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品房院子的使用權
你好,小區的所有庭院的使用權應當歸全體業主所有,開發商沒有權利給你附帶後院的位置,所以物業公司可以制止你私自種菜是的。
⑵ 小區樓群,鄰居自己家的院子,有使用權,想種一排樹,可擋視線,可以種嗎
物業也好,法律也好,這些都有相關規定,再說了,就算是自己的院子也不是都能為所欲為的,你最好是去相關法律部門咨詢一下,我想這不是法律空白,肯定有所規定,
⑶ 物權法一樓小院使用權可以搭圍欄嗎
不可以,物權法業主只擁有房本面積為合法面積,其他均為公共使用面積
⑷ 一樓院子是使用權或是產權問題
一樓的院子是一樓的業主私自建,根據法律規定是屬於違章建築。
⑸ 國家對開發商開發的房子一層小院有什麼相關規定
1、只要是在你的宅基地使用范圍內,當然可以建院子,法律對此並沒有回限制。
2、房產證上面會附有答房屋的平面圖,上面有院子的話,院子就是連同房子一起屬於你的,如果沒有,就屬於公共部位屬於整體小區業主的。
(5)小區有使用權的院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二條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一百五十三條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一百五十四條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一百五十五條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⑹ 一樓花園使用權有哪些
回答:如果在購房合同中明示為某一業主的使用權,則從合同約定。如果沒有明示,則為小區業主共有,任何人無權單方變更。
房產部門只對房屋權屬做登記,對花園、露台的產權不做登記。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物權法》雖然規定「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但對由誰來「明示」,以及在哪裡「明示」卻沒有做明確規定。因此,一些開發商就自己來「明示」,在購房合同上,甚至在售房廣告上「明示」。由於土地權屬問題不在房產部門的職權范圍內,因此,房產部門也不知道開發商是否有權贈送露台、花園的使用權。
⑺ 私人住宅的院子有哪些使用權
一、土地性質的不同。
1、按照現在的規定,土地性質為住宅用地的,使用權為70年,土地性質為綜合用地的,使用權為50年,你看好的房子所處的土地為綜合用地,就是說,除了住宅之外,還有商業、教育等其他類型功能同時存在。
2、我國的房屋制度,土地和土地上面的房屋是具有不同的所有權的。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區別就在於:房屋所有權是永久的,沒有期限限制,只要房產沒有完全毀損滅失就能一直享有,而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住宅用地產權為70年,工業、科教文衛體綜合類用地產權為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產權為40年。
二、公攤面積方面的區別:
50年的工業建築用地和綜合類用地、要比70年的普通住宅高,如門廳面積比較大,樓梯、門廳的出入處按規定必須設置多處,公攤面積也隨著標準的提高而增加。70年產權的住宅要求相對少了許多,公攤面積也少。
三、落戶問題方面的區別:
很多購房者在一個城市購買房屋,是為了實現落戶的目的,為後期生活的便利提供保障。按照有關規定,只有購買70年產權的住宅和居住用地的公寓才符合落戶的標准。其他類型或者產權年限不達標的房屋不能實現落戶、上學、劃分教育配套的目的。
⑻ 一樓帶的院子沒有產權有使用權拆遷怎麼算
大家好,我國90年代初以前建設了大量一樓帶院的樓房,院落繪制在房產證的《房屋平面圖》中,大多處於核心城區,成為很多人羨慕的絕版配置,很多朋友不惜重金溢價購買這種房屋。房產中介稱此為「證載院落」甚至大部分經紀人打包票遇拆遷肯定補償。由於這種房子基本都是老舊小區,拆遷風險高,大部分朋友有疑問遇到拆遷院落到底怎麼補?網路一搜,會搜到《ZUI高RMfayuan關於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時是否應當對被徵收人未經登記的空地和院落予以補償的答復》([2012]行他字第16號)第二項「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中,應將當事人合法享有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院落、空地面積納入評估范圍,按照徵收時的房地產市場價格,一並予以徵收補償」。還有各種律師的分析,基本上一邊倒的認為不補償不合理。此類房屋在全國少說也有幾百萬套,涉及上千萬人口,本人經過三年的訴訟,拿到終審判決,為這個疑問畫上了句號。
