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國家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代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 擁有164個成員國,主要有馬來西亞、馬爾地夫、新加坡、日本、泰國、西部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亞、中國、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西班牙、義大利、英國、葡萄牙、奧地利、愛爾蘭、冰島、德國、丹麥、芬蘭、法國、荷蘭等。
歐洲聯盟擁有28個會員國,主要有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愛爾蘭、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瑞典、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等。
東南亞國家聯盟有10個成員國,主要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汶萊、越南、寮國、緬甸和柬埔寨。
石油輸出國組織有14個成員國,主要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利比亞、赤道幾內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委內瑞拉、加彭、剛果。
(1)安哥拉知識產權擴展閱讀: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進行了長達15年的努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於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促進經濟發展;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於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決策過程,維護合法權益。
『貳』 摩洛哥是不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成員
是的.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成員國:1989年3月8日,有下列123個國家為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WIPO)的成員國:
阿爾及利亞、安哥拉、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哈馬、孟加拉、巴貝多、比利時、貝南、巴西、保加利亞、布基拉·法索、蒲隆地、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喀麥隆、加拿大、中非共和國、查德、智利、中國、哥倫比亞、剛果、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古巴、塞普勒斯、捷克斯洛伐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丹麥、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斐濟、芬蘭,法國、加彭、甘比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迦納、希臘、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海地、梵蒂岡、宏都拉斯、匈牙利、冰島、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約旦、肯亞、黎巴嫩、賴索托、賴比瑞亞、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盧森堡、馬拉維、馬來西亞、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墨西哥、摩納哥、蒙古、摩洛哥、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尼日、挪威、巴基斯坦、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菲律賓、波蘭、葡萄牙、卡達、大韓民國、羅馬尼亞、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南非、蘇聯、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瑞典、瑞士、多哥、特立尼達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烏干達、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越南、葉門、南斯拉夫、扎伊爾、尚比亞、辛巴威。
網站上有所有的成員國,不過是英文的.
『叄』 全世界哪些國家都參加了世博會
截至2010年4月30日,已有189個國家和57個國際組織確認參加上海世博會。
非洲國家地區或組織
阿爾及利亞、蒲隆地、多哥、厄利垂亞、維德角、剛果(布)、幾內亞、葛摩、賴索托、馬里、茅利塔尼亞、塞席爾、赤道幾內亞、奈及利亞、吉布地、貝南、中非共和國、象牙海岸、安哥拉、埃及、坦尚尼亞、塞內加爾、辛巴威、尚比亞、納米比亞、蘇丹、肯亞、摩洛哥、加彭、喀麥隆、盧安達、突尼西亞、獅子山、馬達加斯加、剛果(金)、烏干達、衣索比亞、模里西斯、尼日、莫三比克、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查德、索馬里、迦納、波札那、南非、利比亞、馬拉維、甘比亞。
美洲國家地區或組織
古巴、加拿大、多米尼克、玻利維亞、美國、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阿根廷、烏拉圭、智利、秘魯、蓋亞那、海地、牙買加、蘇利南、厄瓜多、委內瑞拉、格瑞那達、墨西哥、尼加拉瓜、巴西、安地卡及巴布達、薩爾瓦多、多米尼加、巴貝多、巴哈馬、巴拿馬、巴拉圭、宏都拉斯、
貝里斯、聖露西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哥倫比亞。
歐洲國家地區或組織
法國、荷蘭、摩納哥、瑞士、烏克蘭、義大利、西班牙、匈牙利、德國、克羅埃西亞、英國、保加利亞、波蘭、盧森堡、阿爾巴尼亞、土耳其、比利時、立陶宛、黑山、摩爾多瓦、白俄羅斯、俄羅斯、葡萄牙、塞爾維亞、芬蘭、亞塞拜然、希臘、捷克、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羅馬尼亞、愛爾蘭、塞普勒斯、奧地利、丹麥、瑞典、聖馬利諾、挪威、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冰島、馬爾他、斯洛維尼亞、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亞美尼亞、歐盟。
亞洲國家地區或組織
中國、巴基斯坦、巴林、柬埔寨、蒙古、尼泊爾、斯里蘭卡、塔吉克、土庫曼、新加坡、越南、緬甸、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菲律賓、馬來西亞、寮國、葉門、日本、沙烏地阿拉伯、巴勒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汶萊、黎巴嫩、喬治亞、泰國、伊拉克、阿曼、伊朗、馬爾地夫、阿富汗、孟加拉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敘利亞、朝鮮、約旦、以色列、卡達、東帝汶。
大洋洲國家地區或組織
紐西蘭、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杜、帛琉、湯加、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斐濟、庫克群島、紐埃、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諾魯。
國際組織
獨聯體執委會、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世界旅遊組織、聯合國工發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世界水理事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阿拉伯國家聯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會、非洲聯盟、世界氣象組織、南太旅遊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世界貿易中心協會、博鰲亞洲論壇、加勒比共同體、加勒比開發銀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東南非共同市場、聯合國難民署、國際電信聯盟、國際信息發展網、法語國家商務論壇、全球環境基金、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能源署、聯合國人居署、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歐洲氣象衛星應用組織、地球觀測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海事組織、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聯合國資本開發基金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共交通國際聯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竹藤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上海合作組織。
