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協議書未蓋章有效嗎
可能有效也可能無效,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1.如果合同是由單位的委託代理人在其許可權范圍內、或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簽的字,則合同有效。2.如果簽字的委託代理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簽訂合同的,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後,所簽合同有效。未經追認的,合同無效,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一般生效要件和特別生效要件。1.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 指合同發生效力普遍應具備的條件。依照法律規定,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包括: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2.合同生效的特別要件: 指合同除具備一般生效要件外還須特別要件具備才能生效的條件,並不具有普遍性。如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某些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才能生效的,則需要辦理相關手續後才能生效。因此,在與單位間的經濟交往中,為更好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建議還是盡可能加蓋單位公章或合同專用章比較好。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 協議書就甲乙雙方簽字蓋章法律上生效嗎
協議書就甲乙雙方簽字蓋章法律上生效,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將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現於外部的行為)。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須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2)版權協議書蓋章擴展閱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3. 《腫瘤》雜志「版權協議書」中的「簽章」需要蓋章嗎
簽名就行
4. 版權協議書自己簽字可以嗎
根據:<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合同法沒有明確規定.不過從法理上說,此時雙方已經達成一致,符合合同成立的有效要件.只是由於客觀原因沒有蓋章,所以該合同理論上是成立的.
版權(英文名稱:right)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符號在計算機中打法:「Alt+0169」
版權介紹
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翻譯、改編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著作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
取得方式
版權的取得有兩種方式: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在中國,按照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完成就自動有版權。所謂完成,是相對而言的,只要創作的對象已經滿足法定的作品構成條件,即可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在學理上,根據性質不同,版權可以分為著作權及鄰接權。簡單來說,著作權是針對原創相關精神產品的人而言的,而鄰接權的概念,是針對表演或者協助傳播作品載體的有.
5. 投稿時版權協議書蓋所在單位的章,是指要蓋所在學校公章還是學院公章
蓋章需要蓋學校的公章;
學院是屬於學校下屬單位,所以不能蓋學院公章。
6. 協議書一定要蓋章才有效嗎
協議書只要有雙方公司人的手印或蓋章就有效,但如果沒有這兩個的話,這個協議書就無效。有其中的一個也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