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使形成權的限制有哪些
對形成權的限制包括兩方面:
其一,一般限制(外部限制)。形成權之行使首先要受到外部限制。所謂外部限制,就是在保證形成權可自由行使的前提下,以民法上誠實信用原則、權利濫用之禁止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等對形成權行使加以限制。當然,這種限制是權利行使的通則。具體到民法制度上,如對形成權的行使期間的規定,也就是除斥期間的規定,有學者認為可分為三類:(1)就個別形成權,設有存續期間(如台灣地區民法第九十條、第九十三條、第三百六十五條),惟其期間多較消滅時效為短,以早日確定當事人間的法律關系;(2)明定若干形成權的行使未定期間者,於他方當事人催告後,逾期未行使時,形成權消滅;(3)未設有存續期間或催告的規定,如共有物分割請求權。但無論何種情形,均有權利失效原則的適用。
其二,特殊限制(內部限制):(1)形成權的行使原則上不得附條件或期限。這也是基於形成權的特殊效力而作的限制。前已述及,形成權人在行使該權利時,無須相對人同意即可發生效力,由此可見其對當事人的利益和法律關系之穩定威脅至極,因而原則上不允許權利人行使權利設置條件或期限。所謂「既然形成權相對人必須接受他人行使形成權的事實,那麼不應該再讓他面臨不確定的狀態了」。如《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主張抵消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到達對方時生效。抵消不得附條件或期限。」但「條件的成就與否系依相對人意思而定,或期限明確者,不在此限」。(2)形成權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間約定的條件(《合同法》中承攬合同定作人的隨時解除權例外)。(3)行使形成權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
B. 共有物分割中,為什麼 本訴被告對原告主張的否定不構成反訴
反訴,是一定有相對應的訴訟請求的,不僅僅是否定對方的訴訟請求。
C. 按份共有物的分割
1,沒有約定不得分割情形的,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不需要三分之二的共有人同意才分割。
2,共有物分割請求權,屬於形成權,所以,一旦某個共有人享有分割請求權,即可請求分割共有物,終止共同關系,無須其他共有人同意(有約定不得分割共有物的除外)。根據《物權法》第99條的規定:共有人約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維持共有關系的,應當按照約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請求分割;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因分割對其他共有人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D. 形成訴權是形成權嗎
形成訴權吧是形成權。
形成權,是指依照權利人單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已經成立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如法定代理人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超越其行為能力與他人訂立的合同加以承認。
這個合同就從效力待定變為有效了,這叫追認權;合同有效成立以後,由於出現法定情形一方可以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合同關系即告消滅,這叫解除權。這些權利均屬於形成權。
形成訴權,又稱為間接形成權,與單純形成權互為相對關系。形成訴權(間接形成權),指必須通過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行使的形成權。
(4)共有物分割請求權是形成訴權嗎擴展閱讀
形成權具有下述特點:
① 形成權的行使表現為單方行為;
② 單方意思表示一經到達對方即為生效(是故,行使形成權的意思表示可以撤回但不得撤銷);
③ 效力的產生不需要另一方作出某種輔助行為或共同的行為,按一方意志即可形成法律關系;
④ 形成權不能與所依附的原權利分割而單獨轉讓;
⑤ 形成權的存在有一定的除斥期間,形成權不得附條件和期限(《合同法》第99條)。
E. 離婚是形成權嗎
離婚權是人身性形成權
形成權以內容為劃分標准,可分為財產性形成權與人身性形成權。財產性形成權又可分為債權性形成權與物權性形成權兩種,債權性形成權是指形成權行使的效果,只變動債權關系者,如合同解除權;物權性形成權是指形成權行使的效果,只是變動物權關系者,如共有物的分割請求權。身份性形成權,主要表現在親屬法上,其行使的效果是導致當事人之間的身份關系發生變動,如離婚權、非婚生子女認領權、收養終止權等等。 離婚權的實質是形成訴權 形成權以行使的方式為標准,可劃分為單純形成權與形成訴權。形成權的行使雖然只需依單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但是有些形成權直接向相對人為意思表示便能使法律關系發生變動,而有些形成權不能向相對人為意思表示,需要向法院或仲裁機關提出請求,由法院或仲裁機關作出形成判決(裁決)方可。前者稱之為單純形成權,如合同解除權、抵銷權等;後者則稱之為形成訴權,如暴利行為的減輕給付、詐害行為的撤銷、撤銷婚姻、否認子女之訴等。[7]但此種劃分也不是絕對的,行使單純形成權,如果相對人提出異議時,權利人只有向法院提起形成之訴,此時便轉化為形成訴權。 一般意義上形成權的行使通常無須藉助於法院,法律之所以規定此類形成訴權須通過訴訟進行,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形成訴權的行使對相對人的利益影響巨大,須由法院居中裁決,方能保證其結果的公平;另一方面是為了使形成權的行使得到控制,避免在形成行為是否有效問題上出現不確定性,特別是在行使形成權必須具備特定理由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這種不確定性,而通過具有既判力的判決,形成行為才能發生效力,這種不確定性就可以避免了。德國著名民法學家梅迪庫斯稱,這種形成訴權在德國主要出現在親屬法和公司法領域,因為在這兩個領域的上述不確定性尤其令人無法忍受。離婚權由於指向的婚姻法律關系是影響甚大的,法律規定必須向法院提起形成之訴才能實現。