『肆』 知識產權組織投票的83個國家有哪些
截止2020年2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已有192個成員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亞洲成員國
阿富汗、阿聯酋、阿曼、亞塞拜然、巴基斯坦、巴林、不丹、朝鮮、東帝汶、菲律賓、喬治亞、哈薩克、韓國、吉爾吉斯斯坦、柬埔寨、卡達、科威特、寮國、黎巴嫩、馬爾地夫、馬來西亞、蒙古、孟加拉國、緬甸、尼泊爾、日本、沙烏地阿拉伯、斯里蘭卡、塔吉克、泰國、土耳其、土庫曼、汶萊、烏茲別克、新加坡、敘利亞、亞美尼亞、葉門、伊拉克、伊朗、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亞、約旦、越南、中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歐洲成員國
阿爾巴尼亞、愛爾蘭、愛沙尼亞、安道爾、奧地利、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北馬其頓、比利時、冰島、波蘭、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丹麥、德國、俄羅斯、法國、梵蒂岡、芬蘭、荷蘭、黑山、捷克、克羅埃西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列支敦斯登、盧森堡、羅馬尼亞、馬爾他、摩爾多瓦、摩納哥、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塞爾維亞、塞普勒斯、聖馬利諾、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烏克蘭、西班牙、希臘、匈牙利、義大利、英國(聯合王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非洲成員國
阿爾及利亞、埃及、衣索比亞、安哥拉、貝南、波札那、布吉納法索、蒲隆地、赤道幾內亞、多哥、厄利垂亞、維德角、甘比亞、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吉布地、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迦納、加彭、辛巴威、喀麥隆、葛摩、象牙海岸、肯亞、賴索托、賴比瑞亞、利比亞、盧安達、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里、模里西斯、茅利塔尼亞、摩洛哥、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南非、尼日、奈及利亞、獅子山、塞內加爾、塞席爾、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史瓦濟蘭、蘇丹、索馬里、坦尚尼亞、突尼西亞、烏干達、尚比亞、查德、中非共和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北美洲成員國
安地卡及巴布達、巴貝多、巴哈馬、巴拿馬、貝里斯、多米尼加、多米尼克、格瑞那達、哥斯大黎加、古巴、海地、宏都拉斯、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尼加拉瓜、薩爾瓦多、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瓜地馬拉、牙買加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南美洲成員國
阿根廷、巴拉圭、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蓋亞那、蘇利南、委內瑞拉、烏拉圭、智利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大洋洲成員國
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吉里巴斯、庫克群島、馬紹爾群島、紐埃、薩摩亞、索羅門群島、湯加、吐瓦魯、萬那杜、紐西蘭
『伍』 DT是代表的哪國專利
經查詢,並沒有你所說的DT國別代碼。另外,國際上主要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專利『國別代碼』如下:
AD : 安道爾
AE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AF : 阿富汗
AG : 安地卡及巴布達
AI : 安圭拉
AL : 阿爾巴尼亞
AM : 亞美尼亞
AN : 菏屬安的列斯群島
AO : 安哥拉
AR : 阿根廷
AT : 奧地利
AU : 澳大利亞
AW : 阿魯巴
AZ : 亞塞拜然
BB : 巴貝多
BD : 孟加拉國
BE : 比利時
BF : 布萊基納法索
BG : 保加利亞
BH : 巴林
BI : 蒲隆地
BJ : 貝南
BM : 百慕大
BN : 汶萊
BO : 玻利維亞
BR : 巴西
BS : 巴哈馬
BT : 不丹
BU : 緬甸
BW : 波札那
BY : 白俄羅斯
BZ : 貝里斯
CA : 加拿大
CF : 中非共和國
CG : 剛果
CH : 瑞士
CI : 象牙海岸
CL : 智利
CM : 喀麥隆
CN : 中國
CO : 哥倫比亞
CR : 哥斯大黎加
CS : 捷克斯洛伐克
CU : 古巴
CV : 怫得角
CY : 塞普勒斯
DE : 聯邦德國
DJ : 吉布地
DK : 丹麥
DM : 多米尼加島
DO : 多明尼加
DZ : 阿爾及利亞
EC : 厄瓜多
EE : 愛沙尼亞
EG : 埃及
EP : 歐洲專利局
ES : 西班牙
ET : 衣索比亞
FI : 芬蘭
FJ : 斐濟
FK : 馬爾維納斯群島
FR : 法國
GA : 加彭
GB : 英國
GD : 格林那達
GE : 喬治亞
GH : 迦納
GI : 直布羅陀
GM : 甘比亞
GN : 幾內亞
GQ : 赤道幾內亞
GR : 希臘
GT : 瓜地馬拉
GW : 幾內亞比索
GY : 蓋亞那
HK : 香港
HN : 宏都拉斯
HR : 克羅埃西亞
HT : 海地
HU : 匈牙利
HV : 上沃爾特
ID : 印度尼西亞
IE : 愛爾蘭
IL : 以色列
IN : 印度
IQ : 伊拉克
IR : 伊朗
IS : 冰島
IT : 義大利
JE : 澤西島
JM : 牙買加
JO : 約旦
JP : 日本
KE : 肯亞
KG : 吉爾吉斯
KH : 柬埔寨
KI : 吉爾伯特群島
KM : 葛摩
KN : 聖克里斯托夫島
KP : 朝鮮
KR : 韓國
KW : 科威特
KY : 開曼群島
KZ : 哈薩克
LA : 寮國
LB : 黎巴嫩
LC : 聖露西亞島
LI : 列支敦斯登
LK : 斯里蘭卡
LR : 賴比瑞亞
LS : 賴索托
LT : 立陶宛
LU : 盧森堡
LV : 拉脫維亞
LY : 利比亞
MA : 摩洛哥
MC : 摩納哥
MD : 莫爾多瓦
MG : 馬達加斯加
ML : 馬里
MN : 蒙古
MO : 澳門
MR : 茅利塔尼亞
MS : 蒙特塞拉特島
MT : 馬爾他
MU : 模里西斯
MV : 馬爾地夫
MW : 馬拉維
MX : 墨西哥
MY : 馬來西亞
MZ : 莫三比克
NA : 納米比亞
NE : 尼日
NG : 奈及利亞
NH : 新赫布里底
NI : 尼加拉瓜
NL : 荷蘭
NO : 挪威
NP : 尼泊爾
NR : 諾魯
NZ : 紐西蘭
OA : 非洲知識產權組織
OM : 阿曼
PA : 巴拿馬
PC : PCT
PE : 秘魯
PG : 巴布亞紐幾內亞
PH : 菲律賓
PK : 巴基斯坦
PL : 波蘭
PT : 葡萄牙
PY : 巴拉圭
QA : 卡達
RO : 羅馬尼亞
RU : 俄羅斯聯邦
RW : 盧安達
SA : 沙烏地阿拉伯
SB : 索羅門群島
SC : 塞席爾
SD : 蘇丹
SE : 瑞典
SG : 新加坡
SH : 聖赫勒拿島
SI : 斯洛維尼亞
SL : 獅子山
SM : 聖馬利諾
SN : 塞內加爾
SO : 索馬里
SR : 蘇利南
ST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島
SU : 蘇聯
SV : 薩爾瓦多
SY : 敘利亞
SZ : 史瓦濟蘭
TD : 查德
TG : 多哥
TH : 泰國
TJ : 塔吉克
TM : 土庫曼
TN : 突尼西亞
TO : 湯加
TR : 土耳其
TT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TV : 吐瓦魯
TZ : 坦尚尼亞
UA : 烏克蘭
UG : 烏干達
US : 美國
UY : 烏拉圭
UZ : 烏茲別克
VA : 梵蒂岡
VC : 聖文森特島和格瑞那達
VE : 委內瑞拉
VG : 維爾京群島
VN : 越南
VU : 萬那杜
WO :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WS : 薩摩亞
YD : 民主葉門
YE : 葉門
YU : 南斯拉夫
ZA : 南非
ZM : 尚比亞
ZR : 扎伊爾
ZW : 辛巴威
『陸』 為什麼有些節日找不到
★節日
1月份
1月1日:元旦
1月6日:中國第13億人口日
1月第一個星期日:黑人日
1月8日:周恩來逝世紀念日
1月21日:列寧逝世紀念日
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風病日(國際麻風節)
2月份
2月2日:世界濕地日
2月7日:京漢鐵路罷工紀念日(1923)
2月10日:國際氣象節(1991)
2月14日:西方情人節
2月15日:中國12億人口日(1995)
