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國多少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
你好!全國共有23個省、4個直轄市、特別行政區(2個)、5個自治區分別是
省有(23個) 遼寧省(遼) 吉林省(吉) 黑龍江省(黑)河北省(冀) 山西省(晉) 江蘇省(蘇) 浙江省(浙) 安徽省(皖) 福建省(閩) 江西省(贛) 山東省(魯) 河南省(豫) 湖北省(鄂) 湖南省(湘) 廣東省(粵) 海南省(瓊) 四川省(川、蜀) 貴州省(黔、貴) 雲南省(滇、雲) 陝西省(陝、秦) 甘肅省(甘、隴) 青海省(青) 台灣省(台)
直轄市(4個)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滬)重慶市(渝)
自治區(5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內蒙古自治區(蒙)西藏自治區(藏)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疆)
特別行政區(2個)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希望可以幫到你請採納 !
❷ 中國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各有幾個
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分別是:
23個省;
5個自治區;
4個直轄市;
2個特別行政區。
❸ 中國有多少省市直轄市自治區
目前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即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並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1997年7月1日,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1999年12月20日,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3)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擴展閱讀:
中國地理省區域劃分:
東北地區(3個):黑龍江、吉林、遼寧。
華北地區(5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華中地區(3個):河南、湖北、湖南。
華東地區(8個):山東、江蘇、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灣。
華南地區(5個):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
西北地區(5個):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西南地區(5個):四川、貴州、雲南、重慶、西藏。
❹ 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名稱.
一、直轄市名稱: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二、省份名稱:
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台灣省。
三、自治區名稱:
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四、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4)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擴展閱讀
一、四個直轄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據可查的第一個名稱為「薊」,是春秋戰國時燕國的都城。遼金是將北京作為陪都,稱為燕京。金滅遼後,遷都於此,稱中都。元代改稱大都。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於此,改稱「北平」。建國後做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改稱「北京」,名稱一直沿用。1949年設為直轄市。
取全稱中的「京」字作為簡稱。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稱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稱「直沽寨」。元代設津海鎮,這是天津建城的開始。明永樂2年(1404年)築城設衛,始稱天津衛,取「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1949年設為直轄市。
取全稱中的「津」字作為簡稱。
3、上海(滬)
上海之稱始於宋代,當時上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設有上海鎮。1292年,上海改鎮為縣。這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1949年,上海設為直轄市。
古時,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扈」,當時還沒有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別稱「申」。
4、重慶(渝)
重慶古稱「巴」。秦時稱江州。隋稱渝州。北宋稱恭州。重慶之名始於1190年,因南宋光宗趙敦先封恭王,後登帝位,遂將恭州升為重慶府,取「雙重喜慶」之意。1997年,重慶設為直轄市。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❺ 請教關於國家/省市知識產權試點示範企業有哪些
❻ 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
行政區(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見表7.1。
表7.1 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表
續表
❼ 中國各有多少個省和自治區和直轄市
我國地大物博、疆域遼闊,自古以來「如何治理這個擁有廣袤疆土的國家」都成為了統治者必須解決的問題。自元代開始,我國開始使用「行省制」來作為地方官制,並遵循「犬牙交錯」的方式來分割地域,以防止地方割據勢力。於是便逐漸形成了如今的省與省之間的劃分。
❽ 我國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簡稱分別是什麼
黑龍江--黑;吉林--吉;遼寧--遼;北京--京;天津--津;內蒙古--內蒙;山東--魯;江蘇--蘇;浙江--浙;上海--滬;福建--閩;廣東--粵;廣西--桂;海南--瓊;山西--晉;陝西--陝或秦;甘肅--甘或隴;寧夏--寧;青海--青;新疆--新;西藏--藏;四川--川或蜀;雲南--雲或滇;貴州--貴或黔;重慶--渝;湖南--湘;湖北--鄂;江西--贛;河南--豫;香港--港;澳門--澳;台灣--台;安徽--皖;河北--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