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版權審核是什麼工作
如果不是版權保護中心的工作的話,審核作品是否是原創作品,有沒有人登記過。
㈡ 版權保護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版權保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僅僅是對個人而言,對國家、行業的發展也是非常的關鍵。只是有很多人並不能明確的認識到版權保護重要性,所以會對它不太了解。那麼,版權保護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版權保護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版權保護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版權保護,又稱著作權,最終目的不是如何防止使用,而是如何控制使用,版權法的實質是一種控製作品使用的機制。中國網際網路版權保護的關鍵是在促進網路發展和保護著作權人利益間尋求平衡,當務之急是盡快完善這方面的立法。版權,又稱著作權,包含以下人身權和財產權: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在我國,著作權是從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的,人身權利中除了發表權外沒有期限限制,發表權一經行使即窮竭,如果在作者死後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財產權利的保護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後50年,如果作品創作完成後50年未發表的,不再保護;另外,法人和其他組織視為作者的作品以及電影、電視、錄像作品和攝影作品和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保護期都是作品首次發表之日起50年,創作完成50年內不發表就不再保護。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限為25年,截止於軟體首次發表後第25年的12月31日。保護期滿前,軟體著作權人可以向軟體登記管理機構申請續展25年,但保護期最長不超過50年。軟體開發者的開發者身份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在我國版權保護的行政機關是各地的版權局,對版權進行日常行政管理,隨著版權意識不斷增加,在北京等直轄市版權局下設版權保護管理中心,提供版權登記版權維權版權貿易等服務,但在一般省份,這類服務機構還不夠健全,除杭州等經濟發達地區設立了副省級城市的版權保護管理中心外,這個版權保護還處於初級的階段。版權保護的重要性體現在那些方面?版權保護重要性體現在很多的方面,希望大家在面對版權保護的時候也能夠出自己一份的力量,將版權保護工作給做好。
㈢ 出版社的版權工作具體是做什麼非常感謝!
依據我國《著作權法》,一件作品在創作完成後,著作權就是作者所有。
中國目前處於特色社會主義階段,而且中國確實有中國的特殊性。
因此,「賣插畫」,可以賣兩種權利,一是只賣使用權,二是著作權和使用權一起賣(實際上也就是著作權賣斷了,使用權當然隨著著作權轉移)。第二種情況,作品正式使用時買斷作品這可以有署名任何人創作的權利;不論該作品以後有多大成就和多大效益,和原作者都沒有任何「關系」了。這也是「職業道德」,願賭服輸不得後悔!因為人家也可能炒作不起來,白花錢!
中國的其他文化藝術作品,和以上情況一樣,著作權可以私下買賣。當然買斷者往往要求簽署文件,以免原作者不講誠信時,作為打官司索賠的證據。
版權不是作者的。按照中國法律,版權歸出版社所有。一般出版合同是十年,十年中,這個作品的版權歸簽訂出版合同的出版社所有;作者只有根據出版合同拿版稅的權利。依法合同期間,如果再版,出版社要事先徵求作者意見。
為其他組織付出勞務也是這樣,可以賣使用權,也可以由對方買斷。
如果你是受雇於某公司,專門做這項工作,就相當於工程師在某家公司工作,其本職工作就是按公司要求搞研究或設計、發明,那麼這個屬於職務工作,就需要事先約定工作成果的所有權屬。沒有事先約定的,成果權屬屬於公司。
㈣ 版權怎麼管理
版權的管理是指各種主體,為了維護版權領域的秩序,保護版權人的權益,所採取的各種措施。根據版權管理的主體、管理的性質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版權的行政管理、社會管理、集體管理。
一.版權的行政管理
版權的行政管理是國家機關依據法律賦予的職權對版權進行的管理,這包括國家中央機關和省級機關對版權的管理。在我國管理版權的中央機關是國務院所屬國家版權局,其管理職權是:貫徹實施版權法律、法規,制定與版權行政管理有關的辦法;查處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版權侵權案件;指導地方版權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批准沒立版權集體管理機構、涉外代理機構,並監督、指導其工作;管理國家享有版權的作品的使用;負責版權涉外管理工作;承擔國務院交辦的其他版權管理工作。
