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外藉人如何取得土地使用權

外藉人如何取得土地使用權

發布時間:2021-09-10 02:48:53

Ⅰ 加入外籍農村土地使用權收回嗎

是的,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只針對中國公民。加入外籍,不屬於中國公民,也不屬於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應依法由土地所有權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收回其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

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四十一條 承包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的,經發包方同意,可以將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由該農戶同發包方確立新的承包關系,原承包方與發包方在該土地上的承包關系即行終止。

Ⅱ 如何取得土地的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是指單位或者個人依法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所享有的占專有、使用、收屬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有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和繼承。劃撥土地使用權在補辦出讓手續、補繳或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之後,才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用地使用權通過發包方與承包方訂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通過土地使用者申請,縣級以上人民**依法批准取得。

Ⅲ 請問,一個外國人,如何才能在中國買土地和房子!

外國人在中國購房,若以現金方式購買,憑護照即可辦理;若以商業貸款方式購買,憑護照、在中國居住暫住證、收入證明、婚姻證明即可辦理;但護照必須由翻譯公司翻譯後方可辦理過戶申請。
無論買方或賣方,在交易過程中由一人是外籍人,在申請權屬過戶時,必須雙方進行買賣公證,公證費:契約價*0.3%;
全國基本差不多一樣。

Ⅳ 怎樣才能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權

農民如果想要流轉土地,必須經過國家規定的合法程序。

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平等協商、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3、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

4、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5、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4)外藉人如何取得土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記辦法》的相關規定,土地使用類型只有土地劃撥和土地出讓兩種形式。

土地使用權分類:

1、劃撥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後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後,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2、出讓土地使用權

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 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後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徵: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後,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於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

土地徵收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准許可權,並依法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補償後,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變為國有土地的行為。土地徵收指國家依據公共利益的理由,強製取得民事主體土地所有權的行為。我國土地徵收的前提是為公共利益。

Ⅳ 外國人怎麼能在中國投資一塊土地

外國人不可以在中國購買土地。但是如果外國人到中國進行投資,需要的土地可以按照中國法律規定的程序取得土地使用權。

Ⅵ 外國人在柬埔寨怎樣才能擁有土地,房產所有權

今天的柬埔寨也像其他國家已經走過的初級發展階段一樣,到處是房地產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柬埔寨的土地有兩類性質:第一類土地是私人所有,只有柬埔寨國籍的人才有土地永久擁有權。國家為了鼓勵外國人購房和協助本地人致富,接地的一層房屋不允許賣給外國人,二層以上房屋可以賣給外國人並擁有永久居住權。開發商可以與本地人合資注冊開發公司,但是柬埔寨人必須做法人,其持股權不受限制。第二類土地是國家所有,外國人可以通過投資申請得到國家租賃的開發建設土地,租賃期分成99年、70年、50年,年限的不同是由於出台的政策時期不同而產生的,與開發內容無關。這樣的土地一次性得到長期租賃權的費用並不高,每平米幾塊美金而已,但是台下交易費很高。這樣的土地一般在建設期免租費,建設期結束後,按年向政府繳納土地租賃費,一般是年營業額的3%。這些土地可以轉讓、轉租、抵押、繼承,其銷售的土地和房產可以由國家土地部門發放有限年限的土地或房屋產權證書

Ⅶ 如何取得土地使用權

答: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土要有兩種類型,即原始取得和傳來取得。
(1)原始取得
土地內使用權原始取得的方容式主要是有償出讓和行政劃撥。有償出讓是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形成的一種新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土地使用權成為生產要素,其意義十分重大。行政劃撥是建國以來一直沿用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取得方
式。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後,行政劃撥方式只能適用於一定范圍的用地項目。
(2)傳來取得
土地使用權傳採取得的方式包括通過轉讓、抵押權的實現或民事執行,更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主體等方式。
轉讓方式是指根據當事人雙方自願達成的協議,一方將其擁有的土地使用權轉移給另一方的行為。轉讓的法律形式包括買賣、交換和贈與。
抵押權的實現是指依據抵押合同,按照擔保法規定的條件和方式,將抵押人擁有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移給抵押權人或依法拍賣給第三人。
民事執行是指依照民事訴訟法或破產法的有關規定,將被執行人或者破產人擁有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以拍賣、變賣或者其他方式用於債務清償。
私有房屋的宅基地位用權,可以通過繼承方式取得。

