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版權機遇與發展新時代大灣區

版權機遇與發展新時代大灣區

發布時間:2021-09-13 23:28:12

❶ 大灣區建設為港澳帶來哪些機遇

多位港澳代表委員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解決了香港地域狹小、產業發展失衡、經濟容量有限的發展瓶頸,為其發揮經濟優勢提供了廣闊空間。香港培養研發人才,深圳進行科技創新和產業孵化,東莞等地完善生產配套,整個大灣區產業鏈優勢明顯。

在珠海橫琴打造粵港澳休閑旅遊示範區,突出橫琴在粵港澳休閑旅遊基地的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游建設進行實驗探索。澳門專業人才和科技創新不足,急需投資機會和開放路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廣泛、深入地參與到大灣區集約式的產業分工和城市群錯位發展,是澳門揚長避短、實現適度多元產業結構調整,從而步入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可行之路。

❷ 身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城市,你覺得自己面對大灣區發展大潮,面對機遇和挑戰,自己要如何應對

面對大灣區發展的大潮,相信您一定想在大灣區內佔有一席之地,在大灣區置業是個不錯的投資方法,隨著大灣區的發展,不難看出房價也會水漲船高,房產投資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祝您事業順利,所想皆所願。

兩個性價比高的城市——中山和江門。

中山置業理由一:中山位於大灣區幾何中心。

中山位於大灣區幾何中心

中山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基地,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產業創新中心和歷史文化名城。中山利用優越的地理優勢,發揮交通樞紐城市的作用,緊密聯結灣區兄弟城市。

中山置業理由二:中山依然是價格窪地。根據統計,在灣區9城中:深圳最貴、廣州次之、肇慶最便宜、而中山處於中間偏後,但環境配套卻處於偏上水平!大灣區是一個共贏的規劃,11個城市都可以獲得紅利。靠近核心城市而房價仍較低的中山,可以說升值潛力非常大。

中山置業理由三:中山人口紅利影響房價漲幅。《廣東省人口發展規劃(2017-2030年)》在廣東省政府網正式公布。其中「全省城鎮等級結構(2020年)表格」顯示,到2020年,中山成為100-500萬人規模等級的大城市。所以中山有足夠的實力承載更多的人口。當各大城市拚命歡迎人才時,中山早已加入人才爭奪戰。

中山置業理由四:深中通道加持中山城市價值。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後,將讓中山的翠亨新區直接對接深圳的寶安中心區、前海。到那時,中山的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中山置業理由五:中山交通再升級。廣中江高速是穿越廣州、佛山、中山、江門4地由兩部分組成,多條公路、水路的規劃。未來,中山銜接周邊城市將更便利。

中山置業理由六:深茂鐵路始於深圳北站,途經廣州南沙、中山、江門、陽江,終於茂名東站,深茂鐵路的建成將能實現深中同城。中山正在打造多條軌道、機場銜接的規劃。

中山置業理由七:全國名企在中山。近年來,中山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創新驅動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核心戰略創新發展取得成效。

中山置業理由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山古稱香山,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是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最多的當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景觀。位於中山東南翠亨村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是以翠亨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也有孫文老街、小欖鎮等建築古色古香,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藝術含量。

中山置業理由九:央行宣布降准,房貸利率下降。2019年剛剛開年,央行就釋放了強烈的利好信號。有關專家表示:縱觀歷史,只要降准,對於房地產來說肯定是利好,能緩解資金面壓力。
此外,根據最新的中山各大銀行放貸利率統計,中山首套房放貸利率已經由普遍上浮20%下降,整體降幅高達5%,部分銀行甚至降到了上浮5%,對購房者十分有利。

中山置業理由十:中山是全國最宜居城市之一。中山森林覆蓋率超23%,擁有25個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還曾經獲得過聯合國「人居獎」。中山空氣質量排名全國第六,根據市環境監測站統計數據顯示,中山5月空氣質量再次排入前十,位列第三!