省級管理機關是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版權局,這類管理機關的主要職責是依法制定本行政區域的版權行政管理辦法,普及版權的法律知識,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培訓版權行政管理人員,調解處理版權糾紛等。
二.版權的社會管理
在我國,版權的社會管理主要是指對具有全國性的有關版權的事項進行綜合服務和管理的活動,其機構是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該中心於1998年9月在北京成立。這是國家設立的綜合性的版權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機構。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宗旨是依照《版權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維護作者的版權和作品的使用者及傳播者的合法權益,鼓勵創作,繁榮科學文化,促進版權事業和版權產業的發展。
該中心管理的下屬機構有: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中國版權使用報酬收轉中心、中國計算機軟體登記中心、《版權》雜志社、版權鑒定委員會、法律部、綜合業務部、全國反盜版聯盟聯絡處(籌)、中國文字作品版權協會、中國攝影美術作品版權協會(籌)等部門。
中國版權使用報酬收轉中心是國家版權局指定的從事法定許可報酬收轉的工作機構。其基本職能是根據版權法的有關規定開展法定許可報酬收轉工作。目前主要是收轉報刊轉載後作者地址不明的作品的稿酬。不屬於法定許可的稿酬,中心不予收轉。
三.版權的集體管理
版權的集體管理是實施版權法的重要手段,是專門為版權人行使版權、方便他人使用作品、保護版權的專門活動,版權集體管理組織是專門從事這種活動的社會團體。
1.版權人與版權集體管理組織的關系
在國際上,版權人與版權集體管理組織的關系有兩種,一是轉讓合同關系,二是信託合同關系。前者多為英美法系國家採用,後者多為大陸法系國家採用。在我國目前已有的版權集體管理組織與版權人的關系屬於信託關系。我國《版權法》第八條規定:「版權人與版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授權版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版權或與版權有關的權利。版權集體管理組織被授權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版權人和與版權有關的權利人主張權利,並可以作為當事人進行涉及版權或者與版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活動。」
2.我國的版權集體管理組織
我國的版權集體管理機構日前有兩個,一個為中國音樂版權人協會,一個為中國文字作品版權協會。
中國音樂版權人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成立於1992年,是由國家版權局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共同發起,經民政部准予登記的獨立的社團法人,是我國目前唯一的音樂版權集體管理組織,是專門維護作曲者、作詞者和其他音樂版權人合法權益的非營利性機構,主要管理音樂作品的錄制權、表演權、廣播權。
協會實行會員制。「協會」開展音樂版權集體管理的主要內容有:進行音樂版權人和音樂作品的登記和檔案管理;收取音樂作品使用者依法交付的作品使用費,並發放使用許可證;根據作品的使用情況向音樂版權人分配作品使用費;對侵犯音樂版權的行為提出法律交涉;受國家版權局指定,「協會」還承擔法定許可使用音樂作品使用費的收轉工作。在國際合作方面,「協會」於1994年5月加入了國際作者、作曲者協會聯合會(CISAC)。在CIS國家和地區的協會簽訂了相互代表協議,並將協會(國際作者、作曲者、出版者名錄)和WWI,(世界作品目錄),使中國的作品進入國際識別系統,一旦中國作品在海外被使用,其權益便可得到保護。
中國文字作品版權協會經國家版權局批准,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和中國作家協會權益保障委員會共同發起籌建。該協會是由各類文字作品(包括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社會科學等類別)版權人和版權相關人的權利人自願參加組成的、共同維護其版權利及相關權利的非營利性組織。目前,協會會員已近千人,登記各類版權利2萬多項,各類作品使用者近200家。
