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isco公司的發展史
1994年08月,思科系統公司北京辦事處成立,隨後在上海(1995年9月)、廣州(1996年3月)和成都(1996年5月)設立了辦事處。
1998年06月,思科系統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錢伯斯先生首次以思科CEO身份訪問中國大陸,並在清華大學做主題演講。
1998年09月思科系統(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並在北京建立了網路技術實驗室。
1998年09月,思科系統公司董事長約翰·摩格里奇訪問上海,宣布與復旦大學合作建立中國首家思科網路技術學院。
2001年1月,思科系統公司宣布將在中國新建「最後一公里」接入技術實驗室和IP語音技術實驗室。
2003年03月,信息產業部授予思科系統(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電子政務推薦企業」稱號。
2003年06月,SARS在中國爆發,思科向衛生部及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捐贈價值2150萬元人民幣的設備和服務,協助建設國家、省、市、縣四級防疫專網。
2004年01月,教育部授予思科系統公司「捐資助教特殊貢獻獎」。
2004年03月中國第一個下一代互聯網主幹網CERNET2(第二代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在北京宣布開通,此次建成的CERNET2是全球最大的IPv6試驗網,採用思科IPv6設備,連接廣州、上海和北京,總長6000公里,帶寬2.5G。
(1)錢伯斯獎知識產權擴展閱讀
思科公司的企業文化
公司願景
改變現在網路的局限性,讓網路成為最時尚的潮流。
公司使命
為顧客、員工和商業夥伴創造前所未有的價值和機會,構建網路的未來世界。
公司文化
質量第一、顧客至上、、無技術崇拜、節約、回饋、信任、公平、融合、團隊精神、市場轉變、樂在其中、驅動變革 充分授權、公開交流。
成功奧秘
無論何時何地,拿出你的激情來,反復宣傳你的理念。
用電子商務贏得世界。
用網路改革公司內部的運作。
將人的因素置於產品、效益以及其他一切因素之上。
經常聽取客戶的意見。
向你的核心客戶提供「端對端」的解決方案。
在所有的商業領域中尋求領先的機會。
通過正確的並購使自己成為企業巨人。
如果你不收購他們,那麼就加入他們之中吧。
戰勝與成功伴生而來的自滿情緒。
⑵ 北京專利律師事務所哪家好北京專利侵權賠償律師大全
知識產權爭議解決是北京集佳律師事務所的傳統優勢領域,2009年先後有多個知識產權爭議解內決案例入選最高容院、北京高院經典案例;此外,集佳在商標代理領域優勢突出。長期致力於、專注於知識產權法律服務領域,是集佳律師事務所的取勝之道。
推薦律師:於澤輝、李德山、祖侃、張亞洲等。
柳沈律師事務所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專注和卓越成就值得尊敬,擁有30餘名執業律師、100餘名專利和商標代理人的柳沈團隊在該領域創造了輝煌的成績,特別是在機械、電子、化學等領域的專利法律事務領先業界。此外,在知識產權爭議解決、商標法律事務、等領域,柳沈亦有不俗的表現。
推薦律師:楊梧、巫肖南、李祥民、李曉舒等
⑶ CISCO是什麼東西來的呀
CISCO是世界上第一家生產路由器的。
整個互聯網的骨幹網路有70%的設備由CISCO提供。
國內的有華為,所以說學網路不一定必須學它。
⑷ 馬翔的主要榮譽
01、2004年度北京市律師協會專業委員會優秀委員;
02、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授予2005-2007年度全版國優秀律師稱號;權
03、.2005年被全國律師協會評為無私奉獻獎;
04、2005年度至2007年度三屆北京市律師協會最佳專業委員會主任;
05、全國律協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2007年會、2009年會、2011年會優秀論文獎;
06、2008年被北京市律師協會授予北京市律師行業奧運工作專業貢獻獎;
07、2010年被北京市律師協會授予傑出律師稱號;
08、2012年第八屆北京市律師協會十佳專業委員會主任;
09、2012年全國律師知識產權實務論壇十佳案例獎、十佳論文獎;
10、2012年被知名評級機構錢伯斯評為亞洲中資所知識產權律師領軍人物;
11、2013年被北京市律師協會評為十佳知識產權律師;
