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版權公約》對作者的權利規定與伯爾尼公約有什麼不同
《世界版權公約》規定的保護期限比《伯爾尼公約短》。前者對一般作品保護25年,後者50年。
.《伯爾尼公約》規定締約國法律向其他成員國作品提供的保護具有追溯力。《世界版權公約》無溯及力規定。
.《伯爾尼公約》確立了對版權的自動保護原則,而《世界版權公約》則實行附條件的自動保護原則。
㈡ 什麼是世界版權公約世界版權公約具體有什麼作用
什麼是世界版權公約?世界版權公約具體有什麼作用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解答一下:世界版權公約具體有什麼作用什麼是世界版權公約?《世界版權公約》(UniversalCopyrightConvention)1947年由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主持准備,1952年在日內瓦締結,1955年生效。1971年在巴黎修訂過一次。公約所定的保護水平,反映在它對成員國國內法的最低要求上。公約由7條實體條文與14條行政條文組成。它的實體條文不像伯爾尼公約規定得那麼具體,而是比較籠統。但是,公約不允許參加它的國家作任何保留。該公約保護的作品版權主要包括文學、藝術和學術三個方面。並且根據修正文本第一條設立的政府間委員會,研究有關版權的國際保護與合作。是繼《伯爾尼公約》後又一個國際性的著作權公約。1952年9月締約國在日內瓦簽訂,1971年7月在巴黎修訂。全文共21條及兩個附件。世界版權公約具體有什麼作用?如果任何成員國依其國內法要求履行手續作為版權保護的條件,那麼對於根據本公約加以保護並在該國領土以外首次出版,而其作者又非該國國民的一切作品,只要經作者或版權所有者授權出版的作品的所有復制本上,自首次出版之日起,標有?的符號,並註明版權所有者的姓名、首次出版年份等,而且其標注的方式和位置應使人注意到版權的要求,就應認為符合該國法履行手續的要求,根據本公約給予保護。世界版權公約有哪些經濟權利?1、復制權2、公演權3、廣播權4、翻譯權注意:1、為了與美國等一些國家不保護精神權利的國內法規定相適應,世界版權公約也沒有要求成員國保護作者的精神權利。
㈢ 世界版權公約和伯爾尼公約的異同
世界抄版權公約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9/28/content_1104088.htm
伯爾尼公約http://..com/question/29299228.html
實在是看不下去,太專業。你自己研究一下
㈣ 究竟關於著作權的那個是《尼泊爾公約》還是《伯爾尼公約》啊
是後者
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簡稱伯爾尼公約,是關於著作權保護版的國際條約,1886年制權定於瑞士伯爾尼。截至2004年12月31日,締約方總數為157個國家,1992年10月15日中國成為該公約成員國。
就這一個啊,前面的肯定是名字錯誤了。想想,尼泊爾這個國家在哪個洲啊,可能制定出來歐洲國家的東西嗎。
㈤ 關於《世界版權公約》和《伯爾尼公約》所保護的知識產權主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B
<<世界版權公約來>>將作者自和其他版權所有人列為了同等地位的保護主體。《伯爾尼公約》將作者列為第一保護主體,保護其包括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在內的專有權利。
其實題乾的提法個人也覺得有點問題,不能說是僅限於,應當說從保護的順位或者保護主體的地位的高低來說。。。。用「僅限於」的提法,覺得有點不準確。。。
㈥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與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有什麼關系
沒有抄關系
知識產權問題是基於個襲人財產不容侵犯的前提下,提出的保護知識產權、版權的運動。在許多西方國家,所有的文章都是有知識產權的,如果你要引用,必須付款,或者註明出處,作者,出版商,年份,登載出版物,頁數或段落。
而伯爾尼公約是對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條約。意在保護特殊對象的文學作品,比如某某的真跡啊,獨立宣言的原稿啊,之類的東西。
㈦ 《世界版權公約》對作者的權利規定與伯爾尼公約有什麼不同
1.
《世界版權公約》規定的保護期限比《伯爾尼公約短》。前者對一般作品保護25年,後者50年。
2.
.《伯爾尼公約》規定締約國法律向其他成員國作品提供的保護具有追溯力。《世界版權公約》無溯及力規定。
3.
.《伯爾尼公約》確立了對版權的自動保護原則,而《世界版權公約》則實行附條件的自動保護原則。
㈧ 《世界版權公約》和《伯爾尼公約》所保護的知識產權主體是什麼
這兩者的主體是僅限於作者
㈨ 《世界版權公約》中有哪些特有的內容
《世界版權公約》對國民待遇原則、版權獨立性原則以及對發展中國家的優惠等規定與《伯爾尼公約》基本相同,該公約特有的內容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
(1)附條件的自動保護原則。依《世界版權公約》第3條第1款的規定,受保護的作品只要具備一定形式,便可在其他公約成員國自動受到保護,而不必履行任何登記注冊之類的手續。公約所說的具備一定的形式,是指在作品的版權頁上必須標有三項內客:其一是版權標記(文字作品用「C」,錄製品可用「R」或「C」);其二是首次出版的年份;其三是版權所有人的姓名。這一規定實際上是《伯爾尼公約》與《泛美版權公約》妥協的產物。
(2)版權的保護期。該公約只規定了對作者經濟權利保護的基本內容,沒有提到保護作者的精神權利問題,因而版權的保護期只涉及經濟權利。依公約規定,版權的保護期一般不得少於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25年或者作品發表後25年;攝影作品和實用藝術作品的保護期不得少於l0年。
(3)無追溯力原則。該公約第7條規定:「本公約不適用於當公約對某成員國生效時,已永久進入該國公有領域的那些作品或作品中的權利。」這一條與《伯爾尼公約》第18條第1款正相反。對於一部作品是否受保護,《世界版權公約》不是看作品在來源國的狀態,而是看它在受保護國的狀態。
(4)與《伯爾尼公約》的關系。《世界版權公約》的產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為了在《伯爾尼公約》和《泛美版權公約》之間達成某種程度的平衡和協調。兩個公約在許多方面是近似的,甚至是相同的,但二者之間也有顯著的差異。《世界版權公約》與《伯爾尼公約》相比,有以下兩個特點:第一,該公約要求符合一定形式才能取得版權,而沒有實行自動保護原則;第二,版權保護期比較短。為了處理好與《伯爾尼公約》的關系,《世界版權公約》第l7條規定,本公約不影響已經參加了《伯爾尼公約》的國家的成員國資格,已經參加《伯爾尼公約》的,可以再參加《世界版權公約》,但不得因此而退出《伯爾尼公約》,否則,其作品在《伯爾尼公約》成員國內將不受《世界版權公約》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