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間借貸中實現擔保物權的程序和條件是什麼
設立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是年修訂的《民事訴訟法》亮點之一。該規定與《物權法》及國際通行慣例接軌,大大簡化了擔保物權的實現程序,節約了訴訟成本,提高了訴訟效率。
(一)擔保物權在民事執行程序中實現意義重大卻後勁不足
擔保物權是以確保債權實現為目的而設立的物權,因此,擔保物權的實現是擔保物權最重要的效力,也是擔保物權人最主要的權利。在主債務履行期屆滿債權人未受清償或出現當事人約定的實行擔保物權的情形時,擔保物權人實現擔保物權的方式,不僅關繫到擔保物權人的利益,而且關繫到整個交易秩序的安全與效率。在現如今嚴峻的民間借貸的大環境下,擔保物權人的權益很難得到有效而快捷的保護。而《物權法》第195條第2款規定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被譽為擔保物權實現制度的一項"革命性"規定,但該規定出台後一直無法得到程序法的配合,抵押權人單純依靠提起抵押合同訴訟來實現抵押權,因而訴訟成本高企的尷尬局面並未隨著《物權法》實施而得到明顯改觀。
在2013年新民事訴訟法施行之前,我國擔保物權主要通過民事訴訟和強制執行得到實現。但是此種方式需經過較長的訴訟周期(尤其在當事人為逃避債務躲避送達的情況下),並以主債權標的確定訴訟費用(在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中訴訟費用往往由於標的較大導致訴訟費用較多),擔保物權被法院依法確認後,如債務人不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時,擔保物權人才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在強制執行程序中,由法院聘請評估機構對擔保物權進行評估,聘請拍賣公司拍賣擔保物,這樣,擔保物權的實現必須交納訴訟費、評估費、拍賣費和申請執行費,最終導致擔保物權的實現成本大大超過無擔保債權,使擔保物權人不能及時受償,擔保制度不能發揮應有功能,甚至給債務人提供了轉移、揮霍財產的可能,降低了擔保債權的可受清償程度。
(二)省略訴訟程序促使擔保物權提前實現
抵押權人直接申請法院採取強制拍賣措施以實現不動產抵押權的方式為德國、日本、韓國等國所採用。《德國民法典》第 1147條規定:"就土地和抵押權所及的標的向債權人所為的清償,以強制執行方式為之。"如果所有權人不自動履行債務,那麼債權人需要一個強制執行名義,因為他僅能通過強制執行的方式從土地中獲得清償,任何形式的私人執行都被禁止。
為了解決如何在程序上按照《物權法》實現擔保物權的問題,達到減低公力救濟成本、切實保護當事人權益的目的,新施行的民事訴訟法第十五章第196、197條明確規定:"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由擔保物權人以及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依照《物權法》等法律,向擔保財產所在地或者擔保物權登記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拍賣、變賣擔保財產,當事人依據該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該規定,擔保物權人可通過申請法院拍賣、變賣的非訴方式實現擔保物權。申請人應當提交申請書並附相關證據材料(如主合同;擔保物權合同;抵押權登記證明或者他項權利證書、權利質權的權利憑證或者出質登記證明;能夠證明實現擔保物權條件成就的有關證據材料,例如證明債務已屆清償期、合同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情形發生等證據材料;人民法院認為需要提交的其他證據材料)。必要時,法院亦可以依職權調查相關事實並詢問相關當事人。對於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申請,法院即可裁定對抵押財產進行拍賣或變賣。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依法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被申請人提出異議,法院應該進行審查,經審查被申請人的異議確實成立的,則裁定駁回申請。法院作出准予實現擔保物權的裁定生效後,主債務或擔保債務未自動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申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則應按執行金額收取執行申請費,並由被執行人負擔。同時,基於實現擔保物權案件設在新民事訴訟法第十五章特別程序中,第十五章的一般性規定當然適用於該程序,故關於審限應當適用以特別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規定,即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須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看到,新民事訴訟法將申請拍賣、變賣擔保財產作為非訟案件,將實現擔保物權單列為一種案件類型,就有關擔保物權存在與否及擔保債權范圍和數額等問題適用非訴裁定予以解決,相比僅能通過民事訴訟和強制執行得到實現的方式,在及時保護擔保物權人利益、維護市場(尤其是金融借款信貸業務)交易安全和效率方面具有明顯的優越性,能夠充分發揮非訟程序迅捷解決糾紛的職能。
