至還有」男人的歌」、」雨的歌」等等分類。收錄的44首歌可說都是許多歌迷耳熟能詳的名曲。而這些歌曲經由動力火車的歌聲重新詮釋,相信對許多歌迷來說,會有一些不同的感受。而如果你本來就是動力火車的歌迷,雖然等不到他們新歌,能夠一次聽足44首流行歌曲也算是另一種享受吧。
至於才剛以《風箏》專輯席捲國語流行音樂市場不久的小天後孫燕姿,馬上乘勝追擊推出自選集Start。有別於一般口水歌專輯的概念,這張自選輯強調十首曲目都是由孫燕姿親自挑選出來的,十首歌對如今貴為天後的孫燕姿來說,都是別具意義的歌曲。包括了經典民歌」橄欖樹」、西洋女歌手Tori Amos的Slient all these years(王菲「冷戰」原曲),還有張惠妹的」原來你什麼都不要」、王菲的」天空」、莫文蔚的」沒時間」等等。所以雖說是一張自選輯,仍是相當貼近市場的一張專輯,而選唱這些歌曲除了考驗孫燕姿的唱功,是否能在名曲重唱里找到新意,相信更是許多樂迷關注的焦點。
而在現場LIVE專輯部分,人氣樂團五月天先前發行的《你要去哪裡(台灣巡迴演唱會Live全紀錄)》,以3CD形式收錄共35首歌、長達163分鍾。除了是演唱會的紀念,對於因為成員要去當兵得暫停活動的五月天來說,也算是暫別歌迷的一份禮物。而在這張現場專輯里,除了收錄五月天出道以來的許多歌曲外,也有一些只有在演唱會才聽得到的歌曲,包括五月天成員之一的石頭的雨中求婚曲」天天想你」、五月天與日本超級樂團Glay的I in love大合唱、五月天和脫拉庫相互飆歌的」我愛夏天」、以及與無數歌迷的萬人大合唱等等,都完整呈現在這張Live專輯里頭。相信對於許多五月天的歌迷來說,這張LIVE專輯將陪他們一起度過等待五月天回來的日子。
此外,去年以一首」情不自禁」以及專輯《海嘯》席捲市場的哈林庾澄慶,趕在2002年的開頭推出LIVE專輯《哈世紀LIVE SHOW》。在這張3CD的專輯里,曲目包括了」報告班長」、」周末派」、」山頂黑狗兄」到」只有為你」等歌曲,忠實記錄了庾澄慶的音樂歷史,還搶先收錄了新歌」命中註定」。而為了刺激買氣,身為新力唱片一哥的哈林,此番首先調降專輯的價格,3CD只賣299元,除了回饋歌迷,也希望達到打擊盜版的作用。
其實,翻唱、現場演唱專輯在流行音樂里並不少見,早先林志炫的口水歌翻唱專輯《擦聲而過》、黃小琥的LIVE演唱專輯《現場演唱全記錄》等,都是風評極佳的專輯。而除了口水歌的翻唱,港台歌曲翻唱日文、韓文的情形也一直很普遍,之前李翊君曾以《李翊君V.S.中島美雪/重生》發行《風雲再起》系列,以整張專輯翻唱中島美雪作品的形式發表;此外美聲天後辛曉琪,前一陣子也推出了整張翻唱韓劇主題曲的專輯《永遠》,讓歌迷能用熟悉的語言重溫戲劇的聲音畫面,這樣的作法都讓翻唱顯得多了些創意、也更具概念性。只是最近的國語流行音樂市場上,這樣的舊瓶釀新酒的風氣似乎過剩了些,雖然能聽見不同歌手對經典歌曲做不同的詮釋(現場演唱亦是一種不同的詮釋),但我想在更多樂迷心中,必定希望能聽見更多的新歌、尤其是來自本土優秀創作人的原生作品。
口水歌」追溯:
從酒吧劇場走出來
聽著聽著,觀眾就會和歌手一起哼哼起來,這是「口水歌」的最大特點。口水歌」歌手多半是從酒吧、劇場中走出來的,歌曲以借用流行、上口的經典歌曲旋律,填入新詞後,悄悄走紅。不過,細細查詢這些「口水歌」的根源,其實走的仍舊是當年人稱「機智對答歌王」張帝的路子。據廣州資深唱片發行人王長輝介紹,這樣的歌曲經過歌手在酒吧、劇場里一唱,不但具有現場互動性,還琅琅上口,可以和觀眾一起唱。現在,「口水歌」歌手已經走出中國,遠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進行演出且唱片發行量也很大。
「口水歌」隱憂:
必須經過曲作者同意
時隔20多年,張帝的風格仍舊為人們所熟知,但他的唱法長期以來卻「後繼無人」,而時下流行的「口水歌」卻再次走了張帝的路子。不過,「口水歌」也存在一些弊端,磨磨唧唧、甚至肉麻的歌詞,有的還多少帶點社會痞子的風氣,這些使「口水歌」無法進入大雅之堂。「口水歌」還有一個隱憂,那就是套用別人的曲調,隨意填入自己的歌詞演出和發行唱片,這涉及到了歌曲版權的問題。就此,遼寧東來律師事務所律師姜春光認為,膾炙人口的曲調被翻唱和重新填詞都要經過曲作者同意,並需支付一定費用,否則會引起版權官司。不過,遠在他鄉、現在已經60多歲的張帝要是聽說「口水歌」再次大行其道,一定會很開心。
