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狼圖騰英文版的《狼圖騰》英文版:讓世界感受狼的精神
3月13日下午,《狼圖騰》英文版在故宮御膳房全球首發。新聞出版署的部分領導,《狼圖騰》英文版翻譯、著名翻譯家葛浩文等出席了本次首發式。
(以下為本次首發式實錄)
長江文藝出版社總編輯安波舜:尊敬的各位來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能夠在凝聚五千年文化的故宮御膳房召開英文版《狼圖騰》的首發式,感慨萬千。中國的明朝第二代皇帝修建故宮的時候,中國還是相當的開放,產生過鄭和下南洋的壯舉;但到了清朝坐鎮故宮的時候,又閉關鎖國,使中國的文明進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幾乎停頓。一百多年以後的今天,我們的國家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國力增強,和平崛起,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又邁上一個新的台階。英文版的《狼圖騰》能夠在這里舉行首發式,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我們的出口的不僅有牛仔褲、皮鞋和襪子,還有文化產品,還有活躍在書中的幾十匹草原狼,作為一個出版者和該書的責任編輯,我十分的榮幸。在此,我代表長江出版集團北京圖書中心的同事,衷心的感謝新聞出版署的領導和長江出版集團的領導,對我們出版產品「走出去」給予的支持和幫助。更感謝企鵝出版集團對《狼圖騰》的一見鍾情,並把這種愛,推向世界的文化舞台。
我由衷要感謝的是,《狼圖騰》的翻譯者葛浩文先生。葛先生是中國讀者和文化界熟悉的老朋友,他20多年來,先後翻譯過我國著名作家的40多部作品,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促進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今天的中國文壇,提起葛先生,每一個人都肅然起敬。尤其是在翻譯《狼圖騰》的過程中,他深厚的中英文的學者功底,和對小說藝術的獨到見解,使英文版的《狼圖騰》增色不少,流暢和生動很多,不僅得到英文讀者的喜愛,也得到了曼氏亞洲文學獎評委們的青睞。我作為一個小說編輯,對葛先生的辛勤勞動和藝術智慧,再次的表示感謝。
《狼圖騰》中文版出版四年來,共計發行240萬冊。至今還高居在暢銷書榜。銷售海外版權26個語種和國家,已經出版的有英文版、法文版、荷蘭語版、義大利語版、日文版、韓文版、越南語版,陸續出版的有德語、俄語、土耳其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斯堪維迪亞語、芬蘭語、波蘭語、塞爾維亞語、希臘語和匈牙利語等。對於這么多國家和語種爭先恐後地購買翻譯《狼圖騰》,是極為罕見的一種出版現象。欣喜之餘,我們不能不感謝我們的時代和國家的影響力,感謝2008年北京奧運會帶來的東風。
最後預祝英文版《狼圖騰》在中國在全球發行成功,也希望大家重讀一遍《狼圖騰》,讓我們共同感受狼的團隊精神和獨立、自由和尊嚴,為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為保護美麗而廣闊的內蒙古草原祈禱祝福。
謝謝大家!
葛浩文:大家好。我今天能夠在漢人的龍圖騰的大本營說幾句蒙古人的圖騰狼,感到非常榮幸。感謝長江出版社給我這個機會。我也感到不好意思:第一,我不是作者,這不是我的經歷,也不是我的故事,但讓我來代表他,閩南語有句話是:沒有魚,蝦也可以。我就當蝦吧。《狼圖騰》的翻譯有很多人,讓我來代表,我就既來之,則安之吧。我是生長在大都市的美國佬,從小就怕狼,狼群更可怕。聽說二戰時德國的特種兵就是狼群。看了這本書後,我還是怕狼,但我對這種動物的認識更多,崇拜他們的生命力,對自然環境的貢獻之大。中國眼前的好作家很多,好作品更多,可這些作品在國外行銷有很大問題,因為總趕不上中國的電影。問題在行銷,在讀者,不在作者。中國圖書在美國的情況在改良,看著中國,中國除了經濟、政治上的現象,我們也注意文化上的現象。我翻譯小說,感覺中國的小說一天比一天好。《狼圖騰》是一本很特殊的小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有些國家已經出版了翻譯版,是很大突破。我希望英文版也是個突破,希望讀者對內蒙古、對中國的問題有新的認識。