三、實現擔保物權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一)實現擔保物權的申請主體
依據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的申請人包括"擔保物權人"以及"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實踐中,如何理解"擔保物權人"和"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適用范圍?考慮到該程序的設立主要是針對物權法等實體法中對擔保物權實現而作出的程序性規定,對於"擔保物權人"和"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適用范圍應當以物權法等實體法為依據來確定。根據我國物權法相關規定,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的主體僅限於"抵押權人"、"出質人"和"財產被留置的債務人"。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擔保物權人"主要就是指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的"抵押權人",物權法第二百二十條規定的"出質人"和物權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的"財產被留置的債務人"就是"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在民事訴訟法修改過程中,也有意見認為,對於實現擔保物權的申請人不應該僅限物權法規定的上述三類主體,還應當包括上述三類主體相對應的主體,即與"抵押權人"相對應的"抵押人"、與"出質人"相對應的"質權人"、與"財產被留置的債務人"相對應的"留置權人"。對此,我們認為,民事訴訟法的上述規定僅是對物權法等實體法中規定的實體權利的實現作出的程序性規定,該程序規定的依據來源於實體法,應當按照實體法的規定來確定實現擔保物權的申請主體。因此,對於實現擔保物權的申請主體應暫以物權法的規定為准,不宜做擴大性的解釋。至於抵押人、質權人、留置權人是否可以成為實現擔保物權的申請主體,留待今後的審判實踐逐漸探索。
此外,申請實現擔保物權是否僅以物權法為依據,換言之,物權法之外的其他實體法是否也可以作為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的依據?我們認為,根據新民事訴訟法立法本意,除了物權法規定的三類申請主體外,我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的建設工程承包人也可以作為申請主體。另外,我國的海商法、民用航空器法等法律中規定的船舶抵押權人、民用航空器抵押權人等,也可以作為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的申請人。
2. 擔保物權問題
①抵押合同有抄效,抵押權設立,動產抵押權設立僅需滿足抵押權有權處分,抵押合同有效。不登記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②甲丙間質權成立,滿足動產質權設立條件,即有權處分,質押合同有效,交付。
③丁有權留置該車,符合留置權設立條件,在丙不能支付修理費用或提供擔保的情況下,經過一定的履行期限的,可以就該車拍賣變賣,並享有優先受償權。
④依據擔保法及其解釋規定,在同一動產上設計了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的,留置權具有優先性,抵押權和質權是平等的,但抵押權未經登記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所以,對該動產,先由丁受償,其次是丙,再次是乙。
本人觀點,望採納謝謝
3. 抵押權登記是抵押權的成立要件還是對抗要件
即以某些物和財產權利,如建築物和其它土地附著物,建設用地使用權,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的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正在建造的建築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 除此之外的財產,採取當事人自願的原則,由當事人自行選擇是否辦理登記;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照此,需要辦抵押物登記的是抵押權的成立要件,由當事人自行選擇協商是否辦理登記的,是對抗要件。 如有錯,請大家及時糾正!
