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藝術家賣畫納稅稅率是多少
拍賣字畫的涉稅處理
(一)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處理
對於拍賣行或拍賣公司拍賣增值稅應稅貨物,向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應當按照3%的徵收率徵收增值稅,畫家個人委託拍賣行拍賣其創造的字畫,由於屬免稅貨物范圍的,經拍賣行所在地縣級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免徵增值稅。對拍賣行向委託方收取的手續費徵收營業稅。
(二)個人所得稅的處理
1、拍賣畫家字畫適用稅目及稅率
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拍賣取得的所得,應以其轉讓收入額減除800元(轉讓收入額4000元以下)或者20%(轉讓收入額4000元以上)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所以,拍賣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不同於拍賣其他財產,應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2、個人拍賣除文字作品原稿及復印件外的其他財產,應以其轉讓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3、拍賣字畫可憑合法有效憑證稅前扣除。
(1)書畫作品數字化版權擴展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拍賣行取得的拍賣收入徵收增值稅、營業稅有關問題的通知》
據了解,由於拍賣行特殊的經營性質,對拍賣行取得的拍賣收入是徵收增值稅還是徵收營業稅,各地理解不一,執行中不盡一致。為了統一拍賣行的增值稅、營業稅政策,現就有關問題明確如下:
一、對拍賣行受託拍賣增值稅應稅貨物,向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應當按照4%的徵收率徵收增值稅。拍賣貨物屬免稅貨物范圍的,經拍賣行所在地縣級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免徵增值稅。
二、對拍賣行向委託方收取的手續費徵收營業稅。
㈡ 古代繪畫書法作品的版權歸誰所有
1,古代繪畫、書法作品原作的版權仍然屬於作者,只是部分權利因超出專保護期,屬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2,如果使用古代繪畫、書法作品的原作,仍然需要註明原作者姓名。
3,如果使用匯編成冊的繪畫、書法作品集,需要徵得匯編人的同意並支付報酬。
4,《著作權法》規定:
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第二十條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㈢ 數字版權保護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不是靠作品吃飯的話,一般人可能確實對這個不是那麼了解,數字版權保護實際上就版相當於給你的權數字作品比如文字啊、圖片之類的上了一把保護鎖,這樣別人就沒那麼輕易地盜取你的作品了。版權家在版權服務這一塊做的蠻好,搞原創的朋友都喜歡上版權家,為自己的作品申請作品登記證書。
㈣ 數字版權,電子版權,無線版權分別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哈
版權的保護對象是作品。作品本身無形,為了傳播,必須固定、存儲,目前階段,按作品的固定(存儲)形式來分類:
1.紙質形式。如圖書、期刊、報紙上的作品
2.模擬形式。將作品通過電磁轉換以模擬信號的形式存儲在磁帶、膠片等載體上。這種方式主要適用於音樂作品、電影作品。
3.數字形式。將作品進行數字化編碼以後以數字形式(0和1)存儲於硬碟、光碟、優盤等載體上。也可以稱為電子形式。適合於文字、音樂、電影等各種作品。
數字版權(電子版權)並不是法律概念,從人們使用的習慣來看,應該是指對數字化以後的作品擁有的版權。在著作權法上與此相對應的權利主要是信息網路傳播權。因為以數字形式固定的作品主要通過信息網路進行傳播。(但嚴格說,數字化後的作品也可以不通過網路進行傳播,比如通過光碟的出售。這里對應的權利是發行權)
無線版權同樣不是法律概念。不要望文生義的以為無線版權是指廣播權。廣播權作為版權中的一項權利早就存在,但無線版權是這兩年才開始使用的概念。它是指將作品數字化以後向手機用戶傳播的權利。從法律上講,對應的權利仍然是信息網路傳播權。
