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的權益。著作權是著作人所享有的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但是還有一些人沒有經過允許就使用,侵犯了他人的權益。那麼著作權侵權案件怎樣處理呢?著作權侵權案件怎樣處理根據著作權保護的特點,著作權侵權行為的認定可分為以下幾步:1.對原告作品的分析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著作權的產生採取自動保護原則,即作品一經創作完成,著作權即告產生。因此,與專利、商標等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侵權認定不同,著作權侵權認定還涉及到權利的有效性問題。?一部擁有有效著作權的作品必須同時具備下述條件: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范圍;具備獨創性;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只要有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權法保護。這樣,被告當然未侵權。如果原告作品同時符合上述條件,則該作品享受著作權法保護。2.對被控侵權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對被控侵權作品的分析,可適用以下兩個標准:一是接觸,即接觸前一作品的機會;二是實質相似,即應受著作權保護部分實質相似。其中,後者是認定的重點。在認定原、被告的作品是否實質相似時,應將原告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與被告作品的相應部分進行對比,判定兩者是否實質相似。在我國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在認定原、被告作品之間是否存在實質性相似方面也有過成功的案例。例如,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在《末代皇帝的後半生》一書侵權糾紛案中,通過肯定被告作品的獨創性,即否定被告作品與原告作品間的實質性相似,從而判定被告未侵權。如果被告的行為屬於使用作品的行為,那麼,就需要對被告的使用方式進行分析。有關的知識產權法律對使用方式規定了不同的含義。如在專利法中指的是實施,即將某項專利運用於產業,按說明製造出相同的產品或者使用相同的方法;與之相對立,在著作權法中指的是復制,即以印刷、復印等方式將作品製成一份或者多份。當某一客體(如實用藝術品或外觀設計作品)受到專利法與著作權法的不同角度的保護時,尤其應注意區分實施與復制這兩種不同的使用方式,不同的使用方式構成不同類型的侵權行為。對於復制這種最普遍的使用作品的方式,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按照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進行施工、生產工業品,不屬於著作權法所指的復制。由此可知,在我國,將平面作品以立體形式再現不構成對平面作品的侵權。
B. 著作權侵權該怎麼起訴
著作權侵權該怎麼起訴,著作權侵權是指一切違反著作權法侵害著作權人享有的著作人身權、著作財產權的行為。那麼著作權侵權該怎麼起訴?著作權侵權著作權侵權該怎麼起訴?1、搜集和整理相關證據材料包括證明爭議的著作權存在並能受到我國法律保護的證據、原告與爭議著作權相互關系的證據、侵權行為存在和實施侵權行為的具體方式的證據、被告與侵權行為關系的證據、侵權獲利與侵權程度的證據等。2、證明涉嫌被侵犯的著作權本身成立第一證明原告有訴訟主體資格,著作權歸屬於原告。即原告作為自然人或法人或外國人,都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享有著作權的資格。並且原告與著作權直接存在法定的關系,著作權歸於原告和被許可使用。第二證明爭議作品的存在。即原告應提供具體的作品,如書籍、錄音等。第三證明作品在我國享有著作權。即證明作品是原告創作的作品,並提交作品底稿,說明創作的完成時間,以排除他人抄襲的可能性。並且原告作品內容合法,屬於著作權的保護對象。且作品仍在著作權法的保護期限內。3、證明侵權行為存在以及具體的侵權方式對被告擅自使用原告作品或鄰接權客體的情況,原告要證明侵權行為是由被告實施並且在被告使用後的相關證據。例如擅自復制和出版發行原告作品的侵權行為,原告需要到市場上購買侵權物品。4、選擇管轄法院作為原告,選擇法院的基本原則是:方便原告原則、原理被告原則、選擇較大城市的原則。5、起訴前的措施作為原告應考慮申請訴前禁令、證據保全、財產保全等。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被告繼續實施侵權行為,將一些重要的證據固定下來,為勝訴後能夠獲得實際的經濟賠償做保障等。6、立案、准備開庭7、要求被告承擔法律責任原告應當提交自己因侵權所受經濟損失的證據;或被告獲得非法利潤的證據;或許可他人使用時獲得許可使用費的證據。以及提交原告維權合理開支和原告聲譽受到損失的證據。
C. 著作權侵權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著作權侵權糾紛應該如何處理,著作權侵權糾紛是指爭議各方就行為人行為是否構成侵權,承擔什麼責任,以及由誰承擔等問題而發生爭執。著作權侵權糾紛應該如何處理?著作權侵權糾紛著作權侵權糾紛應該如何處理?著作權人和鄰接權人發現自己的權利遭受不法侵害時,可通過調解、仲裁、訴訟的方式解決侵權糾紛。一、調解調解,是指發生糾紛時,在調解組織的主持下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糾紛解決方式。調解組織可以是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也可以是其他社會團體和群眾組織。著作權侵權糾紛和合同糾紛都可以通過調解解決。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不能予以強制執行。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不同意按調解協議執行的,調解協議即失去效力,當事人可通過訴訟來解決糾紛。二、仲裁仲裁,是指仲裁機構依照一定的仲裁程序對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裁決的糾紛解決方式。著作權的仲裁由著作權仲裁機構進行,主要適用於對著作權合同糾紛的解決,而且在著作權合同中必須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如果沒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未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不能進行仲裁。著作權仲裁機關所作出的仲裁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三、訴訟著作權的訴訟,是指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利用訴訟程序解決著作權糾紛的一種方式。訴訟是我國《著作權法》所規定的解決著作權糾紛的主要方式。當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當事人之間調解不成以及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的,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訴,此外,執行仲裁申請的人民法院發現仲裁裁決違法的,有權不予執行,當事人也可以就合同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著作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時效期間的起算日從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開始計算。著作權侵權糾紛應該如何處理?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D. 著作權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人民法院的管轄,是指各級人民法院權力所涉及的范圍。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首先要明確該訴訟應當由哪一地區哪一級人民法院管轄人民法院才會受理,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那麼著作權糾紛如何確定管轄呢?