《狼圖騰》的故事很強,異國人是關心異國文化的。書中體現的第一是大自然,環保的破壞、生態的破壞。我們應該追尋其中的原因;第二,文化的沖突,漢人、蒙人的沖突,現在這是全球很大的問題,書上沒說怎麼解決,但能讓讀者注意到這個問題。感謝長江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譯著,我希望這個翻譯對得起作者,對得起書,對得起我的英文讀者。
周海倫:我很榮幸今天能來這么美的地方說這么好的話題。《狼圖騰》這本書是我們公司最重要的一個項目。三年前買了這本書的英文版權,是我們公司的第一個工作,這三年來時間很長,但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工作,也是企業很看重的工作。另外書中的故事是國際性的,包括環保、民族關系等。西方讀者看後會感到新鮮。今天很榮幸在中國發行,3月27日我們在全球發行。
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合作司領導: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有重大變化,國際出版界很重視。我們對外文翻譯表示支持。產品、渠道等方面借鑒國內外的資源,長江出版集團做出了不少成績,《狼圖騰》的成功是合作出版的結果。我們鼓勵企業探索「走出去」的道路。
周百義:三年前,我們在北京和企鵝集團舉行了簽約儀式,三年後在故宮舉行英文版的首發式,這有著很深遠的意義。我作為長江出版集團的一員感謝企鵝集團,感謝亞洲文學獎的評委,感謝姜戎。我們能把這本書推向全世界,得益於每個人的支持。中國的現當代文學在國際上的影響目前還不夠顯著,但我們相信通過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計劃,會讓全世界的朋友了解變化的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民。2008年,中國要在北京舉辦奧運會,周海倫想借這本書把中國文化推向全世界,讓全世界的讀者在這本書里了解中國文化。我在此預祝這本書的發行能達到企鵝出版集團的目標。
評委:曼氏亞洲文學獎也叫曼氏BOOK文學獎,目的是把亞洲的文學推向英文國家。評委一共三位,我代表另兩位評委來講話很榮幸。作為第一屆文學獎的評委,我們希望找到非常優秀的作品,看到《狼圖騰》時我們驚喜若狂。雖然三個評委來自三個國家,彼此沒有交流,但我們把評選結果放在一起時我們發現我們選的第一名都是《狼圖騰》。這本書是一個原創小說,是令人驚喜的小說,展現了中國人是如何看待全世界都關心的話題。就像葛浩文說的,談論了人與自然、不同文化之前的關系。我堅信這本書在英語世界裡的發行會暢銷很多年,就像今天的太陽一樣,陽光明媚,照耀著我們的首發式。非常恭喜姜戎先生、葛浩文先生,這本書太好了,非常感謝長江出版社與企鵝出版社的合作,把這本書帶到全世界。
書中主人公原型:不敢說是楊克的原型,只是有點影子。這本書有個特點,第一是它的真實,那樣的生活是我們不能都經歷的,第二,它是一種文化,古老的文明打動了我們,第三,這種環境不被別人了解,800年前,蒙古與世界曾有文化交流,而現在國際上又了解了古老的東方文明。
草原牧民朋友代表——小說里天鵝湖畔一村的村長:今天來到這里非常榮幸。我們牧民聽說了這件事都很高興。我們也在保護《狼圖騰》故地的生活環境。
記者:問葛浩文先生,您下一部會翻譯什麼書?問長江文藝出版社(blog)的領導,有沒有影視改編的意向?
葛浩文:剛出了莫言的《生死疲勞》,另一個很有意思的小說,張煒的《古船》。
安波舜:我們正在做工作,幾年前,出版半年後影視版權就賣給了紫金城影視公司,目前很多藝術形態的公司都在和我們聯系。
記者:問葛浩文先生,您小時候是怕狼的,您譯完這本書對狼的感覺有變化嗎?您對這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有沒有超越原創之處?
葛浩文:我沒見過狼,只是在文學作品中聽說過的狼印象不好。翻譯過程對我來說是例外。我看了三章五章時就決定邊讀邊譯,我想讀者想感到的驚訝的情感,我翻的時候也要感到。比如楊克看到天鵝湖的感觸,我想到了我小時看到美景的感觸。超過原著的地方我沒有這么大的才氣,我還是尊重原著的。我沒有看完後再譯,是想把感情放進去。作者也是學歷史的,我沒流過血,但他流的淚我還是流過的。
記者:譯者的受眾在外國的讀者。您怎樣把蒙古的文化更好的傳達給自己的讀者?問國家出版社署的領導,中國好多優秀的現當代作品在國外的翻譯狀況,產生的影響如何?
