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軟體企業如何保護知識產權
建立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設置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
軟體企業應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並充分了解法律適用。
② 軟體企業要如何保護知識產權
一、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的產權,是企業的重要財富,保護軟體知識產權應當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一項基本內容
1.建立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一個軟體企業,往往會面臨軟體知識產權的權利歸屬、軟體人才的管理、軟體技術的保密以及軟體成果的有效利用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可能僅僅依靠企業的某些領導的行政干預,依靠企業自身的管理制度才是解決問題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從目前我國軟體企業的情況看,因軟體的權利歸屬不清、人才外流、管理不善面導致軟體知識產權泄密和流失的問題比較嚴重,軟體的研發及經營活動中不規范的問題比較突出。國外的實踐證明,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是企業生存與發展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不僅應當形成激勵機制,還應當建立明確的約束機制,並將可能發生的問題防患於未然。通過制度管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企業有關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資料,掌握主動權,以確保企業在技術發展處於不敗的地位。
2.設置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
考察外國的高新技術企業的機構時,不難發現許多企業特別設置了知識產權部門,參與到軟體立項、開發、銷售及售後服務的每一環節,並為對外事務提供法律保障;企業不由一名主要負責人專門負責企業知識產權的事務,以杜絕在管理中出現的缺陷或者將缺陷降到最低的限度。相反,我國有的企業往往是遇到法律糾紛人員參與問題的解決。由於專業知識上的差距以及時間上的限制,問題涉及范圍大、問題的積累較多,增加了解決問題的復雜性,進而給企業帶來麻煩。
二、軟體企業應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並充分了解法律適用
不可否認,計算機技術和軟體技術的發展所引發的法律問題是傳統產業從未遇到過的,並向現行法律體系提出了挑戰。目前國際社會已形成以《著作權法》保護為主,《著作權法》(包括《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合同法》實施交叉和重疊保護(如:源程序及設計文檔作為軟體的表現形式用著作權法保護,同時作為技術秘密又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為輔的趨勢。由於軟體具有技術含量高的特點,使得對軟體法律保護成為一種綜合性的保護,對於我國企業來說,切忌對僅依靠某項法律或法規解決軟體的所有知識產權問題抱有幻想。根據多年來我對計算機軟體法律保護問題的研究,在保護企業軟體成果知識產權方面提出以下幾點簡單、實用的途徑供大家參考:
1.首先應當明確軟體知識產權歸屬問題,是歸企業還是製作、設計、開發人員所有;
2.軟體技術秘密的認定、保密措施問題。企業對自己的軟體產品或成果中的技術秘密,就當主動採取保密措施,否則無法認定為技術秘密,一旦發生企業「技術秘密」被泄露的情況,很難依法追究泄密行為人的法律責任;
3.專利的保護問題。企業的軟體科技或者產品構成專利法律要件的,應當盡早辦理申請專利權登記事宜,千萬不要因企業自身的延誤,造成企業軟體成果?quot;新穎性「的喪失,而失去申請專利的時機;
4.軟體產品進入市場之前的商標權和商業信息的保護問題。企業的軟體產品已經冠以商品專用標識或者服務標識,要盡快完成商標或者服務標識的登記注冊,保護軟體產品的商標專用權;
5.最重要的一點是企業的軟體產品進入市場之前就進行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要防範被人搶先登記,給自己權益保護帶來麻煩。在申請軟體著作登記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靈活運用三種交存鑒別材料的手段;二是將企業?quot;自有信息(僅自己掌握的信息)「加入到鑒別材料中;三是在軟體鑒別材料中加入版權標識,即:Copyright,首次發表日期,權利人,如」(c),1994.9,王三「,以起到公示的作用;四是切莫等到軟體達到某種技術水平後再進行登記,軟體著作權登記只要求軟體的獨創性,並不以軟體的技術水平作為著作權是否有效的條件。
三、軟體企業應當學會按照經濟合同規范調整各種關系
軟體企業需要按照經濟合同規范各種經濟活動,明確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建立企業內部以及企業與外部的各種經濟約束機制屬當務之急。從目前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來看,軟體企業應重點建立以下各項合同規范:
1.勞動關系合同。軟體企業與企業職工、外聘人員之間應建立合法的勞動關系,以及應就企業的商業秘密(技術秘密和經營秘密)的保密事宜進行約定,建立勞動利益關系合同以及保守企業商業秘密的協議。一些目前不宜馬上實行勞動合同的單位,也通過建立或者健全本單位的有關規章制度的方式進行過渡,以鼓勵企業員工的創造性勞動,明確企業開發過程中產生的軟體技術成果歸屬關系,以預防企業技術人員流動時造成的技術流失和技術泄密等軟體企業非常「苦惱」的問題。