著作權糾紛如何確定管轄著作權糾紛管轄確定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1、著作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營性儲存、隱匿侵權復製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版權、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復製品所在地。對涉及不同侵權行為實施地的多個被告提起的共同訴訟,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被告的侵權行為實施地人民法院管轄;僅對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訴訟,該被告侵權行為實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轄權。2、網路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的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對難以確定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發現侵權內容的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可以視為侵權行為地;3、涉及域名的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對難以確定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發現該域名的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可以視為侵權行為地;4、著作權權屬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5、著作權合同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著作權糾紛管轄規定第一條人民法院受理以下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一)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權屬、侵權、合同糾紛案件;(二)申請訴前停止侵犯著作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行為,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證據保全案件;(三)其他著作權、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糾紛案件。第二條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可以確定若干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第三條對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查處的侵犯著作權行為,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追究該行為人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已經過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的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當對案件事實進行全面審查。第四條因侵犯著作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前款規定的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常性儲存、隱匿侵權復製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版權、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復製品所在地。第五條對涉及不同侵權行為實施地的多個被告提起的共同訴訟,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被告的侵權行為實施地人民法院管轄;僅對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訴訟,該被告侵權行為實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E. 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包括哪些
作為著作權人,應該了解一下實踐中常見的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有哪些,這樣才能事先採取措施進行預防,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更多的損害。找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包括哪些的內容如下: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包括哪些一、著作權糾紛管轄法院有哪些(1)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人民法院;(2)侵權復製品儲藏地;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常性儲存、隱匿侵權復製品所在地(3)侵權復製品查封扣押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版權、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復製品所在地。(4)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5)對涉及不同侵權行為實施地的多個被告提起的共同訴訟,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被告的侵權行為實施地人民法院管轄;(6)僅對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訴訟,該被告侵權行為實施地的人民法院有權受理。二、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有哪些?(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5)剽竊他人作品;(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註解等方式使用作品,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F. 著作權被侵權可採取的維權方式有哪些
著作權被侵權可採取的維權方式,版權,在我國常把其看作是著作權,回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答型,是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權利。對版權進行保護的目的是為了鼓勵智力創新以促進社會的發展。那麼著作權被侵權可採取的維權方式有哪些?著作權被侵權可採取的維權方式著作權被侵權可採取的維權方式:1、與侵權者協商,要求其停止損害行為以及賠償;2、申請版權行政管理機關進行調解;3、直接向法院起訴;4、書面合同中有仲裁條款,可申請仲裁機構仲裁。電子書版權保護,適用的法律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細則》《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等。
G. 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包括哪些
在實踐中,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主要有:
1、著作權權屬糾紛,是指當事人之間因作品著作權的權利屬於誰而出現的糾紛,一般有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三種形式。著作權權屬是著作權人行使權力的前提。
2、侵害作品發表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而引起的糾紛。
3、侵害作品署名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在作品上署名,表明作者身份的權利而引發的糾紛。
4、侵害作品修改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而引發的糾紛。