葛浩文:我最大的導師就是文本,我沒去蒙古,也當過中國人,我看書時看到幾十年以前的內蒙古,以文本為主,把作者寫的感情譯出來。
周海倫:國外市場中,《狼圖騰》正在發行,我們還不知道結果。姜戎先生已經接受了幾十個國外媒體的采訪,葛浩文先生也在回答媒體提問。我們還會做一些電視短片,各國人都會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在我們出版之前就知道了這本書,評價很好,這個判斷是最重要的。我們可以營銷和推廣,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讀者之間的評價。
總署領導: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鼓勵出版企業的品牌建設和「走出去」。今天我們參加這個活動,主要想法是:這本書是以商業模式運作出去的產品。前幾年,政府的政策是做出了出版計劃,近年工作力度在加大,但也強調市場運作的方式。我們接觸出版企業的同行,《紅樓夢》(紅樓夢吧)西方人知道的不多,如果直接翻譯出去,人們對這本書不了解,也就不會有影響力,我們設想可以借用中國古代男女戀愛方式這種話題來傳達。走出去不可能不掙錢,宣傳方式是我們要考慮的,以後的調研工作還要加強。
記者:問葛浩文先生,中國電影在西方得到一定認可,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只是滿足了西方人的獵奇心理,您認為《狼圖騰》會不會也這樣?您譯過中國人的很多作品,您能否看出中國作品的進步?姜戎不是專業作家,有評論認為50年代生人的作家是不了解中國國情變化的,您怎麼看?
葛浩文:我是外來的和尚,我只能回答你美國讀者的現狀。我對電影也不是專家,我對小說的評價也是個人喜好。美國有點腦筋的讀者都喜歡看好小說,他們認為好小說都是英語寫的,不必要看譯書,但如今美國人也是向外看的,看全球作品的。《狼圖騰》很好,《青衣》(青衣吧)在英國已經有反響了,這樣有反響的作品多了,中國的好事情就來了。
記者:問葛浩文先生,聽說在翻譯過程中,您有增刪,是這樣嗎?出於什麼考慮?
葛浩文:是編輯部有所刪除。導言我就沒有譯。編輯部說讀者要看的是小說內容,這些社科方面的文獻就不用譯了。我徵求了作者的同意,就這樣刪了。文字上應該不算增加,中國三個字可能英文變成了一句話,但內容沒有增加。
記者:書要拍成電影嗎?
安波舜:聽說紫禁城電影公司正在協商,目前進展不詳。
記者:問葛浩文先生,您翻譯過程中,覺得中國的作品與國外的作品相比有什麼特點,哪些東西是西方讀者感興趣的?
葛浩文:各有春秋。最大的特點是語言,但翻譯後這個特點就取消了。技巧有相當的區別,所以有一段時間,中國作家受西方莫克小說影響,不是寫壞了,而是沒寫自己的東西,當然這個時間已經過去了。
『貳』 《狼圖騰》一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文革時期,毛澤東宣布上山下鄉政策,大批的知青從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遷移到內蒙及東北等地,進行貧下中農再教育,陳陣、楊克、張繼原和高建忠被派到內蒙插隊。當中陳、楊兩人被分派為羊倌(牧羊人),並跟隨蒙古族內經驗豐富的老人畢利格學習。
初到內蒙的陳陣,並未了解到草原狼的可怕。有一次,不聽族群的勸告,竟抄小路回營地,在途中,陳陣被草原狼包圍,陳陣當時不知如何面對,幸好,他所騎的馬匹,由畢利格所借,
此馬久經戰場,即使面對群狼襲擊,依然處之泰然,並無表現怯場,不過狼群一直亦步亦趨,最終陳陣利用狼群最怕的銅鐵器聲音擊退狼群,自此陳陣便迷上草原狼。
一次放羊的時候,陳陣發現了狼的狼窩,於是請教畢利格如何掏狼,畢教他先引開母狼,再到窩內掏小狼,陳陣這次一共掏了七隻小狼,其中一隻自己養,另一隻送給協助掏狼的蒙古族人。
陳陣在草原生活的一個嚴冬,狼群藉大白雪的來臨,偷襲將要送上戰場的蒙古戰馬。狼群利用白雪,緊迫戰馬到小湖裡,使大批戰馬溺死,同時湖水又可為狼群保存馬屍,內蒙的主管烏力吉因此被革了職,改由來自農牧區的包順貴領導。包順貴感染了農民討厭狼的性格,所以上任後大力推行殺狼。
中國農民過度生育,大批大批的湧入內蒙,原內蒙的居民因此水草不足,需要轉換牧場基地飼養牛羊馬。陳陣、烏力吉和畢利格到蘇聯邊境尋找更好的草場,結果讓他們找到一個休養了多年的草場,畢利格率領眾族群到新草場,開始新生活。
到了新牧場,畢利格更感痛心,從農區來的人把新草場的黃羊、大鼠和天鵝都打清光。食物一光,狼群又獵殺人們的牲畜。
