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債權和物權的關系是什麼
在財產權體系中,物權與債權的關系最為密切。物權規范財產的歸屬和利用關系,債權則規范財產的流轉關系。而在財產關系的運作過程中,物權是債權的起點和最終歸屬,債權則是人們獲得和實現物權的橋梁與手段。明確二者的關系,有利於把握民法中財產權體系的構造。
⑵ 物權與債權的關系
物權與債權的聯系與區別。物權、債權都是一種民事權利,基本的財產形式,反映經濟生活中的財產關系。當中物權是支配權,債權是請求權,物權和債權的保護方法不同。
物權與債權的區別
物權是和債權相對應的一種民事權利,它們共同組成民法中最基本的財產形式。財產權的靜止狀態體現為物權,在運動狀態中又表現為債權,物權和債權反映著社會經濟生活中最基本的財產關系。
物權和債權盡管都屬於財產權的范疇,但和債權相比較,物權是支配權,而債權是請求權,債權人一般不是直接支配一定的物,而是請求債務人依照債的規定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的行為。
除此外,物權具有自身的特點,表現在:
第一,物權的權利主體是特定的,而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債權人的請求權只對特定的債務人發生效力,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債權又被稱為對人權。債權要成為物權必須要完成一定的公示方法。
第二,物權具有優先性,債權具有平等性。物權的優先性,首先表現在當物權與債權並存時,物權優先於一般的債權。物權的優先性還表現在,同一物上有數個物權並存時,先設立的物權優先於後設立的物權,這就是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
第三,物權能夠對第三人產生效力,物權都具有追及性,所謂追及的效力,是指物權的標的物不管輾轉流通到什麼人手中,所有人可以依法向物的佔有人索取,請求其返還其物。任何人都負有不得妨礙權利人行使權利的義務,無論何人非法取得所有人的財產,都有義務返還。
第四,在權利設定上的區別。物權設定時必須公示,動產所有權以動產的佔有為權利象徵。動產質權、留置權亦以佔有為權利象徵,而不動產則以登記為權利象徵,地上權、地役權、抵押權等亦以登記為權利象徵。公示常常伴隨著物權的存在。而債權只是在特定的當事人之間存在的,它並不具有公示性,設立債權亦不需要公示。因此當事人之間訂立合同設立某項物權,如未公示,可能僅產生債權而不產生物權。物權的設立採取法定主義,物權的種類和基本內容由法律規定,而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物權種類。然而債權,尤其是合同債權,主要由當事人自由確定。當事人只要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和公共道德,則可以根據其意思設定債權,同時又可以依法自己決定債的內容和具體形式。
第五,物權和債權的保護方法不同。
⑶ 物權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如何理解
1.債權以某特定物為給付標的物,而該標的物上又有物權存在時,無論物權成立之先後,均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 這種情形常發生於一物數賣。例如,甲與乙訂立買賣契約,將某項動產出賣於乙,在未交付標的物前,又將該物出賣於丙, 並已實際交付標的物,則鼻觀內雖為後買人,但因標的物已交付而享有所有權,其所有權即當然優先於先買者乙享有的債權。在不動產交易中,如果後買者已辦畢所有權登記,基於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公信原則,即使出賣人已將標的物實際交付給先買者,後買者也能取得該不動產之所有權,其對標的物的所有權優先於先買者的債權。某特定物雖已為債權給付之內容,如買賣、贈與,使用借貸之標的物,但該物上,如有定限物權存在,無論其物權是否成立在債權發生之前或後,物權均有優先於債權之效力。債權人不得對物權人請求交付或移轉其物,亦不得請求除去該物上之物權。 2.物權優先於一般債權。 就債務人之物上設有定限物權存在,於受清償或補償時,優先於一般債權。定限物權以對標的物支配內容為標准而區分為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在用益物權,當用益物權與債權並存時,用益物權應優先於債權。於擔保物權之情形,當擔保物權與債權並存時,在債權屆期未受清償時,擔保物權人得申請拍賣擔保物,實行其擔保物權,則無論債務人的財產能否夠清償債務,擔保物權人就拍賣標的物所得價金,均優先於一般債權而受清償。