2月19日:鄧小平逝世紀念日(1997)
2月21日:反對殖民制度斗爭日(1949)
2月21日:國際母語日(2000)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28日: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2003)
3月份
3月1日:國際海豹日(1983)
3月3日:全國愛耳日(2000)
3月5日:周恩來誕辰紀念日(1898)
3月5日:「向雷鋒同志學習」紀念日(1963)
3月5日: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2000)
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1910)
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日(1925)
3月12日:中國植樹節(1979)
3月14日:馬克思逝世紀念日(1883)
3月14日:國際警察日(節)
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83)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貧困小夥伴全國統一行動日
3月17日:國際航海日
3月17日:中國國醫節(1929)
3月18日:全國科技人才活動日
3月21日:世界林業節(世界森林日)(1972)
3月21日: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1966)
3月21日:世界兒歌日(1976)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1960)
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1996)
3月30日:巴勒斯坦國土日(1962)
3月最後一個星期一:全國中小學安全宣傳教育日(1996)
4月份
4月1日:國際愚人節
4月2日:國際兒童圖書日
4月7日:世界衛生日(1950)
4月15日:非洲自由日
4月21日:全國企業家活動日(1994)
4月22日:列寧誕辰紀念日(1870)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970)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圖書和版權日(1995)
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對殖民主義日(1957)
4月24日:亞非新聞工作者日
4月25日: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1986)
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2001)
4月27日:聯誼城日
4月30日: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四個星期日:世界兒童日(1986)
4月最後一個星期三:秘書節
5月份
5月1日:國際勞動節(1889)
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
5月4日:中國青年節(1939)
5月4日:五四運動紀念日(1919)
5月5日:馬克思誕辰紀念日(1818)
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1948)
5月8日:世界微笑日
5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1998)
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1914)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1912)
5月15日: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
5月15日:國際家庭(咨詢)日(1994)
5月17日:世界電信日(1969)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1977)
5月20日: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1990)
5月20日:中國學生營養日(1990)
5月22日:生物多樣性國際日(2000)
5月第三個星期二:國際牛奶日(1961)
5月第三個星期日:全國助殘日(1990)
5月25日:非洲解放日(1963)
5月26日:世界向人體條件挑戰日(1993)
5月27日:上海解放日(1949)
5月30日:「五卅」反對帝國主義運動紀念日(1925)
5月31日:世界無煙日(1988)
6月份
6月1日:國際兒童節(1949)
6月4日:受侵略戕害的無辜兒童國際日(1983)
6月5日:世界環境日(1974)
6月6日:全國愛眼日(1996)
6月11日:中國人口日(1974)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乾旱日(1995)
6月20日:世界難民日(2001)
6月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1934)
6月22日: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
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1948)
6月23日: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全國土地日(1991)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國際反毒品日)(1987)
6月26日:禁止葯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1987)
6月26日:國際憲章日(聯合國憲章日)(1945)
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國際日(1997)
7月份
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回歸紀念日(1997)
7月1日:國際建築日(1985)
7月1日:亞洲30億人口日(1988)
7月2日:國際體育記者日
7月第一個星期六:國際合作節(國際合作社日)(1995)
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國航海節
7月26日:世界語(言)創立日
7月31日:非洲婦女日(1962)
8月份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1927)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紀念日(1895)
8月6日:國際電影節(1932)
8月8日:中國男子節(爸爸節)(1988)
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國際日(1994)
8月12日:國際青年日
8月13日:國際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鄧小平誕辰紀念日(1904)
8月23日:販賣黑奴及其廢除的國際紀念日
8月26日:全國律師咨詢日(1993)
9月份
9月1日:全國中小學開學日
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45)
9月8日:國際新聞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世界掃盲日(1966)
9月9日:毛澤東逝世紀念日(1976)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1985)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
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中國國恥日)(1931)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1989)
9月21日:國際和平日(1981)
9月第三個星期六:全民國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傳日
9月27日:世界旅遊日(1980)
9月第四個星期日:國際聾人節(1958)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心臟日(2000)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海事日
10月份
10月1日:國慶節(1949)
10月1日:國際音樂日(1980)
10月1日:國際老年人日(國際老人節)(1990)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師日(1944)
10月第一個星期一:國際住房日(世界人居日)(1986)
10月第二個星期四:世界視覺日
10月9日: 世界郵政日(萬國郵聯日)(1969)
10月10日:辛亥革命紀念日(1911)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992)
10月第二個星期三:減少自然災害國際日(1990)
10月11日:聲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世界鎮痛日(2004)