此外,我國目前正在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積極籌建美術、攝影作品版權集體管理機構。該機構將以委託集體管理和法定集體管理的方式,接受境內外美術、攝影作品版權人的授權,代版權人向使用者發放許可證並收取使用報酬;還將以版權代理方式開展版權貿易和訴訟代理;向使用者推介美術、攝影作品;為版權人聯系使用者;為使用者聯系版權人;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美術、攝影作品資料庫;開展美術、攝影作品網上展示活動,為廣大美術、攝影作品愛好者提供瀏覽、閱讀方便,為作品使用者提供查詢服務;協助版權人舉辦美術、攝影作品展覽;組織境內外美術、攝影作者開展版權業務及版權貿易交流活動等。
企業版權管理
版權法頒布10年來,中國的版權保護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由於我國起步晚,版權保護意識依然落後,侵權現象嚴重,權利落實難度較大,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網路等新興媒體平台的逐漸普及,版權方面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國內企業還需進一步提高版權保護的意識,做好企業版權管理工作。[2]
1.企業版權管理存在的問題。
企業版權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對版權基本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知之甚少,版權保護意識淡薄;二是沒有版權管理的機構、專兼職人員以及相關制度;三是企業雖有相關部門開發創作作品或委託他人、與他人合作開發創作作品,但權利歸屬混亂不明晰;四是企業版權資產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無形資產流失現象較為嚴重。企業往往在付出沉重的代價之後才認識到企業版權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企業版權管理的重要性。
做好企業版權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版權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人員、制定一系列版權管理制度,企業設有知識產權部門的可由該部門負責企業版權日常管理工作。
企業版權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企業版權的歸屬管理;版權、鄰接權合同管理;版權糾紛管理;版權經營管理;計算機軟體版權管理、網路版權的管理等。
做好企業版權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可以防止他人侵犯企業的版權,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第二,在企業的科研開發及生產經營活動中,提高版權意識,避免侵犯他人的版權,一旦涉及侵權案件,能為自己作出合理的抗辯。第三,做好版權經營管理工作,可以使版權為企業帶來收益。版權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版權中蘊藏著巨大的財富,版權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
㈤ 版權專員是做什麼的
紙書出版環節中,其實沒有所謂的版權專員。策劃編輯負責與作者聯系,簽訂出版合同,就可以進入出版流程了。所謂的版權,最多就是把出版合同整理完整存檔就可以了,到期能續簽就續簽,不能續簽就另論。
但是在數字出版鏈條里,版權成為最重要的環節,因為數字出版銷售的本質上就是一種權利,一種內容數字化的權利。當編輯從作者手裡獲得內容的時候,並不等於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權利,因為編輯並不完全了解獲得的內容將會使用到哪些數字介質上。即便編輯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權利,也不等於就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自己手裡的權利,因為每一種數字介質、每一家數字平台,對於版權文件的要求都有差異。那麼,有沒有這樣一個職位上的一個人,既熟悉數字版權的相關權利,又了解各個數字平台對於版權文件的要求?
答案是沒有。必須承認,目前國內的絕大多數出版機構,都還沒有真正意識到一位版權專員的重要性。更多的時候,我們提到的這些工作,都是由編輯和所謂的「運營人員」在完成。於是就造成了這樣一個現象:我們的數字出版工作,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反復和圖書編輯要版權文件,然後再去處理數字閱讀平台反饋回來的版權審核信息。周而復始,為了一份合同中的某一個字做很多反反復復的工作。
在數字出版本就盈利困難、出版機構人力投入本來就不多的情況下,我們就在這樣瑣碎的、繁瑣的工作中度過了、浪費了。我們沒有時間去和數字閱讀平台溝通如何把內容賣得更好,我們沒有時間去為自己的產品策劃一個完美的營銷方案……
如果,我們有一位專職的版權專員,還會這樣嗎?