Ⅷ 中國土地法關於外國人買賣中國土地的相關政策法規

第一條 為加強涉外房地產管理,鼓勵外國公民、法人及其他團體(以下稱外國人)在本市購、建房屋或從事房地產經營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稱國家)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涉外房地產行政管理和房地產經營管理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本規定所稱的涉外房地產是指外國人的私有房產、投資企業房產及其使用的土地

和投資經營的房地產。

第三條 外國人可以在本市購、建住宅;可以合資、合作、獨資經營房地產;可

以購、建廠房和商業樓宇、倉庫、停車場及其他房屋與構築物。

外國人具有所有權的住宅和非住宅房屋,可以買賣、出租、贈與、交換、繼承、

抵押、投資或進行其他商業活動。

第四條 外國人投資經營房地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規定

,應成立從事經營的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或者外資企業。

合資合作經營房地產的企業各方,應當根據平等互利和協商一致的原則,進行房

地產經營活動。

第五條 國家依法保護外國人取得的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任何組織和個人

不得侵害。

外國人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不得利用房地產從事危害我國利

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活動。

第六條 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提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

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拆除房屋,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

,並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合理的補償。

第七條 外國人由於不在房屋所在地或其他原因不能管理房屋時,可以委託代理

人或委託房屋所在地的房地產經營管理部門代為管理。委託代管應由本人出具委託書



第八條 外國人獨資或合資、合作的房地產經營企業建造的房屋,可以委託當地

房地產交易部門代為出售。預售房屋須到房地產主管機關辦理預售房屋手續。

第九條 外國人可以租賃房屋,租賃雙方須簽訂租賃合同,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

,並按規定辦理租賃鑒證手續。

第十條 外國人使用的房屋,不得隨意改變使用性質,確需改變使用性質的,應

經市房管、土地規劃主管機關審查批准。

第十一條 外國人應負責維修其所有的房屋,保持房屋建築完好和裝修設備正常

使用。對有危險的房屋,應及時搶修,延誤不修而發生事故的應承擔法律責任。

第十二條 外國人在本市的房地產須分別向市房管、土地主管機關辦理房屋所有

權、土地使用權登記或變更登記,經審查核准後,領取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證。

第十三條 外國人辦理房屋所有權、土地使用權登記,應交驗本人身份證明等有

關證件。如實填寫登記申請書,登記姓名須與本人身份證件姓名一致,不得以別名、

化名或他人名義申請登記。

法人及其他團體辦理房屋所有權、土地使用權登記,應出示法人資格證明,交驗

有關證件,由法人如實申報,登記時須使用企業全稱。

第十四條 房屋所有權人在房屋滅失後,須持有關證明辦理注銷登記。

第十五條 房地產抵押時,抵押權人須持抵押合同、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證

及有關證件,辦理房地產抵押權的設定登記。

房屋抵押時,連同土地使用權一並抵押。

第十六條 房屋所有權人不能親自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或變更登記手續時,可委

托代理人代為辦理,委託代理應由本人出具委託書。

第十七條 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變更登記和委託手續的證件文書須經公證機關

公證。在國外辦理的公證文書,須經該國當地政府或其委託機構和中國駐該國使領館

的認證。

辦理登記和委託手續的證件文書,必須是正本。如證件、文書是用外國文字書寫

的,須同時附交經公證和認證的中文譯本。兩種文本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八條 凡未按照本規定辦理房屋所有權、土地使用權登記的,其房屋所有權

和土地使用權的取得、變更和抵押權的設定,均為無效。

對不按期辦理房屋產權登記的,由房管部門責令其限期補辦登記;對逾期不辦的

,按房值的1%處以罰款。對不辦理土地使用權登記的,由土地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九條 租賃房屋未經鑒證的,除責令補辦鑒證手續外,並對雙方各處以鑒證

費三倍以下罰款。

第二十條 對違反本規定非法經營房地產的,除責令停業、沒收非法所得外,並

處罰款。

第二十一條 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所進行的行政處罰,分別由市房管、土地規劃

主管機關作出。當事人對處罰不服的,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有關

規定,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申請復議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拒不

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二條 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公司、經濟組織、個人及其投資興辦的企

業,參照本規定辦理。

第二十三條 本規定由天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閱讀全文

與外藉人如何取得土地使用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