10月12日:世界60億人口日(1999)
10月13日:中國少年先鋒隊誕辰日(1949)
10月14日:世界標准日(1969)
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白手杖節)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貧困日(消滅貧窮國際日)
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葯日
10月24日:聯合國日
10月24日:世界發展宣傳日(世界發展信息日)
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1950)
10月28日:關注男性生殖健康日
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
11月份
11月1日:植樹造林日
11月6日:防止戰爭和武裝沖突糟蹋環境國際日(2001)
11月7日: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1917)
11月8日:中國記者節
11月9日:中國消防宣傳日(消防節)
11月10日:世界青年節(日)
11月12日:劉少奇逝世紀念日(1969)
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紀念日(186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995)
11月16日:國際容忍日(國際寬容日)
11月17日:國際大學生節(國際學生日)
11月20日:非洲工業化日(1989)
11月20日:國際兒童日
11月21日:世界電視日
11月21日:世界問候日(1973)
11月24日:劉少奇誕辰紀念日(1898)
11月25日: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國際日(1999)
11月28日:恩格斯誕辰紀念日(1820)
11月29日: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1977)
11月第四個星期四:美國感恩節
12月份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2日:廢除奴隸制國際日(廢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
12月4日:中國法制宣傳日
12月5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自願人員國際日
12月5日:世界強化免疫日
12月5日:世界弱能人士日
12月7日:國際民航日
12月9日:「一二·九」運動紀念日
12月9日:國際反腐敗日
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1950)
12月第二個星期日:國際兒童電視廣播日
12月11日:世界防治哮喘日
12月12日:西安事變紀念日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12月18日:國際移徙者日
12月20日:澳門回歸紀念日
12月21日:國際籃球日
12月25日:西方聖誕節
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紀念日
12月29日:生物多樣性國際日(1994)
◆◆◆ 陰 歷 節 日 ◆◆◆
正月初一:春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
二月初二:龍抬頭節
五月初五:端午節
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
九月初九:中國老年節(義務助老活動日)
臘月初八:臘八節
臘月二十四 小年
臘月三十(小月二十九):除夕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春節 -- The Spring Festival
路神生日 -- Magical birthday of road
元宵節 -- Lantern Festival
春龍節 (龍抬頭) -- The dragon saves spring (the dragon raises head)
寒食節 -- The cold food day is saved
清明節 -- Qingming Festival
立夏節 -- Beginning of Summer is saved
端午節 --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天貺節 -- The day present saves
翻經節 -- translates after festival
姑姑節 -- the father's sister festival
火把節 -- Torch Festival
七夕 -- The seventh evening of the seventh moon
盂蘭盆節 -- The jar orchid basin saves
中元節 -- is hit by yuan of festival
鬼節 -- spirit festival
地藏節 -- The field hides festival
中秋節 -- The Mid-autumn Festival
重陽節 -- Double Nineth Festival
祭祖節 -- Offer a sacrifice to ancestors section
冬節 -- Winter is saved
闊時節 -- Broad season
臘八節 --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is saved
小年 -- Festival that falls on the 23rd or 24th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除夕 -- New Year's Eve
回族節日 -- The Hui nationality festival
★其它活動節日
世界消費者權益日(3月15日)-----WORLD CONSUMER RIGHT DAY
世界水日(3月22日)-----WORLD WATER DAY
世界衛生日(4月7日)-----WORLD HEALTH DAY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WORLD EARTH DAY
世界住房日(十月第一個星期一)-----WORLD HOUSING DAY
國際秘書節(4月25日)-----INTERNATIONAL SECRETARY DAY
國際紅十字日(5月8日)-----INTERNATIONAL RED-CROSS DAY
國際護士節(5月12日)-----INTERNATIONAL NURSE DAY
世界電信日(5月17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
世界無煙日(5月31日)-----WORLD NO-SMOKING DAY
世界環境日(6月5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WORLD POPULATION DAY
世界旅遊日(9月27日)-----WORLD TOURISM DAY
世界郵政日(10月9日)-----WORLD POST DAY
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WORLD GRAIN DAY
世界愛滋病日(12月1日)-----WORLD AIDS DAY
世界殘疾日(12月3日)-----WORLD DISABLED DAY
★世界各國的國慶與獨立日
1 月
1日 古巴解放日-----Liberation Day (CUBA)
蘇丹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SUDAN)
4日 緬甸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MYANMAR)
18日 突尼西亞革命日-----Revolution Day (TUNIDIA)
26日 澳大利亞日-----Australia Day
印度共和國日-----Repubic Day (INDIA)
28日 盧安達民主日-----Democracy Day (RWANDA)
2 月
4日 斯里蘭卡國慶日-----National Day (SRILANKA)
5日 墨西哥憲法日-----Constitution Day (MEXICO)
6日 紐西蘭國慶日-----Waitangi Day (NEW ZEALAND)
7日 格瑞那達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GRENADA)
11日 日本建國日-----National Founding Day (JAPAN)
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日-----Anniversay of the Victory of the Islamic
Revolution (IRAN)
16日 美國華盛頓誕辰-----Washington's Birthday (USA)
18日 甘比亞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GAMBIA)
23日 汶萊國慶日-----National Day (BRUNEI DARUSSALAM)
蓋亞那共和國日-----Republic Day (GUIYANA)
25日 科威特國慶日-----National Day (KUWAIT)
3 月
3日 摩洛哥登基日-----Enthronement Day (MOROCCO)
