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出版社版權部要看的書

出版社版權部要看的書

發布時間:2021-09-14 21:53:30

❶ 已經出版的書籍的電子版權問題

這個要看你當時跟出版社簽的協議,裡面有沒有涉及到作品的信息網路傳播權版,有的話是授權給權出版社幾年,是否為非專有(非專有指該作品的信息網路傳播權除了授權給該出版社還可授權給其他1到幾個更多平台),如果簽的是非專有,你可以繼續授權給別的平台,如果是專有的,一般作品的信息網路傳播授權都是4-6年,如果過了授權的年限,你也可以授權到別的平台,不算侵權

❷ 關於出版權的問題。從原來的書里選編一部分在另外一家出版社出版(書名不同),有沒有出版權問題

出版社一般都在出版合同中約定專有出版權,這就意味著該作品的出版權版給了一家權,其他人包括作者都無權再用相同方式來出版.
對於選一部分內容,這要看具體情況吧.我個人認為,如果所選的內容與已經出版的在內容含量上差不多,應該是侵犯出版權了,但是如果是節選的篇章什麼的或者就是縮略版什麼的(因為與已出版的圖書版本不同),應該沒事.

❸ 想向出版社申請電子書的版權,一般都是什麼價位啊,不太懂

出版社做版權銷售傳統上以紙書為主,間或搞一些圖書的影視劇本改編和其他形式的授權。如今數字出版風起雲涌,電子書的授權被提到議事日程,不僅中國是這樣,其他國家,特別是歐美一些國家也是如此。出版社向海外出售電子書版權通常通過如下幾個渠道:其一,出版社直接向國外技術服務商提供授權,由其根據授權條件發布在相關載體上。這個方式最為普遍。有一本英漢拼音詞典,多年前授權給美國一家電子公司用於網路下載。後來通過協商,雙方又訂立合同,將該書用於載體中,其中包括安卓系統手機軟體模塊。這本書已經授權多年,經濟效益相當可觀。國內這種經營電子書的電子公司也不少,我就經常收到這樣的信息,我有一些作者朋友也經常收到這類詢價。其二,通過圖書版權代理公司向海外出版商出售版權。這一點與紙書授權沒有區別。不過,電子書版權的授權常常與紙書授權分開進行。這是因為市場需要預熱,也需要培養。等相關市場成熟且有讀者需要時,電子書才有授權的可能。有一本書《對話:中國模式》。先授權紙書版權給韓國出版社,韓文版紙書出版後,市場歡迎並需要電子書,代理紙書版權的韓國代理公司才與出版社接洽,購買該書的電子書版權。其三,現在出現了一批電子書代理公司,美國、中國有,其他國家和地區有沒有就不得而知。這些公司實力如何有待了解,因為我與他們的合作很少。他們與出版社聯系,將他們認為合適的書放在他們選中的書目中,然後跟出版社訂立一個批量版權購買協議,比如四五十本書一起購買。訂立這樣一個協議,一下子可以賣掉很多電子書的版權,數字看上去很美麗。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電子書市場還處在「圈地」階段,這個階段將作品的版權授給海內外電子公司風險不小,因為此時此刻成熟公司少,有經驗有品牌的更少。授權之前仔細考察很有必要,以免雞飛蛋打。有關報酬的問題就比較復雜了。先講一下國內的情況。授權國內電子公司出版、銷售電子書收益還不多。去年我看到一則報道說,國內電子書的售價相當於紙書的百分之二十五,如果一本紙書是二十元,如果是出版社與電子書製作銷售公司四六分成,如果是出版社與著作權人是五五分成,著作權人能獲得多少收益一目瞭然。我就聽說國內不少作者對授權電子公司出版、銷售電子書疑慮頗深。美國等國家的電子書出版、銷售情況似乎好一些,其電子書與紙書的定價之比也比我們國家高,有的甚至達到百分之七十五。如果要提高收益的比率,那就請自己製作電子書,然後交給國內外經銷商經銷。這相當於成書出口,只不過是紙介質換成了數字介質。授權海外出版電子書,出版社內部的協調機制需要相應變化。如果是僅僅授權他人使用電子書權利,版權部門便可操作,因為翻譯、製作都是由外方承擔;如果是授權海外使用中文版權利,如果海外權利購買方需要原版存儲文件或者其他技術服務,就需要版權部門與相關編輯、數字出版部門協調。獲得的收益除了付給著作權人的那部分,余者全部歸出版社。至於出版社這部分收益如何分配,不同出版社有不同的規矩。據我了解,多數是歸出版社所有,如果成果突出,對相關人員予以獎勵。經常有人問電子書授權給海外出版商以後如何監控銷售與收益問題,這非常難以回答。以前給海外出版社授權紙本書就存在這個問題,因而授權合同中經常有允許核查的條款。電子時代這個問題似乎好解決了,可以通過程序管理相關信息。問題是,任何機器都人操作的,也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交易雙方都信守游戲規則,就無需監控;交易雙方沒有誠信,彼此互不信任,即便搞出世界上最復雜的監控程序,也是無濟於事的。交易的根本前提是相互信任。有人問可否搞出第三方監控機制,這似乎沒有可操作性。電子書的海外授權除了授權標的與以往不同之外,合同也大不一樣。這裡面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特別是與電子信息傳播相關的新技術、新概念、新術語。去年我就碰到兩家美國公司,一家希望購買圖書版權,另一家打算批發電子書給美國和英國圖書館。由於他們提供的合同是英文版且其中涉及很多信息網路傳播的特定概念和術語,我一時搞不懂,更不知道如何把握。我就請對方將合同草案翻譯成中文,一個說沒有這種人員,另一個倒是翻譯出來了,意思也看懂了,可是依然沒有把握。當然國內出版社也有跟這兩家合作的,直接訂立了英文版合同。也許這些出版社有這種通曉中美法律、中美出版行業、中美信息網路技術概念和術語的人,有這個把握,我實話實說沒有這個水平,這兩個生意沒做成——因為我絕對不簽看不懂沒把握的合同。所以擁有懂英文、出版、版權、信息技術和法律是電子書版權銷售的一個重要條件。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問題需要引起特別重視。一個是電子書的授權使用載體、手段或者場合需要嚴格的界定,僅僅一個「信息網路傳播權」是不可以的。實際上我們購買國外圖書的電子書版權也是受這個限制的,權利界定明確,合同才容易操作,也便於了解收益是否正常。另一個是原書的檔案管理,尤其是電子文檔的管理。美國一家電子公司對一本中文學習字典有興趣,可惜授權方找不到電子檔案。正好有新加坡一家出版公司對該書的新加坡紙版感興趣,這本書才請人重新錄入,一千七百多頁的字典錄入不僅耗時多而且費力大,光是校訂就找了好幾個人,做了好長時間。管好電子書稿等與書有關的檔案不僅有利於版權輸出,還對圖書的宣傳有極大好處。我就發現有出版社請我推廣紙書和電子書版權,結果信息不全,索要多次,依然如此。對方告訴我,他們就知道這些,的信息不了解。我猜想出書的時候肯定弄全了,只是後來沒有整理,更沒有歸檔管理。檔案管理是版權輸出的重要前提。(原載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日《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❹ 我想出版一本書。要注意什麼。怎麼證明自己的版權