包順貴因此向中央尋求援助,中央於是派了擁有自動步槍和吉普車的軍團到內蒙。畢利格眼見狼群不消兩三下功夫就被現代武器打死,深感草原狼離滅絕的日子不遠。不久,陳陣及楊克等人亦回到北京工作。
數十年後,在狼群數目大減、生態欠缺高等獵食者下,草原被獺子、地鼠等低等嚙齒類動物啃光挖爛,已經開始嚴重沙漠化、大半不適合放牧。陳陣與楊克回到內蒙,陳陣同楊克分析,中國人近年不斷被列強入侵,正因為中國人的羊性太重,引致只懂逃避了事。
(2)狼圖騰版權英國擴展閱讀:
該書序作者安波舜在序言〈我們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中稱該書為「曠世奇書」、「鴻篇巨制」。這本書在中國大陸銷售200萬冊後,其海外版權賣了給英國的企鵝出版集團。
《狼圖騰》還曾被河北石家莊一個黑老大用作灌輸「只有血腥的暴力掠奪才是生存之道」觀念的「教科書」。
2015年2月,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在新浪微博上稱「狼從來不是蒙古人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這是一漢族知青在草原只待三年,生生嫁禍蒙古人的偽文化!蒙古人最早信薩滿後佛教。
狼是蒙古人生存天敵,狼並無團隊精神兩窩狼死磕,狼貪婪自私冷酷殘忍,宣揚狼精神是反人類法西斯思想。我們保留訴諸法律捍衛祖先和民族文化的權利。」並質疑書中的許多細節。
『叄』 狼圖騰的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電影狼圖騰由姜戎著書籍狼圖騰改編,作為當今出版界的奇跡,《狼圖騰》年出版後,10年間在國內再版150多次,正版發行近500萬冊,盜版約1600萬冊,被譯作39種語言進入110個國家。中影公司早在2006年就買下了《狼圖騰》的電影改編版權,無奈改編難度太大,以當時中國的電影技術難以還原原著中描繪的「人狼對峙」、「狼馬大戰」、「飛狼」等驚險場面,所有國內名導的第一反應都是「很喜歡,但是拍不了」。2008年,法文版《狼圖騰》出版,小說還沒看完,讓·雅克·阿諾就放棄了去好萊塢執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邀請,接拍《狼圖騰》。電影《狼圖騰》項目於2009年開始啟動,迄今已籌備了近四年,光是養狼就耗費了整整兩年的時光。
角色選擇
2012年,導演阿諾選定了馮紹峰、竇驍、巴森扎布、昂哈尼瑪和尹鑄勝五位主要演員。出去對戲中動物演員——蒙古狼的艱苦「培訓」之外,原著小說中男主人公「陳陣」的扮演者也經過了各大投資方以及導演讓·雅克·阿諾領銜的法國製作團隊的層層甄選。在影片的籌備期阿諾看過上百個演員的資料和電影,確定了知青『陳陣』這個角色由而馮紹峰擔綱。
前期訓練
狼是不可以『馴化』的,人類能做的只是『引導』。引導讓狼熟悉人和鏡頭是最困難的。2009年九月訓練基地建好後,劇組購買一批4月左右出生的狼崽,專門為電影拍攝進行馴養,到狼崽們滿一歲之後,在當中進行篩選,選出主要的演員之後再有針對性地馴養。
拍攝過程
2012年7月6日在北京順義《狼圖騰》劇組訓狼基地順利開機。2012年7月至12月著重拍攝有關動物和自然的場景,演員和部分重場戲於2013年5月至2013年年底完成。 2013年7月中下旬,《狼圖騰》劇組從內蒙古轉戰北京進行為期5天的拍攝。劇組在首鋼集團院內拍攝知青奔赴內蒙古的戲份。 2013年12月16日,電影《狼圖騰》在內蒙古烏拉蓋草原正式殺青。
影片配樂
2014年9月初,導演讓-雅克·阿諾透露美國傳奇音樂人詹姆斯·霍納將參與影片的音樂創作。 9月底,詹姆斯·霍納的作曲工作已進入尾聲,而導演阿諾已飛抵倫敦與霍納會合,開始配樂的錄制以及混錄工作。參與演奏《狼圖騰》配樂的均是出自倫敦交響樂團、英國愛樂樂團等樂團的優秀音樂家。此外,片方還透露將邀請一位華語地區一線歌手,與霍納展開「跨國」合作,主唱《狼圖騰》中文主題曲。
『肆』 小說《狼圖騰》說的是真實的事件嗎
紀實
狼圖騰
概述
《狼圖騰》,紀實體長篇小說,姜戎著。
作者簡介 ●姜戎(筆名) 58歲。北京人。北京某大學研究人員。主業:政治經濟學,偏重政治學方面。 1967年自願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作品《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04年4月出版
狄戎各族以狼為圖騰,高車祖老狼,突厥族狼母,薛延陀祖狼頭人,蒙古族以蒼狼白鹿為圖騰