5、侵害保護作品完整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而引發的糾紛。
6、侵害作品復制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所引發的糾紛。
7、侵害作品發行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所引發的糾紛。
8、侵害作品出租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的權利所引發的糾紛。
9、侵害作品展覽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所引發的糾紛。
10、侵害作品表演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所引發的糾紛。
11、侵害作品放映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所引發的糾紛。
12、侵害作品廣播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所引發的糾紛。
11、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再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14、侵害作品攝制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所引發的糾紛。
15、侵害作品改編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所引發的糾紛。
16、侵害作品翻譯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將作品從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所引發的糾紛。
17、侵害作品匯編權糾紛,是指侵害著作權人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所引發的糾紛。
18、侵害其他著作財產權糾紛,是指侵害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所引發的糾紛。其他著作財產權是一種兜底性的權利。根據國際公認的著作權理論,利用作品的方式和因此獲得的經濟利益,即使法律未作明確列舉規定,只要法律末作明確排除,仍然屬於著作權人針對其作品所享有的權利。
19、出版者權權屬糾紛,是指雙方當事人就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以及許可或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權利的歸屬所產生的糾紛。
20、表演者權權屬糾紛,是指雙方當事人就表演者對其表演所享有的表演者權的歸屬所引發的糾紛。表演者權作為一項領接權,其內容包括:表明表演者身份;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並獲得報酬;許可他人錄音錄象,並獲得報酬;許可他人復制,發行錄有表演者表演的錄音錄象製品,井獲得報酬;許可他人通過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並獲得報酬。
21、錄音錄像製作者權權屬糾紛,是指雙方當事人就錄音錄像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並獲得報酬的權利的歸屬所引發的糾紛。錄音錄像製作者權是一項鄰接權,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5條的規定,錄音製品是指任何對表演的聲音和其他聲音的錄製品;錄像製品是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以外的任何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連續相關形象、圖像的錄製品;錄音製作者是指錄音製品的首次製作人;錄像製作者是指錄像製品的首次製作人。
22、廣播組織權權屬糾紛,是指雙方當事人就廣播組織對其自己編排,播放的節目享有的權利的歸屬所引發的糾紛。廣播組織權是一項鄰接權,是指廣播電台、電視台有權禁止末經其許可的下列行為: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轉播;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及復制音像載體。
23、侵害出版者權糾紛,是指因侵犯出版社或者雜志對其出版作品的專有出版權和對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享有的許可或禁止他人使用的權利而發生的糾紛。
24、侵害表演者權糾紛,是指因侵害表演者對其表演所享有的表演者權而發生的糾紛。表演者權作為一項鄰接權,其內容包括:表明表演者身份;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並獲得報酬;許可他人錄音錄象,並獲得報酬;許可他人復制、發行錄有表演者表演的錄音錄象製品,並獲得報酬;許可他人通過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並獲得報酬。
25、侵害錄音錄像製作者權糾紛,是指因侵害錄音錄像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所享有的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並獲得報酬的權利而發產主的糾紛。
26、侵害廣播組織權糾紛,是指因侵害廣播電台、電視台對其播放的廣播、電視所享有的禁止末經許可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轉播或者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及復制音像載體的權利而發生的糾紛。
27、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權屬糾紛.是指僅方當事人因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歸屬而發生的糾紛。
28、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是指因侵害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信息網路傳播權、翻譯權以及應由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而發生的糾紛。
三、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的管轄
對於一般民事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8條的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上述侵權行為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條的規定,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和參照相關其他知識產權司法解釋的規定,第一審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原則上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轄區的實際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指定若干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對於侵害著作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此作出了進一步的明確規定。根據該《解釋》第4條的規定,因侵犯著作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著作權法》第46條、第47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營、儲存、隱匿侵權復製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版權、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復製品所在地。根據該《解釋》第5條的規定,對涉及不同侵權行為實施地的多個被告提起的共同訴訟,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被告的侵權行為實施地人民法院管轄;僅對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訴訟,該被告侵權行為實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H. 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哪幾種
