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使用權中關於地表、地上和地下的使用是怎麼區分的
土地使用權中沒有對地上、地下建設用地使用權如何進行登記作出明確的規定,而是通過明確宗地的概念將其納入了一般土地登記范疇。
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後,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土地登記辦法》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三十六條和第一百三十八條的規定,將宗地明確定義為土地權屬界線封閉的地塊或者空間,使宗地不再僅僅是一個平面的概念,而且還是一個立體的三維的空間概念。
因此土地登記不僅要登記土地平面的四至界限,而且要登記土地的上下立體空間,從而解決了地上、地下設立的土地權利的登記問題。
(1)土地使用權地下范圍擴展閱讀: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後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土地登記實行屬地登記原則。
申請人應當依照本辦法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依法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土地權利證書。但土地抵押權、地役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登記,核發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
跨縣級行政區域使用的土地,應當報土地所跨區域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分別辦理土地登記。
在京中央國家機關使用的土地,按照《在京中央國家機關用地土地登記辦法》的規定執行。
2. 如何確定關於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范圍」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開發商買了一塊1000平米的地塊,然後在這塊地上建了一幢房版子,總共建築面積為5000平方米,權則房屋的建築面積為5000平方米,該幢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面積為1000平方米。 同理,你在其中買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屋
3. 「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是什麼意思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開發商買了一塊1000平米的地塊,然後在這塊地上建了一幢房子,總共建築回面積為5000平方米答,則房屋的建築面積為5000平方米,該幢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面積為1000平方米。
同理,你在其中買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屋,則該套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面積為20平方米。
由於我國房產權屬登記機構分為土地管理局和房地產管理局,所以登記發證也有土地使用權證及房屋所有權證,一套房屋必須有土地使用權證及房屋所有權證才能正常上市交易。
也有少數大城市土管局與房管局合並在一起,所以這些地方的房地產權屬證書可以是土地使用權證及房屋所有權證合在一本證上。
你所說的涉及到拆遷,會對房屋所有權人進行賠償。房屋所有權沒有到期的說法,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會自動續期,不須要你去管。
4.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適用范圍
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
出讓計劃和方案
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活動,應當有計劃地進行。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市場狀況,編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出讓計劃,會同城市規劃等有關部門共同擬訂擬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地塊的用途、年限、出讓方式、時間和其他條件等方案,報經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