成吉思汗為什麼能夠遠徵到歐洲進行大屠殺?中國人性格里究竟狼的成分有多少?有狼的風景會帶給你怎樣的震撼與沖擊?這是一部關於狼的著作,一部對中國歷史進行解讀的小說,一部可以給包括商界、文化界、學術界帶來震撼的作品。
本書由幾十個「狼故事」組成。讀者可從書中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攫取閱讀快感。那些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系;小狼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一個個疑問:當年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夠遠徵到歐洲進行大屠殺?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徵服了游牧民族,還是游牧民族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為什麼中國馬背上的民族,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是否在於中國還存在著一個狼圖騰文化?於是,我們發出叩問:我們自詡是炎黃子孫,可知「龍圖騰」極有可能是從「狼圖騰」演變而來?華廈民族的「龍圖騰崇拜」,是否將從此揭秘?我們究竟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實在是當代讀者的幸運。千百年來,占據正統主導地位的鴻學巨儒,畏狼如虎、憎狼為災,漢文化中存在著太多對狼的誤解與偏見,更遑論為狼寫一部書,與狼為伍探微求真了。
2004年,一匹千年草原狼復活了,它帶著洞穿一切的霸王之氣,從一本叫作《狼圖騰》的小說中橫空出世。長江文藝出版社垂死掙扎般扭住「狼」的尾巴不鬆口,別出心裁地將《狼圖騰》賣了個高價英文版權,緊接著又推出少兒版《小狼小狼》。而一些反映遲鈍的出版商也繼續推波助瀾——他們中毒似地熱衷於對《狼圖騰》的模仿,什麼《狼魂》、《狼嗜》、《人狼變》、《狼相報告》,與狼毫無瓜葛的書籍紛紛掛狼頭賣狗肉,據說一個11歲的小孩子也出版了一本《一隻孤獨狼的遭遇》。
所謂狼性,同樣為不甘落後的企業界所津津樂道,並將這些狼性精神鍛造為市場競爭中的唯一生存法則。企業界狼災泛濫,教育界亦未能倖免。開放的深圳主動投懷送抱引「狼」入校,大興「狼性教育」,前衛的某中學甚至在校園里樹起了狼的塑像,以此教育孩子從小樹立狼的精神……
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惡心的狼一夜之間成了神的化身,集智慧、頑強和團隊精神等優秀品質於一身。在人們無限深情的懷念和隨波逐流的贊頌中,狼儼然成為新世紀最熱門的動物。
而狼一旦戲劇性地與文化勾結在一起,又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狼圖騰》能夠像精神鴉片一樣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們對於各種隱私的嗜痂成癖。人們不僅關心明星的私人生活,也窺視歷史人物的官場沉浮。他們還以同樣的熱情關注著動物的隱私,關注著民族的隱私。《塵埃落定》掀起了一陣藏文化熱潮,《狼圖騰》則讓蒙古族的生活細節與民俗風情成為人們視野中一縷新異的風景。
『伍』 狼圖騰作者生平寫作風格等
作家姜戎根據自己在內蒙古插隊的真實體驗寫成的《狼圖騰》一書摘取了首屆曼氏亞洲文學大獎。姜戎委託長江文藝出版社宣布,將把一萬美元獎金全部捐獻給內蒙古草原。 據了解,姜戎在《狼圖騰》中描述的蒙古草原狼的故事,是他多年來所憂慮的環境與生態問題,以及他對中國國民性格的反思。作品得到「亞洲文學獎」評委們的關注,姜戎感到非常欣慰的同時也表示:「我始終希望自己不僅能寫出好看的故事,而且能夠超越原有的中國文學模式,使作品具有更廣泛的世界視角和普適價值。我將把一萬美元獎金全部捐獻給內蒙古草原。」 不是作家出身的姜戎憑借《狼圖騰》一路高歌,不僅在國內創下長篇小說發行的新紀錄,而且不斷走向世界,獲得世界文學界的好評和關注。在中國文學如何走向世界並且有很大困惑的時候,《狼圖騰》又斬獲亞洲文學大獎,一系列成績背後都說明《狼圖騰》已經成為一部成功走向世界的文學作品。為何不是中國最有實力作家的作品被世界關注,而是非主流的業余作家作品爆冷門,中國文學這個反常定律是如何被《狼圖騰》創造的呢? 擊敗莫言 成功問鼎 2007年度首屆曼氏亞洲文學獎於11月10日在中國香港揭曉,作家姜戎憑借小說《狼圖騰》獲獎,並獲得該獎項1萬美元的獎金。 