12、2013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評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先進工作者;
13、2013年全國律師知識產權實務論壇十佳案例獎;
14、2013年度中國律師行業最受關注新聞人物。
⑸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的榮譽
專商所的歷史,既是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發展的縮影,也是事務所幾代人同心合力、一起編織榮耀與夢想的奮斗史。
自1999年起,專商所連續在英國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識產權管理)雜志每年對世界幾十個國家的知識產權事務所的排名中被列為中國頂尖事務所。
專商所還連續榮獲《亞洲知識產權》(Asia IP)中國專利年度大獎。
專商所多次榮獲ALB(Asia Legal Business)年度最佳中國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大獎。
專商所在2011年榮獲CLP(China Law & Practice)年度最佳中國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大獎。
專商所在2011年榮獲中國優秀商標代理組織稱號。
專商所多次入選《知識財產管理》(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 (IAM))全球專利1000強 。
專商所多次入選《LEGAL 500》評選的中國頂尖知識產權事務所。
專商所多次被錢伯斯(Chambers Asia-Pacific)被評為中國一級知識產權事務所。
專商所在2013年榮獲《商法》(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雜志2013年度知識產權領域卓越律所大獎。
專商所是由中國知識產權報社組織評選的2012年度、2013年度星級優秀專利代理機構。
專商所還當選了北京市2012、2013年度優秀專利代理機構。
⑹ 華稅律師事務所的華稅律師事務所簡介
華稅的客戶涵蓋高科技、房地產、金融、石油化工、教育培訓等熱點行業,具體服務涉及稅務爭議解決、海外投資稅、轉讓定價管理、並購重組稅務設計等諸多領域。華稅的專業服務有效地協助客戶減少了涉稅風險,對客戶節約成本、提高競爭力起到了顯著的助力作用。
華稅的經驗表明,稅務與法律結合的規劃可以為客戶帶來更大的價值,並更能確保稅務方案的合法性。深厚的專業知識儲備,多年的服務經驗積累,貫徹始終的客戶至上服務承諾,與社會各界的良好關系以及多元化的社會資源,都保證了華稅能夠滿足客戶多類別、多層次的涉稅法律服務的需求。
較之於「四大」等國際性稅務服務機構而言,華稅本土化的立足確保其對於中國稅法的理解與把握更為深入,與有關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絡與溝通更為順暢;在具體服務中,華稅能夠充分考慮本土客戶的實際經營情況與承受能力,提出更為經濟合理的取費標准;以上特點決定了華稅更為注重專業服務本身給客戶帶來的真實價值。
目前,華稅堅持以專業化與國際化為事業發展目標,以成為「值得信賴的中國稅法專家」為追求,積極協助客戶降低稅法風險、優化節稅空間,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水準的涉稅法律服務。
繼成功承辦2010年中國稅法論壇後,2011年華稅律師事務所承辦「第二屆中國稅法論壇暨首屆中國稅務律師論壇」,入選《中國律師》雜志社、中國律師網「2011年度中國律師行業最受關注的新聞事件」。
2012年12月9日上午9時30分,在北京飯店貴賓樓三層王府廳由北京華稅律師事務所、北京天同律師事務所、北京漢坤律師事務所、北京環中律師事務所、北京立方律師事務所、上海建緯律師事務所、上海江三角律師事務所、浙江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八家專業律師事務所發起成立的「中國金磚律所(LBL)」正式啟動。 「金磚八所」涵蓋稅務、商事訴訟、金融投資、國際貿易、知識產權、房地產、勞動法、能源環境八個領域,金磚律所中8家律所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均獲得過國際知名法律評級機構「錢伯斯」大獎,是各法律專業領域的佼佼者。「錢伯斯」大中華區主編盧安宜認為,金磚律所倡導的專業和合作精神,將促進中國律師專業更加精進。