我理想中的版權專員,應該是這樣的:他熟悉自己所在出版機構的產品,熟悉公司對這些產品所擁有的版權情況,他能夠隨時補充和完善公司的數字版權資源庫,他了解合作的每一家數字閱讀平台對數字版權的要求,他能夠根據平台的要求隨時整理出需要的數字內容和版權文件支持運營人員的工作……當然,他的工作註定會非常的繁瑣,註定會成為編輯最「討厭」的一個人。但是,他的工作無可替代,至關重要。
㈥ 出版社版權編輯都主要做什麼工作的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和素質謝謝
剛畢業的話就是實習編輯,主要就是校稿,文字,語言,各種常識,主要是認真,耐心,版比較辛苦。然後權做的好,你就可以參與圖書策劃了,主要選題,然後組稿,聯系作者,校稿,編輯。這其中需要的素質也很多,選題你要做市場調研吧,聯系作者你要有協調能力,編輯更是要有文字水平。除此之外,你還要會一些圖像處理的軟體,看你編輯的是什麼方向的了。
編輯這個行業很辛苦,你要做好准備。
㈦ 如何做好版權管理
版權的管理也稱之為著作權管理,是指國家對版權事宜的專業性行政管理。國家職能的一個方版面,整個權國家行政管理的組成部分。有關版權行政管理事務,必須依照版權法的規定由版權主管機關負責實施。在建立版權制度的國家,大都設有版權局。關於版權局的法律地位,各國有不同規定。當然對於版權侵權的也需要版權人及時匯報侵權。
與我國規定不同的,有些國家規定,他們是版權局是政府所隸屬的行政管理機關;有的國家規定,版權局是一個獨立的社會組織。版權局的管理活動涉及版權的取得、轉讓、使用以及處理版權糾紛、提供版權情報、交涉涉外版權事務等各個方面。我國有版權局,也有一些以協會方式存在,輔助政府工作。
我國今年來網路版權盜用、侵權嚴重,因此近幾年開啟網劍行動,針隊網上版權侵權的事務處理,做好版權盜版打擊的工作;當然版權人本身不能認為版權就是國家的事情,全權交給國家管理就好了,還需做好及時的版權監督工作,一經有版權侵權的事情發生可以直接匯報給版權局進行投訴舉報的形式。
㈧ 什麼是版權管理
著作權的管理就是指各種主體,為了維護著作權領域的秩序,保護著作權人的權益,所採取的各種措施。根據著作權管理的主體、管理的性質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著作權的行政管理、社會管理、集體管理。
著作權管理分類
一.著作權的行政管理
著作權的行政管理是國家機關依據法律賦予的職權對著作權進行的管理,這包括國家中央機關和省級機關對著作權的管理。在我國管理著作權的中央機關是國務院所屬國家版權局,其管理職權是:貫徹實施著作權法律、法規,制定與著作權行政管理有關的辦法;查處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著作權侵權案件;指導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批准沒立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涉外代理機構,並監督、指導其工作;管理國家享有著作權的作品的使用;負責著作權涉外管理工作;承擔國務院交辦的其他著作權管理工作。
省級管理機關是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版權局,這類管理機關的主要職責是依法制定本行政區域的著作權行政管理辦法,普及著作權的法律知識,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培訓著作權行政管理人員,調解處理著作權糾紛等。
二.著作權的社會管理
在我國,著作權的社會管理主要是指對具有全國性的有關著作權的事項進行綜合服務和管理的活動,其機構是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該中心於1998年9月在北京成立。這是國家設立的綜合性的版權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機構。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宗旨是依照《著作權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維護作者的著作權和作品的使用者及傳播者的合法權益,鼓勵創作,繁榮科學文化,促進版權事業和版權產業的發展。
該中心管理的下屬機構有: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中國著作權使用報酬收轉中心、中國計算機軟體登記中心、《著作權》雜志社、版權鑒定委員會、法律部、綜合業務部、全國反盜版聯盟聯絡處(籌)、中國文字作品著作權協會、中國攝影美術作品著作權協會(籌)等部門。
中國著作權使用報酬收轉中心是國家版權局指定的從事法定許可報酬收轉的工作機構。其基本職能是根據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開展法定許可報酬收轉工作。目前主要是收轉報刊轉載後作者地址不明的作品的稿酬。不屬於法定許可的稿酬,中心不予收轉。
三.著作權的集體管理
著作權的集體管理是實施著作權法的重要手段,是專門為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方便他人使用作品、保護著作權的專門活動,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專門從事這種活動的社會團體。
1.著作權人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關系
在國際上,著作權人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關系有兩種,一是轉讓合同關系,二是信託合同關系。前者多為英美法系國家採用,後者多為大陸法系國家採用。在我國目前已有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與著作權人的關系屬於信託關系。我國《著作權法》第八條規定:「著作權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被授權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主張權利,並可以作為當事人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活動。」
