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質人代質權人佔有質物的,質權消滅了嗎
不消滅,但喪失對抗第三人的效力,具體可以參考如下法條:
《擔保法版司法解釋》
第八十七權條出質人代質權人佔有質物的,質押合同不生效;質權人將質物返還於出質人後,以其質權對抗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不可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而喪失對質物的佔有,質權人可以向不當佔有人請求停止侵害、恢復原狀、返還質物。
2. 質權人因質物滅失而消滅,怎麼解釋那質權人不是得不到保障了嗎
質權人在質權存復在期間是負有妥善制保管質物的,因此質物的滅失當然質權也滅失,如果不是因為質權人沒有盡到妥善保管義務而致使質物滅失的,獲取的賠償金也就是第三人損壞質物賠付的金錢當然要作為出質財產啦,這個也是質權人的權利得到保障的一種體現,因為質權人並沒有過錯,反之如果質權人的原因致使質物滅失那當然要自己承擔責任啦,就是失質權.明白了嗎?希望對你有幫助.
3. 質押財產因不可抗力損壞的責任由誰承擔。法律依據。
首先,質權人就財產剩餘價值繼續享有質權。
其次,對於損害部分的不利後果的承擔:
1、有約定,從約定。
2、無約定,從法律規定。第一,對於不可抗力造成質押財產損壞的,法律沒有直接的規定,但是從法律的一般規定來看,質權人僅在自己對於質押財產損害有過失的情況下,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不可抗力造成質押財產損害的,質權人不承擔責任。第二,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擔保。
以下法律條文可能幫到你:
《擔保法》第六十九條 【質物的保管義務】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物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物滅失或者毀損的,質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十三條 【質物滅失的法律後果】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
《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五條 【質權人妥善保管質物義務】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押財產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六條 【質物保全】因不能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或者價值明顯減少,足以危害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變賣質押財產,並與出質人通過協議將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4. 民法題目
一 abc 此題真的是出的有問題.
二D絕對無異議.抵押權是擔保物權,是物權那麼物的主人當然有處分權.
三C不動產只能抵押不可質押.質押可以是權利質或者實物質.
四(空)我沒看明白空白在何處.如樓上所說主債權是絕對不可分離的.
五BCEC項物權都消滅了還哪來的抵押權的實現?
六(空)
七(空)
八C交付主義.成立與生效的時間是不同的.
九ABDE權利質.發表權是有人身專屬性的權利.
十隻能選B但此題有問題了已經.按物權法應該是按照公示公信力原則登記抵押權優先.其他的抵押權不分先後.按法理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此題已經過時擔保法的此部分內容已經是無效的了.
十一提前清償或者是提存
十二
十三C這個是想考留置物的價值應當與留置的債務數額相同吧
十四DE物權法現在已經不用通知抵押權人了,但是要經過抵押權人的同意.另外此為登記的抵押有公示力無須再另外告知了.
十五ABD老法了,新法又加了新東東.
總的來說你們老師很懶,沒出新題.應該多看看物權法了^^
5. 判斷正誤(質權因物質滅失而消滅.因滅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
正確.
這是法律原文,質權屬於物權,物權的存在以物的存在為前提.
《擔保法》第七十三條: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
6. 質權消滅的原因包括質權人被脅迫將質物返還於出質人嗎
個人認為不是質權消滅,是質物因返還,導致質權不能實現。
出質人履行與否是質物返還的條件。
脅迫返還和質權本身沒有關系,應屬刑事范圍。
7. 質物滅失了,質權還存在嗎
質押這種擔保方式是出質人以質物作為質權人債權的擔保,質權的標的物是質物內,也就是說,質權建立在質物容上,質物滅失的,質權無所依存,也隨之消滅。質物全部滅失時,質權全部消滅,部分滅失時,質押存在於質物剩餘部分。因質物滅失所得賠償金,依照物上代位原則,應當作為出質財產。此處的賠償金應作廣義解釋,不僅指第三人毀損質物的賠償金,也包括質物的保險金,徵用補償金等。
8. 判斷正誤(質權因物質滅失而消滅。因滅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
正確。
這是法律原文,質權屬於物權,物權的存在以物的存在為前提。
《擔保法》第七十三條: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
9. 擔保物權的消滅的情形
(一)主債權消滅
擔保物權屬於從權利,主債權消滅,擔保物權亦消滅。《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抵押權與其擔保的債權同時存在,債權消滅的,抵押權也消滅。第七十四條規定,質權與其擔保的債權同時存在,債權消滅的,質權也消滅。第八十八條規定,債權消滅的,留置權消滅。一般來說,被擔保主債權消滅的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1.清償,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清償全部主債權,從而使債消滅的行為;2.提存,是指由於債權人的原因致使債務人不能按期償還到期債務,債務人將清償標的交付給特定提存部門或約定的第三人,從而使主債權消滅的行為;3.抵銷,是指擔保物權人與債務人互負債務,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符合抵銷條件而導致主債權消滅的行為;4.免除,是指擔保物權人在不損害第三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全部免除債務人的債務而致使主債權消滅的行為;5.混同,是指擔保物權與債務因婚姻、繼承、合並等原因同歸於一人,從而使主債權消滅的行為。以上原因均可導致主債權消滅,擔保物權保全債權的目的不復存在。
(二)擔保物權實現
擔保物權的實現,是指擔保物所擔保的債權已屆清償期而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擔保物權人通過行使擔保物權而使其債權得到優先受償。擔保物權的實現,擔保法律關系消滅。即使其債權未完全受償,擔保物權也消滅。
(三)債權人放棄擔保物權
權利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放棄,這是權利人的自由。債權人放棄擔保物權必須有明確的意思表示,且須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四)法律規定擔保物權消滅的其他情形
這是法律規定的兜底條款。法律明確規定擔保物權消滅的,擔保物權依法律的規定而消滅。例如《擔保法》規定:抵押權因抵押物滅失而消滅;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並被債權人接受的,留置權消滅等等。當然,擔保物權的消滅既可以基於法律的規定,當事人也可以約定其消滅的情形。
10. 質物在質權人質押期間,由於不可抗力造成質物毀損或滅失,質權人是否要對出質人
首先,質權人就財產剩餘價值繼續享有質權。
其次,對於損害部分的不利後版果的承擔:
1、有約定,從權約定。
2、無約定,從法律規定。第一,對於不可抗力造成質押財產損壞的,法律沒有直接的規定,但是從法律的一般規定來看,質權人僅在自己對於質押財產損害有過失的情況下,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不可抗力造成質押財產損害的,質權人不承擔責任。第二,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擔保。
以下法律條文可能幫到你:
《擔保法》第六十九條 【質物的保管義務】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物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物滅失或者毀損的,質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十三條 【質物滅失的法律後果】質權因質物滅失而消滅。因滅失所得的賠償金,應當作為出質財產。
《物權法》第二百一十五條 【質權人妥善保管質物義務】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押財產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六條 【質物保全】因不能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或者價值明顯減少,足以危害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變賣質押財產,並與出質人通過協議將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