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我國網路著作權刑法保護現狀

我國網路著作權刑法保護現狀

發布時間:2021-09-14 09:00:41

❶ 網路著作權糾紛在司法審判中的保護措施有哪些

網路著作權糾紛在司法審判中的保護措施已經趨於完善,我國刑法雖已規定了侵犯著作權罪,但在實踐中行政執法人員更多的是以罰代刑,即對犯罪行為只追究行政罰款等行政責任,而極少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那麼網路著作權糾紛在司法審判中的保護措施有哪些呢?網路著作權糾紛在司法審判中的保護措施司法審判中的保護措施(一):刑事救濟我國刑法雖已規定了侵犯著作權罪,但在實踐中行政執法人員更多的是以罰代刑,即對犯罪行為只追究行政罰款等行政責任,而極少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加大網路著作權的刑事保護力度,給予罪犯足夠威懾力的監禁或罰金,是今後著作權刑事審判的方向,也是最強有力的司法保護措施。司法審判中的保護措施(二):訴前禁令訴前禁令指提起訴訟前責令侵權人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法院有權依照一方當事人請求,採取及時有效的臨時措施,以防止遲誤可能給權利人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或者證據被銷毀的危險。著作權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權利的行為,如不及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後果,著作權人可在提起訴訟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但申請錯誤或法院採取的措施不當,將會造成被申請人較大的損失,故應在執行訴前禁令時要注意:1、訴前禁令的適用具有嚴格的條件,只有在其它救濟手段不足以保護著作權人利益的情況才能考慮適用。2、必須要求申請人提供足夠的擔保,更要防止惡意利用禁令排擠、打擊他人的正常商業競爭行為。3、嚴格審查制度。司法審判中的保護措施(三):訴前證據保全由於計算機軟體極易復制、轉移,刪除和銷毀,如不立即採取保全措施,很有可能會造成證據滅失,使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訴前證據保全措施對審理網路著作權案件意義重大。為了制止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著作權人可以在訴訟前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法院接受申請後,經審查,應當及時裁定是否准予採取保全措施。採取訴前證據保全措施後著作權人應當在15日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應當立即解除保全措施。採取訴前證據保全應當注意:1、主要適用於涉嫌侵權證據基本被對方控制,申請人舉證客觀上存在困難。2、保護市場主體正常的工作秩序,並不得損害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如涉及他人秘密信息的,出示的對象應當僅限於法官。3、有義務披露證據的一方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有關證據的,視為被申請人認可申請人的證據和主張,法院應根據申請人的證據作出對被申請人不利的事實認定。司法審判中的保護措施(四):全面賠償原則對侵犯軟體著作權的損害賠償應實行全面賠償原則,即侵權人不僅應賠償權利人因侵權損失的利潤或侵權人的侵權所得,而且還應補償權利人為制止侵權直接支出的費用,包括交通費、公證費及其他實際支出費用。人民法院在審理侵權案件時,要准確掌握實際損失賠償原則、違法所得賠償原則和法定賠償原則,即侵犯著作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金額。

❷ 網路對知識產權法的影響

影響很大,知識產權法面臨著網路的挑戰,因此需要出來應對網路特殊情況的對策!