華稅律師事務所已經出版《中國稅務律師實務(二版)》(2012,法律出版社),《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納稅指南》(2011年,中國稅務出版社),《中國轉讓定價與反避稅納稅指南》(2010年,中國稅務出版社),《中國轉讓定價實務與案例》(2009年,法律出版社),《中國稅務律師實務(第一版)》(2009年,法律出版社),《企業會計准則深度釋解與企業應對》(2009年,法律出版社),《最新企業所得稅法深度釋解與企業應對》(2008年,法律出版社)等十餘部專業著作。
⑺ 馬翔的介紹
馬翔,男,北京天馳洪範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全國律協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分管商標),創建北京律協商標專業委員會並連續擔任三屆主任,全國優秀律師,北京市十佳知識產權律師,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專家組專家。曾榮獲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律協專業貢獻獎、北京律協傑出律師獎、錢伯斯亞洲中資所知識產權律師領軍人物,2013年度中國律師行業最受關注新聞人物,中國政法大學、國家律師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市律師協會實習律師講師團講師、全國律協巡迴講師團成員,中國政法大學無形資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是國內最早專業從事商標業務的執業律師,執業22年來代理了數萬件國內外商標申請,數千件商標異議、評審,數百件商標行政確權和商標侵權案件,是國內少有的能夠提供商標代理、訴訟和知識產權戰略服務等全方位、高水平、多層次法律服務的律師。
⑻ 北京市鑄成律師事務所的鑄成榮譽
鑄成律師事務所被Asia Law Profile (亞洲法律概況)評為「2014年度推薦律所」
鑄成律師事務所被Managing IP 評為「Prosecution Law Firm of the year」, 同時獲「China Rising Star」提名
律師事務所代理案件「TANG」商標及商品包裝侵權被《商法》評為「年度傑出交易」大獎
鑄成律師事務所在WTR2014年度評選中分別列Prosecution&Strategy Law Firm Enforcement&Litigation Law Firm銀獎第二名
鑄成律師事務所獲得Acquisition International 評選的「IP Dispute Law Firm年度大獎
創始合夥人蒼雨春在WTR2014年度評選中分別列Prosecution&Strategy Indivial Enforcement&Litigation Indivial銀獎第二名
創始合夥人蒼雨春被Aisa IP(亞洲知識產權)雜志評為50 Litigators you Should Know」
鑄成律師事務所被Chambers & Partners (錢伯斯)評為「年度亞太地區傑出IP律師事務所」
鑄成被Asia Law Profile(亞洲知識產權)評為「2013年度亞太地區十佳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
鑄成被MIP(知識產權管理雜志)評為「2013年度亞太地區傑出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
鑄成獲得Asia Law Business(亞洲法律事務)「年度IP傑出律所和年度訴訟6
鑄成律師事務所被Legal 500 Asia Pacific(亞太法律500強)評為「年度推薦IP律師事務所」
鑄成律師事務所蒼雨春律師和劉建強律師被Asia Law Profile (亞洲法律概況)評為2013 「中國傑出律師」
鑄成律師事務所被Chambers & Partners (錢伯斯)評為「年度亞太地區傑出IP律師事務所」
鑄成律師事務所被World Trademark Review(世界商標評論)評為「年度亞太地區傑出IP律師事務所」
在中華商標協會組織的第一次全國優秀商標代理機構評選中,鑄成被評選為全國30家優秀商標代理組織之一
鑄成被Lawyers World (錢伯斯)評為「年度亞太地區傑出Ip律師事務所」
亞太地區傑出IP律師事務所-Chambers & Partners
鑄成被Corporate Intl(國際法人)授予「年度亞太地區十佳IP律師事務所」年度亞太地區傑出I律師事務所-MIP
鑄成被MIP(知識產權管理)評為「2011年度亞太地區傑出IP律師事務所」年度亞州商標爭議和商標訴訟領域傑出律師事務所
鑄成被Asia IP (亞洲知識產權)評為「年度亞洲商標爭議和商標訴訟領域傑出律師事務所」