1、一般出版流程:作者與編輯聯系,了解出版信息,作者填寫出版社選題申報表,提交出版社論證,出版社立項,簽訂出版合同,作者交稿,編輯加工,經三校三審,出版發行營銷。
2、稿費支付主要三種形式:
A、千字稿費,一次性付清稿費,圖書再版不需支付作者稿費。一般編寫是30元/千字-50元/千字,也有少一些的,原創作品會高一些,可能達到100元/千字-200元/千字,
B、版稅稿費,按照發行量來支付,計算公式:定價*銷售數量*版稅;版稅一般7%-8%,多的達十幾,尤其現在教材類圖書;請作者注意,版稅稿費也與銷售量有關,因此,在考慮版稅的同時,要要考慮銷售量差異。
C、兩者結合形勢,先一次性付一部分稿費,然後再按照版稅形式支付。
3、有部分教材也需要資助資金才能出版;
4、專著出版:
專著出版發行量較少,因此需要資助彌補出版虧損。出版經費的籌集有申報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學技術著作出版基金、華夏英才學術出版基金、中國科學院出版基金、省部級出版基金,學校著作出版基金、自己科研經費和向其他單位或組織籌集等多種形式。
專著一般沒有稿費,也有部分支付稿費,具體情況與出版社商定
對於專著出版,不同的出版社對出版條件、資助費用等有不同的要求,資助費用一般也與字數有關。如25萬字左右著作資助費用從1.8萬-6萬不等.
不同的出版社給作者帶來的影響也不一樣。作者應該根據著作學術價值、單位、各省各校對出版社要求和認可度、自籌經費額度等多方面因素來選擇出版社。
5、科普類圖書一般更看重作者影響和圖書賣點等綜合因素,
6、請注意:大陸可以市場發行的出版物都有ISBN,中國大陸出版物書號最新出版社都是以978-開頭的,與電子出版物、和港澳台出版物不同的,港澳台及國外出版物必須經過有關部門同意才可以在大陸發行;各省市和高校的職稱評定一般不認可港澳台出版物和電子出版物。