《狼圖騰》曾在國內連續幾年創下驚人銷量,其作者姜戎今年已經62歲,「文化大革命」期間曾經是第一批到內蒙古草原插隊的知識青年。他的插隊經歷長達11年。《狼圖騰》一書就是根據姜戎那個時代的親身經歷寫成的。該書通過描寫偏遠的內蒙古草原上牧民的故事以及他們與狼的關系,探索人類在自然中的位置。由於健康原因,姜戎未能參加10日在香港舉行的頒獎晚宴,但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很高興能夠獲獎,並希望這個獎項能夠激勵更多的亞洲作家。姜戎說,他通過30年的思考,和6年的創作才寫成《狼圖騰》,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寫出引人入勝的故事。據悉,自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底,共有243部作品由出版社提交參選「曼氏亞洲文學獎」,其中23部作品進入候選名單。之後大賽組委會在今年10月底公布了5部最終候選名單,同為初選入圍的國內作家莫言與郭小櫓的作品均遭淘汰。據《狼圖騰》出版方長江文藝出版社方面表示,該書的英文版權已被英國的企鵝出版社購買,書的英文版將於2008年3月在全球發行。這樣的業績即使是主流作家也望塵莫及。 文學神奇 作者業余 姜戎這個名字是突然出現在大家面前的,而在作品問世前幾乎沒有關注他是誰。正如錢鍾書先生風趣地說:你感覺拿雞蛋好吃,非要看看下蛋的雞。大家是在閱讀這部驚心動魄的作品之後才想知道關於作者的更多背景。而這個背景讓大家不可思議——他並非專業的小說家,主業與小說根本部沾邊。原來這樣的大作品居然是業余作者的處女作。 姜戎的簡歷簡單的不能再簡單:58歲。北京人。北京某大學研究人員。主業:政治經濟學,偏重政治學方面。1967年自願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作品《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04年4月出版。 2004年作品問世後《狼圖騰》大熱。媒介使用的都是充滿驚訝的用語:「面世短短5天,迅速攀升至各大書店排行榜首位」、「半月銷完5萬首印數」、「5天之內被盜版」、「地壇書市銷售冠軍」、「讀者一進地壇大門就問:您知道《狼圖騰》在哪兒賣嗎?」「前些日聽說各媒體都在討論並推薦《狼圖騰》,且很多政要、商界領導人手一本」……如此辨不清消息源的消息虛虛實實但卻是撲面而來。再看新浪網上的連載,引網友跟帖滔滔,掌聲、罵聲漸次響亮,再到後來各持己見營壘鮮明地吵作一團。 引發爭議 作者隱身 隨著作品的熱銷爭議業隨之出現:爭議首先來自學界。對其作為小說的部分,精神氣質、宏大敘事、言語功力,大家一致贊嘆。 但大家置疑作品的主題,《狼圖騰》寫道:「一旦華夏民族在農耕環境中軟弱下去,嚴厲又慈愛的騰格里天父,就會派狼性的游牧民族沖進中原,給羊性化的農耕民族輸血,一次一次地灌輸強悍進取的狼性血液,讓華夏族一次一次地重新振奮起來。」 有帖子這樣情緒激昂揚批判:「《狼圖騰》宣揚「游牧民族一次次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這些言論真是無恥之極限。是對文明的褻瀆,對野蠻的歌頌!對歷史的顛覆,對正義的踐踏!!!12世紀當時歐洲人正處在黑暗的混亂的野蠻時代,馬可波羅見到的、贊美的不是蒙古人建立的文明奇跡,而是宋朝文明的有幸遺留。清朝乾隆年間英國使者馬戛爾尼在出使日記中說:中國「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低級落後的原始民族,帶給高級的燦爛文明只有倒退與落後而不會造成前進與進步。歷史用事實告訴我們,游牧民族一次次入侵破壞使中華文明倒退。使中華民族從遙遙領先世界到遠遠落後世界。元朝比宋朝落後,清朝比明朝落後。」 有的評論指出:「他在其中還闡述了某種宏大的歷史觀和價值觀」。諸如「中國漢族是農耕民族,食草民族,從骨子裡就怕狼恨狼,怎麼會崇拜狼圖騰呢?中國漢人崇拜的是主管農業命脈的龍王爺———龍圖騰,只能頂禮膜拜,誠惶誠恐,逆來順受。哪敢像蒙古人那樣學狼、護狼、拜狼又殺狼。人家的圖騰才真能對他們的民族精神和性格,直接產生龍騰狼躍的振奮作用。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民族性格,差別太大了」,這樣刺激的話比比皆是。就是這一點,正引出越來越多人說「不能苟同」,甚至都有了這樣的話:「這種說法也許只是滿足了大眾對簡單通俗的歷史觀的需求,可以說是一種慷慨激昂的媚俗。」 