江門新會置業理由1:身處粵港澳大灣區之樞紐,區位優勢明顯

江門新會置業理由2:新會地處江門,具有開發優勢

江門新會置業理由3:新會區樞紐新城,潛力無限

江門新會置業理由4:多條道路軌道通車使用

江門新會置業理由5:2019年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行榜第49位

江門新會置業理由6:旅遊資源豐富,發展迅速

江門新會置業理由7:《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第62位

江門新會置業理由8:新會GDP總量排名第一

江門新會置業理由9:南粵歷史文化名城

江門新會置業理由10:廣東歷史上文風最鼎盛的地區之一

❸ 港澳與內地融合發展的政治意義

港澳與內地融合共享發展機遇在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之的起點,粵港澳大灣區是海上「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區域,蘊含很大的發展機遇。
一、粵港澳大灣區范圍
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總面積 5.6 萬平方公里,2017 年末總人口約 7000 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定位
粵港澳大灣區將建設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
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目標為:到 2022 年,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 2035 年,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所以從現在至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無論從房地產業、商業、製造業、創新產業及至金融、教育、文化各領域,發展機遇無處不在,前景廣闊。
四、粵港澳大灣區空間布局
粵港澳大灣區空間布局的三大要點:
一是極點帶動。發揮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廣佛同城化建設,提升整體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參與國際合作。
二是軸帶支撐。加快建設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鐵路等重要交通設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區發展水平,促進東西兩岸協同發展。
三是優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從空間布局上尋找機遇、創造機遇和抓住機遇,正是共享發展機遇的匯合。
五、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創新和發展是永恆的主題,粵港澳大灣區致力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同時粵港澳大灣區
支持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中新廣州知識城、南沙慶盛科技創新產業基地、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葯科技產業園等重大創新載體建設。這些創新中心的建設發展,正是人才、科技和國際化創新的融合發展,必然帶來從經濟、社會和生活上的重大升級進步。
六、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其中一個重點是建設世界級機場群。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和澳門機場改擴建,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
此外暢通對外綜合運輸通道、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路、推動珠三角無線寬頻城市群建設和實現免費高速無線區域網在大灣區熱點區域和重點交通線路全覆蓋等方面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
七、粵港澳大灣區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包括以珠海、佛山為龍頭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在新型顯示、新一代通信技術、5G和移動互聯網、蛋白類等生物醫葯、高端醫學診療設備、基因檢測、現代中葯、智能機器人(19.190, 0.19, 1.00%)、3D 列印、北斗衛星應用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此外在金融、證券、保險業等方面都有重大規劃。
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港澳青年到內地學校就讀,實行與內地學生相同的交通、旅遊門票等優惠政策、優化珠三角地區「144 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建立港澳創業就業試驗區、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業在內地發展及創業補貼扶持政策,必將加強人才的培養、交流和共享。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充滿機遇和挑戰,共享時代發展福利,屬於每一個勇於面對挑戰、善於把握機遇的人,人才成為未來的最大希望。

❹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如何

經過近四十年的精誠合作,大珠三角地區實現了長足發展,為今日的粵港澳大灣區奠定了堅實基礎。自二十世紀末「灣區經濟」概念提出以來,灣區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技術和體製革新的增長極。無論是從人口集聚還是城市分布來看,灣區及其直接腹地都是承載現代文明的核心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為這一論斷做出了新的注腳。

通常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涵蓋十一個城市,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九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深圳、東莞、惠州、廣州、佛山、肇慶、江門、中山和珠海。大灣區總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6800萬人,人口密度為988.73人/平方公里。大灣區經濟總量近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大灣區,僅次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

為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對內,中國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制度體系和治理現代化建設;對外,中國需要承擔更多的大國責任,應對保守主義興起和全球化收縮的趨勢,平衡國際秩序,促進世界持續和平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粵港澳大灣區就是在中國內部經濟轉軌以及外在國際壓力驟增的背景下,獲提升為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國家策略之一。

適逢「一帶一路」倡議從理論走向實踐,這就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絕佳的歷史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有能力,更有必要主動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尋求對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新平衡,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版權機遇與發展新時代大灣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