6日 迦納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CHANA)
12日 模里西斯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MAURITHUS)
17日 愛爾蘭國慶日-----National Day (IRELAND)
23日 巴基斯坦日-----Pakistan Day
25日 希臘國慶日-----National Day (GREECE)
26日 孟加拉獨立及國慶日-----Independence & National Day (BANGLADESH)
31日 馬爾他國慶日-----National Day (MALTA)
4 月
4日 匈牙利國慶日-----Liberation Day (HUNGARY)
塞內加爾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SENEGAL)
11日 烏干達解放日-----Liberation Day (UGANDA)
16日 丹麥女王日-----Birthday of Her majesty Queen MargretheⅡ (DENMARK)
17日 敘利亞國慶日-----National Day (SYRIA)
18日 辛巴威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ZIMBABWE)
19日 委內瑞拉獨立節-----Independence Day (Venezuela)
26日 塞拉里昂共和國日-----Republic Day (SIFRRA LEONE)
坦尚尼亞聯合日-----Union Day (TANZANIA)
27日 多哥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TOGO)
29日 日本天皇誕辰-----Birthday of His Majesty the Emperor (JAPAN)
30日 荷蘭女王日-----Queen's Day (THE NETHERLANDS)
5 月
9日 捷克與斯洛伐克國慶日-----National Day (CZECH & SLOYAKIA)
17日 挪威憲法日-----Constitution Day (NORWAY)
20日 喀麥隆國慶日-----National Day (CAMEROON)
25日 阿根廷5月革命紀念日-----May 25,1810 Revolution Day (ARGENTINA)
約旦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JORDAN)
6 月
1日 突尼西亞勝利日-----Victory Day (TUNISIA)
西薩摩亞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WESTERN SAMOA)
2日 義大利共和國日-----Foundation of Republic (ITALY)
5日 丹麥憲法日-----Constitution Day (DEMARK)
塞席爾解放日-----Liberation Day (SEYCHELLES)
6日 瑞典國慶日-----National Day (SWEDEN)
7日 查德國慶日-----National Day (CHAD)
10日 葡萄牙國慶日-----National/Portugal Day (PORTUGAL)
12日 菲律賓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THE PHILIPPINES)
14日 英國女王官方生日-----Official Birthday of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Ⅱ (UK)
17日 冰島共和國日-----Anniversary of the Proclamation of the Republic
(ICELAND)
23日 盧森堡國慶日-----National Day (LUXEMBOURG)
24日 西班牙國王陛下日-----His Majesty the King's Day (SPAIN)
26日 馬達加斯加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MADAGASCAR)
27日 吉布地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DJIBOUTI)
7 月
1日 蒲隆地國慶日-----National Day (BURUNDI)
加拿大日-----Canada Day
盧望達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RWANDA)
4日 美國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USA)
5日 維德角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CAPE VERDE)
委內瑞納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VENEZUELA)
6日 葛摩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COMOROS)
11日 蒙古人民革命紀念日-----Anniversary of the People's Revolution
(MONGOLIA)
14日 法國國慶日-----National/Bastille Day (FRANCE)
17日 伊拉克國慶日-----National Day (IRAQ)
20日 哥倫比亞國慶日-----National Day (COLOMBIA)
21日 比利時國慶日-----National Day (BELGIUM)
22日 法蘭國家復興節-----Rebirth of Poland
23日 埃及國慶日-----National Day (EGYPT)
26日 利比利亞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LIBERIA)
馬爾地夫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MALDIVES)
28日 秘魯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PERU)
30日 萬那杜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VANUATU)
8 月
1日 瑞士聯邦成立日-----Foundation of the Confederation (SWITZERLAND)
4日 布吉納法索國慶日-----National Day (BURKINA-FASO)
5日 牙買加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JAMAICA)
6日 玻利維亞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BOLIVIA)
10日 厄瓜多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EQUADOR)
15日 剛國國慶日-----National Day (THE GONGO)
17日 加彭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GABON)
19日 阿富汗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AFCHANISTAN)
23日 羅馬尼亞國慶日-----National Day (ROMANIA)
31日 馬來西亞國慶日-----National Day (MALAYSIA)
9月
1日 利比亞九月革命節-----The Great 1st of September Revolution (LIBYA)
2日 越南國慶日-----National Day (VIET NAM)
3日 聖馬利諾國慶日-----National Day (SAN MARINO)
7日 巴西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BRAZIL)
9日 朝鮮共和國日-----Day of the Founding of DPPK
12日 維德角國慶日-----National Day (CAPE VERDE)
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日-----The people's Revolution Day (ETHIOPIA)
16日 墨西哥獨立節-----Independence Day (Mexico)
18日 智利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CHILE)
22日 馬里宣布獨立日-----Proclamation of Independence (MALI)
30日 波札那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BOTSWANA)
10月
1日 塞普勒斯國慶日-----National Day (CYPRUS)
奈及利亞國慶日-----National Day (NIGERIA)
2日 幾內亞宣布獨立日-----Prodclamation of the Republic (GUINEA)
9日 烏干達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UGANDA)
10日 斐濟國慶日-----National Day (FIJI)
12日 西班牙國慶日-----National Day (SPAIN)
赤道幾內牙國慶節-----National Day (Equatorial Guinea)
21日 索馬里十月革命節-----21st October Revolution (SOMALIA)