面對爭議,作者依然很少現身露面「絕不接受記者采訪、絕不參加發行中的宣傳活動」、連作品討論會都缺席的隱身作者一直是《狼圖騰》的一大神秘,只是影影綽綽知道他是一個學者,在內蒙古草原當過11年知青。「不拍照、不談身世、一本《狼圖騰》外絕無資料提供」是作者的承諾。即使是亞洲文學大獎的頒獎儀式,作者選擇的依然是迴避。如此低調,讓人想到文人的個性和淡泊。這真有些與作品風格一致的大家風范。 人類主題 真實力量 在給作品定位時候,有人把它歸結為自然生態主義作品,這個歸類還非常鮮見。 《狼圖騰》似乎很難使用傳統題材分類,它比小說寫實和深刻,比散文宏大和生動,比報告文學更加有細節有情節有故事。《狼圖騰》可以稱為自然生態主義寫實作品。 閱讀《狼圖騰》你的第一感覺就是真實,極度逼真,極度活現,場景描寫驚心動魄,筆力非凡。《狼圖騰》最大的魅力就是如此,也是它成為世界文學作品的前提條件。 《狼圖騰》能寫出如此逼真,還是與作者獨特的經歷密切相關,看來生活體驗永遠是文學的源泉。 《狼圖騰》是一部大主題作品,表現的還是人和自然、動物和人類和諧相處的、互相博弈的過程。象徵手法還是最基本的。我們不可以簡單給作品主題定性為對狼文化的謳歌,那隻是作品的表層。深層寓意還是通過狼的頑強掙扎,展現與人類博弈的大主題。《狼圖騰》的大主題切合了世界文學的普遍主題。 《狼圖騰》成功說明,文學不是速成的,是生命的積累、生活經驗的積累,是體驗的提煉。文學需要溫火慢慢熬成。《紅樓夢》是作者一生的傑作,《狼圖騰》也是構思了多少年寫了多少年。速成的文學沒有長久的生命力。 建議大家閱讀美國作家的經典美文《像山那樣思考》,作者奧而多利奧波傳遞德思想與《狼圖騰》有驚人德契合。「最近30年,在美國,從喚醒人們的環境意識的角度上說,有一本書顯然是首當其沖的,因為它表達了一種幾乎是不朽的關於人和土地的生態及其倫理觀。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沙鄉年鑒》——一本薄薄的在1949年出版的小冊子。這本頁數不多,文辭也簡單、樸素的自然哲學隨筆是奧爾多一生觀察、經歷和思考的結晶,其中蘊含了作者土地倫理思想的精髓。 書中的文章,通過他本人和土地之間關系的描述,在那些從未到過威斯康星的沙鄉、不熟悉書中所描寫的地方的讀者中,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樂於接受他的新思想的讀者。這本書的美國版本的銷售量已超過了100萬冊,他的土地倫理概念成為幾個全國性環境保護組織和政府機構行動宗旨的基礎。」 作者原本認為「沒有狼的地方就意味著獵人的天堂」當人們一個州接一個州地消滅了它們所有的狼後,天堂出現了么?出現了什麼情況?人類的代價是:破壞的草原很難恢復。牧牛人獵殺牧場上的狼是取代狼用以調整牛群數目以適應其牧場的工作。文章講述了狼被獵殺的命運以及狼被消滅以後留下的生態惡果,平實的記敘讓人們漸漸能夠意識到,狼的嗥叫聲中所飽含的生態價值和生命意義。狼的消失,意味著為某種生存現狀吹響了告別的號角,意味著我們的後代失去了一種可貴的生存的經驗——人類對動物的捕殺已經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無可挽回的退化。自私的人類,付出生態環境惡化的代價換取了所謂物質文明的進步,卻留下了一個傷痕累累的地球。利奧波德在文中的悲憫和憂慮讓讀者看到了一顆高貴而敏感的心靈,讀過此文,應該能夠聽到利奧彼德的大聲疾呼了。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表現的都是人類同一個主題。我們懷念有狼的時代,狼都那裡去了?對狼圖騰的贊美其實是對美好自然生態的呼喚。從這個新層面理解狼圖騰就豁然開朗。 音樂是世界人民通用的密碼,文學精神也是超越語言隔閡世界的共同審美精神。《狼圖騰》成為世界作品告誡中國作家,寫出人類的曠世傑作,需要《狼圖騰》那樣的鍛造過程和時間積累生命付出。
『陸』 狼圖騰電影高清下載
電影還在熱映中所以不可能有高清版流出,我這里有個DVD版,比搶先版好些。
《狼圖騰》迅雷鏈接:
『柒』 狼圖騰聽說已被人買斷版權
長江文藝出版社日前成功將其出版的《狼圖騰》一書的全球英文版權轉讓給企回鵝出版答集團。這不僅是我國圖書首次被一次性買斷全球英文版權,也是我國當代文藝作品首次大規模進入英文主流文化市場。
10%的版稅收入,10萬美元的預付款,《狼圖騰》英文版權輸出創下了我國圖書版權貿易版稅收入的最高值,在中國作家圖書版權輸出中史無前例。這一成功案例在我國版權對外輸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捌』 狼圖騰電影電影英文觀後感
未定~!