因為以「快餐式」加「絕對通俗」的形式出現,所以「口水歌」贏得了大批青年人的耳朵。記者在一張名為「樂壇怪傑沙鷗絕對現場挑戰作詞」的唱片里聽到了憨厚逗人的歌手用詼諧、機智的歌詞,巧妙地回答了現場聽眾的各式疑難怪問,其風趣程度令人噴飯。諸如「有情人能否終成眷屬?」「出現婚外情怎麼辦?」「一見鍾情是否可靠?」等刁鑽問題提出後,歌手很快用《愛拼才會贏》的旋律,唱道:「一見鍾情不是不可以,但需要碰運氣,還要有眼力,不要過分相信自己,免得後悔來不及……」引起觀眾的陣陣喝彩。而據一些音像店介紹,購買這種「口水歌」的人每天都有,比「二人轉」的磁帶好賣多了。「
口水歌
卡門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7036
康定情歌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7035
哭砂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6968
意難忘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7032
戀曲1990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6969
天才白痴夢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7034
鳳凰於飛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7037
跟著感覺走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6973
心事誰人知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7033
排山倒海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16188
I will always love you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7040
Time to say goodbye
http://www.wanwa.com/av/new.asp?idSong=7038
比如:
一、《遲到》
這是港台流行音樂剛流傳到大陸時,一首很流行的歌,在八十年代,幾乎每個青年都會唱,那個時代的人們還在小心恪守著「愛要真誠,不能分享」的愛情信條。
時下隨著張行在《同一首歌》的再度復出,而又傳遍大江南北,只是此時唱這首歌已有些不合時宜了。
二、《鐵窗淚》
八十年代中期,曾經十分流行囚歌,遲志強那頗為沙啞的歌喉,有些油腔滑調地唱出故作悲涼式的懺悔,被群眾寬容地接受了。這種現在看來很爛的歌當時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也體現了當時群眾對娛樂和好歌曲的強烈需求。
三、《小芳》
小芳其實是一個被下鄉知青始亂終棄的農村少女的形象符號,當它被李春波以民謠的形式譜寫成歌曲時,既為那些知青們找回了了久違的懷舊情緒,也替他們掙脫了積壓了十多年的負罪感。歌中那種永不懺悔的態勢,也客觀地刻畫出世間太多人把責任推卸給他人的醜陋德性。
四、《水手》
這首鄭智化的歌,曾在一個時期被不停地傳唱。
其實這是鄭智化所有的歌曲中人文色彩相對較弱的一首歌,它屬於那種讓人不用動腦就可以接受的曲子。它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符合了當時社會上一些屢戰屢敗卻又心有不甘的人的心理:「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但夢醒時分,是不是又會有新一輪的失望呢?