❸ 網路著作權法律上如何保護

網路著作權法律上如何保護? 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網路已經是對人們必不可少的東西了,但是網路為自己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出現很多弊端,比如出現網路侵權的行為也是越來越多,那對於網路著作權法律上如何保護的就看看下面了。網路著作權法律上如何保護關於網路著作權的法律保護需要考慮網路著作權保護與社會公眾利益的平衡問題。任何法律的制定都必須兼顧社會各方面的利益,必須在權利人的利益和社會公眾的利益之間尋找平衡點。一方面我國網路事業剛剛起步,絕大多數網站是虧損的,在這種情況下,強調著作權保護,無異於雪上加霜,因此,保護網路上的著作權,會起到限制網路事業發展的作用,有些圖書館將館藏圖書數字化,然後上網傳播,如果要求圖書館也必須取得著作權人許可,網路上的著作權保護會妨礙數字圖書館的發展,限制了公眾獲取知識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網路環境下,著作權人的權利一旦受到損害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同時,著作權保護是為了創作的繁榮,只有創作源旺盛了,才有作品在網上傳播,才有作品豐富圖書館的館藏,這時,社會公眾的利益才真正能夠實現。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同任何智力勞動一樣,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著作權保護正是為了保證為創作的投入能夠收回。這種投入如果不能收回,創作源就會逐漸枯竭,他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此時著作權的保護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加強。因為電子商務是建立在互聯網技術上的,互聯網技術發展極為迅速,對傳統法律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原有的法律無法滿足在電子商務中對著作權的保護,於是我國近幾年出台了一系列法律以期彌補原有法律的不足。最高人民法院於2000年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並於2003年底對此解釋進行了修改完善,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該決定於2004年1月起實施。然而,這些司法解釋只規定了對網上著作權案件審理時的適應措施,無法在更大范圍內保護廣大著作權人的實體權利。目前,我國對網上著作權的法律存在很大盲區,對傳統的著作權保護的辦法無法完全適用於網路。盡管2001年10月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將信息網路傳播權規定為著作權人的權利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但並沒有規定相應的保護辦法,對網上相關主體在著作權保護方面的權利義務規定得不明確,難以適應行政執法的需要。於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58條的授權,國家版權局和信息產業部制定了《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填補了在網路信息傳播權行政保護方面規范的空白,其規定的通知和反通知等新內容完善了原有的司法解釋。

❹ 網路著作權侵權都有哪些法律保護措施

‍‍

網路著作權侵權的法律保護措施如下:

措施一:刑事救濟

我國刑法雖已規定了侵犯著作權罪,但在實踐中行政執法人員更多的是「以罰代刑」,即對犯罪行為只追究行政罰款等行政責任,而極少移送司法機關追 究刑事責任。加大網路著作權的刑事保護力度,給予罪犯足夠威懾力的監禁或罰金,是今後著作權刑事審判的方向,也是最強有力的司法保護措施。

‍‍

❺ 我國有關著作權保護的主要法律法規有( )等。

【答案】A、B、E
【答案解析】我國有關著作權法的法律法規有《著作權法》、《專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屬件保護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和《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錄音製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此外,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相關司法解釋,也是解決我國著作權民事、刑事糾紛的重要依據。

❻ 網路時代著作權咋保護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30日上午舉行分組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著作權法實施情況的報告。與會人員表示,著作權法的全面深入實施,是推動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在網路時代,要用網路思維面對著作權保護新問題。



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姚曉英說,對原創能力不夠尊重、不夠重視,才導致抄襲現象一再發生,也說明作為著作權人要保護它的難度非常大。「現在是一個網路化的時代,需要用網路化的思維和網路化的游戲規則來保護在網路傳播作品的原創權利。」

趙少華委員說,網路著作權具有區別於傳統意義的特徵,一旦侵權行為形成,會給知識產權方造成更大傷害。「我建議進一步重視對著作權保護制度的細化和完善,尤其是針對網路環境中著作權保護制度,規范協調網路主體的責、權、利,鼓勵網路產品的創新,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嚴厲打擊網路侵權盜版專項行動,提高侵權的代價和違法的成本。」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即時通信軟體、手機APP等新的信息傳播方式高速發展,為大眾提供了極大便利,也對著作權保護提出了諸多新課題、新挑戰,同時也出現很多法律空白。」董中原委員建議,有關部門應及時發現和總結新情況、新經驗、新問題,為著作權法進行新的全面修訂做好准備,以便新修訂的著作權法能夠滿足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新型社會對著作權進行保護、交易、管理、服務的法律需求。