據說要2010年。
電影《狼圖騰》
讓·雅克·阿諾先找馴獸師後挑演員。姜戎的《狼圖騰》是很多中國讀者相當熟悉的暢銷小說,而在法國,有一位著名導演也是這部小說的粉絲。昨日,在北京舉行的《狼圖騰》同名電影啟動儀式上,曾經執導過《情人》、《兵臨城下》、《虎兄虎弟》等影片的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以《狼圖騰》導演的身份現身,讓內地媒體吃驚不小。據讓·雅克·阿諾說,他在今年看到了法文版的《狼圖騰》,「看完之後我就想把它搬上大銀幕,現在終於有機會了。」
為《狼圖騰》推好萊塢片約
據了解,此次電影《狼圖騰》的出品方北京紫禁城影業,早在6年前就購買了小說的電影版權。然而,片中大量的動物拍攝,讓他們為導演人選很是犯愁。至於讓·雅克·阿諾則是在讀完《狼圖騰》後,第一時間就萌發了要拍攝電影的念頭:「書里講述了一個城市的青年,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通過對人與動物以及自然環境的認識,從而重新認識了他自身。這跟我早年的個人經歷很相似。」
經過一些周折,讓·雅克·阿諾終於與北京紫禁城影業取得了聯系,主動請纓擔任同名電影的導演。據悉,為此,讓·雅克·阿諾還放棄了幾部好萊塢的片約。
對於會把《狼圖騰》改編成一部怎樣的電影,讓·雅克·阿諾目前還沒有定論,「我只籌備了10天,目前劇本還沒完全完成。」據悉該片的籌備工作時間在一年半左右,拍攝時間需要半年到10個月左右,後期製作也要一年,因此想要看到《狼圖騰》真正走上大銀幕,中國觀眾還要等大約4年的時間。
馴獸師比演員更重要
昨日的采訪中,記者們都很關心《狼圖騰》的男主角是否會找一個知名的演員來詮釋?「演員是不是知名不是重點,」讓·雅克·阿諾說,「《情人》中的小女孩我就找了個從來沒有演過戲的小演員,最終她成為了國際明星,而《玫瑰的名字》選擇肖恩·康納利,也是因為電影中的角色需要他那樣的明星。」
根據計劃,讓·雅克·阿諾打算先看完上百部的中國影視劇,再從中慢慢選擇適合的演員,「基本上要選兩類演員,一類是漢族角色,是小說中到草原插隊的知青,需要在中國漢族演員中選擇;另一類是蒙古族角色,將主要在蒙古族演員中選擇。」
演員並不著急尋找,讓·雅克·阿諾說,現階段自己首先要著手做的是尋找合適的馴獸師,因為根據他的經驗,要跟動物拍戲才是《狼圖騰》最艱難的部分。「當年拍《虎兄虎弟》的時候,我待在籠子里拍了8個月(為了給動物自由活動的空間,導演只能待在籠子里拍外面的動物)。而狼是比老虎還要難拍的一種動物,想訓練一隻狼簡直跟訓練一隻龍蝦的難度差不多。這次的挑戰更大一些。」記者了解到,《狼圖騰》拍攝使用的狼主要從各地的動物園挑選,全片需要用到50至100隻狼。「根據我的經驗,這些狼裡面會有一隻是天生的演員。」讓·雅克·阿諾很有信心地說。
『玖』 狼圖騰的作者姜戎是個什麼玩意
姜戎(1946年4月—),原名呂嘉民,中國北京人,祖籍上海 。曾任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教師,《北京之春》雜志任總編輯,中國工運學院副教授及北京某大學研究生。
2004年4月出版作品《狼圖騰》,並榮登「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2016年1月22日,姜戎入選2015「當當年度影響力作家」評選小說家榜前五名。
《狼圖騰》是世界上第一部部以狼為敘述主體的小說,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04年4月出版。
該書在中國大陸發行300餘萬冊,連續6年蟬聯文學圖書暢銷榜的前十名,獲得各種獎項幾十餘種,該書在中國出版後,被譯為30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
2018年4月,《狼圖騰》排名浙江大學借閱榜第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