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著作權的轉移
和江陰有關的業務部門聯系一下,先得到那邊的認同,看看能否不重新立項,讓北京有關業務部門開個證明信,直接到江陰的有關公司開展業務。這樣的問題,比較麻煩,需要提前做好協調溝通。祝順!
B. 著作權取得轉讓是什麼著作權取得轉讓要注意什麼
著作權取得轉讓是什麼?著作權取得轉讓要注意什麼?對於著作權是作家最重要的權利保障,在法律上對於著作權的取得和轉讓都需要經過相關的流程辦理,同時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這就是本文需要為大家做的相關介紹,對於不清楚的朋友就需要看仔細了。著作權取得轉讓是什麼?著作權轉讓是指著作權人將著作權中的全部或部分財產權有償或無償地移交給他人所有的法律行為。這種轉讓通常可以通過買賣、互易、贈與或遺贈等方式完成。移交著作權的著作權人稱為轉讓人,接受著作權的他人稱為受讓人。與許可他人使用作品不同,轉讓著作權的法律後果是轉讓人喪失所轉讓的權利;受讓人取得所轉讓的權利,從而成為新的著作權人。轉讓著作權俗稱賣斷或賣絕著作權。在允許轉讓著作權的國家,也只有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可以轉讓,著作權中的人身權是不能轉讓的。在有些國家,著作權轉讓必須通過書面合同或其他法律形式,並由著作權人或他的代理人簽字,才算有效。在有些國家,著作權轉讓必須履行登記手續,才能對抗第三人。著作權轉讓必然是權能完整的財產權的轉讓,也就是說,無論轉讓出版權,還是轉讓改編權或其他任何一種財產權,都必須將使用、收益、處分的權能一並轉讓。如果受讓人只能使用作品,而不能自由許可他人使用作品,或不能自由轉讓他的權利,這種權能不完整的轉讓實際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著作權轉讓,而是作品許可使用。從不同國家的情況來看,著作權轉讓可以是永久的,即整個著作權保護期的;也可以是有期限的,即著作權保護期內若干年的。有期限轉讓與專有許可使用是有區別的。著作權取得轉讓要注意什麼?(1)合同中著作權人未明確許可的權利,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另一方當事人不得行使。這就是說,如果合同明確規定了被許可人使用作品的方式,那麼被許可人不能另行以超出合同約定的方式去使用作品。(2)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等根據本法取得他人的著作使用權時,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得報酬權。使用作品時,必須署上作者的名字,至於用真名、假名或匿名,應聽從作者的意願。作者有權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這種修改可以自己進行,也可以授權他人進行。出版社的編輯可以對作者稿件中明顯的字句錯誤、語法錯誤、史實年代錯誤進行刪補修改,這並不屬於侵犯修改權。但倘若改編作品的情節或並無錯誤的部分,則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權。作者行使修改權也要受到一些限制,如美術作品所有權轉移之後,作者如要修改,須經原作所有人同意。關於著作權取得轉讓是什麼?著作權取得轉讓要注意什麼?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版權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C. 著作權的內容是什麼
上述的版權版法及著作權法,《著作權法》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現代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法律制度。現代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三百多年前源於西方,促進知識的積累與已交流,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的發展和個人為社會進步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著作權保護不僅僅能夠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版權產業也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著作權法》是一種無形的權利,同時是用有形物體現的,包括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因此著作權也是人權,又是一種財產。侵犯他人著作權如同偷盜他人錢財。盜版就是盜竊。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保護著作權人的個人利益,同時也是為了維護公眾利益,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經濟秩序,促進社會的發展。
D. 著作權的取得
形式條件是指作品完成之後,是不附加其他條件就享有著作權,還是附加一定條件或是再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續才能獲得著作。主要分為三種做法:
第一種做法是,以作品的產生為條件自動取得著作權。對外國人而言或同一國際公約締約國之外的人,著作權則因作品在該國出版或以其他形式被使用而自動取得。人們通常稱這種做法為著作權自動取得原則,也稱無手續原則。在已經建立著作權法制的國家,大多數實行這一原則。
第二種做法是,除了作品創作出來以外,還須履行登記手續才能獲得著作權。但是,登記的時機和辦法,實行登記制的國家又各有區別。我國歷史上《大清著作權律》以及後來的《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和我國台灣地區的「《著作權法》」,都曾實行過登記制。此外,有些國家雖然實行登記制,但並不以登記作為獲得著作權的條件,而是分別作為確認著作權的條件,方便著作權確權訴訟的手段和國家有關部門有效收藏作品的措施。《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都沒有關於作品登記才能獲得著作權的規定。所以,這兩個公約的某些實行作品登記制的成員國,有關要求登記的規定,其法律效力只及於本國作者。對公約其他成員國的作者的著作權保護,不得要求以登記為前提條件。
第三種做法是以加著作權標記為取得著作權條件,此外,無需再履行其他手續。這是一種有條件的自動保護辦法。比如,美國法律就要求作者在作品的復製件上加註著作權標記。《世界版權公約》也認可這種辦法。著作權標記通常包括三項內容:
①「不許復制」或「有著作權」等一類的聲明,或將這種聲明的英文縮略字母C的外面加上一個正圓,如果是音像製品,則為字母P並在外面加上一個正圓。
②著作權人的姓名或名稱及其縮寫。
③作品的出版發行日期。由於《世界版權公約》有此要求,而且加註標記的方法簡便易行,故這種辦法被廣泛採用。
我國著作權法採用自動保護原則。作品一經產生,不論整體還是局部,只要具備了作品的屬性即產生著作權,既不要求登記,也不要求發表,也無須在復制物上加註著作權標記。
2000年12月19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頒發了《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根據《解釋》的規定,著作權人的身份證明指「身份證、法人執照、營業執照等有效身份證件」,著作權權屬證明指「有關著作權登記證書、創作手稿等」。 根據上述規定,著作權登記證書是證明著作權屬的有力證明,雖然著作權屬從作品完成之日就自動產生,毋需經過登記程序,但在網路時代,信息復制和傳播的速度非常之快,著作權人對復制和傳播媒體的控制有難度。作品一旦經過多個渠道廣泛流傳,要證明原始作者的身份就有一定困難,因此,主動申請著作權登記是證明自己著作權人身份的好辦法。
E. 著作權的許可使用和著作權的轉移有何不同
知識產權律師告訴各位朋友,著作權的許可使用和著作權的轉移有下列不同:著作權的許可使用和著作權的轉移有何不同1.所有權是否轉移不同。著作權的許可使用轉讓的只是該著作權的使用權,該使用權人無權處分著作權;而著作權的轉移,則是著作權的所有權的轉移,所有權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2.是否需要簽訂合同的要求不同。《著作權實施條例》第23條規定: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的,應當採取書面形式,但是報社、期刊社刊登作品除外。而《著作權法》第25條規定第1款規定:轉讓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應當訂立書面合同。3.合同主要內容不同。《著作權法》第24條規定: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許可使用合同,本法規定可以不經許可的除外。許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一)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二)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或者非專有使用權;(三)許可使用的地域范圍、期間;(四)付酬標准和辦法;(五)違約責任;(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著作權法》第25條規定:轉讓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應當訂立書面合同。權利轉讓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內容:(一)作品的名稱;(二)轉讓的權利種類、地域范圍;(三)轉讓價金;(四)交付轉讓價金的日期和方式;(五)違約責任;(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
F. 著作權與所有權
1 如果你說的是我國大陸地區的規定,那麼正如你所說,展覽權歸原件所有人專所有。這句話有屬兩層含義 其一 原件所有人可以將所持有的作品 進行展覽;其二 作者不能以享有發表權為理由阻止原件所有人展覽。
所以,發表權的確沒有轉移,但是作者的確可以進行展覽,只是一個無法行使的權利實際上已經失去意義而已。
2 請注意, 伯爾尼公約 並沒有約定發表權,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權利內部矛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各國的法律規定留有餘地。
3 世界上,規定作者可以通過發表許可權制原件所有人展覽的國家雖然少,也是有的,例如 德國 法明確規定 發表權可以限制原件所有人展覽或者影響發表權的行為。