F. 什麼是形成訴權
形成權是根據單方意思表示即可發生法律關系變動的權利
形成訴權就是需要通過訴訟形式實現的形成權
常見有,可變更可撤銷合同中的撤銷權,請求分割共有物的請求權,離婚請求權,債權人的撤銷權
G. 形成權都受除斥期間限制嗎
一般而言,形成權不受除斥期間限制。
對形成權的限制包括兩方面:
版其一,一般限制(權外部限制)。形成權之行使首先要受到外部限制。所謂外部限制,就是在保證形成權可自由行使的前提下,以民法上誠實信用原則、權利濫用之禁止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等對形成權行使加以限制。
其二,特殊限制(內部限制):(1)形成權的行使原則上不得附條件或期限。這也是基於形成權的特殊效力而作的限制。前已述及,形成權人在行使該權利時,無須相對人同意即可發生效力,由此可見其對當事人的利益和法律關系之穩定威脅至極,因而原則上不允許權利人行使權利設置條件或期限。
H. 法院判決後,共同共有的未分割遺產,怎樣請求進行分割
您好,對於離婚時未分割的夫妻共同財產,任何一方都有權訴請進行分割,而不受兩年的訴訟時效的限制。主要理由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
首先,夫妻共有財產制是典型的共同共有。我國《物權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共有人約定不得分割不動產或者動產,以維持共有關系的,應當按照約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請求分割;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因分割對其他共有人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可見共有人分割請求權雖然名為請求權,但並非是請求他人同意分割的權利,而實質是使他人負有與其協議分割的具體方法之義務。分割共有物,早已是法律賦予共有人的權利,其得以一人之意志行使該項權利。因此,分割共有物之請求權,實質是形成權,不應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其次,我國《物權法》中沒有規定時效取得制度,因此,根據物權法定的原則,所有權不會單純因為時間的經過而發生改變。也就是說,夫妻共同財產,如果在離婚時沒有進行分割,不會因為時間的經過而改變性質,雙方身份關系的解除,也不能使原本屬於兩人共有財產的變更為一人所有。
第三,如果司法解釋規定,離婚時未經分割的夫妻共同財產經過兩年的訴訟時效就不能再進行分割,無疑會鼓勵轉移、隱藏夫妻共同財產的不誠信行為,實際佔有或者控制夫妻共同財產的一方,只要能夠藏過兩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就可以取得該財產。這種結果與我國的主流價值觀念是相悖的。
希望能夠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I. 承租人擅自轉租,出租人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以上是形成權,可是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麼是形成權。
形成權,指依權利人單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權利發生、變更、消滅的權利。
形成權的特徵:
①形成權的客體是民事法律關系。②形成權無對應的義務。形成權行使時,相對人處於容忍形成行使之法律效果發生的法律地位,談不上相對人負有何種法律義務。③形成權具有從屬性。形成權須依附於基礎法律關系,不能與所依附的基礎法律關系分離而移轉。④行使形成權的行為均屬於有相對人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形成權屬於一方說了算的權利,無需經對方同意即可生效,但須向對方作出)。⑤行使形成權可採用明示、推定、單純沉默的方式。
形成權的分類:
財產法上的形成權,分為兩小類:①債法上的形成權:(效力待定合同中的)追認權(《合同法》第47、48條)、(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合同法》第47、48條)、(可撤銷合同中的)撤銷權(《合同法第54條》)、(選擇之債中債務人享有的)選擇權、法定抵銷權(《合同法第99條》)、債務免除權、合同解除權(《合同法第94條》及其他法定解除權與約定解除權)、(試用買賣合同中)買受人的認可權(《合同法第171條》)、(間接代理中第三人的)選擇權(《合同法第403條》)。②物權法上的形成權:典物回贖權、共有物分割請求權((《物權法》第99條),名為請求權,實為形成權)、按份共有人的優先購買權(《物權法》第101條)。
是身份法上的形成權,分為兩小類:①繼承法上的形成權:遺囑撤銷權(《繼承法》第20條)、繼承權拋棄(《繼承法》第25條)、受遺贈權拋棄(《繼承法》第25條)、遺產分割請求權。②婚姻法上的形成權:(可撤銷婚姻中受脅迫人的)撤銷權(《婚姻法》第11條)、離婚請求權(《婚姻法》第32條)、收養關系解除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