鑄成的國航鳳凰圖形美國保護案被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商法)評為「年度傑出交易」獎
鑄成被Deckers Outdoor Cooperation(德克斯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授予「全球知識產權保護團隊」獎
鑄成合夥人蒼雨春律師被Asia Law and Practice(亞州法律與實踐)評為「亞太地區知識產權界最受贊譽的法律專家」
鑄成合夥人蒼雨春律師被Corporate Intl(國際法人)評為「年度中國十佳律師」
鑄成合夥人司義夏律師被Asia IP(亞洲知識產權)評為「2011年度亞洲地區傑出律師」
⑼ 思科訴華為:中國人如何走出知識產權冬天
我說「情理之中」,並非預見到了這場官司。而是預言「知識產權與知識共享之爭,將是引發未來100年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沖突的總的導火索,是矛盾的靶心中央。」這是中國加入WTO後,第一次在靶心問題上的交火。我感到「意料之外」的,是一上來就是產業的「野戰軍主力」在「擦槍走火」。由此,可以說「驚天地」。 不過,我統計發現,「在以爭奪『土地』為主題的第一波世界范圍沖突的高潮中,成吉思汗曾殺傷2億多人,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以爭奪「資本」為主題的第二波世界范圍沖突的高潮中,通過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確切說應是「工業世界大戰」),世界人口被殺傷1億3。」照此推論下去,以爭奪「知識」為主題,不知死傷人數會在6000萬人之上還是之下?按這個標准,這場官司不過小事一樁,「泣鬼神」是無從談起了。 說正經的。思科訴華為知識產權案,從很多意義上說,都具有「第一案」的特徵。對於進攻方來說,我相信有許多「狼」在門外等著,只等思科開個「好」頭,准備隨後一擁而上;對於防守方來說,與其說是考驗華為,不如說是考驗我們長城背後的戰略縱深,考驗我們對整個知識浪潮的應戰程度。 案子本身的是非,要根據法律來做出判斷。但把這個知識產權案子,放在更大的知識經濟的背景下看,我們現在就可以看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集中到一點,我在思考,為什麼我們要被逼到知識產權這個轉不開身的小角落裡,跟別人打架?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本是一個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而知識產權,不過是這個廣闊天地中的一畝三分地。我正面的意思是想說:我們需要認真考慮對於知識產權的替代政策。(具體主張,詳見另外一篇文章《奇平視點:對知識產權的替代政策》網上完全版)。這一案不管打成什麼樣,我認為這才是結論。 說實在的,打這類官司,我怕的不是思科。思科也許在有些人看來是巨無霸,可放在我上邊說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一看,還不跟小螞蟻一樣!我怕的是我們自己在知識產權問題上沒有清醒認識,錯過正確的應對機會。 思科表面上氣吞萬里如虎,看那眼神斜斜地瞅的地方,再聽聲音,我怎麼聽怎麼象那首兒歌「老鼠怕貓,那是謠傳……」。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本月早些時候舉行的投資者大會上,思科首席執行長錢伯斯並不認為該問題有多嚴重,稱很高興看到中國政府將充分保護西方企業的知識產權。Chandler稱中國政府官員非常重視思科的顧慮,因此預計該訴訟不會影響到思科在中國市場的銷售。 各位看官,你看,思科他期待什麼,害怕什麼,自己都說出來了。 我真正擔心的是,我們自己把發展知識經濟的賭注,都押在了知識產權上面。這樣我們就沒有了別的選擇餘地,這樣我們就只能聽別人怎麼說怎麼是。 我更擔心的是,國際社會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對於知識產權對發展中國家的利弊,早有公論;而我國學者卻持談判桌對方觀點。真如此,則未戰,勝負定矣。不必戰矣。 我還擔心的是,一個月前某省農業廳網路工程項目那樣的招標。據參與的企業反映,技術招標明文規定的技術規格完全是依照思科公司的產品系列描述的。如果中國的技術標准都成了人家的專利,再談產品還有什麼用。如果人家再聲稱擁有網路介面、網路服務標准(如BEPL4WS規格),甚至「超鏈接」和網頁瀏覽基本方法的專利,你還能往哪裡退? 說到底,信息戰爭,是標准之爭,是技術標准之爭,政策標准之爭,真理標准之爭。