4. 抵押權的生效要件有哪些
不動產抵押權,自登記時生效。動產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生效。抵版押合同的權生效,是指依法成立的抵押合同對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同一般合同的生效一樣,抵押合同的生效也須具備主體適格、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以及標的確定與可能四項要件。
法定必須辦理登記才生效的抵押合同為以下五種:
(一)以無地上定著物的土地使用權抵押的,應去核發土地使用權證書的土地管理部門辦理抵押登記;
(二)以城市房地產或者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應去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辦理抵押登記;
(三)以林木抵押的,應到縣級以上林木主管部門辦理抵押登記;
(四)以航空器、船舶、車輛抵押的,應到運輸工具的登記部門辦理抵押登記;
(五)以企業的設備和其他動產抵押的,應到財產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抵押登記。
5. 簡述抵押權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一、抵押權實現需具備哪些條件
抵押權的實現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擔保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債務履行屆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物的價款受償;協議不成的,抵押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我國法律規定,抵押權的實現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抵押權必須有效存在。抵押權設定如果無效或者已被撤銷,則不能實現。
2、必須是債務人履行期限屆滿。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是否屆滿是決定債務人是否履行債務的時間標准。
3、債權人未受清償。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債權人未受清償,表明債務人未按期履行義務,無論債務是遲延履行,還是拒絕履行,債權人都可以行使抵押權,使債權得到清償。
4、債務未受清償不是由於債權人造成的。只有在因債務人方面的原因未能清償債務而使債權人未受清償時,抵押權人才可以行使抵押權。如果債權人未受清償是由於其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則抵押權人不能行使抵押權。
二、抵押權如何實現
關於抵押權的實現方式,各國立法的規定並不一致。在英美法系國家,由於擔保權的實行方法是根據當事人約定而決定,故有多種實現方式。其中主要有:擔保權人取消贖回權後訂立抵押協議、出賣擔保物、佔有抵押物並以其孳息清償債務、佔有擔保物並進行經營、擔保物接管、公開拍賣等。在大陸法系各國中,近現代民法主要規定了三種實現抵押權的方式:拍賣抵押物、訂立契約取得抵押物所有權,以及以其他方法處分抵押物。我國《擔保法》第五十三條、《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抵押權實現的方法有三種:折價、拍賣、變賣。
1、折價是指債務履行期屆滿後,抵債權人與抵押人協商訂立債權人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協議以實現抵押權的方法,性質上屬於代物清償,即以轉移抵押物所有權的形式代替債務的清償。受擔保債權在協議抵償的金額范圍內消滅,抵押權人對抵押人的抵押權也因此而消滅。但折價協議只能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時達成。若抵押權人在訂立抵押合同時或債務履行期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此中約定無效。這就是所謂的「流質條款」,為大多數國家所禁止。法院可否對抵押財產強行折價或者在對抵押財產評估後折價,裁判以抵押財產抵償債權人的債權?對抵押財產進行折價抵償抵押權人的債權的方法,屬於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協商實行抵押權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除非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同意以抵押財產折價,否則只能對抵押財產進行變賣或拍賣,以價款清償債權。因此,在訴訟程序中,法院不能強行對抵押財產折價,並裁判抵押財產歸抵押權人以抵消抵押權人的債權。
2、拍賣是指以公開競價的形式,將特定物品或者財產權利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方式。以抵押物拍賣所得優先受償,是抵押權實現的目的和內容,因此,以抵押物拍賣所得價金受償,是拍賣對抵押權人發生的主要效力。在實踐中,抵押物拍賣價金會多於或少於抵押所擔保的債權額,依我國《擔保法》、《物權法》的規定,當拍賣所得價金不足以清償抵押擔保的債權時,抵押權人未受清償的債權部分,得以普通債權人的身份繼續向債務人求償。以拍賣抵押物行使抵押權,債權人的抵押權以及後次序的抵押權,在抵押物賣得價金不足求償的范圍內,皆歸於消滅。當拍賣價金超過債權數額時,多餘部分歸抵押人所有。
3、變賣是指以拍賣以外的方式將抵押物出賣的形式。變賣不具有拍賣所具有的上述優點,但卻簡便易行,省時省力,目前在我國各地拍賣機構不普遍、拍賣程序及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變賣仍然是擔保債權實現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我國,以變賣的方式實現抵押權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協議變賣。二是在法院強制實現抵押權時,如果無法以拍賣的方式對抵押物變價,則由法院主持對抵押物進行變賣。以當事人協議變賣方式實現抵押權的,對抵押物價額的確定亦應參照市場價格,也不得損害其他債權人的利益。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亦可行使撤銷權。
6. 抵押權設立的條件是啥呢
抵押權設立的條件是抵押登記。
根據《物權法》的規則,以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建設用地使用權,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形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正在建造的建築物這四種財產設定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權自登記之日起設立。
財產設定抵押,如果當事人未辦理登記,雖然抵押權沒有設立,但是抵押合同已經生效。抵押物登記記載的內容與抵押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的,以登記記載的內容為准。以尚未辦理權屬證書的財產抵押的,只要當事人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可以夠提供權利證書或者補辦登記手續的,法院能認定抵押有效。
當事人以《物權法》規則的生產設備、原資料、半成品、產品、交通運輸工具和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或者以《物權法》規則的動產設定抵押,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以其他財產抵押的,能自願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抵押權設立的條件是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