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校使用教材侵權
1、B學校不構成侵權。
2、理由:
(1)B學校是從書店購買回來的教材內,並非是B學校自己出版,因為如果該容書是合法出版的、不是盜版,任何人和單位都有權合法購買並使用。
(2)如果該書的出版者是未經A學校或公司授權出版的:屬於該出版單位侵權了A學校的著作權,A學校可以追究出版單位的侵權責任;B學校如果不知道是侵權侵權作品、且能說明合法來源和渠道的,可以不承擔侵權責任。
3、A學校對國外作品進行改編:也應先徵得國外著者的同意,否則擅自改編,也屬於侵犯國外原作者的著作權;
A學校在徵得國外原作者同意後的改編:對於改編後的作品,A學校享受著作權。
4、關於《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 :屬於直接使用公開發表作品做教材的情形,我認為與您所說事例有不同之處,您說的情況,是學校通過合法途徑購買出版社出版的書做教材,不同於「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
綜上,我認為,只要是從書店購買的合法出版的教材,就不會侵權。
2. 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課內容是否有著作權,學生自發錄制課堂視頻(音頻)在網上發布是否侵權
有著作權,授課屬於口述作品。不管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在網上發布都侵犯了著作權,主要涉及著作權中的發行權、信息網路傳播權
3. 請問法律專家:我們編著了教材,「知識產權歸學校所有」,那麼我們的「著作權」就是一句空話吧
知識產權和著作權並不是完全對等的。
著作權的所有者是固定的,即其作者是不會改變的,但是知識產權不同。知識產權可以轉讓,所有者不一定是其創作者。例如你寫的書,你把這本書的知識產權交給了出版社,但是事實上書是你寫的而不是出版社寫的。
在法律上,有著所有權並不意味著有著支配權。有些情況下可以把所有權和支配權、收益權分隔開來。例如土地是國家的,但是交給人民支配,人民對自己的土地享有收益權。
4. 學生錄下了老師講課視頻,則視頻的版權歸學生還是老師
中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羅爺手機app應用上面有很多律師的,是覆蓋了全國各大城市,各個領域的律師的,你可以直接在上面找你當地的律師問該怎麼解決。
5. 軟體著作權人是學校,如何申請軟體著作權
下面小編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下關於軟體著作權人是學校,如何申請軟體著作權?如何申請軟體著作權不受著作權保護的有哪些?1、過於簡單的程序即價值不大,無足輕重的或者微不足道的作品不受保護。2、演算法用以實現一個給定的結果的固定的一步又一步的過程,通常是用於解決一個復雜問題的簡化過程。3、計算機語言在計算機軟體領域,程序語言本身不是表達,而是用來表達軟體開發者創意的一種工具。所以,如果計算機語言受版權保護,則會產生很不合理的壟斷現象,從而阻礙技術進步。軟體著作權人是學校,如何申請軟體著作權?1、個人申請者身份證復印件以及有工作單位:非職務軟體開發證明(表格)。無工作單位:非職務軟體開發保證書(表格)。外國個人需要提交護照或個人身份證明認證件。2、法人單位申請者:(a4紙)法人單位證明(表格)以及法人代表身份證復印件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事業法人:事業法人代碼證書復印件。民間組織:當地民政機關或主管部門批文復印件。台灣:營業執照復印件、公證書(當地法院)。香港:營業執照復印件、公證書。外國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認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駐所在國大使館)。3、非法人單位申請者:(a4紙)非法人單位證明(表格)。申請人委託代理人代為辦理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
6. 課堂演講的內容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答:(1)王某的課堂演講的內容作為作品,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公民可以依法對他人創作的作品合理專使用,但不能屬超過法律規定的限度使用,超過合理的范圍使用就構成了對著作權的侵害。
(2)學校的教學機構可以為教學目的少量復制他人作品以方便教學。但電大以5萬冊的規模復製作者的授課筆錄材料,已明顯超出了法律規定的合理的少量的限度,構成了對作者作品復制權的侵犯,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7. 學校教師的教案是否有著作權 首例教案侵權案塵埃落定
這個教案設計在網上找找模板,多弄弄就可以了,一部分是教案設計,一部分就是基礎知識的考試。主要難的就是基礎知識,教案設計,經過老師的培訓就差不多了。 教案設計佔20分,基礎知識站80分。
8. 講座是否享有著作權
你好!我認為,講座屬於著作權的客體的范圍之內,即享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依據版《著作權權法》第三條規定,口述作品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口述作品亦稱口頭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即賦詩詞等以口頭語言創作的作品。據此,講座人對講座的內容享有著作權。
9. 學校的法律知識講座應聘請哪些人
講座內容: 法律知識講座老師、同學們,你們好: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講未成年人的權利、義務和「違法」「犯罪」的概念以及未成年人如何加強自我防範意識。講課之前,我要向大家先介紹以下三個概念,即「未成年人」「少年」「青少年」。「未成年人」這一概念從法律上說它是以年齡的劃分為標準的,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的規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該法對未成年人的下限年齡未作出規定,也就是宣告對未成年人從一生下來就加以保護,舉個例子,每個剛出生的嬰兒都享有財產繼承權。「少年」,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按照實際上的規定,少年與未成年人是同一個概念,只是叫法不同而已。「青少年」是一個籠統的、習慣性的稱呼,既包括成年人,又包括未成年人,它不是法律上的概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稱你為未成年人、少年或青少年時都不算錯。但是在適用法律時,必須明確什麼是未成年人,什麼是少年,什麼是青少年,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不同的稱呼意味著享有不同的權利和承擔不同的義務。如今我們在宣傳媒體中經常聽到未成年人要積極爭取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等等,那麼未成年人到底有哪些權利和承擔哪些義務呢?未成年人作為公民的一部分,所享有的權利是相當廣泛的。具體來說,在我國未成年人的權利主要包括八個方面的內容:一、政治權利,二、人身權利,三、受教育權利,四、個人財產所有權,五、繼承權,六、社會經濟權,七、訴訟權利,八、其他權利。在這里,我給同學們著重講一講人身權和訴訟權利。人身權利可以分人格權和身份權兩方面的內容。首先給大家講講什麼是人格權,人格權是基於自然人本身所固有的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身份權是基於自然人之間的某種關系,某種事件或某種行為而產生的地位、資格等方面的權利,具體來說包括兩個方面:1、親屬權、撫養權和監護權,主要表有:(1)未成年人有要求父母撫養的權利,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人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2)家庭中不受虐待、不受遺棄的權利;(3)有隨父姓或隨母姓的權利;(4)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有得到監護的權利;(5)父母離異後,仍享有被雙方所撫養和教育的權利。2、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發現權、發明權、專利權等。訴訟權利,包括(1)起訴權(2)不被公開審理的權利(3)對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4)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以後有機會,指導同學們組織模擬法庭,這樣你們對這項權利會有更深的了解。接下來再給同學們講一講未成年人應承擔的義務,它總共有六點:(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重社會公德的義務(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4)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的義務(5)依法納稅的義務(6)受教育的義務。以上所講的就是未成年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應承擔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