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版權最初的涵義是right(版和權),也就是復制權。此乃因過去印刷術的不普及,當時社會認為附隨於著作物最重要之權利莫過於將之印刷出版之權,故有此稱呼。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及科技的進步,著作的種類逐漸增加。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英國《安娜法令》開始保護作者的權利,而不僅僅是出版者的權利。1791年,法國頒布了《表演權法》,開始重視保護作者的表演權利。1793年又頒布了《作者權法》,作者的精神權利 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

❼ 網路著作權侵權的保護措施有哪些

網路著作權抄侵權的保護措施,在現如今這個科技告訴發展的現代化社會,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可謂是層出不窮,讓人流連忘返啊,每當這些稀奇古怪又便利的東西一出現,那麼網路著作權侵權的保護措施有哪些?網路著作權侵權的保護措施網路著作權侵權的保護措施有哪些?網路著作權侵權的保護措施一:報警尋求警察叔叔的幫助。網路著作權侵權的保護措施二:在起訴前禁止一切有關行為。網路著作權侵權的保護措施三:起訴前要保證自己的證據足夠。由於新時代的發展,計算機也是普及到我們人民群眾的家裡,幾乎是人手必備,而計算機功能強大,幾乎啥事都能乾的出來,很可能會顛倒是非,顛倒黑白。網路著作權侵權的保護措施四:要對原作者進行全面賠償,以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❽ 網路環境對著作權主體保護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網路環境對著作權主體保護存在的問題有哪些?隨著法律的不斷健全,公民的權益都會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但是我國對著作權的意識不是很明確,尤其在網路環境中更是如此,經常會發生侵權的現象,那麼網路環境對著作權主體保護存在的問題有哪些?網路環境對著作權主體保護存在的問題網路環境對著作權主體保護存在的問題:用戶著作權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用戶著作權侵權涉及到的主體包括供應商和廣大用戶,網路著作權是指著作者對於網路環境下產生的作品具有合法享有權的權力,就如同網路技術一樣,是具有一定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除非經過著作權人同意,其他主體不得擅自使用或者復制他人知識產品的,只不過網路環境下的著作權變得比較多元,但是我們應該樹立一種使用他人智慧結晶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這種觀念的,當下盜版產品盛行就可以看出用戶對於著作權這一權力的理解是有待進一步提升的。意識決定行為,因此目前用戶在保護著作權意識方面的欠缺是導致網路著作權遭侵犯的根本原因,也是未來保護網路著作權工作中的重點工作之一。網路環境對著作權主體保護存在的問題:網路作品專有權和用戶的利用權難以平衡所謂的用戶合理使用權是指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不必徵得著作權人的同意也無需支付相應報酬而合理使用他人著作權的合法權力。此概念中的關鍵詞就是合理,但是何為合理,何為不合理卻是一個難以界定的概念,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22條列舉了12種屬於合理使用的情形,但是這些情形卻沒有包含網路環境下版權合理使用的問題。著作權的保護所依據的法律制度是絕對的、不可更改的,但是這與網路的自由性、傳播速度快等特性是存在一定的矛盾性的,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網路作品權利保護也像傳統作品那樣執行,那麼網路力量的發揮必然會受到阻礙。因此,一旦著作權被很好的保護起來,必然會影響用戶的合理使用權發揮,這樣是不利於文化傳播和相互借鑒的。總之,我們目前面臨難得的一大難題就是如何保護網路著作權作者合法權益,同時又不能限制用戶對於網路著作作品的合理使用呢?網路環境對著作權主體保護存在的問題:著作權法律制度還有待完善其實,我國對於網路環境下的著作權保護是經過了一段發展時間的,比如先後經過了傳統著作法的修訂、頒布《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慢慢的開始建立網路環境下著作權法律保護體系,但是網路環境使得網路著作權的形式也是日益多樣化而且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未來的發展也是不可估量的,這就給著作權的法律保護制度建設提出了挑戰。我國原有的著作權法律制度立法關於網路信息版權的保護比較模糊,也沒有具體的法律規范,這就給執行帶來了一定阻力。

閱讀全文

與我國網路著作權刑法保護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