❺ 我寫了本書,出版社買斷版權和不買斷版權,對作者分別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買不買斷主要影響體現在四個方面:

1、再版和加印時:買斷作品再版或者加印時出版社不需要再給作者付費,不買斷作品出版社要再版或者加印,則需要和作者另行商談並支付版稅;

2、出版社願意為買斷給作者更多報酬所以買斷還是不買斷,就看作者自己對作品的信心了,從作者獲利更多的角度考慮,建議能夠大賣的作品會選擇不買斷,而質量一般的作品選擇買斷。

3、買斷版權就是著作權財產權完全轉讓,不買斷版權在著作權角度視為版權專有許可;

4、著作權財產權完全轉讓之後,您對於這本書的權利僅僅擁有署名權,這本書以後產生的所有收益都與您沒有關系,相對於完全轉讓,專有許可的可操作性高一點,但是對於受讓方而言,寧願選擇多花一點錢買斷你的所有版權,這樣以後改編,網路發表都不需要通過您的授權。

(5)出版社版權部要看的書擴展閱讀:

著作權的權利限制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❻ 有版許可權制的書籍

不明白你「版許可權制」的概念從何而來。也看不懂你想弄明白什麼問題。不過可以給版你講解你下面提到權的東西,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所有圖書都是有版權的,精確來講是叫做著作權。一般來講著作權所有者是作者(也有例外)
其次,讀秀上面的圖書可以看到全文,是因為讀秀獲得了作者授權,同意讀秀在自己的網站上使用作者的圖書。這里的關系是1作者擁有版權2.讀秀被作者允許使用圖書3.讀秀應當為此支付作者報酬。
再次,書店裡賣的書當然也有著作權。其形式為這樣。作者天然性的擁有圖書的著作權。在出版過程中,作者和出版社簽訂協議,將版權(我國一共有17種)中的一種或幾種權利授予出版社,出版社以此印刷圖書賣錢,同樣出版社需要向作者支付報酬。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任何人使用他人擁有著作權的作品,必須獲得著作權人同意並支付報酬。當然,也有人不這么做,這種行為就是盜版。

不知道你滿意了么?如果有需要,可以給我消息。我可以弄清楚你的問題後給你解釋清楚

❼ 有個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書,真的假的啊,尤其是版權注冊費用的繳納。要專業人士回答,高分贈與

其他幾位朋友已經說了一些了,我只想告訴你:
1.香港出版社是登記制,買賣書號者1895元還會有贏利。
2.香港的圖書在大陸是不能進入銷售渠道的!也就是說就是出版了,在大陸也不能公開賣。
3.在香港出版需要換成繁體字出版,簡體字在那面是不認可的。
4.出版的流程是這樣:報選題——簽合同——出版圖書,好象你接到的函件流程有點問題。
5.用香港的書號,合同中不能將大陸出版的專有出版權給它,簽合同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結論,如其他網友所說,可能是買賣書號的出版公司,有可能可以出版圖書,但出版後多數也就只能滿足你的虛榮心,能否銷售不敢下結論。也可能就是騙你1895元,都說不準,是火坑還是花園你自己得考慮好。
可參考:《圖書出版——機遇與陷進》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3962d0100b3nq.html