所以很明顯,這是我國立法不成熟的表現。
關於公開:
公開是指 讓 不特定多數人,你說的 連續轉讓行為不構成發表。 你應該正確理解 不特定多數的含義。因為很明顯 這個行為時特定的。
G. 誰能給我解釋一下《著作權法》第28條 不得侵犯作者的「獲得報酬權」是什麼意思既然已經取得了使用權那麼
《著作權法》第二十八條:取得他人著作權使用權者的權利限制。「獲得報酬版權」與「使用權」並不權沖突,《著作權法》是為了保護文學、藝術、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利益。本法第十條明確規定:著作權人享有許可他人行使著作權中的財產性權利,並依照約定或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其實,很好理解。別人的作品一般是不會讓你白白使用的,獲得相應的報酬方將使用權授權行使是合情合理的。
H. 著作權是獲得那項權利
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著作人身權有: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
我國《著作權法》具體規定了13項財產權利: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製片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等。
原始取得著作權(創作作品取得)的,同時獲得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通過版權貿易,即著作權許可使用或者著作權轉讓獲得著作權的,獲得的是著作權財產權,無法獲得著作人身權。
I. 著作權自動取得是什麼意思
著作權自動取得是什麼意思?著作權取得方式有哪些?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著作權的保護力度,切實維護著作權人的權益,那麼著作權是否自動取得?有哪些方式,關於著作權取得方式有哪些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
01
著作權自動取得是什麼意思?
自動保護原則,是指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而無需履行審查、登記等任何手續,也稱無手續原則。在已經建立制的國家,大多數實行這一原則。《伯爾尼公約》也確認了自動取得原則。
但是應注意的是,著作權自動取得,是指著作權的取得不履行任何手續,但並不意味著著作權不需要具備任何條件。各國的著作權法均規定了一個先決條件,即作品的作者必須是該國著作權法的「合格人」,否則不予保護。所謂的「合格人」一般包括本國公民和在一定條件下的外國公民。本國公民只要創作了作品就受著作權法的保護,而外國公民則一般需要具備一些條件,如作品第一次在本國出版,作品第一次在與本國簽訂有雙邊協定的國家或者與本國參加了同一個國際著作權公約的國家出版等。
有的國家還附加一些其他的條件,稱為有條件的自動保護原則。比如,美國法律就要求本國作者在作品的復製件上加註著作權標記。《世界版權公約》也認可這種辦法。著作權標記通常包括三項內容:(1)「不許復制」或「有著作權」等一類的聲明,或將這種聲明的英文縮略字母c的外面加上一個正圓,如果是音像製品,則為字母p並在外面加上一個正圓;(2)的姓名或名稱及其縮寫;(3)作品的出版發行日期。
02
著作權取得方式有哪些?
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著作財產權是無形的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識所產生之權利,故屬知識產權之一種,包括重製權、公開口述權、公開播送權、公開上映權、公開演出權、公開傳輸權、公開展示權、改作權、散布權、出租權等等。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在保障私人之財產權利益的同時,須兼顧文明之累積與知識之傳播,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屬著作權所要保障的對象。
(1)自動取得制度。著作權自動取得,是指著作權因作品創作完成、形成作品這一法律事實的存在而自然取得,不再需要履行任何手續。這種獲得著作權的方法被稱為「無手續主義」、「自動保護主義」。
(2)注冊取得制度。注冊取得,是指以登記注冊作為取得著作權的條件,作品只有登記注冊後方能產生著作權。著作權注冊取得的原則,又稱為注冊主義。
(3)其他取得制度。其他取得方式包括:作品必須以有形固定下來,才能獲得著作權;以著作權標記獲得著作權。
特別提示
更多版權登記內容請訪問呱呱知道版權登記http://www.coo.com/banquandengji/
J. 著作權能轉移嗎
可以來。著作權轉移包括繼承和繼受。著自作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其著作財產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著作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由作者的繼承人或受遺贈人保護。著作權屬於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後,其著作財產權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