鄭智化沒有回答,但他的這首歌還是在某些時候給了某些人以勇氣和希望。
五.《纖夫的愛》
在這首歌出現以前,愛唱搖滾樂的尹相傑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以這樣的形式,以唱這樣的一首歌而一炮走紅。
這首歌將民族唱法巧妙地溶入通俗歌曲中,曲風琅琅上口,具有很強的流行性。只是詞中的那股哥哥妹妹粘粘乎乎的情與愛,聽久了就讓人生膩。
六.《真的好想你》
在八十年代的中期,周冰倩以翻唱潘美辰的歌曲而被歌迷所接受。在熬了多年以後,周冰倩終於有了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曲。在周冰倩二胡般的嗓音詮釋下,這首歌成了一些喜歡無病呻吟的女人在卡拉ok中必備的曲目。它看似深情款款,實則無比矯情,可稱得上是「真的好惡心」。
這種爛歌,怎生一個煩字了得。
七、《心太軟》
在九八年的夏天,這首歌象一場流行的瘟疫,傳遍了大江南北。
其實它的旋律很簡單,唱的也只是很常見的一種「雞肋」愛情心態:對於已近絕望的愛情,食之無望,棄之不忍。
但它卻觸動了城市男女最柔軟的心底,也捧紅了那個無論如何也算不上帥的任賢齊,讓人不能不佩服小蟲的商業音樂的水準。
只是「心太軟」這句歌詞太過泛濫,讓人幾近頭暈目眩。
好在之後,任賢齊及時轉型,唱出了一首首富有激情的歌曲,樹立了歌壇情俠的新形象。
八、《常回家看看》
一首歌詞和旋律都很次的歌曲,經過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的包裝,成了一個神話。
中國人講究團圓的傳統,成了這首歌流傳的唯一理由。此後,陳紅在各種晚會上都要進行她造作的表演。不過,聯想到現代人,在卡拉ok投入地唱著這首歌,然後心安理得地照舊不顧老娘和老爹的冷暖和安危,誰又不會對這首歌多了幾分厭惡感。
九、《流星雨》
幾乎是一夕之間,四個叫F4的花樣少男,以龍卷風之勢席捲了整個東南亞和中國大陸。億萬追星族,開始連夜守候著九月那場獅子座的流星雨,只為了和偶像中歌中所唱的那樣:陪你去看流星雨。
F4的樣子,確實能迷倒那些幼男幼女們,他們是這個流行樂壇上很成功的商品,但缺乏內在實力的他們終究要象流星一樣墜落。
走進新時代》。這是一首為政治而作的歌曲,它和大部分政治歌曲一樣,都是為歌功頌德的應景之作。在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出名的張也憑著這首歌,一舉進入「御用歌手」的行列,獲得了空前的榮譽和地位。張也和她的師兄妹們的成功,也指引和激勵著廣大有著唱歌特長的青年們積極投身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的賽場,他們期盼也會有這么一天,能和張也們一樣擁有無上的榮耀。只是這種盜用了「為人民」名義的歌曲,它的生命力會有多久,讓人懷疑。
⑻ 《吉祥如意》超前展映,這部電影是不是大鵬的證明作
電影《吉祥如意》這部劇是由大鵬導演的,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喜劇片的導演突發奇想回到農村的老家,希望拍一部電影。關於一家人如何過年的情形,卻遭遇到了一系列的意外狀況。但是最後,因拍電影而聚齊的家庭成員們還是完成了最終的聚會。電影《吉祥如意》目前的豆瓣評分是8.4分,於2021年1月29日在全國上映。1月24日,《吉祥如意》這部電影開啟了超前點映。
《吉祥如意》這部電影還入圍了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金爵獎,得到了觀眾和專業影評人的稱贊。這部影片也表達了大鵬導演,希望在外漂泊的年輕人,能夠多回家看看。電影《吉祥如意》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就像一部短的紀錄片。一家人普普通通的生活狀態,也能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網友也會在觀看的過程中,並不覺得《吉祥如意》是一部電影,模糊掉了電影與現實的界限,這也是電影拍攝手法的獨特之處。
⑼ 常回家看看原唱是誰
96年台灣十二美女泳裝聯唱有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