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房產證土地使用面積是什麼土地使用權面積怎麼計算
房產證土地使用面積是房子佔用土地面積。
舉例說明,1000平米土地上,建了20000平米建築面積的房子,每套100平米。那麼每套佔用5平米土地。
Ⅱ 土地使用權面積是什麼意思
土地使用面積包括佔地面積、建築面積、居住面積。一般來說,徒弟使用面積有以下幾回個方面:
1、佔地面積,答即建築物及其周邊環境共占的面積。
2、建築面積,僅指建築物的建築面積。
3、居住面積,指室內居住面積。
一、土地使用是有期限的,土地使用權的期限:
1990年出台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基礎上,建立了以出讓、轉讓、抵押等為主要方式的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權設置了一定的使用期限。
土地的使用期限是土地使用權的重要內容,《不動產權證書》就應該記載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證書上的「使用期限」指的是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的使用期限,不是指房屋所有權的期限,房屋所有權不存在使用期限的問題。
同時,在證書上設置「使用期限」,能夠讓權利人清楚了解土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等權利的起止日期,便於保障轉讓、抵押等交易安全;也能夠方便權利人在權利到期時及時辦理續期,保障合法權利。
Ⅲ 土地使用證上的面積是怎麼算的
土地使用證上的面積即土地使用權面積。土地使用權面積是指房屋所佔土版地面積。計算公式為:分攤土地使權用權面積=房屋建築面積/樓房總建築面積×樓房佔地面積。
土地使用證又稱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是指經土地使用者申請,由城市各級人民政府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該證主要載明土地使用者名稱,土地坐落、用途,土地使用權面積、使用年限和四至范圍。
Ⅳ 關於房產證上的土地使用權面積
房屋使用面積系指房屋戶內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按房屋的內牆版面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權
房屋套內建築面積由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外牆的一半)、套內陽檯面積三部分組成。
公攤面積指整棟樓內的樓梯、外牆等公共部位,有整棟樓公攤,分攤系數一樣,分攤面積是按照房屋面積大小乘以系數得出,套內面積越大公攤就多,套內面積小公攤就少
房產證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
你的123.46是你的套內面積,
117.6是指房屋使用面積,後邊的分攤面積是117.6平方米,是錯誤的,
123.46是指房屋套內面積,
140.72是房管局預測面積,房子沒蓋好預測計算出來
140.48是房管局實測面積,指房屋建好後,房管局人員去現場實測,,
實測與預測面積誤差處於實測面積如果小於3%,多退少補,如果大於3%,多出的部分免費送給你們,少於3%的話,雙倍給你們多出的面積房款,你們合同上都有的,
Ⅳ 為什麼房子本身一百多平,土地證上使用權面積才二十多平
只有一層嗎,層數分攤了。越少越好,到時使用權滿期又要給土地出讓金
Ⅵ 農村土地使用權面積
你可以理解這是土地的面積
如果只蓋一層房子,不會超過這個面積,最多和土地面積一樣,一般有院子,房屋面積小於土地面積
但是房屋如果蓋二層以上,房屋面積肯定大於這個土地的面積
Ⅶ 我的房產證的面積為130平方,土地證上為什麼只有30個平方
房產證上的面積和土地證上的面積不一致,甚至有較大差距,這種情況是正常的。
1、對於建築物而言,佔地面積是指建築物所佔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積,之所以不說首層建築面積,是因為有些架空部分、外伸雨蓬等部位在計算建築面積時只計算50%甚至不算,但佔地面積卻是100%。
2、佔地面積,也可以指到手的空白地皮的平米面積,即地塊總面積。建築面積亦稱建築展開面積,它是指住宅建築外牆勒腳以上外圍水平面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它是表示一個建築物建築規模大小的經濟指標。每層建築面積按建築物勒腳以上外牆圍水平截面計算。它包括三項,即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
3、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
(1)建築面積: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2)使用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3)輔助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佔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築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
(4)結構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的牆、柱等結構所佔面積的總和。
(7)土地使用權面積為130平方擴展閱讀:
1、容積率:項目用地范圍內總建築面積與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值。計算公式: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當建築物層高超過8米,在計算容積率時該層建築面積加倍計算。容積率越低,居民的舒適度越高,反之則舒適度越低。
2、所謂「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對於發展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
3、綠化率也是如此。綠化率較高,容積率較低,建築密度一般也就較低,發展商可用於回收資金的面積就越少,而住戶就越舒服。這兩個比率決定了這個項目是從人的居住需求角度,還是從純粹賺錢的角度來設計一個社區。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綠化率應不低於30%。但由於受土地成本的限制,並不是所有項目都能做得到。
4、建築用地面積:指建築或建築群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包括室外工程(如綠化、道路、停車場等)的面積,其形狀和大小由建築紅線加以控制
5、規劃建設凈用地面積:你開發商可以用於建設的土地面積.你買一塊地,但由於市政或其他原因,需要佔用你一些土地,如市政道路,即常說的要扣路幅,還有如在土地邊有高壓線,國家規定就需退出多少米才能建房的.所以你土地證面積並不一定是你的建設用地面積,土地證面積減去你不能用的面積後就是你的規劃建設凈用地面積。
6、「用地面積」:是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質劃分的各種建設用地的面積。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質可分為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對外交通用地、道路廣場用地、市政公用設施用地、綠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等。但各種性質用地的面積並不只單純包括其本身所佔用的土地面積,還包括一些直接為其服務的建設用地面積。
7、如城市的「居住用地面積」包括住宅及相當於居住小區及小區級以下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綠地等設施的建設用地面積;「工業用地面積」包括工礦企業的生產車間、庫房、堆場、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包括其專用的鐵路、碼頭和道路等)的建設用地面積
Ⅷ 房產證上的土地使用權面積要怎麼計算土地證是不是就是
如果是小區商品房,其土地使用證標明的土地面積,是小區土地對應小區房屋面積計算的。如小區有30000平米的土地,建了30萬平米的房子,你買了100平米的房子,這樣你的土地證就是10平米的面積
Ⅸ 土地使用權面積和共有使用權面積是什麼意思
土地使用權面積是你的房子所支撐的土地,也是使用權完全屬於你的土地面積.
共有使用權面積是由小區業主集體共同使用的,你作為該集體中的一員,也有權共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