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過「招、拍、掛」程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要不要交印花稅
繳納印花稅(產權轉移書據),稅率0.05%
依據:
《財政部、國家稅務版總局關於印花稅權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62號):
三、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通過「招、拍、掛」程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納稅人與國土資源部門簽訂的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2. 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否繳納印花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花稅若干政策的通知的通知》(財稅〔2006〕162號)規定,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3. 土地使用權時繳納印花稅計入什麼科目
《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規定:6602 管理費用一、回本科目核算企業答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所發生的管理費用,包括企業在籌建期間內發生的開辦費、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包括行政管理部門職工工資及福利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辦公費和差旅費等)、工會經費、董事會費(包括董事會成員津貼、會議費和差旅費等)、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含顧問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研究費用、排污費等。
《小企業會計准則》第六十五條小企業的費用包括: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二)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指小企業開展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應負擔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和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排污費等。
因此,執行《企業會計准則(2006)》的房地產企業取得土地使用權時繳納的印花稅列入管理費用;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的房地產企業取得土地使用權時繳納的印花稅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
4. 政府出讓土地要繳合同印花稅嗎
土地使用權出復讓合同制、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商品房銷售合同按照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所以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合同印花稅,按所載金額0.5‰貼花。
一、定義: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設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
二、納稅人:
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三、征稅范圍:
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勘查設計、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
其中,產權轉移書據按照所載金額0.5‰貼花。
5. 競拍取得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財稅[2006]162號"三、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應按「產權轉移書據」稅目,按照價款的萬分之五貼花。
6.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印花稅的問題
「法不溯及來既往」是一項基自本的法治原則。通俗地講,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規定去約束昨天的行為。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過。法國民法典規定:法律僅僅適用於將來,沒有溯及力。在我國,「法無溯及力」同樣適用於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
7. 我們企業簽訂了一份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該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花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62號)第三條規定:「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8. 取得土地使用權(土地出讓合同)印花稅,是不是也應當計入土地成本
土地使用權(土地出讓合同)印花稅應當計入土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