本人家住濟南,房子是爺爺留下的86年的回遷房,當時拆的是大雜院,因為以前家裡平房就有院爺爺又是老人所以也安置了這么一套一樓有院房,在市中區核心地段院落面積50平建築面積只有40平,院落繪制在房產證的平面圖中(圖1),18年徵收時周邊房價20000+。一開始政策是院落不補償後來聽證會上壓力實在太大修正了補償政策,凡是一樓帶院房屋無論院落大小在建築面積單價基礎上上浮1.5%作為院落補償。如果房屋單價2萬一平,算下院子總共補償多少:40平方*20000元*1.5%=12000。50平方在鬧市區的院子啊換的錢還買不到一平方建築面積,換誰都覺得不合理,在查閱大量法律資料尋訪各地律師後我與幾十位有同樣遭遇的鄰居將徵收方告上法庭。
可見終審認為房產證平面圖中載明的院落並不能證明產權人擁有該院落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一審中法院曾詢問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成為關鍵證據,但我無法提供。
大家買賣房屋極少碰到土地使用權證,樓房的所謂土地證都在開發商手中(老房子在極少數居民手中)既所謂的土地「大證」(整棟樓或整個地塊的土地證),按理說應該分割成每家每戶的所謂土地「小證」,但實際社會實踐中沒有逐戶的土地證也不妨礙買賣,少一個土地證的情況在全國也成為了常態,後來為了簡化流程全國進行了二證合一既土地證房產證合為一個不動產證,土地證在城市慢慢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正是這個「沒用」的小土地證成為城市院落補償的核心證據。
我的案情講完了,說說我為什麼發帖子。官司打了三年了,從信心滿滿到徹底敗訴。說實話內心非常低落。雖已是終審判決,我還會申請再審,但山東的拆遷案件再審也打不到最高法院,實際已不抱希望。我並不想製作輿論干預司法,我認可司法的任何判決結果。只是看到全國牽扯麵如此之廣的一樓帶院的房子,想買此類房屋的人也大有人在,但即便是律師也很少有人能說得清這種院子即便院子畫在房產證里拆遷到底怎麼補。如果當初有人像我一樣發今天這個帖子我看到後就不會放棄幾萬的拆遷獎勵貼上幾萬的律師費再花三年的精力打這一場費時費力費錢又註定失敗的官司。官司輸了,50平的院落是我和女兒成長的游戲場,爺爺和父親在這養老,到了告別的時候了。希望以後遇到同樣問題的朋友能搜索到此貼,也不要再有高溢價買院子寄希望於拆遷有補償的朋友入坑了,唯一得罪了持有一樓帶院房屋的朋友得罪了,得罪了,請包涵!
永別了老院子!
⑼ 一樓花園使用權有哪些
如果在購房合同中明示為某一業主的使用權,則從合同約定。如果沒有明示,版則為小權區業主共有,任何人無權單方變更。
對於這個問題,法律界限比較模糊,房產部門也說不好花園使用權屬於誰。房產部門只對房屋權屬做登記,對花園、露台的產權不做登記。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物權法》雖然規定「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但對由誰來「明示」,以及在哪裡「明示」卻沒有做明確規定。因此,一些開發商就自己來「明示」,在購房合同上,甚至在售房廣告上「明示」。由於土地權屬問題不在房產部門的職權范圍內,因此,房產部門也不知道開發商是否有權贈送露台、花園的使用權。
⑽ 買房時帶的院子屬於業主嗎
看你的購房合同 合同中規定院子的使用權是你的 那就是你的 沒有規定就是空頭支版票 該院落則屬於公共權部位
但是必須明確的是,即便院子的使用權是你的 物業依然有權干涉你的使用,因為院子位於小區的公共部位 由於你的使用必然涉及到其他人的利益 而物業公司的職責是維護所有業主的共同利益,所以如果由於你的使用而影響或有可能影響其他業主的利益,那麼物業公司是必須要對你進行管理的。
另外一半來說,你不可以在小院子里加蓋小房子等,但是小型的涼亭等有可能允許加蓋,但是不能加蓋居住或生活使用的小房子 ,比如有的人在小院里擴充了陽台或者客廳,這些都屬於違章建築,不但物業要管,城管部門也要管的。
所以你最好先明確你是怎麼使用這個院子的,使用必須要在法律和物業公約允許的前提下才可以。要知道所有的自由都是相對的,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