24日 聯合國日-----UN Day
贊比來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ZAMBIA)
26日 奧地利國慶日-----National Day (AUSTRIA)
28日 希臘國慶節-----National Day (Greece)
29日 土耳其共和國日-----Prodclamation of the Republic (TURKEY)
11 月
1日 阿爾及里亞11月革命節-----The Revolution Day of 1st November, 1954
(ALGERIA)
11日 安哥拉獨立節-----Independence Day (Angola)
15日 比利時國王日-----King's Day (BELGIUM)
18日 阿曼國慶日-----National Day (OMAN)
19日 摩納哥國慶節-----National Day (Monaco)
22日 黎巴嫩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LEBANON)
24日 扎伊爾第二共和國日-----Anniversary of the Second Republic (ZAIRE)
28日 茅利塔尼亞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MARITANIA)
29日 南斯拉夫共和國日-----Republic Day (YUGOSLAVIA)
12 月
1日 中非國慶日-----National Day (CENTRAL AFRICA)
2日 寮國國慶日-----National Day (LAOS)
阿拉伯酋長國國慶日-----National Day (UAE)
5日 泰國國王日-----Birthday Anniversary of His Majesty King Adolyadej
(THAILAND)
6日 芬蘭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FINLAND)
7日 象牙海岸國慶日-----National Day (IVORY COAST)
12日 肯亞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KENYA)
17日 不丹國慶節-----National Day (Bhutan)
18日 尼日國慶日-----National Day (NIGER)
28日 尼泊爾國王生日-----Birthday of H.M. King Birendara
★一些奇怪的節日
★墨西哥的亡靈日 -- Day of the Dead in Mexico
在哥倫比亞到達美洲大陸之前,墨西哥人就有過亡靈節的習俗,這是一個生者紀念已故親人的特殊節日。在11月1日到2日,家人等待著已故親人的靈魂回來,並為他們准備特別的食物和祭品,如巧克力飲料,加特製巧克力醬的雞肉。通常,人們用巧克力製成骷髏頭或骨架,寫上已故親人的名字,擺放在精心裝飾的祭壇上,在儀式中吃掉這些巧克力,以此紀念亡靈。
★瓜達盧佩聖母節
傳統宗教節日瓜達盧佩聖母節,眾多信徒頭戴羽毛冠,身穿古代印第安人服裝載歌載舞,歡慶節日的到來。瓜達盧佩聖母是墨西哥的庇護神,每逢12月12日聖母節,瓜達盧佩聖母大教堂都要舉行隆重的宗教儀式,大批來自墨西哥國內外的信徒趕來參拜聖母原像。
★墨西哥鼓舞節
★印度燈節 -- Diwali in India
印度教慶祝「燈節」。「燈節」是晚秋時一個為期五天的盛大節日。到時,每個家庭都會點燃五盞diya(一種傳統的粘土油燈)來紀念征服暴君Ravana的王子Rama。在這個節日里,朋友們和鄰居間相互慷慨地贈送糖果。一個特別的節日食物是製作成diya形狀的巧克力,人們按照傳統風俗,將diya巧克力塗上復雜的圖案,裝飾上巧克力紐扣和巧克力薄片,並在裡面塞滿各種各樣的糖果。
★美國退伍軍人節
★美國聖·帕特里克節
是每年的3月17日,是為了紀念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這一節日5世紀末期起源於愛爾蘭,美國從1737年3月17日開始慶祝。
★華盛頓櫻花節
華盛頓於2004年3月27日至4月11日舉辦櫻花節
★美國「火人節」---「火人節」
從1986年開始每年舉行一次
★美國雙胞胎節
雙胞胎節從1976年起每年舉行一次,成為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中人數最多的雙胞胎集會。一年一度的雙胞胎節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孿生子大聚會的日子。
★墨西哥「城市花卉節」
★墨西哥種族節
慶祝種族節,紀念哥倫布登上美洲大陸510周年
★墨西哥索卡洛藝術節
★古巴聖地亞哥的狂歡節
★加拿大陣亡將士紀念日
★阿根廷移民節
9月4日是阿根廷移民節,全國各地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
★巴西印第安人日:4月19日
『柒』 世貿組織規則概論考試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只適用於商品貨物貿易。世界貿易組織機構世貿組織成員分四類:發達成員、發展中成員、轉軌經濟體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2006年11月7日,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在日內瓦召開特別會議,正式宣布接納越南成為該組織第150個成員。這樣,世貿組織正式成員增加到150個。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世貿組織的第一任總幹事是義大利前外貿部長雷納托·魯傑羅,第二任總幹事是紐西蘭前總理麥克·穆爾,第三任總幹事是泰國前副總理兼商業部長素帕猜,第四任總幹事是歐盟前貿易談判代表帕斯卡爾·拉米。 \建立世貿組織的設想是在1944年7月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提出的,當時設想在成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時,成立一個國際性貿易組織,從而使它們成為二次大戰後左右世界經濟的「貨幣-金融-貿易」三位一體的機構。1947年聯合國貿易及就業會議簽署的《哈瓦那憲章》同意成立世貿組織,後來由於美國的反對,世貿組織未能成立。同年,美國發起擬訂了關貿總協定,作為推行貿易自由化的臨時契約。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啟動後,歐共體和加拿大於1990年分別正式提出成立世貿組織的議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才正式決定成立世貿組織。 1947--1993年,關貿總協定主持了8輪多邊關稅與貿易談判,第8輪談判於1986年至1993年12月15日在日內瓦舉行,稱為「烏拉圭回合」。其中第五輪稱為「狄龍回合」,第六輪稱為「肯尼迪回合」,第七輪稱為「東京回合」。世貿組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一起被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 2003年8月30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一致通過了關於實施專利葯品強制許可制度的最後文件。根據這份文件的規定,發展中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因艾滋病、瘧疾、肺結核及其它流行疾病而發生公共健康危機時,可在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在其內部通過實施專利強制許可制度,生產、使用和銷售有關治療導致公共健康危機疾病的專利葯品。這不僅將大大降低相關專利葯品的市場價格,而且將有利於更迅速和有效地控制、緩解公共健康危機,確保生命健康基本權利得到尊重和保護。 同年12月13日至18日,世貿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中國香港舉行,會議通過了《部長宣言》,規定發達成員和部分發展中成員2008年前向最不發達國家所有產品提供免關稅、免配額的市場准入;發達成員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補貼,2013年年底前取消所有形式農產品出口補貼。 世界貿易組織官方網站:http://www.wto.org
[編輯本段]主要職能、宗旨、目標、基本原則、基本職能