2.軟體開發合同。軟體企業與外單位合作開發、委託外單位開發軟體時,應建立軟體權利歸屬關系等事宜的協議,可按照有關規定簽訂軟體開發合同,約定軟體開發各方面尚未開發的軟體享有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以及軟體技術成果開發完成後的權利歸屬關系和經濟利益關系等。如果軟體開發方在合作中發現了合同的缺陷,應及早對合同進行補充。
3.軟體許可使用(或者轉讓)合同。軟體企業在經營本企業的軟體產品時,應當建立「許可證」(或是轉讓合同)制度,用軟體許可合同(授權書)或者轉讓合同的方式,來明確規定軟體使用權的許可(轉讓)方式、條件、范圍、時間等事宜,避免因合同條款的約定不清楚、不明確而導致當事人之間發?quot;扯皮「等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因合同條款無法界定而引發的軟體侵權糾紛。
四、軟體企業應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積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軟體企業都知道,正版的軟體既可以保證有效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又能避免計算機病毒的侵擾。將他人擁有知識產權的軟體復制(拷貝)並向他人提供是一種商業性的使用行為。即便從事這種活動的人並沒有獲得經濟收益,但在客觀上影響了正版軟體的銷售量,軟體權利人無法得到應有的報酬和必要的經濟利益,也構成了侵犯軟體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的行為。
在知識產權糾紛訴訟問題上,有的軟體企業往往採取「兩個極端」的態度。一是在軟體侵權糾紛事發前,不聽勸告,不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任意使用他人的軟體;二是一旦他人提起侵權訴訟後,又不知所措,要麼將對方指控內容全部承受下來,對方提出的賠償要求一概承擔下來,可謂「不戰而退」。這兩種態度明顯是不正確的。正確的態度當是,一旦發生糾紛訴訟,應當正視現實,認真對待。一方面弄清對方是否有權提起訴訟,切勿打了多月的官司,才發現對方根本無權訴訟他人侵犯軟體版權;另一方面,檢查自己的行為是否真正構成侵權,自己是否就當成為被告,應當依法承擔何種責任。
總之,在保護軟體知識產權方面,軟體企業要充分利用我國現有的法律手段,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同時,軟體企業應當自覺依法辦事,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合法使用他人的軟體。
③ 軟體產品哪些方面可申請知識產權保護
洛陽推廣網為您提供知識產權保護軟體,使企業內部的資料沒有許可不能流向企業外部版,從各種渠道堵住泄權密。 該軟體在製造設計行業起到圖紙保護作用;在咨詢行業起到知識產權保護作用;在企業的財務部門起到關鍵信息保護作用。 只要您的單位或企業具備以下特點,您就需要考慮采購/使用鐵卷或類似的產品來實現電子文檔和圖紙的安全(防泄露),這幾個特點是: 1、單位/企業有核心信息以電子文檔或圖紙的形式保存; 2、目前的安全管理措施無法完全杜絕以下幾種文檔流失途徑: a、員工主動竊取; b、存儲介質(包括U盤、光碟、移動硬碟、筆記本電腦等)遺失; c、黑客(包括木馬、病毒等)攻擊; 3、管理層認為核心電子信息的泄露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或其它方面的損失。
④ 軟體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回答正確追加高分
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在內。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軟體作品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你可以到當地版權局進行軟體著作權登記。
⑤ 軟體知識產權如何保護
具體的應該是:計算機軟體登記。
軟體稍微改動一些,就可以申請一個計算機軟體登記,他是技術人員,這點很容易做到,在他離職前還是簽訂一個協議比較穩妥。
⑥ 知識產權,關於軟體發明的保護。
純粹的一款軟體,如QQ,是不能申請專利的,只能通過版權保護。
對集成塊的改進,通過集成電路布局設計進行保護,如果是對其中的結構什麼的進行了改變,如採用了一種特殊的物質來代替電阻,這樣子可以申請發明,如果只是對現有電路的布局變化進行改變,還是申請集成電路布局設計,申請專利時可能創造性未必夠。
如果開發了一款Z4產品,那麼應該對該產品申請專利,根據其各個不同點及軟硬體的結合申請多個專利,具體怎麼申請,還得看你具體的產品,好比,z4產品的外觀專利,肯定得申請。
⑦ 什麼是軟體知識產權
我國對來計算機軟體採取以著作權自加以保護,根據《計算機軟體條例》,自軟體開發完成之日起產生。軟體著作權保護期為自然人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軟體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所稱計算機軟體,是指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計算機程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以由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執行的代碼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指令序列的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同一計算機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標程序為同一作品。文檔,是指用來描述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格、開發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資料和圖表等,如程序設計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⑧ 軟體企業 如何保護知識產權
