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事答辯狀通常有幾條反駁途徑
需要送達原告,並在五日之內送達。
《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被告應當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抗辯。
被告提出抗辯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抗辯書副本送達原告。被告不提出抗辯的,不影響人民法院的聽證進行。
民事辯護有兩種情形:一是原告向一審人民法院起訴後,被告對申訴(申訴)提出抗辯。二是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後,一方當事人不服上訴,被上訴人對上訴提出抗辯。
人民法院收到原告和上訴人的申請後,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將副本送達被告或者上訴人,被告或者上訴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抗辯。被告和被告可以對原告或者上訴人的起訴、上訴的事實、理由、理由,以及請求的事項,提出有目的的抗辯,說明理由、要求,提出事實和證據證明。
這樣,人民法院就能夠充分了解當事人對訴訟的意見和要求,合理、合法、及時地處理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三十二條規定,被告應當在答辯期限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並闡述了對原告訴訟請求及其事實和理由的看法。
因此,被告有義務在法律期限內提出抗辯,這也是保護告知原告的權利。在實踐中,司法人員還應嚴格遵守辯護的實施,被告在法律期限內沒有提交,應視為放棄提交,被告超過法定期限提交的辯護,不再接受。
(1)知識產權答辯狀成功擴展閱讀:
民事答辯狀在兩種情況下提出:
一是原告向第一審人民法院起訴後,被告就訴狀(起訴狀)提出答辯狀。
二是案件經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終結後,一方當事人不服,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就上訴狀提出答辯狀。
人民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起訴狀和上訴人的上訴狀以後,應當在規定的期間內將副本送達被告或被上訴人,被告或被上訴人應當在法定的期限內提出答辯狀。
⑵ 知識產權問題
BC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專利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無效宣告請求程序的對方當事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⑶ 知識產權官司里 被告一方會收到法院的什麼通知
訴訟狀、傳票、舉證通知、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等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版法院應當權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⑷ 在答辯狀中要想反駁成功需要做到什麼要求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民事訴訟的第一審被告人或第二審被上訴人提出答辯狀進行答辯,是其所享有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目的在於充分闡明答辯人的觀點和主張,使人民法院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案件的真實情況,以利於對案件的處理。民事答辯狀根據提交的審級不同,分第一審答辯狀和第二審答辯狀兩種。標題。居中寫明「民事答辯狀」。答辯人的基本情況。寫明答辯人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等。如答辯人系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應在其項後寫明其法定代理人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及法定代理人與答辯人的關系;答辯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寫明其名稱和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和職務。如答辯人委託律師代理訴訟,應在其項後寫明代理律師的姓名及代理律師所在的律師事務所名稱。答辯緣由。寫明「答辯人因一案進行答辯」。答辯的理由。應針對原告或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及其所依據的事實與理由進行反駁與辯解。被上訴人的答辯主要從實體方面針對上訴人的事實、理由、證據和請求事項進行答辯,全面否定或部分否定上訴人所依據的事實和證據,從而否定其上訴理由和訴訟請求。一審被告的答辯還可以從程序方面進行答辯。
⑸ 商標侵權答辯狀應該怎麼寫
侵害商標權糾紛答辯狀
答辯人:趙,男,19XX年X月4日,漢族,戶籍所在地江西省撫州市XXX區XX鎮XX村XX組XX號,現為「XXXXX食品店」業主,經營地址嘉善縣XXX鎮XX村XXX路XXX號。
被答辯人:XXX集團有限公司
住所地:XX省XX市上水南3號。
法定代表人:XXX,董事長。
答辯人就被答辯人提起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提出答辯如下:
請求事項:
1、判決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2、本案訴訟費用由原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
一、侵權行為事實上已不存在。
答辯人對被答辯人在起訴狀中訴稱的侵權事實無異議,但答辯人於2010年4月20日和2010年7月25日先後共兩次從海寧XXXX所購進的「XXXX」,每箱48塊,共96塊,在不知該產品為侵權產品的情況下已於原告起訴前售完,且其後並不再購進涉案產品進行銷售。因此侵權行為事實上已不存在,被答辯人要求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的訴請無實際意義。
二、依據相關事實及法律,答辯人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答辯人尊重被答辯人的知識產權,但其銷售涉案產品的行為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的,無主觀過錯。首先,涉案產品在外觀上一般人很難辨別其是否為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產品;其次,答辯人從未因銷售涉案產品受到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處罰;最後,被答辯人於XXXX年XX月X日取證後,在明知答辯人存在侵權行為的情況下,也沒有及時發出要求答辯人停止侵權行為的警告或請求,也並沒有及時到法院起訴,因此答辯人的行為完全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的。此外,答辯人所銷售的涉案產品是其從XXXX所購進的,依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之規定,答辯人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答辯人請求貴院依法公斷。
此致
XXX中級人民法院
答辯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⑹ 同一侵犯知識產權案可以更換第二被告再次起訴嗎
同一侵犯知識產權案能否改更換第二被告再次起訴問題應區別對待:
1.可以採取變更訴訟請求方式;一審答辯狀提交後,法庭辯論終結前,原告可以提出變更訴訟請求的申請,由法院來決定。
2.可以合並審理;原告可以申請增加被告,法庭認為屬於同一訴訟標的,可以合並審理的,則合並進行審理。
3.一審判決生效後,判決結果對第二被告生效;屬於同一訴訟標的、種類的被告,在法庭審理前未參與登記,待判決生效後提起訴訟的,則判決結果直接對其產生效力。
法律依據:
第五十一條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並且有權提起反訴。
第五十二條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五十四條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向人民法院登記。
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發生效力。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提起訴訟的,適用該判決、裁定。
第五十六條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
前兩款規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⑺ 如何書寫商標異議答辯書
異議答辯是沒有規范的模式的。只要針對對方提出的異議理由逐條答辯,說清楚理由.
答辯時應把握住的幾個要點是:
一、抓住重點
將有理有利的方面論述得全面、詳細。辯駁商標不近似時,從商標的音、形、義等方面進行敘述;辯駁商品不類似,從商品的本身來說明有區別,尤其是對消費者的購買使用是否影響。
二、突出優勢
被異議人的商標如果有一定的獨創性,或者本身有在先權利等要作為重要內容陳述,這些都是被異議人有力的理由與論據。但是被異議人要注意的是,主張商標申請和注冊方面的在先權利時,權利人是否已在我國主張保護自己的權利比較關鍵,因為我國《商標法》規定的是申請在先和注冊原則,在我國已申請或注冊的商標就比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注冊的商標更有說服力。
三、針對性強
被異議人答辯內容不能與商標異議的內容脫節或與異議的內容完全無關,就是我們常說的答非所問。答辯就要對異議人的理由逐條進行反駁,顧左右而言他的答辯,起不到反駁異議人異議的作用。
商標異議答辯最好交由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機構辦理,因為答辯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商標注冊成功與否這樣的結果,所以需要謹慎對待
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收到異議書的30天之內把答辯遞交到商標局,否則視為放棄答辯。
⑻ 哪裡可以下載或查看專利答辯書
審查員的意見通知書網上可以查看,答辯的不能查看,那是代理人付出心血答辯的,但是網上有些答復例子和技巧可以學習。不過一般都能從審查員的第二次審查意見推出代理人怎麼答復的,因為審查員要針對第一次答復的內容進行評價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