⑷ 當同一標的物上物權與債權並存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物權優先於債權。誰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的啊,,,
在大陸法系國家,物權和債權是民法中的兩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分別構成民法典中的物權法和債權法。物權法和債權法雖都屬於財產法,兩者之間具有密切聯系,又有區別,主要體現在物權的效力優於債權的效力。其原因可歸為:
(1)物權法調整的是人對物的支配關系,即靜態的財產關系,物權法的重心在保護所有權不受侵犯,旨在維護財產的「靜的安全」;而債權的重心在於保護和促進財產的流轉,旨在保護財產「動的安全」。
(2)物權法主要調整財產的佔有關系,所要解決的是在社會中的財產的歸屬和保護問題,它最直接地反映和保護著一個國家的社會所有制關系。債權法調整財產的流通關系,所要解決的是在社會中的具體、特定的人(自然人或法人)之間的經濟問題。兩者相比較,顯然整個社會、國家的利益高於個人(廣義的個人)的利益,物權的效力當然優於債權的效力。
(3)物權法以確認各種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為主要內容,並賦予物權以支配權和排他性,而且通常要涉及第三人的利益,這決定了物權法的規定大多數為強制性的規定,採取法定主義的原則,不允許當事人依其協議而排斥法律的適用。而債權更多地體現在合同關繫上,具有很大的約定性,強制性的效力高於約定性的效力,物權的效力自然優於債權的效力了。
(4)物權法為財產歸屬法,主要是關於社會財產的歸屬和保護問題,而財產歸誰所有,得由何人支配,直接關系著社會資源的分配和全社會成員的生活保障條件,尤其是土地,為有限、稀缺的自然資源,與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密切相關。因此,物權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常涉及第三人及社會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而債權法絕大部分都在調整社會中的局部的財產關系,常涉及兩個特定的相對人之間的利益,其私人性比物權法的要強得多。人生活在社會中,私人意志須得服從公共意志,物權的效力理所當然地高於債權
以上就是為什麼物權的效力高於債權的效力的深層次原因。
⑸ 為什麼物權優先於債權
原因:
比如一台電視機甲在乙那借錢了,然後把電視機做了個抵押,用作債務的擔保;可是後來,甲又把電視賣給丙了——這里,抵押權是物權(擔保物權),賣給丙是債權。
可是,這里要分2種情況:
1、電視機抵押登記了。那麼甲賣電視是要乙同意的,就沒有問題了,乙就電視機款有優先受償權。如果乙沒有同意,那情況就分很多種了。
(1)丙可以把電視機價款直接支付給乙
(2)丙把價款給甲,甲再給乙
(3)甲另外提供抵押物給乙
(4)甲把電視機低於正常價賣給丙以逃避對乙的債務,那麼乙可以主張撤銷甲丙的買賣合同(5)甲把電視機賣了以後攜款跑了,乙找不到人,那麼乙可以請求法院支持讓丙給錢。
2、電視機沒有辦理抵押登記。那麼甲乙的抵押不能對抗第三者的買受,丙合法取得電視機,乙可以找甲的麻煩。
(5)債權物權同時存在擴展閱讀:
物權優先於債權的案例解釋:①所有權優先於債權。典型形態是:不動產一物數賣場合,取得不動產所有權的買受人,其所有權優先於未取得所有權的買受人之債權。例如:甲將房屋出賣給乙,交付了房屋但未辦理過戶登記,此後甲又將房屋出賣給不知情的丙並辦理過戶登記。所有權人丙即可對乙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而乙只能對甲主張違約責任。
②擔保物權優先於債權。有物的擔保的債權,就擔保物得優先於(擔保人之)一般債權人而受清償。同樣的道理,物的擔保人破產時,擔保物不列入破產財產,擔保物權人對擔保物享有「別除權」(《企業破產法》第109條)這也是擔保物權的價值所在。
③用益物權優先於債權。例如:甲村將某土地出租給乙使用,租賃期間,甲村又在該土地上為丙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則丙用益物權優先於乙的租賃權。
(5)債權物權同時存在擴展閱讀來源:網路:物權債權契合
⑹ 在同一標的物有因果關系的物權和債權能不能並案審判的法律條文
1、同一標的物上存在數個債權時,先成立的債權優於後成立的債權的說法是錯誤的。專2、債權具有相容性,屬一個標的物上可以同時存在數個債權。債權又具有平等性,一個標的物上的數個債權,如果都沒有有效抵押,那麼這些債權就是普通債權,是平等的,不能因債權成立的先後而有優劣。3、只有有效抵押的債權有優先性,有抵押的債權優於無抵押的債權。
⑺ 能不能舉一個既有物權又有債權的事例啊
物權包括所有抄權和他襲物權