長期下去,我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都要受到影響。請問,我公司如何才能保護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答:從目前我國軟體企業的情況看,因軟體的權利歸屬不清、人才外流、管理不善而導致軟體知識產權泄密和流失的問題比較嚴重,軟體的研發及經營活動中不規范的問題比較突出。我認為,企業保護知識產權可以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企業有關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資料,並設置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參與到軟體立項、開發、銷售及售後服務的每一環節,不要等遇到法律糾紛才讓法務人員參與問題的解決。管理中要特別注意: (1)明確軟體知識產權歸屬問題,是歸企業還是製作、設計、開發人員所有; (2)提前做好軟體技術秘密的認定、保密措施; (3)企業的軟體科技或者產品構成專利法律要件的,應當盡早辦理申請專利權登記事宜; (4)軟體產品進入市場之前,已經冠以商品專用標志或者服務標志的,要盡快完成商標或者服務標志的登記注冊,保護軟體產品的商標專用權; (5)軟體產品進入市場之前先行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以防被人搶先登記,造成合法權益遭受損害。 二、重點建立以下各項合同規范: (1)勞動關系合同。軟體企業要與企業職工、外聘人員之間建立合法的勞動關系,並應就企業的商業秘密(技術秘密和經營秘密)的保密事宜進行約定,以預防企業技術人員流動時造成的技術流失和技術泄密等問題。 (2)軟體開發合同。軟體企業與外單位合作開發、委託外單位開發軟體時,應建立軟體權利歸屬關系等事宜的協議,可按照有關規定簽訂軟體開發合同,約定軟體開發各方面尚未開發的軟體享有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以及軟體技術成果開發完成後的權利歸屬關系和經濟利益關系等。如果軟體開發方在合作中發現了合同的缺陷,應及早對合同進行補充、完善。 (3)軟體許可使用(或者轉讓)合同。軟體企業在經營本企業的軟體產品時,應當建立許可證(或是轉讓合同)制度,用軟體許可合同(授權書)或者轉讓合同的方式,來明確規定軟體使用權的許可(轉讓)方式、條件、范圍、時間等事宜,避免因合同條款的約定不清楚、不明確而導致合同雙方發生扯皮等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因合同條款無法界定而引發軟體侵權糾紛。 總之,在保護軟體知識產權方面,軟體企業既要進行有效管理,充分利用我國現有的法律手段,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同時,也應自覺依法辦事,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合法使用他人軟體。
⑨ 計算機軟體的知識產權保護方式有哪些
去版權局申請軟體版權等級證,你也可以了解一下可信時間戳版權保護系統,同樣能起到版權保護的作用。
原創作者一定要保護自己的版權,在投稿或者網上發布之前最好申請一下版權保護,如果不申請就有可能被人惡意侵佔,到時候再證明是自己的就會比較麻煩了,好的作品有可能給作者帶來豐厚的利益的,如果讓別人無端佔有了,會給你造成損失的。
版權保護的重點是證明:什麼人在什麼時間擁有什麼作品,只要原創作者能提供這樣的證據就能保護自己的版權。現在每個地級城市基本上都有版權局,你可以通過版權局對你的作品進行版權登記證書的申請來保護自己的版權。不過通過版權局來申請版權登記證書一般要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而且要交幾百塊錢的費用。
我推薦你使用由聯合信任時間戳服務中心簽發的可信時間戳服務,他能方便快捷的證明你是自己作品的版權人,
現在申請,即時生效!!!
⑩ 如何保護軟體專利
目前,侵來犯專利源的情況時有發生,而追究侵權人的責任是一方面,加強對專利權的保護又是另一方面,那麼應該如何保護專利權呢?1、認真實施專利權保護的法律法規、2、增強專利權法律保護的意識、加大專利權保護的國內和國際法律法規的普及和宣傳力度。3、鼓勵專利申請、國家應當出台一系列鼓勵科研人員積極申請專利的措施,讓專利盡快轉化成生產力,造福於民,尤其要注重到國外去申請專利,以更好地保護專利權。4、建立完善的專利轉讓機制、5、加強專利權海關保護的力度、6、重視專利權的國際保護。總之,專利侵權行為的普遍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享有知識產權的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其權利受到損害時,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享受切實有效的司法保護。人民法院對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加大了專利權的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