至於官司,不過是「下兵攻城」而已。 那麼,我們不怕什麼呢? 民不懼死,耐何以死懼之。 華為不怕貼身肉搏,錢伯斯也懼它三分,稱華為是恩科最大的對手。華為人說「我們完全有能力逐鹿國際領域的高端市場,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成為一個全球化的競爭者」。如果真到市場上公平競爭,我對中國人有信心。 至於辦法,也不怕沒有。只要想一想我們的實力在哪,就會知道辦法在哪。 不信,我舉個例子。 澳大利亞相關國情特點與中國類似,高技術產品市場巨大而復雜,跨國公司對打入市場有強烈興趣。而本國公司希望得到跨國公司知識轉移,以打入國際市場。難題是如何讓跨國公司轉移R&D成果。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巧設一計,提出「信息技術和電子通信領域的夥伴開發計劃」(partnerships for development program)和「固定合約安排計劃」(fixed term arrangements program)。中心聯邦利用市場准入的控制權,鼓勵大公司特別是跨國公司增加R&D和出口活動。這個計謀果然取得了奇效。最初參加夥伴開發計劃的22家合作者,R&D投入竟一舉提高6倍多,年均增長35%;出口增加8倍。參加者越來多,達到60家以上。 反觀「思科訴華為知識產權案」,如果我們沒有一套組合拳,光把挨揍的一面湊過去,讓人家左一拳右一拳地打,不發揮自己市場優勢,中國不成了大傻瓜一個了嗎?這種市場換技術的政策戰術,前有第三代移動通訊標准上的成功運用,後有計委對付微軟的合理選擇,不說「戰無不勝」,至少還沒見特別失敗過。 論起此案的形勢來,我認為綜合的形勢是半斤八兩,但局部和眼下的形勢顯得對我不利;如果我們局限在知識產權上,就事論事,可能會陷入沒完沒了的細節糾纏中。我們一方面要據理力爭,一方面要站在戰略和全局上思考和出手,沒有什麼事件不能通過談判解決。 這件事本身即使能過去,但我想,其中顯現苗頭的那些隱患,比這件事本身還大,而且會長期潛伏下去,等待真正的爆發。中國人如果不想以華為的冬天為起點,走向整個知識經濟的沖突,需要對知識及其經濟,進行正本清源的重新思考。需要練好與知識產權配套的組合拳,再走出知識產權的冬天。編輯:付昱
⑽ 美國凱威萊德律師事務所的主要榮譽與排名
《錢伯斯》(Chambers):
凱威萊德在超過20個業務領域獲獎,並有48位律師因出色的業務能力和豐富的經驗而入選2012年版《錢伯斯美國》「美國頂尖商業律師」。凱威萊德在眾多領域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包括:銀行及金融業、破產/重組、資本市場(衍生品/證券化/結構型產品)、公司/並購、能源;電力監管(訴訟/非訴)、能源;石油及天然氣(監管/訴訟);金融服務監管、房地產及稅務。
在《錢伯斯全球》2011年版中,凱威萊德的頂級全球業務包括資本市場:結構性融資及衍生產品(全球)、資本市場中的證券化(全球)、國際私人客戶(全球)、重組/破產(英國)、破產(美國)、資本市場中的衍生產品(美國)、資本市場中的結構性產品(美國)、資本市場中的證券化(美國)、公司/並購(美國)、稅務:公司/金融(美國)。在個人方面,22位凱威萊德律師分別在各自領域被認可為「傑出律師」,其中8位在其所在領域位列一級律師,及錢伯斯一級排名。
凱威萊德的倫敦合夥人被2011年版《錢伯斯英國》列為資本市場、重組與稅務業務領域的先驅。
《國際金融法律評論》(IFLR):
凱威萊德獲得IFLR年度證券化和結構性融資年度團隊獎。因BNP與Janus之間的交易而獲得年度證券化及結構性融資交易獎。並且因Angiotech Pharmaceuticaland 而獲得年度重組交易獎,因加勒比石油公司的交易而獲得年度重組交易獎。
在2011年版《國際金融法律評論1000》排名中,凱威萊德在下列領域中被評為頂級律所:銀行貸款、資本市場——衍生產品、資本市場——結構性融資和證券化、金融服務監管、兼並與收購、破產與重組。凱威萊德的律師經常被IFLR世界頂尖律師指南認可,包括下列領域:飛機製造、銀行業、資本市場、公司治理、破產與重組、保險與再保險、並購、房地產、結構性融資與證券化、稅務。
《國際金融法律評論歐洲》提名凱威萊德為2011年度重組獎,以認可該所在LyondellBasell第十一章中作為債務人律師的出色表現。
《IFLR 美國》評選凱威萊德為2010年年度重組大獎鑒於其作為美國財政部在CIT集團重組中擔任領銜顧問的出色表現。
《法律500強》(Legal 500):
凱威萊德有超過15項業務和47位律師因其出色的法律技能與經驗而在2012年《美國法律500強指南》中脫穎而出。該所受到高度認可的領域包括:結構性融資(獲得了該領域頂級排名)、資產融資與租賃、銀行貸款、公司重組、金融服務、專利訴訟、擔保品/對沖基金、證券股東訴訟、反壟斷(並購);兼並與收購大型交易、房地產、國內稅務、及金融產品稅務。