比如你有一塊手錶,即你對表有所有權,你忘記掉放在哪裡了,後來被人撿到了,撿到你手錶的人對物只有佔有,但是沒有權利,你讓他還的時候,他不歸還,這個時候,你可以對他提起物權之物上請求權,或者也可以提請債權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⑻ 法律物權和事實物可以同時存在嗎
首先我想糾正的是:物權請求權和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是完全沒有關系的兩個概念其次,與物權請求權相對的是債權請求權。物權法出台後,在法學界對物權和債權做了較為細致的區分。一、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的區別 1、物權請求權基於物權而產生,享有物權是行使物權請求權的前提。2、物權請求權為請求權之一種,惟當受到妨害時始得發生。3、物權是有優先力、排他力、追及力與物權請求權組成嚴密之效力體系,方保物權之絕對性、對世性效果之實現。物權請求權不以懲罰制裁侵害人為目的,而以恢復物權支配力之圓滿狀態為追求,其責任承擔也不以填補物權人所受實際損害為計算,而以排除影響物權人權利行使之妨害事實存在為足,而無須侵害人主觀過錯之證明。二、 物權:物權請求權,也稱物上請求權,是指物權的圓滿狀態被妨害或有被妨害之虞時,物權人為排除妨害或防止妨害發生,得對現為妨害或將為妨害之人請求為一定行為之權利。作為民事權利之一種,尤以與債權請求權相比較,物權請求權具有如下特徵:首先,物權請求權基於物權而產生,享有物權是行使物權請求權的前提。其次,物權請求權為請求權之一種,惟當物權受有妨害時始得發生。例如所有物權被他人侵佔,所有權人即行使所有物返還請求權,旋又被他人設置妨礙影響支配,所有權人又可行使妨害排除請求權。物權請求權的這一特徵是其與債權請求權的顯著區別。再次,物權請求權屬於物權效力之一種,旨在通過回復物權的完滿狀態而實現對物權的保護。物權為支配權,其支配力何以為載?蓋由優先力、排他力、追及力與物權請求權組成嚴密之效力體系,方保物權之絕對性、對世性效果之實現。故物權請求權盡管以受有侵害時方能發動,但卻不以懲罰制裁侵害人為目的,而以回復物權支配力之完滿狀態為追求,其責任承擔(請求內容)也不以填補物權人所受實際損害為計算,而以排除影響物權人權利行使之妨害事實為已足。正是基於此,物權請求權的發生以妨害物權行使的圓滿狀態的事實存在為已足,而無須侵害人主觀過錯之證明。此乃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的又一重要區別。 2.物上請求權的目的為排除妨害,根據不同的妨害形態可分為以下幾種,(1)當他人沒有許可權而佔有物權的標的物妨害物權時,發生物權的返還請求權;(2)以此之外的方法妨害物權的,發生妨害除去請求權;(3)妨害有發生之虞的,發生物權的妨害預防請求權。 三、兩者關系基於物權優先於債權理論,物權請求權應當優先於債權請求權,如在抵押權案件中,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屬物權請求權,應優先於債權請求權。物權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本法所稱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抵押權是擔保物權之一,屬物權的一種,抵押權人行使抵押權的主張即屬物權請求權。從法理上講,物權是一種對世權,具有排他的權利,基於物權而產生的物權請求權相應具有排他的權能,亦應優先於基於債權而產生的債權請求權。物權優先於債權理論在法學界已經形成共識,同時也散見於有關法律規定中,如財產共有人在該財產被出賣、變賣、拍賣時具有優先購買權就是源於物權優先於債權的法理。抵押權雖屬限制物權,但抵押權人在抵押人不履行債務人時享有請求處分該抵押物和優先受償的權利,在與第三方債權的抗衡中應當優於債權人的請求,當抵押權人對抵押物的請求與債權人對該物的請求競合時,執法者應當首先滿足抵押權人的請求。
⑼ 論述物權與債權的關系
一般來說,物權具有優於債權的法律效力。物權的優先效力:又稱物內權的優先權,容指同一標的物上由數個利益互相矛盾、沖突的權利並存時,具有較強效力的權利排斥具有較弱效力的權利的實現。
物權對於債權的優先效力:即同一標的物上物權與債權並存,物權優於債權的效力。表現兩方面:a、同一標的物上物權債權並存物權優於債權。但存在少數例外,如不動產租賃權,屬於債權,特定情況下「買賣不破租賃」;b、債權人依破產程序或強制執行程序行使其債權時,作為債務人財產的物上設有擔保物權的,該物權優於一般債權人的債權,即別除權;在破產時,非屬於債務人的所有物,所有人有取回該物的權利,即取回權。
這是我民法筆記中關於物權債權關系的內容,希望對你能有一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