2.我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
我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日前有兩個,一個為中國音樂著作權人協會,一個為中國文字作品著作權協會。
中國音樂著作權人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成立於1992年,是由國家版權局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共同發起,經民政部准予登記的獨立的社團法人,是我國目前唯一的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專門維護作曲者、作詞者和其他音樂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非營利性機構,主要管理音樂作品的錄制權、表演權、廣播權。
協會實行會員制。「協會」開展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的主要內容有:進行音樂著作權人和音樂作品的登記和檔案管理;收取音樂作品使用者依法交付的作品使用費,並發放使用許可證;根據作品的使用情況向音樂著作權人分配作品使用費;對侵犯音樂著作權的行為提出法律交涉;受國家版權局指定,「協會」還承擔法定許可使用音樂作品使用費的收轉工作。在國際合作方面,「協會」於1994年5月加入了國際作者、作曲者協會聯合會(CISAC)。在CIS國家和地區的協會簽訂了相互代表協議,並將協會(國際作者、作曲者、出版者名錄)和WWI,(世界作品目錄),使中國的作品進入國際識別系統,一旦中國作品在海外被使用,其權益便可得到保護。
中國文字作品著作權協會經國家版權局批准,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和中國作家協會權益保障委員會共同發起籌建。該協會是由各類文字作品(包括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社會科學等類別)著作權人和著作權相關人的權利人自願參加組成的、共同維護其著作權利及相關權利的非營利性組織。目前,協會會員已近千人,登記各類著作權利2萬多項,各類作品使用者近200家。
此外,我國目前正在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積極籌建美術、攝影作品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該機構將以委託集體管理和法定集體管理的方式,接受境內外美術、攝影作品著作權人的授權,代著作權人向使用者發放許可證並收取使用報酬;還將以版權代理方式開展版權貿易和訴訟代理;向使用者推介美術、攝影作品;為著作權人聯系使用者;為使用者聯系著作權人;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美術、攝影作品資料庫;開展美術、攝影作品網上展示活動,為廣大美術、攝影作品愛好者提供瀏覽、閱讀方便,為作品使用者提供查詢服務;協助著作權人舉辦美術、攝影作品展覽;組織境內外美術、攝影作者開展版權業務及版權貿易交流活動等。
企業著作權管理
著作權法頒布10年來,中國的著作權保護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由於我國起步晚,著作權保護意識依然落後,侵權現象嚴重,權利落實難度較大,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網路等新興媒體平台的逐漸普及,著作權方面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國內企業還需進一步提高著作權保護的意識,做好企業著作權管理工作。[2]
1.企業著作權管理存在的問題。
企業著作權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對著作權基本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知之甚少,版權保護意識淡薄;二是沒有版權管理的機構、專兼職人員以及相關制度;三是企業雖有相關部門開發創作作品或委託他人、與他人合作開發創作作品,但權利歸屬混亂不明晰;四是企業版權資產沒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無形資產流失現象較為嚴重。企業往往在付出沉重的代價之後才認識到企業著作權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企業著作權管理的重要性。
做好企業著作權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著作權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人員、制定一系列著作權管理制度,企業設有知識產權部門的可由該部門負責企業著作權日常管理工作。
企業著作權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企業著作權的歸屬管理;著作權、鄰接權合同管理;著作權糾紛管理;著作權經營管理;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管理、網路著作權的管理等。
做好企業著作權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可以防止他人侵犯企業的著作權,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第二,在企業的科研開發及生產經營活動中,提高著作權意識,避免侵犯他人的著作權,一旦涉及侵權案件,能為自己作出合理的抗辯。第三,做好著作權經營管理工作,可以使著作權為企業帶來收益。版權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著作權中蘊藏著巨大的財富,著作權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