在2011年英國版《法律500強》中,凱威萊德倫敦辦公室被評為在公司重構/破產,衍生產品及結構產品、證券化等領域的頂尖律所。
國際法律聯盟(International Legal Alliance Summit & Awards):
凱威萊德獲得該機構頒發的2011年度美國最佳律所銀獎。
《兼並收購顧問》(M&A Advisor):
《兼並收購顧問》授予凱威萊德2011年度工業產品和基礎原材料交易獎,以表彰律所在LyondellBasell第十一章程序中擔任債務人律師。
《兼並收購顧問》授予凱威萊德年度大型交易獎,以肯定凱威萊德作為美國財政部和總統任務執行人在克萊斯勒重組案中的表現。
《兼並收購顧問》評選凱威萊德為2010年年度律所,以認可凱威萊德在這一年中參與的多起廣受關注的案件和交易,包括涉及克萊斯勒、通用和Lyondell化工公司等。此外為表彰凱威萊德在通用重組案中的表現,凱威萊德還獲得了該年的年度並購第十一章重組大獎和年度製造/發行大獎。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凱威萊德名列《金融時報》美國創新型律師2011年報告「最具創造性的25位律所」之一。該所亦因其在微軟公司的反壟斷案中的出色表現而被列為科技、媒體和電信行業頂級律所,並因其發展了商業抵押擔保證券市場的新交易結構而受到高度評價。
凱威萊德名列《金融時報》美國創新型律師報告三家「傑出」律所之一,鑒於凱威萊德於2010年為美國財政部在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歷史性重構案中提供咨詢服務時以及其在LyondellBasell第十一章程序中的工作中表現出色。
凱威萊德獲得了2012全球競爭評論獎頒發的年度兼並管理事務獎以表彰其在為微軟85億美元並購Skype的交易中所提供的咨詢服務。
2010年全球並購Network Turnaround Atlas Awards提名凱威萊德為Winner』s Circle,以表彰該所在眾多交易中的貢獻,這些交易包括通用汽車重組,該交易獲第11章程序年度重組大獎(交易金額50億美元以上),及克萊斯勒的重組與出售給菲亞特的交易,該交易摘得年度並購交易獎(交易5億美元以上),以及LandSource CommunitiesDevelopment LLC交易,該交易提名第11章年度重組獎(交易金額10億美元以上),以及德爾福公司年度交易獎(交易金額50億美元以上)。
《美國最佳律所》(Best Law Firm in US):
凱威萊德在衍生產品與期貨法律方面的年度律所。凱威萊德亦在如下領域獲得國家一級排名:破產、債權與債務人權利/破產與重組法律,公司法、刑事辯護、白領刑事訴訟、衍生品與期貨法、設備融資法、反壟斷訴訟、破產訴訟、房地產訴訟、證券訴訟、專利法、房地產法、證券法和結構金融法、及稅法。該所在夏洛特衍生品與期貨法及證券化與金融法方面獲得大都會一級排名;在紐約的破產與債權債務人權利/破產與重組法、公司法、衍生產品與期貨法、員工福利法、設備融資法、醫療保健法、訴訟、反壟斷訴訟、破產訴訟、房地產訴訟、證券訴訟、專利法、房地產法、證券法和結構金融法、及稅法;以及在華盛頓的破產與債權債務人權利/破產與重組法、衍生產品與期貨法、破產訴訟。
《美國最佳律師》(Best Lawyer in US):
在2012年版的《美國最佳律師》中,45位凱威萊德律師在30項業務領域中被廣泛認為是專家。美國新聞媒體組和《美國最佳律師》認可凱威萊德律師為下列領域的優秀律師:管理合規法、反壟斷、銀行業及債權債務人權利、對賭型公司訴訟、商業訴訟、公司、公司合規、公司治理、刑事辯護(破產、債權與債務人權利/破產與重組法律,公司法、刑事辯護、白領刑事訴訟、衍生品與期貨、員工福利、設備融資、醫療保健、杠桿收購訴訟與私募股權、反壟斷訴訟、破產訴訟、房地產知識產權訴訟、並購訴訟、房地產訴訟、證券訴訟、並購、專利法、房地產法、證券與資本市場、證券監管、證券與結構金融法、稅務及信託與財產)。
《超級律師》(Super Lawyers):
凱威萊德律師事務所8位合夥人入選超級律師2011年華盛頓特區版。華盛頓特區版挑選下列領域的律師:反壟斷訴訟,破產及債權/債務人權利,商業訴訟,公司治理與合規,刑事辯護:白領犯罪、能源&自然資源,知識產權,及證券訴訟。凱威萊德紐約辦公室35位律師在20個不同的業務領域入選該刊紐約版,涵蓋的領域包括:反壟斷訴訟、銀行業、破產及債權/債務人權利、企業/公司、債券/政府金融、商業訴訟、公司治理及合規、刑事辯護:白領犯罪、員工福利/ERISA、財產規劃及認證、一般訴訟、醫療保健、知識產權訴訟、兼並收購、公益、房地產、證券及公司財務、證券訴訟及稅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