世貿組織的主要職能是:組織實施各項貿易協定;為各成員提供多邊貿易談判場所,並為多邊談判結果提供框架;解決成員間發生的貿易爭端;對各成員的貿易政策與法規進行定期審議;協調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關系,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 世貿組織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各成員方應促進對世界資源的最優利用、保護和維護環境,並以符合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各成員需要的方式,加強採取各種相應的措施;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份額和利益。 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包括貨物、服務、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及知識產權等內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邊貿易體系,使之可以包括關貿總協定貿易自由化的成果和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所有成果。 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是非歧視貿易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透明度和國民待遇條款;可預見的和不斷擴大的市場准入程度,主要是對關稅的規定;促進公平競爭,致力於建立開放、公平、無扭曲競爭的「自由貿易」環境和規則;鼓勵發展與經濟改革。 世貿組織的基本職能有:管理和執行共同構成世貿組織的多邊及諸邊貿易協定;作為多邊貿易談判的講壇;尋求解決貿易爭端;監督各成員貿易政策,並與其它同制訂全球經濟政策有關的國際機構進行合作。世貿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制。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管轄的范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游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產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世貿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編輯本段]世界貿易組織的組織機構
部長級會議是世貿組織的最高決策權力機構,由所有成員國主管外經貿的部長、副部長級官員或其全權代表組成,一般兩年舉行一次會議,討論和決定涉及世貿組織職能的所有重要問題,並採取行動。 第一次會議於1996年12月在新加坡召開,第二次會議於1998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第三次會議於1999年11月在美國西雅圖召開,第四次會議於2001年11月在卡達首都多哈召開,第五次會議於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開,第六次會議於2005年12月在中國香港召開。 部長級會議的主要職能是:任命世貿組織總幹事並制定有關規則;確定總幹事的權力、職責、任職條件和任期以及秘書處工作人員的職責及任職條件;對世貿組織協定和多邊貿易協定做出解釋;豁免某成員對世貿組織協定和其它多邊貿易協定所承擔的義務;審議其成員對世貿組織協定或多邊貿易協定提出修改的動議;決定是否接納申請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或地區為世貿組織成員;決定世貿組織協定及多邊貿易協定生效的日期等。下設總理事會和秘書處,負責世貿組織日常會議和工作。世貿組織成員資格有創始成員和新加入成員之分,創始成員必須是關貿總協定的締約方,新成員必須由其決策機構——部長會議以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方可加入。 總理事會:在部長級會議休會期間,其職能由總理事會行使,總理事會也由全體成員組成。總理事會可視情況需要隨時開會,自行擬訂議事規則及議程。同時,總理事會還必須履行其解決貿易爭端和審議各成員貿易政策的職責。 總理事會下設貨物貿易理事會;服務貿易理事會;知識產權理事會。這些理事會可視情況自行擬訂議事規則,經總理事會批准後執行。所有成員均可參加各理事會。 各專門委員會:部長會議下設立專門委員會,以處理特定的貿易及其他有關事宜。已設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國際收支限制委員會;預算、財務與行政委員會;貿易與環境委員會等10多個專門委員會。 秘書處與總幹事:由部長級會議任命的總幹事領導的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下稱秘書處),設在瑞士日內瓦,大約有500人。秘書處工作人員由總幹事指派,並按部長會議通過的規則決定他們的職責和服務條件。 部長會議明確了總幹事的權力、職責、服務條件及任期規則。世貿組織總幹事主要有以下職責:他可以最大限度地向各成員施加影響,要求它們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總幹事要考慮和預見世貿組織的最佳發展方針;幫助各成員解決它們之間所發生的爭議;負責秘書處的工作,管理預算和所有成員有關的行政事務;主持協商和非正式談判,避免爭議。 截至1999年5月,世貿組織共有30多個理事會和常設委員會。 組織機構圖如下: 世界貿易組織組織機構圖
[編輯本段]世界貿易組織標識
1997年10月9日,世貿組織啟用新的標識。該標識由六道向上彎曲的弧線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別為紅、藍、綠三種顏色。標識意味著充滿活力的世貿組織在持久和有序地擴大世界貿易方面將發揮關鍵作用。六道弧線組成的球形表示世貿組織是不同成員組成的國際機構。標識久看有動感,象徵世貿組織充滿活力。標識的設計者是新加坡的楊淑女士,她的設計採用了中國傳統書法的筆勢,六道弧線帶有毛筆書法起筆和收筆的韻率。
[編輯本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權利與義務
入世後享受如下基本的權利: (1)能使產品和服務及知識產權在150個成員中享受無條件、多邊、永久和穩定的最惠國待遇以及國民待遇; (2)對大多數發達國家出口的工業品及半製成品受普惠制待遇; (3)享受發展中國家成員的大多數優惠或過渡期安排; (4)享受其他世貿組織成員開放或擴大貨物、服務市場准入的利益; (5)利用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公平、客觀、合理地解決與其他國家的經貿摩擦,營造良好的經貿發展環境; (6)參加多邊貿易體制的活動獲得國際經貿規則的決策權; (7)享受世貿組織成員利用各項規則、採取例外、保證措施等促進本國經貿發展的權利。 入世後承擔如下基本的義務: (1)在貨物、服務、知識產權等方面,依世貿組織規定,給予其他成員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 (2)依世貿組織相關協議規定,擴大貨物、服務的市場准入程度,即具體要求降低關稅和規范非關稅措施,逐步擴大服務貿易市場開放; (3)按《知識產權協定》規定進一步規范知識產權保護; (4)按爭端解決機制與其他成員公正地解決貿易摩擦,不能搞單邊報復; (5)增加貿易政策、法規的透明度; (6)規范貨物貿易中對外資的投資措施; (7)按在世界出口中所佔比例繳納一定會費。
[編輯本段]世貿組織的互惠原則
盡管在關貿總協定及世貿組織的協定、協議中沒有十分明確地規定「互惠貿易原則」,但在實踐中,只有平等互惠互利的減讓安排才可能在成員間達成協議。 世貿組織的互惠原則主要通過以下幾種形式體現: 第一,通過舉行多邊貿易談判進行關稅或非關稅措施的削減,對等地向其他成員開放本國市場,以獲得本國產品或服務進入其他成員市場的機會,即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第二,當一國或地區申請加入世貿組織時,由於新成員可以享有所有老成員過去已達成的開放市場的優惠待遇,老成員就會一致地要求新成員必須按照世貿組織現行協定、協議的規定繳納「入門費」——開放申請方商品或服務市場。 第三,互惠貿易是多邊貿易談判及一成員貿易自由化過程中與其他成員實現經貿合作的主要工具。關貿總協定及世貿組織的歷史充分說明,多邊貿易自由化給某一成員帶來的利益要遠大於一個國家自身單方面實行貿易自由化的利益。因為一國單方面自主決定進行關稅、非關稅的貨物貿易自由化及服務市場開放時,所獲得的利益主要取決於其他貿易夥伴對這種自由化改革的反應,如果反應是良好的,即對等地也給予減讓,則獲得的利益就大;反之,則較小。相反,在世貿組織體制下,由於一成員的貿易自由化是在獲得現有成員開放市場承諾范圍內進行的,自然這種貿易自由化改革帶來的實際利益有世貿組織機製作保障,而不像單邊或雙邊貿易自由化利益那麼不確定。因此,多邊貿易自由化要優於單邊貿易自由化,尤其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的大國。
[編輯本段]世貿組織的透明度原則
透明度原則是世貿組織的重要原則,它體現在世貿組織的主要協定、協議中。根據該原則,世貿組織成員需公布有效實施的、現行的貿易政策法規有: (1)海關法規。即海關對產品的分類、估價方法的規則,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徵收的關稅稅率和其他費用; (2)進出口管理的有關法規和行政規章制度; (3)有關進出口商品徵收的國內稅、法規和規章; (4)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的有關法規和規章; (5)有關進出口貨物及其支付方面的外匯管理和對外匯管理的一般法規和規章; (6)利用外資的立法及規章制度; (7)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法規和規章; (8)有關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邊境貿易區、經濟特區的法規和規章; (9)有關服務貿易的法規和規章; (10)有關仲裁的裁決規定; (11)成員國政府及其機構所簽訂的有關影響貿易政策的現行雙邊或多邊協定、協議; (12)其他有關影響貿易行為的國內立法或行政規章。 透明度原則規定各成員應公正、合理、統一地實施上述的有關法規、條例、判決和決定。統一性要求在成員領土范圍內管理貿易的有關法規不應有差別待遇,即中央政府統一頒布有關政策法規,地方政府頒布的有關上述事項的法規不應與中央政府有任何抵觸。但是,中央政府授權的特別行政區、地方政府除外。公正性和合理性要求成員對法規的實施履行非歧視原則。 透明度原則還規定,鑒於對海關行政行為進行檢查和糾正的必要,要求各成員應保留或盡快建立司法的或仲裁的或行政的機構和程序。這類法庭或程序獨立於負責行政實施的機構之外。除進口商在所規定允許的上訴期內可向上級法庭或機構申訴外,其裁決一律由這些機構加以執行。 透明度原則對公平貿易和競爭的實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編輯本段]世貿組織如何解決爭端
