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不構成侵權,理由是兩種行為均為合理使用。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Ⅱ 著作權的選擇題
答案是B,讓我們一一分析:
A:根據《著作權法》第21條第3款規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明文規定,沒什麼好說的,深究的話,電影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可以寫一篇論文。
B:教材,首先我們要弄明白,教材一般是匯編作品,一般來說其著作權屬於教材中各個原作者,而原作者的著作權並不會因其作品被編了教材而喪失。可能有的人認為,教材中選用的作品是屬於法定許可的,因此覺得原作者的著作權因此不受保護,這是謬論。根據《著作權法》第23條規定,「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明白了吧,意思就是,不受影響!
C輔導錄像,理由同Aor同D(錄像的理由要分類討論,取決於其獨創性的高度,如果該錄像的獨創性很高,可以認為是「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理由同A;如果獨創性較低,只能屬於錄像製品,用鄰接權來保護,故而理由同D),不影響答案。
D錄音帶,根據《著作權法》第41條第1款「錄音錄像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並獲得報酬的權利;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製品首次製作完成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
Ⅲ 知識產權法中有關著作權的案例分析題,請高手詳細解答
回答一下,不一定正確啊
1.劉某什麼行為,不知道專業上怎麼稱了,反正就是類似於遺囑內的民事行為唄
2.王某無容著作權,他不是作者
3.王子更沒著作權了,不是作者,也沒有法定理由獲得著作權
4.著作權始終都是劉某的,發表權,修改權,署名權,維護作品完整權無時間限制
5.劉子可繼承著作權,除發表權,修改權,署名權,維護作品完整權,其他權能都可繼承
個人認為孫某應該不屬於合理使用范圍。因為該作品一直未發表
Ⅳ 試題是否屬於著作權保護的案例
、 試題是否屬於著作權保護的客體
既然一審法院認為ets與gmac所設計的試題享有著作權,那試題屬於著作權保護范疇的法律依據也需要進一步的明確界定了。
著作權,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權人對文學、藝術、科學作品所享有的專有性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並以保護作者權益原則、鼓勵優秀作品原則、作者利益與公眾利益協調一致原則以及與國際著作權法律制度發展趨勢一致原則為基本原則,合理公平的解釋具體法律條文的適用。
我國著作權法所稱的著作權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治理創造成果。」在具體的運用上,根據《著作權法》以及司法實踐,受法律保護的著作權客體應該具備有以下三個條件分別是獨創性、可復制性以及不屬於法律明文列舉的不受著作權法律保護的對象。我們可以分別從這三個方面分析試題是否屬於著作權保護的客體。
1、 獨創性。
獨創性,亦稱原創性,是作品成為著作權客體的首要條件。它是指由作者獨立構思而成的,作品的內容或者表現形式完全不是或基本不是同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相同。在本案中,ets的試題是由ets聘任的專家小組獨立構思而成的,並且經過版權登記,在表現形式上與同類的考試機構所出的試題有明顯的區別。但新東方學校在抗辯中指出,ets和gmac認為自己對toefl、gre、gmat試題享有著作權,作品有獨創性,但是證據只有其一位高級職員的證言。一審以這樣一個與案件有重大關系的證人證言來認定試題作品的獨創性是不合適的。而且,試題屬於文字作品,並未表達什麼作者的思想。然而在獨創性條件的要求中,主要是要求作者的獨立構思,即試題是作者的獨立勞動的體現,並且經過了相關版權的登記,在其內容或者表現形式上與其它作品有明顯的區別,即不是抄襲、剽竊或者是篡改他人的作品。而對於獨創性的舉證,證據雖然只有一位高級職員的證言,但試題是ets和gmac長期獨立勞動的表現,同時試題作品都在美國做了版權登記,這是長期以來人所共知的。很顯然,試題是符合獨創性要求這一條件的。
2、 可復制性。
在這一點上,ets和gmac的試題主要是以書面和計算機數據的形式出現,很顯然是符合這一個條件。
3、 不屬於法律明文列舉的不受著作權法律保護的對象。
《著作權法》第四、第五條的規定屬於強制性規定和排除性規定,完全列舉了應排除使用的全部對象。因此,根據反對解釋原理,試題應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范圍。在我國的現實中,同樣是存在試題受到保護的實例。過去每年的律師資格考試的試題是受到法律的保護的。此外,根據我國參加的伯尼爾公約和trips協議,其他成員國的作者的作品應該受我國法律保護。據此ets和gmac試題的著作權在我國是應當受到保護的。
綜上所述,符合著作權法所保護作品基本特徵的試題,可以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條取得受保護的著作權法律依據。
Ⅳ 著作權亦稱版權。下列關於著作權的認識,正確的是
【答案】D
【答案解析復】試題分制析:公民的著作權是與生俱來的,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獲酬權等。當著作權受侵犯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所以①③④是正確的,②是錯誤的,公民的著作權屬於財產權,排除,故選D。
考點:本題考查依法保護智力成果權。
Ⅵ 著作權法案例分析題
1.()是(或構成)(0.5分)
(B)錢某的許可復制發行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2.(A)否(0.5分)
(B)錢某對所採集的民間藝術無著作權(0.5分)。
3.(A)否(0.5分)
(B)依誠實信用原則解釋意思表示,趙某獻辭無非表明"該劇系為阿芳而作"之義,而非轉移著作權(0.5分)。
4.(A)是(0.5分)
(B)孫某對其表演的許可錄音錄像權(0.5分)。
5.(A)是(0.5分)
(B)所播錄音錄像製品本身即屬侵權作品
6.(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7.(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8.(A)是(0.5分)。
(B)趙某的修改權(0.5分)和保護作品完整權(0.5分)。
9.(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加答"李某等表演者的現場直播許可權"者減0.5分,因為李某等人的表演本身即屬侵權行為,故無表演者權利可言)
10.(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11.(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12.(A)是(0.5分)
(B)趙某繼承人的發表權(0.5分)、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孫某繼承人的轉播許可權(0.5分)和獲酬權(0.5分)。
Ⅶ 關於著作權法,試題。
商場侵犯的是音樂作品作者的表演權,通過機器設備公開播放表演者表演作品的錄音錄像製品,是屬於機械表演范疇,而本商場通過錄放設備播放音樂CG盤,所以侵犯了音樂作品作者的表演權(機械表演),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