❽ 出版社如何出版一本書需要作者交錢嗎

出書主要推行計劃圖書、合作出版、自費出版三種出版方式。其中,計劃圖書是我社主要出版業務。近年來,合作出版和自費出版業務增長較快,出版社推出了為學術作者、文學愛好者等服務的自費出版服務,實行作者自費出版、出版社宣傳推廣、代辦發行、協助銷售版權和一本起印、按需印刷等手段,降低自費出版成本,使大部分自費出版作者收回了自費出版成本,有一半的自費作者還開始有版稅收入,籌劃自費出版第二、第三本圖書,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 ●計劃圖書 我社計劃圖書出版完全市場化運作,不受任何題材和時間的限制,由責任編輯審核和市場調查後報社長審批。重大選題和特殊題材的作品報送國際出版集團審核。審核通過後,即與作者簽訂出版合同,由責任編輯組織圖書書稿編著、一二審、裝幀設計、宣傳推廣、發行等全盤工作。 計劃圖書實行稿費或版稅制。稿費一般為每千字120元人民幣,版稅制為實際銷售碼洋的8%-15%。 ●合作出版 對於有自費出版能力、沒有發行能力,但圖書確實有一定市場的,可以採取合作出版的方式。書稿由出版社審定,作者負責圖書設計製作和印刷費用,出版社負責圖書的市場運作、發行經費,發行收入五五分帳。 ●自費出版 自費出版是作者自由度比較大的一種出版形式。新風出版社可以為各地單位、個人自費出版學術專著、論文集、畫冊、小說、詩歌、辭書、辭典等各類圖書畫冊。為更好地進行合作,現將自費出版說明如下: 1、自費出版後的圖書、刊物的版權、著作權分別為本社及作者持有,受國際知識產權公約保護。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襲、翻印書中之文字、圖片,如需少量引用,須註明出處,但用作商業及其它,須徵得本社及作者書面允許;否則,根據有效版權之條例,追究其相關責任。 2、作者需提供:作品簡介、目錄及計劃開本、頁碼、出版日期、作者本人簡介、地址、郵編、電話及身份證復印件。出版社收到上述資料後發出自費出版協議書。 3、出版費用: (1)由作者支付管理、印刷等出版費用。本社一般不支付稿費。印製由作者負責或委託我社代為設計製作和印刷,享受我社優惠價。 (2)管理費:一般為每冊圖書2000元人民幣,由作者支付給出版社。出版社收到作品介紹、作者介紹、管理費後,負責圖書的編審、編配ISBN統一書號、條形碼膠片、圖書版權頁、簽發《圖書印刷委託書》,必要時簽發圖書的主編、副主編及其他編輯人員等聘書。時間一般為收到書稿十天左右。 4、自費出版圖書,作者對著作須承擔所有法律責任,文責自負,出版社不承擔任何法律與經濟責任。 5、印製:(1)作者可委託出版社安排聯系印刷廠。安排照排,返回作者校對、出版、裝訂,並運輸至指定地點。以上費用根據不同書刊,由作者支付費用。(2)也可由作者獨立安排印刷,報本社印刷規格,包括書名、開本、頁碼、出版日期、印數、價格以及印刷廠(含照排單位)名稱、地址、電話、傳真、負責人和聯系人姓名,由出版社開具委印單(書)。 6、圖書登記注冊:印製完成後,交樣書20冊備案。根據法律規定,本社出版圖書在出版後向政府出版管理部門呈繳樣書登記,編入《圖書出版目錄》、中國國家圖書館書目,以備網路查詢、政府登記作為正式出版物。同時刊登於我社網站上www.xfcbs.com 7、發行:自費出版物發行由作者本人負責,海外可委託我社代辦發行推廣。代銷費按原訂價50%結算。代銷的運輸及退回費用由委託人承擔。代銷的實際銷售數字年底結算。 8、版權:該書著作權歸作者依法享有,版權為本社所有。 9、其它:對於需要成立《XX》圖書編委會、編輯部合作出版,可提出申請,有一定的場地、人員,經本社審核批准後,發文成立,刻制印章,承辦有關圖書編著工作。
參考資料: www.xfcbs.com

❾ 如何判斷一本書是出版社出的,還是出版公司出的

現在出書的有出版社,也有民營出版公司。
一般來說,出版社編校質量方面要過硬一點。民營公司是良莠不齊,有不好的粗製濫造,也有品質非常好的。
少兒書來說,許多少兒出版社的質量不錯,像浙少、接力、明天、21世紀,也有多家民營公司的產品很過硬,如海豚、同源、禹田、時代新經典(愛心樹系列,用南海出版公司的號)、啟發繪本(用河北教育的號)。
因為民營公司沒有出版權,也只能用出版社的號,所以除非他在封面或版權頁打公司的名字,一般人很難看出來,除非你熟悉他們的品牌,這對一般讀者也不可能。
但有一個簡單的辦法,現在許多兒童網站,像紅泥巴、藍袋鼠,還有當當網少兒書頻道,有許多讀者和專家推薦的好書,各個年齡段,各個品種的書都有,是非常有價值的。
我一般給孩子買書到當當網少兒頻道,許多讀者買後有評級,選擇那些好評比較多的,四星五星的書買,一般都錯不了。
或者你到網上看準哪本書好,再去書店或批發市場買也行。

閱讀全文

與出版社版權部要看的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