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著作權侵權糾紛涉及的范圍很廣,對方的行為是否構成著作權侵權、要承擔怎樣的責任、如何對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等,都要經過仔細商討。一旦著作權侵權行為發生,雙方會產生著作權侵權糾紛問題,我們來看一下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哪幾種。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現實中,圍繞著作權侵權而產生的糾紛很多,但很多人都不清楚該如何來解決著作權侵權糾紛,以下這些方式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一:調解調解,是指發生糾紛時,在調解組織的主持下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糾紛解決方式。調解組織可以是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也可以是其他社會團體和群眾組織。著作權侵權糾紛和合同糾紛都可以通過調解解決。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不能予以強制執行。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不同意按調解協議執行的,調解協議即失去效力,當事人可通過訴訟來解決糾紛。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二:仲裁仲裁,是指仲裁機構依照一定的仲裁程序對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裁決的糾紛解決方式。著作權的仲裁由著作權仲裁機構進行,主要適用於對著作權合同糾紛的解決,而且在著作權合同中必須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如果沒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未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不能進行仲裁。著作權仲裁機關所作出的仲裁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三:訴訟著作權的訴訟,是指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利用訴訟程序解決著作權糾紛的一種方式。訴訟是我國《著作權法》所規定的解決著作權糾紛的主要方式。當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當事人之間調解不成以及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的,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訴,此外,執行仲裁申請的人民法院發現仲裁裁決違法的,有權不予執行,當事人也可以就合同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著作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時效期間的起算日從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開始計算。以上關於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I. 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有哪些著作權侵權糾紛如何處理
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有哪些?著作權侵權糾紛如何處理?著作權侵權糾紛處理 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有哪些?著作權侵權糾紛如何處理?著作權侵權糾紛是指爭議各方就行為人行為是否構成侵權,承擔什麼責任,以及由誰承擔等問題而發生爭執。那麼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有哪些?著作權侵權糾紛如何處理?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和著作權侵權糾紛如何處理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有哪些: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製品,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四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或者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錄音錄像製品,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五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著作權法另有規定的除外;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鄰接權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等採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鄰接權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鄰接權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製品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著作權侵權行為類型八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J. 著作權侵權糾紛該如何取證
著作權侵權糾紛該如何取證?著作權也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如果著作權遭到侵權我們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麼,著作權侵權糾紛該如何取證?以下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著作權侵權糾紛著作權侵權糾紛該如何取證?一、確認權利歸屬的證據的取證實務我國對版權採用的是自動保護的原則,即只要作品創作完成了,其版權即已產生,不因是否登記而有所差異。要證明版權的歸屬,一般需要一些原始的證據證明,這些證據包括:作品的原件,作品的底稿,相片的底片,合法出版物,版權登記證書,相關中介機構或國家機關出具的證書,版權轉讓的合同,繼承公證書等。只要權利人提出這些證據被法院認定為真實合法的,而對方又不能提出合法有效的證據對此進行反駁,則一般可以確認版權的歸屬。二、證明侵權事實存在證據的取證實務在現實生活中,版權侵權主要是侵犯版權人的財產權利,比如未經版權人同意,擅自以發行、復制、出租、展覽、廣播、表演等形式利用版權人的作品或傳播作品,或者使用作品而不支付版權費等。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取證:(1)公證取證,即在未暴露自己真實身份的前提下,從侵權人處現場購買侵權產品,由公證機關進行全程公證。(2)向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舉報,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現場查封和處理。在訴訟過程中,再向法院請求到有關主管部門調取工作筆錄。三、證明侵權損失證據的取證實務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四、版權網路侵權調查取證需要注意的問題(1)在起訴前向當地公證處申請證據保全,以保全對自己有利的證據。(2)在取得網頁的公證文書之後,若只想制止侵權行為而不太想追究賠償責任,即可向對方發出律師函,對對方的侵權行為進行警示。(3)在取得網頁的公證文書之後,若想提起訴訟追究侵權方的賠償責任,則先需按照前述證據調取方法對各證據進行調取。著作權侵權糾紛該如何取證?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