綜上,數字版權、電子版權同義,是指將作品數字化以後進行傳播的權利。無線版權則是指將作品數字化以後向手機用戶進行傳播的權利。後者范圍窄與前者。如果你寫了一篇小說,你同意某網站登載該小說供網民瀏覽,這就許可他行使數字版權。如果你同意該網站將小說製作成適合手機閱讀的電子書供手機用戶下載閱讀,這是許可他行使無線版權。但從法律上講,都是許可他行使你對作品的信息網路傳播權。
附:版權中的具體權利如下
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
復制權
發行權;廣播權;放映權;信息網路傳播權
演繹權(改編 翻譯 等)
表演權
㈤ 關於製作數字化作品的著作權規定廢止了嗎
所謂的數字化作品現在也指網路化著作權的保護,具體而言是:
網路著作權侵權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1、將網上作品擅自下載並發表在傳統媒體上
這種行為具體指未經網路作品權利人許可將網路作品下載並於傳統媒體上傳播的行為。網路作品是以數字0和1的形式存在並以網路為載體在計算機之間流動的作品。具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進入計算機網路前存在於紙,磁帶等傳統媒體,只是通過掃描等方式轉化為計算機能識別的數字編碼,然後經由計算機的組織、加工、儲存,並在需要時把這些數字化了的信息重新以文字圖像聲音等形式表現出來,這種網路作品稱為數字化作品。另一種則是從其被創作之時起就直接以數字的形式存在於計算機並在網路上傳輸,之前根本沒有在傳統的載體上存在過,這種網路作品稱為數字式作品。網路作品只要能反映一定的思想或情感並具有獨創性,可復制性和一定的客觀表現形式則應享有版權。
2、未經作者許可,擅自將傳統媒體上發表的作品在網站上傳播
即未經原文學藝術等非數字化作品的版權人許可,將其作品數字化登載於網路上向一切網路用戶公開的行為。將該種行為確定為侵權行為,是因為將原來非數字化的文學藝術作品數字化,無論其採用何種手段數字化都不是創作,不具有獨創性,這只是原作品的存在形式和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並不影響原作的版權人對該作品享有的權利。王蒙、張潔等六作家狀告北京在線侵權案就屬於網路侵犯傳統媒體作品版權的行為。
由於網路技術的特點,出現了幾種特殊的侵權形式:
1、鏈接行為。關於鏈接行為是否是一種網路上的版權侵權行為,目前在學術界存在爭議。從理論上講,鏈接是指使用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編輯包含標記指令的文本文件,在兩個不同的文檔或同一文檔的不同部分之間建立聯系,從而使得訪問者可以通過一個網站訪問不同網站的文件或通過一個特定的欄目訪問同一站點上的其他欄目,它被視為互聯網得以運行的基礎性特徵。網路的優勢就來源於鏈接網上的任何文件,不論其地位或物理位置如何。不可否認,從技術的角度來講鏈接確實為網路用戶實現網路資源共享提供了方便。對於一個需要多方面信息的網路用戶來說,牢記多個網址並逐個搜索無疑是煩瑣的,而通過網上鏈接,網路用戶無需記憶並輸入一長串的IP地址,而只須用滑鼠點擊鏈接處,即可以從所在主頁跳轉到同一文件中的其他位置,或者跳到其他主頁或網頁內容上面,並准確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㈥ 書畫版權使用期限是多久
在近現代社會,隨著工作和生活壓力的不斷加大人們對於精神方面等環節越來越版有所需求,權而其中書畫,閱讀,音樂等等更是受到了人們的熱烈追捧,這帶來的利益的同時也需申請相應的版權保護,那麼書畫版權使用期限是多久?書畫版權使用期限是多久版權又稱著作權,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者對其所創作的作品享有的權利,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一、人身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二、財產權和人身權中的發表權受期限的限制,具體期限如下:1.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2.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其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3.電影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
㈦ 數字化作品的著作權歸誰
數字化作品的著作權是仍由作品的作者享有,還是參與數字化過程的人也可享有?由於數字版化過程僅僅權是機械地將自然語言轉換為機器語言,不具有創造性,即不產生新作品。因此,數字化作品的著作權仍由作品的作者享有。作者對網路作品享有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和獲得報酬權(包括信息網路傳播權)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