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契稅在哪種情況下可以免徵和減征
通常來說商品房買賣過戶都是需要繳納契稅的,通常繳納時間都是在拿到購房合同辦理房產證之前。契稅時確保房產在交易的過程中受到法律保障的法律表現形式,如果沒有完成契稅的繳納是無法辦理房屋的產權證書的。國家徵收契稅時用來達到對不動產交易進行管理,對這些商品的歸屬有明確的備案,防止非法轉移資產、個人的財產受到侵害等事情的發生。
❷ 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需要繳契稅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回下列行為:
(一)國有土地答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 第三條 契稅稅率為3-5%。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因此,出讓土地需要繳納契稅。
契稅是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時向其承受者徵收的一種稅收,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於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在中國境內取得土地、房屋權屬的台商投資企業,應當依法繳納契稅。
上述取得土地、房屋權屬包括下列方式: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贈與和交換。以下列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者房屋贈與徵收契稅: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償債務,以獲獎的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以預購方式或者預付集資建房款的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契稅實行3%-5%的幅度比例稅率。
❸ 納稅人以租賃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否徵收契稅
你沒法來徵收契稅,國有土源地使用權的契稅計稅依據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成交價格的百分之XX,租賃的土地你都找不到計稅依據,而且是不是國有土地還說不定呢。
如果是靠租賃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非國有土地 有一個統一的名詞叫「以租代征」,「以租代征」是違法的,其中目的之一就是逃避國家稅費。
「以租代征」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1、造成國家稅費的流失 2、影響耕地保護目標的實現 3、損害農民群眾利益 4、擾亂建設用地管理秩序。
❹ 以土地使用權出資如何繳納契稅
以土地使用權出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細則》繳納契稅如下:
第八條規定:土地、房屋權屬以下列方式轉移的,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或房屋贈與征稅。
(一)以土地、房屋權屬作價投資、入股;
(二)以土地、房屋權屬抵債;
(三)以獲獎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四)以預購方式或預付集資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第九條:條例所稱成交價格,是指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價格。包括承受者應交付的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
第十條: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交換價格不相等的,由多交付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繳納稅款。交換價格相等的,免徵契稅。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之間相互交換,按照前款征稅。
第十一條: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應由房地產轉讓者補繳契稅。其計稅依據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
(4)關於免徵土地使用權徵收契稅擴展閱讀:
以土地使用權出資繳納契稅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第八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天,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天。
第九條:納稅人應當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第十條: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後,契稅徵收機關應當向納稅人開具契稅完稅憑證。
第十一條:納稅人應當持契稅完稅憑證和其他規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納稅人未出具契稅完稅憑證的,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有關土地、房屋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二條:契稅徵收機關為土地、房屋所在地的財政機關或者地方稅務機關。具體徵收機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向契稅徵收機關提供有關資料,並協助契稅徵收機關依法徵收契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細則
❺ 免徵土地出讓金國有土地使用權免契稅嗎
以下情況可免徵契稅:1、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2、土地被依法徵收或佔用,重新承受土地的;3、承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使用權用於農、林、牧、漁項目開發的;4、財政部或省政府確定的其他減征、免徵項目。
❻ 土地使用權免徵契稅嗎
以下抄情況可免徵契稅:1、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2、土地被依法徵收或佔用,重新承受土地的;3、承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使用權用於農、林、牧、漁項目開發的;4、財政部或省政府確定的其他減征、免徵項目。
❼ 土地使用權投資收回需不需要繳納契稅企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第二條,本法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一)土地使用權出讓;(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互換;(三)房屋買賣、贈與、互換。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轉移。以作價投資(入股)、償還債務、劃轉、獎勵等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徵收契稅。
現在看來,我國新公司法當中出資方式的大幅度的調整其實也因為國有企業改制過程當中的一些實際性的問題,比如說國有企業改制,國家就修正可以通過土地使用權作為出資方式。國有土地使用權投資入股當中涉及到很多的稅費,下面主要介紹的是在我國以土地使用權出資需交契稅嗎?
在我國以土地使用權出資需交契稅嗎?
1、契稅
《契稅法》第二條,本法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互換;
(三)房屋買賣、贈與、互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轉移。以作價投資(入股)、償還債務、劃轉、獎勵等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徵收契稅。因此,對以國家作價出資(入股)方式轉移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應視同土地使用權轉讓,由土地使用權的承受方按規定繳納契稅。
2、營業稅
財稅[2002]191號《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3、個人所得稅
考慮到個人所得稅的特點和目前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的實際情況,對個人將非貨幣性資產進行評估後投資於企業,其評估增值取得的所得在投資取得企業股權時,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在投資收回、轉讓或清算股權時如有所得,再按規定徵收個人所得稅,其「財產原值」為資產評估前的價值。
4、印花稅
財稅[2006]162號《關於印花稅若干政策的通知》,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
5、土地增值稅
財稅[2006]21號《關於土地增值稅若干問題的通知》,對於以土地(房地產)作價入股進行投資或聯營的,凡所投資、聯營的企業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或者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其建造的商品房進行投資和聯營的,均不適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048號)第一條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的規定。
可見以土地使用權出資入股的話是需要向國家稅務部門交納契稅的,但是契稅的比例這個由各地的稅收部門根據土地價值,投資入股的所佔份額等綜合因素來決定,其他還包括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印花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