隨著國際社會經濟貿易的不斷發展,國際經貿領域的貿易戰也日見頻繁。在解決國際經濟貿易糾紛方面,世界貿易組織自成立以來就發揮著重要作用。 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解決機構是總理事會,該機構負責處理圍繞烏拉圭回合最後文件所包括的任何協定或協議而產生的爭端。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承諾,在發生貿易爭端時,當事各方不應採取單邊行動對抗,而是通過爭端解決機制尋求救濟並遵守其規則及其所做出的裁決。 爭端解決的程序是: (1)磋商:根據《爭端解決規則和程序諒解》規定,爭端當事方應當首先採取磋商方式解決貿易糾紛。磋商要通知爭端解決機構。磋商是秘密進行的,是給予爭端各方能夠自行解決問題的一個機會。 (2)成立專家小組:如果有關成員在10天內對磋商置之不理或在60天後未獲解決,受損害的一方可要求爭端解決機構成立專家小組。專家小組一般由3人組成,依當事人的請求,對爭端案件進行審查,聽取雙方陳述,調查分析事實,提出調查結果,幫助爭端解決機構作出建議或裁決。專家組成立後一般應在6個月內向爭端各方提交終期報告,在緊急情況下,終期報告的時間將縮短為3個月。 (3)通過專家組報告:爭端解決機構在接到專家組報告後20-60天內研究通過,除非當事方決定上訴,或經協商一致反對通過這一報告。 (4)上訴機構審議:專家小組的終期報告公布後,爭端各方均有上訴的機會。上訴由爭端解決機構設立的常設上訴機構受理。上訴機構可以維持、修正、撤消專家小組的裁決結論,並向爭端解決機構提交審議報告。 (5)爭端解決機構裁決:爭端解決機構應在上訴機構的報告向世貿組織成員散發後的30天內通過該報告,一經採納,則爭端各方必須無條件接受。 (6)執行和監督:爭端解決機構監督裁決和建議的執行情況。如果違背義務的一方未能履行建議並拒絕提供補償時,受侵害的一方可以要求爭端解決機構授權採取報復措施,中止協議項下的減讓或其它義務
[編輯本段]官方語言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它的官方語言為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這三種語言的文本為正式文本,具有法律效力,中文譯本僅供參考,不具有法律效力;收錄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文本的意義在於,當與世貿成員國發生爭端的時候,這些文本中的條文是可以直接援引適用的,具有正式的法律效力;收錄了中國入世法律文件的中文譯本,以便不習慣閱讀外語的讀者學習、掌握世貿規則。
[編輯本段]世貿組織成員一覽
阿爾巴尼亞,2000年9月8日 安哥拉,1996年11月23日 安地卡及巴布達島,1995年1月1日 阿根廷,1995年1月1日 澳大利亞,1995年1月1日 奧地利,1995年1月1日 巴林王國,1995年1月1日 孟加拉,1995年1月日 巴貝多,1995年1月1日 比利時,1995年1月1日 貝里斯,1995年1月1日 貝南,1996年2月26日 玻利維亞,1995年9月12日 波札那,1995年5月31日 巴西,1995年1月1日 汶萊,1995年1月1日 保加利亞,1996年12月1日 布吉納法索,1995年6月3日 蒲隆地,1995年7月23日 喀麥隆,1995年12月13日 加拿大,1995年1月1日 中非,1995年5月31日 查德,1996年10月19日 智利,1995年1月1日 中國,2001年12月11日 哥倫比亞,1995年4月30日 剛果(布),1997年3月27日 哥斯大黎加,1995年1月1日 象牙海岸,1995年1月1日 克羅埃西亞,2000年11月30日 古巴,1995年4月20日 塞普勒斯,1995年7月30日 捷克,1995年1月1日 剛果(金),1997年1月1日 丹麥,1995年1月1日 吉布地,1995年5月31日 多米尼克,1995年1月1日 多米尼加,1995年3月9日 厄瓜多,1996年1月21日 埃及,1995年6月30日 薩爾瓦多,1995年5月7日 愛沙尼亞,1999年11月13日 歐盟,1995年1月1日 斐濟,1996年1月14日 芬蘭,1995年1月1日 法國,1995年1月1日 加彭,1995年1月1日 甘比亞,1996年10月23日 喬治亞,2000年6月14日 德國,1995年1月1日 迦納,1995年1月1日 希臘,1995年1月1日 格瑞那達,1996年2月22日 瓜地馬拉,1995年7月21日 幾內亞比索,1995年5月31日 幾內亞,1995年10月25日 蓋亞那,1995年1月1日 海地,1996年1月30日 宏都拉斯,1995年1月1日 中國香港,1995年1月1日 匈牙利,1995年1月1日 冰島,1995年1月1日 印度,1995年1月1日 印度尼西亞,1995年1月1日 愛爾蘭,1995年1月1日 以色列,1995年4月21日 義大利,1995年1月1日 牙買加,1995年3月9日 日本,1995年1月1日 約旦,2000年4月11日 肯亞,1995年1月1日 韓國,1995年1月1日 科威特,1995年1月1日 吉爾吉斯斯坦,1998年12月20日 拉脫維亞,1999年2月10日 賴索托,1995年5月31日 列支敦斯登,1995年9月1日 立陶宛,2001年5月31日 盧森堡,1995年1月1日 中國澳門,1995年1月1日 馬達加斯加,1995年11月17日 馬拉維,1995年5月31日 馬來西亞,1995年1月1日 馬爾地夫,1995年5月31日 馬里,1995年5月31日 馬爾他,1995年1月1日 茅利塔尼亞,1995年5月31日 模里西斯,1995年1月1日 墨西哥,1995年1月1日 摩爾多瓦,2001年7月26日 蒙古,1997年1月29日 摩洛哥,1995年1月1日 莫三比克,1995年8月26日 緬甸,1995年1月1日 納米比亞,1995年1月1日 荷蘭,1995年1月1日 紐西蘭,1995年1月1日 尼加拉瓜,1995年9月3日 尼日,1996年12月13日 奈及利亞,1995年1月1日 挪威,1995年1月1日 阿曼,2000年11月9日 巴基斯坦,1995年1月1日 巴拿馬,1997年9月6日 巴布亞紐幾內亞,1996年6月9日 巴拉圭,1995年1月日 秘魯,1995年1月1日 菲律賓,1995年1月1日 波蘭,1995年7月1日 葡萄牙,1995年1月1日 卡達,1996年1月13日 羅馬尼亞,1995年1月1日 盧安達,1996年5月22日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1996年2月21日 聖露西亞,1995年1月1日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1995年1月1日 塞內加爾,1995年1月1日 台澎金馬單獨關稅區,2002年1月1日 獅子山,1995年7月23日 新加坡,1995年1月1日 斯洛伐克,1995年1月1日 斯洛維尼亞,1995年7月30日 索羅門群島,1996年7月26日 南非,1995年1月1日 西班牙,1995年1月1日 斯里蘭卡,1995年1月1日 蘇利南,1995年1月1日 史瓦濟蘭,1995年1月1日 瑞典,1995年1月1日 瑞士,1995年7月1日 坦尚尼亞,1995年1月1日 泰國,1995年1月1日 多哥,1995年5月31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95年3月1日 突尼西亞,1995年3月29日 土耳其,1995年3月26日 烏干達,1995年1月1日 阿聯酋,1996年4月10日 英國,1995年1月1日 美國,1995年1月1日 烏拉圭,1995年1月1日 委內瑞拉,1995年1月1日 尚比亞,1995年1月1日 辛巴威,1995年3月5日
[編輯本段]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進行了長達15年的努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和影響: 利:①它有利於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促進經濟發展; ②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國際競爭; ③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④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⑥也有利於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擺脫別人制定規則而中國被動接受的不利狀況,從而維護合法權益。 弊: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的弱勢產業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關稅的大幅度減讓,外國產品、服務和投資有可能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免不了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總結:可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有弊,但總體上是利大於弊。
『捌』 安哥拉商標注冊概述是
安哥拉商標權的獲得基於注冊在先原則,可注冊的商標包括工業商標、商業商標、服務商標、集體商標。系列商標可以通過一個單一申請來獲得注冊,安哥拉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